- 童年的發現作文 推薦度:
- 童年的發現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童年的發現作文【匯編15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童年的發現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童年的發現作文1
我們每一個人童年的發現很多很多,而我覺得我的發現卻與眾不同。
自從我能記事起,我爺爺就愛好養鴿子,所以他家總有鴿子到處飛來飛去。偶然的一個趕集日,爸爸從集市買了四只雞(一只公雞、四只母雞)。因為我家住樓房,所以我爸爸把雞“寄宿”到我奶奶家。接下來的幾個星期后,有一天中午,我送飯到爺爺家給倆老人送飯吃。不經意間我就聽到有只母雞在“咕咕咕咕”的'大叫,我很納悶。因此我就去問奶奶:“為什么到了正午母雞要叫呢”奶奶很興奮的給我講:“孩子這是母雞要下蛋了,你快去看看吧。”聽奶奶一說我就興致勃勃的到處找,卻沒有找到雞蛋在哪里。我有些失望了,正在這時我聽見另外一只母雞也咕咕叫,抬頭一看,看見母雞從鴿子窩了跳下來。我想:他是不是在鴿子窩里下了蛋?于是我找了梯子爬上去一看就發現有許多蛋。但令我奇怪的是:為什么會有大蛋和小蛋在一起呢?莫非有小母雞和大母雞?所以我急忙跑去問正要出門的爺爺:“爺爺,為什么鴿子窩里會有雞蛋,還有很大的又有很小的?”爺爺哈哈一笑,瞇著眼說:“大的是雞蛋,而小的是鴿子蛋啊。”這我才知道原來鴿子也會下蛋,而且雞蛋和鴿子蛋幾乎一模一樣,只是大小不一而已。母雞雖然在鴿子窩里下了蛋卻沒有傷到鴿子蛋,相處得很好!
那一天我真的很開心,因為我知道了正午母雞要叫是已下蛋了,并且發現了鴿子也是下蛋的。其中我明白了鴿子會飛而雞不會,但他們都要下蛋,它們是一類家禽,可以說是一家人,這一切都是我的發現,就像我們中華民族一樣是一家人。
童年的發現作文2
童年,有很多發現。其中,那一個發現最令我難忘。
暑假,我在家里幫爸爸澆花。突然,我看見一只蝸牛緩緩地爬上了百合花的葉子。“為什么蝸牛爬過的地方總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呢?”
于是,我跑進屋去問媽媽,媽媽對我說:“你既然想知道蝸牛的秘密,為什么自己不去實驗呢?”“對呀,我怎么沒有想到呢?”于是,我決定捉一只蝸牛去試驗一番。我到院子里捉了一只蝸牛。接下來,我就開始做實驗:首先我把蝸牛抓到高處,等到它的頭伸出殼的時候,摸它的下面。可是,我的手還沒摸到它的下面,它就縮了回去,心想:你可真是個“膽小鬼”,不就是摸一下你的下面嗎?干嘛要那么小氣呢?
我是了幾次,都沒有成功。這時,我有點泄氣了。突然,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用石頭把蝸牛殼小心翼翼地把蝸牛殼敲破,抽出那塊肉,放在地上,用手摸了摸它的`下面。只見下面黏糊糊的,隱約還有小粒。這是什么呢?通過上網查資料、查閱圖書,我終于找到了蝸牛的秘密。
原來,那些小粒是蝸牛的腳,那些黏糊糊的是蝸牛的排泄物,它有助于蝸牛爬行。通過上網找資料,我還知道了蝸牛較長的觸角是起眼的作用,較短的觸角是起鼻子的作用。
通過這個實驗,我的收獲可真不少!我不但發現了蝸牛的秘密,還明白了一個道理:長大要想有所發明,必須從小善于發現問題,賓學制解決問題。
童年的發現作文3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快樂的,在童年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現。在我的童年中,也同樣有許多的發現,盡管不是驚天動地,但是我依然感到十分興奮,畢竟是我自己發現的嘛!其中有一件事讓我記憶猶新。
童年的我是那么的幼稚,那么的充滿好奇,有一天,我正在和小伙伴們一起玩捉迷藏,當時我躲在了一個角落里,那個角落的旁邊有一個小草叢,我東看看西瞅瞅,居然看見一只螳螂在吃另一只螳螂。我很害怕,又很吃驚,連忙叫來小伙伴們,她們看后也很驚訝,這到底是怎么回事?螳螂怎么會吃自己的'同類?……我和小伙伴帶著一大串問題去問爸爸,爸爸說;“事情是這樣的,母螳螂生完孩子很虛弱,公螳螂就會把自己給母螳螂吃了,讓母螳螂增加一些力量。”這下,我終于知道了螳螂為什么會吃螳螂。
但我還是不明白,母螳螂生完孩子很虛弱,公螳螂可以給它找食物吃啊?為什么要把自己給母螳螂吃呢?爸爸笑了笑,摸著我的頭說:“這就是愛呀,就像我對你一樣,為了你可以付出一切!”
童年的一次發現,使我至今都沒忘記,現在想想,頭腦中還是會不停浮現出一些奇怪的問題。也許自然規律就是這樣的吧!
這件事告訴我,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想,今后,我會一直用感恩的心,用敏銳的眼睛,去發現我們身邊的美麗風景。
童年的發現作文4
發現,是一個人不斷探索從而得到的某重結論。
童年的時候,我的發現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還有一只小狗。
我家的寵物狗,名叫:“小雨點兒”,它到我家的時候,只有一只小老鼠那么大,小腦袋上有兩道棕色的毛,把它的`小腦袋分成了三瓣,漂亮極了。
有一天,天空晴朗,萬里無云,風吹動著小草,空氣格外清新。我的心情非常好,想出去走走。我走向花草密集的后院,正巧看到了“小雨點兒”,它怎么了?面容憔悴,無精打采,眉頭還緊皺著哩。我看見它一直向后院的草地走去,我決定跟蹤它。“小雨點兒”走到一棵草旁邊,用鼻子嗅了嗅,急忙吃了起來。
這時,我才回過神來,“小雨點兒”可能是肚子不舒服,因為我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這樣一件事,一只貓的肚子疼,就是吃了一種草治好的。想必“小雨點兒”也是。果然不出我的所料,它吃完后,不一會兒就吐了。我一蹦三尺高,大聲呼喊:“我有新的發現了,小雨點兒,謝謝你!”于是,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爺爺,爺爺說:“人嘛,只要你細心觀察,都會有所發現的。”我飛奔到那棵草前,摘下一片葉子,做了一個標本,留做紀念。
童年,一個多彩的世界,雖然那個葉子標本已經干枯了,但這個發現卻一直留在了我記憶的匣子里,它永遠成為這個匣子里一個閃光的靚點。
童年的發現作文5
在上個星期五,我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我們一去看看吧!
那天下午,媽媽燒好開水,把水倒入水瓶中,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對我說:“乖,幫媽媽把水瓶提到房間去。”“砰”的一聲,媽媽把門關上了。我按照媽媽的指示,把水提到了 房間,我剛把塞子塞住,“嘣”地一聲,塞子“跳”到了我面前,它好像在向我示*:“瞧你,我這個小塞子你都控制不住,一只豬!”我很納悶,腦子里浮現出許多問題:為什么塞子會跳出來呢?為什么一個小小的瓶塞會有如此大的力量?……我很不甘心,又重新試了一次,“嘣”,小塞子還是淘氣地“跳”了出來。
向來愛刨根問底的我決定去查個究竟。我跑去問姑婆,她聽完我的問題,一臉茫然地看著我。從她的表情告訴我,她不知道。我又去問爸爸,爸爸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答案:爸爸也不知道。我使出我的絕招:“媽媽,過來一下”!媽媽問我:“大小姐,又咋么了?”“媽媽,”我問,“為什么熱水瓶的塞子會‘跳’出來?”媽媽支吾了半天說:“你的問題很奇怪,可能是水太熱了,水蒸汽使塞子‘跳’了出來吧。”算了,出殺手锏——電腦!我一查,結果五花八門,有的說是熱脹冷縮,有的說是熱膨脹……,我選了一條簡潔的.答案,是這樣的:“這是因為空氣受熱體積變大造成的”。
這次,雖然只是我的一個小小的發現,但是它一定會使我向成功邁進一步。
童年的發現作文6
童年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童年是一首歡快愉悅的歌,童年是一個五彩繽紛的夢。童年的趣事令人難忘,童年的發現記憶猶新。
“鈴……”下課了。我們都知道大課間和課間時間,同學們都像小鳥一樣,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地休息或玩耍。可在四年級時,學校在大課間增加了一項活動——陽光體育。
“同學們,下去站隊!”體育委員鄭佳誠大聲喊道。同學們異口同聲地答道:“知道了,知道了。”大家的心情無比愉快。也許你要問:“這與你的發現有什么關系?”讓我慢慢告訴你,接下來你就會一目了然。
我們剛站好隊,只聽一聲令下:起步跑。同學們一開始像小鹿一樣輕松愉快地跑著,可過了一會兒,我們就累得滿頭大汗,甚至上氣不接下氣,但我們都還堅持著。又過了一會兒,我們的背上就像背著沉甸甸的書包,腿上就像灌了鉛似的',背也直不起來,腿也邁不動了,臉也脹得通紅,就連說話的力氣也沒有了,整個人全身像散了架一樣。當時,我覺得很奇怪:我們為什么才跑了三、四圈就全身無力了呢?我心想:是不是人在運動時,供血量要比平時供血量快好幾倍,還是跑步時血液供不上讓人有氣無力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來,我向科學老師請教,科學老師讓我查查資料,自己把這個問題弄明白。通過查閱資料,我終于發現:像這樣的陽光體育,屬于有氧運動。如果跑步速度超過了你本身的極限,有可能會造成供血不足,使血液沒法流到人體的某個部位,于是就造成了有氣無力的現象出現。
這個發現雖然不算什么,但那畢竟是我童年自己的發現,從此,我對發現有了更多的興趣。
童年的發現作文7
今天,我有一個重大的發現,爸爸居然長老年斑了!這真是令我驚訝。也許你會說這很正常啊,人老了都會長的。但是,我的爸爸還很年輕,才三十多歲,也不應該長呀。
通過仔細的.觀察,我發現老年斑黑黑的,一塊一塊的。因為爸爸的皮膚白,長在臉上特別顯眼。不過老年斑不大,從遠處看去就像是一顆痣,所以對爸爸沒有太大的影響。可爸爸那么年輕,怎么會長老年斑呢?我自己推測了一下,是不是爸爸工作辛苦,每天早出晚歸,不按時排便造成的呢?“嘻嘻”,我的想法真搞怪。不過為了真相大白,我問了問度娘。
原來,是因為爸爸工作太忙,回來太晚,不能按時排出身體里的毒素。我真的猜中了!還有就是爸爸的壞習慣,晚上回來還看電腦、看手機,電磁輻射也有不小的影響。另外爸爸不按時吃飯睡覺,不愛運動,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我真想替爸爸減輕負擔,這樣爸爸就可以按時回家,好好吃飯,早早睡覺,及時排除淤積在身體里的毒素。我也要自覺地學習,不讓爸爸操心,多出一些時間去運動。這樣身體就會更健康,老年斑也會慢慢的消退了吧!平時我也可以多節約一點,別讓爸爸那么辛苦。我希望爸爸變回以前那個年輕帥氣的樣子!
今天我發現了很多,也懂事了很多。我一定要節約任何一個東西,哪怕只是一張草稿紙;我一定會自己的學習,讓爸爸少為我操心!
童年的發現作文8
那年,我八歲,科學課上,老師給我們布置的作業,是把綠豆放在一個裝著水的盆子里,并做記錄。
五天后,小豆子竟然發芽了,按理來說至少要一周呀?我興沖沖地去找老師,老師說:“小綠豆,吸足了水分就會生根發芽。”
“為什么吸足了水分就會發芽呢?”
“因為種子從水分中獲取了營養,所以就會發芽了,以后等你到高年級,老師上課就會講解。”
高年級,離我們是那樣遙遠,而小綠豆的發芽仍然在繼續。和老師的那一次談話,更加激發了我的好奇心,我渴望弄明白,種子為什么遇到水就么就會很快地發芽。我想的是那么癡迷,以至于一個小綠豆冒了白白胚根,我都會把它拿起來,翻來覆去地看個仔細,恨不得從剛剛長出胚根的小綠豆上發現一些小綠豆遇到水很快就能發芽的原因。
老師告訴我種子發芽要一個月時間。“為什么是五天呢?”無時無刻,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腦海,終于想出了眉目:“哈!這跟人不是一樣嗎?人為了長的更高,就吃很多有營養的東西。就是因為植物的子葉里面有營養,所以才讓它生長那么快。”哈哈,我的“發現”竟然是如此簡單明了,為此我感到格外高興。
兩年后,我上四年級了。科學老師給我們講種子發芽的過程和需要的營養,老師說:“種子之所以在水中能很快發芽,是因為綠豆所需要的'營養一部分在水中,綠豆種子在水中獲得了足夠的營養就生長得更快了。”科學老師的課,我越聽越感覺我的童年的發現,一點兒也不正確。
就這樣,我童年的發現被否定了。
不過童年的發現,讓我明白了——不管什么發現與發明,都不能輕易的認為是正確的,要有實驗的證明才行,真是應了那句“絕知此事要躬行”啊。
童年的發現作文9
我在上小學二年級時就發現生命在絕境中的堅強不屈,這完全是我獨立思考的結果。
聽到我的話,你肯定認為我在說謊,一個還不會認太多字的小孩怎么會發現生命在絕境中的堅強不屈呢?可是我就是發現了有關生命的.堅強不屈。
我的發現起始于栽種花朵。媽媽告訴我,種花要很小心,種子和種子要隔開,每隔幾天要澆水。我想:“花朵怎么這么嬌嫩,要這樣照顧,我以后一定要好好照顧它們,不讓它受到暴風雨的侵襲,過上舒適的生活”。
我本來以為它會長得很慢,需要噴營養液和施一些肥,過半個月才只能30厘米高。可是沒過幾天,它就長了半米高!天啊!我和媽媽都驚呆了!我們原來以為花朵都很軟弱,不敢面對酷熱的太陽或寒冷的天氣,可是這株花居然長那么高!沒辦法,我和媽媽只能每天去剪枝葉。
沒過幾天,暴風雨就來了。我和我的媽媽正好在逛街,現在回去也來不及了。我們只好等到回家再關照它了。回家后,花的狀態簡直出乎意料:遇到暴風雨后,它不但沒有凋零,還仍然筆直地站立著,把暴風雨當作自己要經歷的平平常常的事情。我突然覺得,經過暴風雨的它,比原來更美,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公主。
以后不管面臨怎樣的天氣,它都那么堅強:遇到酷熱的天氣,它的葉子雖然耷拉下來,但是它依然昂著頭,接受命運的挑戰;遇到暴風雪,它雖然凍得發抖,但它仍然不彎下腰。
我很高興,我居然發現了花的堅強,現在我的那朵花雖然已經凋謝,但是它的精神根植在我的心中,我再也不小看花了。
童年的發現作文10
在童年里,我有過許多發現,這些發現常常浮現在我的腦海中,可是令我最難忘的要數那次發現了。
記得那是星期六,老師不但給我們布置了許多作業,而且還布置了一篇日記和一篇篇。單講篇已讓我心煩了,我把這些功課放在一邊,隨便拿起一本書,一看,原來是《自讀課本》。看著看著,(我的)眼睛忽然一亮,啊!這不是一篇教人們寫篇的文章嗎?里面清楚地寫著:一個學生看見老師一有時間就彈琴,不明白為什么,于是問老師:“老師!你為什么一有時間就彈琴呢?”老師聽了,沉思了一會兒,說:“因為我不想虛度時光,浪費時間,而想把空余的時間做一些對自己有益的事情,來提高自己的水平。”作者聽了以后,就試用起這個方法,他一有時間就彈幾下,經過日積月累,他終于成為了一個名揚四海的音樂家。啊!我可以運用平時和同學一起玩游戲的.時間去練一練,日積月累,我不就可以寫更多的文章,去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嗎?
我決定試用一下這個方法。在這個星期里,我一有時間就練一練,當過完一個星期后,我拿出現在寫的文章和平時寫的文章對比,果然進步了,與我得想象完全符合,我以后繼續用著這個方法,不斷地努力著,寫作水平也不斷地進步。用著這種方法,我常常受到爸爸、媽媽和老師的表揚,使我時常喜不勝喜。
我發現了寫篇只要多練,就會令我的寫作水平不斷地提高著,這個方法真好。
童年的發現作文11
童年里的事情就像大海里的小水滴,就像沙灘上的貝殼,撿也撿不完,數也數不清。雖然童年里的事很多,但童年里的發現卻寥寥無幾。其實大自然中有趣的發現有很多,主要看你有沒有一雙發現的眼睛。下面,我就選一件在上課時無意間的發現來給你講講吧!
那是去年四年級的事了。那天,上了一節思想品德課,老師早早地把課講完了就讓我們自習。還有半節課的時間,而且還沒有作業,于是我玩起了文具“大戰”。把直尺拿出來的時候,我不由自主地在頭上摩擦了一會兒,就在我放下的時候,無意間發現美術書的一頁書角被輕輕的吸了起來,頃刻間又落了下去。這小小的發現激起了我極大地興趣,我趕緊放下手中的筆,開始研究起來。我感覺美術書的紙張太厚,于是換了幾張碎紙片,我用尺子在頭上摩擦了幾下去吸紙片,果然成功的'又被吸起了。1、2、3、4,哇!吸了四秒才掉呢!我為我的發現感到無比的自豪,仿佛我發現了地球有吸引力一樣。我恨不得立刻把這個發現告訴所有人。終于下課了,我馬上把這個發現告訴了同學們,他們都說很神奇。
我對這個現象產生了巨大的好奇心,回家后,我告訴了媽媽。媽媽笑了,說“這是摩擦起電造成的,生活中這樣的事情很多,比如晚上脫毛衣時會發光這也是摩擦起電造成的。”聽了媽媽的回答我恍然大悟。
生活中有趣的發現有很多,就看我們是否去留心了。
童年的發現作文12
在我的童年生活中,有過許多新的發現,蝴蝶是怎么來的?小鳥為啥能飛?蚯蚓為什么鉆在土里不出來……其中我最得意的發現是蝸牛為什么在下雨之后出來的特別多?
記得在二年級的時候,我特別喜歡擺弄蝸牛,讓兩只蝸牛比賽誰跑得快,跟同學比賽誰捉的蝸牛多等等,我有時一下課就往校園里的花園走,去尋找蝸牛的足跡。有幾次,天氣晴朗,我花了十多分鐘四處尋找,才捉到躲藏在草叢中的兩只小蝸牛。那天中午,剛下過雷陣雨,我趁著下課時間,又去校園里的花壇捉蝸牛。沒想到,每個草叢下面都有一大坨的蝸牛,我才用五分鐘就捉了十幾只又大又黑的蝸牛。這時,我心中的疑問不斷涌上來,為什么蝸牛在晴天的時候很少,在雨后卻這么多?爸爸告訴我,蝸牛喜歡在陰暗潮濕的環境里生活。
我冥思苦想,為什么蝸牛喜歡在陰暗潮濕的`環境里生長呢?于時,我決定做個試驗,我捉來兩只蝸牛,放在同一個盒子里,用菜葉鋪好。一只蝸牛用繩子固定住,一只放在盒子里自由活動,然后放在太陽底下暴曬。過了一會兒,我驚奇地發現,一只能自由活動的蝸牛已經鉆到菜葉底下了,可另一只用繩子固定住的蝸牛,已經死了。我終于明白了,蝸牛是軟體動物,喜歡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生活,離不開水份。一旦水份缺失,蝸牛就不能生存。
我把我的發現告訴了爸爸,爸爸責怪我說:“你不用功讀書,竟然跑去玩蝸牛。”我辯解道:“這可是我的一個重大發現哦!”從那以后,我愛上了科學。
童年的發現作文13
童年,是天真有趣的;童年,是快樂無憂的;同時,也是充滿了探索與發現的……
在我六歲那年的夏天,我在院子里玩,突然,有只亂蹦亂跳的螞蚱吸引了我,使我放下手里的“活兒”,抓螞蚱去了。
終于抓到螞蚱了!我得意地張開手,看著拼命掙扎的螞蚱,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突然,我的腦海里浮現了一個問題:螞蚱的呼吸器官在哪兒?
于是,我忙開了,我找到一個缸,里面裝滿水,我想:螞蚱的呼吸器官肯定在頭部,我小心翼翼的把螞蚱的'頭插進水里,想不到,三分鐘過去了,螞蚱的腳還在悠閑地練著“剪刀腿”,我有點兒不耐煩了,自言自語道:“這螞蚱肺活量也太好了吧,那么久了還沒被淹死?”我邊說邊將螞蚱拿起來,有些郁悶的看了看,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于是,我跑的房間去問正在午睡的媽媽:“媽媽,螞蚱的呼吸器官在哪兒呀?”誰知,媽媽翻了個身,不耐煩地向我擺擺手:“去去去,一邊兒玩去,我可沒那么耐心地教你!”我沮喪地走了。
回到那片草地上,我仔細觀察著螞蚱,就這樣認真凝視了大概3分鐘,我驚奇的發現,螞蚱的背部一起一伏的,我激動地跳起來,大叫:“我發現了!”并自信地把螞蚱的背部輕輕地放在水里,屏住呼吸,靜靜地等待……結果,過了好久,螞蚱還是跟之前一樣那么有活力,我失望透了,正要放棄的時候,不知道怎么的,我瞄到了螞蚱的腹部。
我連忙將扔掉的螞蚱抓起來,抱著“試試”的心態,將螞蚱的腹部“插”入水中,果然,螞蚱沒過一會兒就一動不動了,我高興極了,第一次感受成功的喜悅,在院子里跑來跑去,跳來跳去,恨不得告訴全世界。
我的童年,就是那么充滿了探索,即使是失敗了,我也不怕。
童年的發現作文14
色彩的童年
我記憶的長河里,有著數不清的往事,歡樂的,悲傷的,驚訝的,可笑的它們就像一顆顆精巧的貝殼,珍藏在我的腦海里,要說一個最充滿童年的快樂與趣味的貝殼,那便是這顆
那是夏日里的一天,暑天特有的暖風輕撫著一切,周圍不時響起一陣清脆悅耳的蟲鳴,我早早地便起了床,獨自漫步于樹林之中,哼唱著剛學的兒歌,漸漸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忽然,耳邊傳來一陣節奏鮮明的鳴叫,我停止歌唱,屏住呼吸,凝神仔細地聽著,叫聲逐漸清晰。知了,知了,啊!原來是蟬正放聲高歌呢!
一想到蟬,我不禁怦然心動,前些日子,鄰居家的張哥哥就捉了好幾只蟬,模樣小巧可愛,我把弄了半晌仍不愿放手。于是,我奔回家,一一準備好各種工具后,蹦蹦跳跳地回到了樹林。
此時,樹林顯得是那么靜寂,悠悠的蟬鳴為這更增添了幾分清雅。我悄無聲息地邁開步子,潛伏在樹下。
早就聽說蟬十分機警,稍聽到一點風吹草動,便會逃之夭夭。果然,我抱住樹干,一縱一縱地上升,只是竹竿一不小心擦到了樹葉,蟬已經飛得無影無蹤。
這次,我更加小心了,輕輕悄悄地爬上了樹,就在蟬兒正享受著日光微風時,我飛速地伸出竹竿,因為淋了糖汁而變的粘粘乎乎的面筋剛挨到蟬,便牢牢地粘住了它,任它怎樣掙扎也無法逃走,就這樣,一只小巧可愛的蟬便到了我的手里。
啊,這還是一只剛蛻皮的蟬哩!柔軟的薄薄的翅膀,玲瓏無比的.身軀,黑珍珠般的眼睛,簡直是一個活脫脫的小精靈!我捧著它,不禁又高興地唱起歌來: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地叫著夏天
這件事已經過去很久了,我仍記憶猶新,每當想起那時的一幕幕,我總會露出會心的笑容。
童年的發現作文15
我從小生活在郊區的外婆家,門前有棵亭亭玉立的櫻桃樹。年幼的我每天都在櫻桃樹下玩耍,雖然對許多知識都不了解,但正是那時,我獨立發現了蜜蜂傳粉的奧秘。
那年春天,櫻桃樹開花,枝丫上掛滿了粉白的花朵,金黃的花蕊在春風的撫摸下輕輕搖曳,散發出甜香。美麗的花兒誰不愛?這不,一種黃黑相間的小蟲便使勁地往櫻桃花上蹭,嬌嫩的櫻桃花哪里禁得住這種丑陋小蟲的玷污?我氣憤地拿著竹竿,在樹下驅蟲,連午覺都不睡。
不久后,櫻桃樹上垂下了紅寶石似的小櫻桃。我可高興啦,若不是我驅蟲有功,怎么會有這般美味的小果子呢?可是,鄰居們路過總會指指點點:“這樹奇怪,半邊不結果子!”我仔細端詳:是啊,這是怎么回事?
第二年春天,同樣的`戲碼再次上演,我不停地驅趕小蟲。夏初,櫻桃仍然結在半邊枝杈上。疑問再次出現:為什么我守護的這半邊總是不結果子呢?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圖冊上看到了一種昆蟲,旁邊寫著兩個字:蜜蜂。這不正是我費力驅趕的小蟲嗎!我腦海里閃過一道靈光:蜜蜂可以幫助果樹結果,正因為我趕走了它們,所以樹的半邊才沒有結櫻桃!我以為這是個天大的發現,高興得又蹦又跳,跑去告訴外婆。外婆笑瞇瞇地說:“哇!真是了不起的發現呀!”聽到這我更來勁了,房前屋后地跑,大聲叫著,想讓鄰居都知道,好顯示我是多么了不起。
現在,我雖然早已知道蜜蜂授粉的知識,但還是感謝外婆的呵護。幼年的發現也許有點兒天真、幼稚,甚至可笑,但那是通過我的觀察和絞盡腦汁的思考后得到的,所以,大家千萬別小看它喲!
【童年的發現作文】相關文章:
童年作文:童年的發現12-20
童年的發現精選作文12-21
童年的發現作文06-18
童年發現作文07-07
童年的發現作文06-27
童年的發現02-14
記事作文:童年的發現12-20
高中作文:童年的發現12-21
【推薦】童年的發現作文02-03
【薦】童年的發現作文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