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1
我從小就喜歡觀察身邊的事物。聽說螞蟻從高處落下,不會摔死,我有點兒不相信。于是,我和同學商議,決定做一項小實驗。
記得那是一個夏日的中午,我先到后院的樹下,抓了幾只螞蟻,然后把它們放在書桌的一張白紙上,同學們聽說我要做實驗,紛紛圍過來觀看。接著,我仔細觀察這幾只小螞蟻,它們的身體是灰褐色的,分成3節,胸部有3對足,頭上還有觸角。也許是對環境感到陌生,小螞蟻開始四處逃散。我故意把一只鉛筆放在桌子的邊緣,作為防線。
突然,一只小螞蟻向桌子邊沿的鉛筆爬去,它爬到鉛筆的上面,不小心滑了一跤,摔到桌子下面去了。它會摔死嗎?我和同學們急忙順著桌邊向下望去,那只小螞蟻竟然平安地降落在地上。同學們驚呼:螞蟻真的沒摔死呀!我揉了揉雙眼,確定了螞蟻沒有摔死。最后,我把剩下的幾只小螞蟻,都趕到了桌子邊緣,它們就像跳傘運動員一樣,紛紛落地。我們蹲下來,仔細一看,幾只小螞蟻全都毫發無損。只是有點兒驚慌,擇路而逃,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我趕緊把它們送回了大樹底下。原來,螞蟻從高處落下,真的不會摔死呀!到底為什么呢?
回到家里,我帶著疑問,翻開了《十萬個為什么》,終于找到了答案:原來螞蟻的身體很輕,一般只有30毫克左右,全身都有骨骼覆蓋。當它從高處落下來時,會隨著空氣中的風慢慢地降落。螞蟻即使從20樓摔下,到達地面時也會安然無恙。當然,還有一些我看不懂的科學知識。我明白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才能出真知啊!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2
我曾經做過一個關于兔子的小實驗,是用來測試母兔為了她的孩子會付出多少。
首先,我把兔子家的.主心骨公兔封鎖起來,接著一天只給公兔喂食,不給母兔和她的小兔喂食。等到它們又餓又累的時候,把事先準備好的繩子、玩具狗、玩具熊、玩具蛇和只有一條路的紙箱迷宮拿出來擺好。然后把一根胡蘿卜放在房間里,再把母兔放出來。早已不耐煩的母兔一放出來,我就跟在她后面看她的反應。她一出來就聞到了胡蘿卜香,立刻向我房間跑去,她看見了機關,正在猶豫中,這時她轉過來看我,那眼神,分明就是在求助嘛!我突然涌起一陣憐香惜玉之情,但我轉念一想,如果幫她的話,那還怎么做實驗啊?所以我沒有幫她,她只好悻悻地轉過身去準備起跳了。她一跳就一下子摔了,腦袋被磕到了,仔細地看,上面還起了一個小包,我很心疼,但忍住沒去幫忙,漸漸地她越來越熟,最終跳了過去。第二關更難,雖然玩具對我來說很假,但對她來說卻很真實,并且我把兔子最大的天敵:狗、蛇和熊這三種玩具擺了出來。為了讓第二關更難,我悄悄跨過防線,來到玩具后面,讓蛇跳起舞,讓玩具狗和玩具熊靠近她,她明顯受了驚嚇。嚇得退了兩步,但很快,她不怕了,悄悄從旁邊繞了過去。第三關最難,因為只有一條路,而且迷宮很高,從兔子的視角來說,簡直是在一個超級大的花園。我把母兔趕進去,讓她找路,結果過了半小時她還沒出去。我以為她會放棄,可她沒有放棄,繼續找著出口,終于過了一小時,她出來了,她立刻拿著蘿卜返回,回去一路很順利,不一會兒,她就回到了兔籠。
回到兔籠第一件事,就是把蘿卜分好,給她那幾個嗷嗷待哺的孩子,自己卻只吃了一點。這時,我感受到了偉大的母愛。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3
我很喜歡看書,特別是科學類的,我可以從這些書上學到我感興趣的科學知識。
上個周末,我在《游戲中的科學》上看見了一個關于壓力的實驗,就想自己試試看,我翻箱倒柜找來實驗用的材料,一個裝過礦泉水的玻璃瓶,兩根肯德基拿來的.吸管,一塊橡皮泥,準備好材料我就要出手啦!
我根據書上的步驟,先在瓶子里裝半瓶子水,然后需要用橡皮泥把瓶口密封起來,絕不能漏氣!這步有點難,用橡皮泥封口的時候,太用力的話會把橡皮泥擠入瓶中,用力太小就會密封不嚴,我小心翼翼試了好幾次才成功。接著我把兩根吸管從封口的橡皮泥中插下去,但是不能亂插,一根吸管末端要保持在在水面下,另一根要懸在水面之上。
實驗器材終于準備好了,我要往露出水面的吸管里吹氣了,你猜怎么了,一吹,插入水面的那根吸管噴出了水柱,我吹得力氣大一點,水流就越急,力氣小一點,結果就相反。你知道為什么會這樣嗎?原來啊,一吹氣,瓶子里的空氣就增多,空氣就緊緊地擠在瓶子里,空氣越來越多,實在沒地方去了,壓力越來越大,空氣就把水從另一根管子里擠出來了。
這次實驗做的很成功,我把實驗需要達到的結果做出來了,但是我在考慮這個實驗有沒有改進的空間了,比如用小馬達給瓶子吹氣會不會更好?把橡皮泥換成藍丁膠呢?這就需要我看更多的書,學更多的知識再來改進這個實驗。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4
空白聽說把雞蛋放在鹽水里,雞蛋會浮起來。我想做個實驗。
空白今天天氣這么好,白云朵朵,不正適合來做實驗嗎?我先準備好一個盆、一個勺子、一大一小兩個雞蛋和一袋鹽,再在盆里盛滿清水。接著,我小心翼翼地把兩個雞蛋放水里,把鹽一勺一勺地撒進去,然后輕輕地攪拌。我全神貫注地盯著兩個雞蛋,就連旁邊魚缸里的小金魚也扭過頭來好奇地注視著它們。雞蛋們在盆底一動不動地躺著,像兩個可愛的小娃娃。我想,雞蛋連動都不動,怎么會浮起來呢?我繼續往盆里一勺一勺地加鹽,攪拌。就在這時,奇跡出現了:小雞蛋似乎睡醒了,晃晃悠悠地從盆底浮起來,那圓溜溜的腦袋露出了水面!再瞧一瞧大雞蛋,咦?它怎么還一動不動地在水里睡大覺呢?我想,一定是鹽加的`還不夠。于是,我繼續加鹽,攪拌。過了好一會兒,大雞蛋才浮起來了一點。大雞蛋,你可真該減減肥了。終于,大雞蛋極不情愿地把他那胖胖的身子一點兒一點兒地挪出了水面。
空白雞蛋竟然能夠在水里浮起來,這是怎么回事呢?我上網查了查,原來,如果水的密度大于雞蛋的密度,雞蛋就會浮起來,水本身的密度是小于雞蛋的,不過鹽可以讓水的密度加大,所以雞蛋就浮起來了。這可真神奇!
空白讓雞蛋浮起來,你要不要也試一試呢?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5
希臘神話中有一位牧羊神,名叫潘,他喜歡的女神被他丑陋的相貌驚嚇到,變成了一叢蘆葦。傷心的潘折下蘆葦桿,做成一支排笛,用來排解心中的憂思。
我很好奇,蘆葦桿做成的排笛真能吹出悠揚的樂曲嗎?我打開電腦查了查,原來,只要將八根空心管按照1。5厘米、1。5厘米、1厘米、2厘米、1厘米、1。5厘米、1厘米的`高度差緊密地排列在一起,就能做出一個可以演奏曲子的排笛。當我們向排笛的空心管里吹氣時,不同長度的空氣柱震動起來,就會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
看起來并不難嘛!我決定做一個排笛試試。
沒有蘆葦桿不要緊,我靈機一動,找來了八根彩色的吸管。接著,我胸有成竹地拿起剪刀,緊盯著直尺上的刻度線,生怕多剪了一絲一毫。吸管輕飄飄的,吹口氣就會翻跟頭。不幸的是,我正巧鼻子癢癢的,一個噴嚏下去,吸管就四散奔跑了。面對八根逃跑的吸管,我開始手忙腳亂了。就在這時,我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膠帶。我將吸管并排粘在膠帶上,終于把吸管按固定的長度剪好了。
接下來,就該把它們牢牢固定在一起了。但此時,原本老實聽話的膠帶也調皮起來,一會兒粘在我的手上,一會兒粘在桌子上。我費了很大勁,才把八根肩并肩的吸管牢牢地粘在了一起。排笛五顏六色的,真好看,像極了彩紅姐姐拋出的絲帶。我用泡泡泥把吸管的一端塞牢,不讓它們漏氣。大功告成,排笛做好了!
最后該試音了。我深吸一口氣,用力向吸管吹去,那聲音就像大風掙扎著擠過門縫一般。我沒有灰心,不斷調整著吹法,終于吹出了美妙的音階。
這個實驗太有趣了!不過,我還可以利用相同的原理做些什么呢?我想了想,決定再用八根黃瓜來做一次排笛,這樣吹餓了就可以咬一口。哈哈,真好玩!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6
今天課上,小胡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別具一格的實驗課。
實驗是這樣的:只要往水里加鹽,就能讓雞蛋小人浮起來,我們聽了都半信疑。
實驗開始了,老師準備了一個透明杯,一袋鹽,一根細細長長的攪拌棒,一杯清撤的水和一個既可憐又榮幸的雞蛋。首先把雞蛋小人兒放入水里,入水的一瞬間,它就像一位跳水運動員完美地落水。過了一會兒,雞蛋在水里紋絲不動,仿佛在呼呼大睡一般。它的美夢即將被我們吵醒,因為我們要往水里撒鹽了。鹽飄飄灑灑地降落,杯子里頓時下起了鵝毛大雪,美麗極了。我們又將攪拌棒在杯里攪拌,雞蛋在水流的`影響下,卷入了這個可怕的水龍卷當中。它似乎在說:“小胡老師,我剛做的美夢被毀了,求求你快停下吧!”小胡老師好像聽懂了它的心聲停了下來,雞蛋小人也終于可以喘一口氣了。雞蛋并沒有浮起來,我心里原本燃燒著的激動的火,就這樣被熄滅了。
第二次,我們又往里面撒鹽,杯里又下起了皚皚白雪,細細長長的攪拌棒再次深入水中,追趕著雞蛋小人。它好像又發出了求救,小胡老師和雞蛋有了心靈感應,又停下來了。這次雞蛋終于上升了一點兒,我心里的火苗又開始燃燒了。
第三次,我們把整包鹽都倒了進去,杯里宛如雪火山噴發了一般,水比之前的兩次更渾濁,水位比之前更高了。攪拌棒再次伸進水中,雞蛋好像在說:“小胡老師,我快被折騰死了,而且還讓一波霧擋住了我的視線。”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大家屏息凝視,雞蛋終于不負眾望浮到了水面上。它仰起頭,呼吸著新鮮空氣。
老師說這個實驗之所以成功,是因為鹽水的密度比雞蛋大,所以雞蛋上浮了。
這次實驗不僅有趣,還讓我增長了知識,更讓我懂得了學習要積少成多,也要堅持的道理。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7
“飛起來啦!飛起來啦!”我高興地喊著,你們一定會好奇為什么我會歡呼雀躍,因為“太乙飛豬”實驗成功了!那什么是“太乙飛豬”實驗?呢?別著急,我來和你們講解一下吧!
實驗開始之前,我們需要準備一張正方形的紙,先把一個小紙片折成一小段一小段,折到中間,然后把兩角向上卷起,變成一個小豬的大圓肚子,最后兩角交叉,一個“太乙飛豬”完成啦!我還在上面寫了幾個字,想給住在對面的同學報個平安,可飛豬老是飛回來,媽媽說:“讓我來!”說完,她拿起飛豬,手一松,我原以為飛豬高高地飛了起來,沒想到仔細一看,飛豬直接掉了下去,我的飛豬無影無蹤了!
媽媽說:“沒關系,不要泄氣!就當積累經驗,我們一起再做一個吧!”“好!”我們又做了一個“太乙飛豬”,“飛吧,我的飛豬飛起來了!”我歡呼著。小飛豬在我頭頂上飛來飛去,我和媽媽在家玩得不亦樂乎,就連可愛的小貓咪也來湊熱鬧,我開心得手舞足蹈。
大家一定很好奇,為什么“太乙飛豬”可以飛起來呢?讓我來給大家揭秘!其實這是因為它采用了環翼布局,相當于機翼卷成一個圈,和真正的`飛機沒什么區別,環形組成上下兩層機翼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在空氣快速流動時,可以產生升力,當我們的手松開時,它會向下偏折,空氣從而產生升力,所以小飛豬就可以飛了起來。在二戰時期德國發明了這種飛機,知道它叫什么嗎?對,它就叫環翼飛機,正準備試飛呢,沒想到二戰就在它正式投入使用前結束了。哈哈,我講得還不錯吧!
這個實驗做完后,我想,我要一直保持著好奇心去做更多實驗,了解更多科學原理,做一個真正的科學小達人!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8
做實驗了,我帶上電池,導線和小燈泡,去了實驗室。
開始做實驗了,我聽老師說:“我們今天要讓小燈泡亮起來。”聽到這兒,大家情不自禁地議論起來:
“怎么可能呀,區區三樣東西,怎么能讓小燈泡亮起來?”一個人不以為然說。
“是啊是啊!肯定不可能,老師是在騙人。”
“應該不會吧,老師一般都不會說錯,可能是還有東西要發,你沒看桌子上放著那么多東西嗎!"
“是哦,也有可能啊!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對,對!我們拭目以待不就好了嘛。”
教室里就像一個菜市場,吵到讓人沒法上課。老師一聲大吼,教室里頓時鴉雀無聲。我們筆直地坐在那兒,和前面截然不同。老師滿意的笑了。接著,我們就開始做起了實驗。
首先,我們每人拿到一個電池盒,老師先讓我們觀察了一下電池盒,電池盒的顏色是黃的,外形就像一個火柴盒。盒子里一端有彈簧,是放電池的負極的'。我迫不及待地把電池塞進去,我按啊按啊,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電池放了進去。接著,就該裝導線了,按照老師的指導,我連接好了導線。終于,小燈泡亮了起來。我興高采烈,手舞足蹈,一蹦三尺高了呢!
這個實驗真的太神奇了,簡直就像魔術一樣神秘,我太喜歡這個小實驗了!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9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襲來,工廠停工、學校停課、居民在家隔離,幾乎我們每個人都受到疫情影響。但是我除了按時認真地上網課,還做了一些有趣的科學小實驗。比如說:一張紙的威力、筷子提米、水中開花……而讓我最癡迷的是彈跳的泡泡。你聽了是不是也躍躍欲試呢?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
實驗的材料很簡單,我們不需要酒精燈、試管、燒杯……只需要生活中常見的幾滴洗潔精、一些水、膠水、吸管、瓶子。好了,我們開始做實驗吧!
我按照說明將水和洗潔精按照3:1的.比例配制成混合溶液后,便迫不及待地用吸管蘸取溶液,使出洪荒之力一吹,“啪”的一聲,泡泡還沒成形就破滅了。哎!怎么回事啊?用力太大了嗎?和我想象的相差十萬八千里呀。正當我懊惱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來,噢,是我忘記在溶液里加膠水了。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往溶液里加了兩滴膠水,再次用吸管蘸取溶液,用力一吹,果不其然,泡泡一個接一個地“誕生”啦!在陽光的照射下,五彩繽紛的泡泡飛向天空,好美啊!我仿佛變成一條魚兒在藍色的泡泡海洋暢游。
伸出手,輕輕地拍拍它,它不但沒有破,而且還能彈跳得更高,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讓我這個科學小達人來告訴你吧!泡泡因水分蒸發會變得十分易爆,加入膠水會變得很黏,水分就不易蒸發,泡泡膜的強度增加了,于是就能在我們的手上蹦跳了。
這個實驗是不是很有趣啊?你學到其中的道理了嗎?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10
“咦!這怎么可能呢?”我一邊說一邊看著一個視頻,“吸管不接觸五角星紙片,紙片就可以均勻地轉起來了,太陽從西邊出來了?我要自己來做做這個實驗來驗證一下。”
說做就做,我立馬就準備起材料來了:一張方方正正的卡紙、一根長長的吸管、一個底部中心有個小洞洞的紙杯,一根中性筆的筆芯,和一塊如芭比娃娃桌布一樣大的眼鏡布。
為了學習折五角星的樣子,我研究了很久,最后根據網上的教程,終于學會了制作五角星。我用一張白紙張線做成了一個美麗的五角星。然后根據小實驗要求在杯子的底部插上原來準備好了的`筆芯,使筆芯豎立在紙杯正中心,再將折好的五角星中心放在筆芯上,并輕微碰撞,測試他是否能自由水平旋轉。我想:萬一五角星沒有立好掉下來怎么辦啊?
最后用眼鏡布反復地摩擦吸管,直到吸管微微發熱,將吸管迅速地靠近五角星紙卡的邊上不要接觸,結果五角星紙卡真的旋轉起來了。
我跑到媽媽面前好奇地問:“媽媽,為什么我用吸管靠近五角星紙卡,紙卡就會旋轉起來了呢?”
媽媽微笑著答道:“這是因為眼鏡布與吸管摩擦,吸管帶上了負電荷。靠近五角星紙卡后,接近吸管的一端也帶著電荷。根據同性相拆,異性相吸的原力。五角星紙卡被吸管的排斥而一起運動。”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11
你是不是有過這樣的經歷?用吸管喝東西時,往吸管中吹氣,杯子里就會咕嚕咕嚕地冒出許多泡泡?
那天,我在喝牛奶時,習慣性地吹了幾口氣,杯子里又冒出一個又一個泡泡。突然,我的腦袋里冒出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如果繞開吸管,直接往瓶口吹,水中也會冒泡嗎?好奇心驅使著我拿來一個透明的礦泉水瓶,里面裝著半瓶水。我鼓起腮幫,用勁地吹,瓶子里的水幾乎紋絲不動。看來,有吸管和吸管完全不同,我沮喪地想道。
這時,爸爸開口了:“把有彎頭的吸管插進去,再用力吹試一試。”我疑惑地看著他,不知道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我把有彎頭的.吸管插進瓶子,用力地吹,我驚奇地發現水管中有水上升了。我頓時來了興致,深吸了一口氣,拼命地往瓶中吹起,直吹得我耳膜都要炸裂。忽然,我感覺臉邊靠著的吸管涼涼的。緊接著,吸管噴出水,好像有另一個人在吸管中吸了一口似的。我又好奇地試了一遍,一樣的結果,吸管中依然噴出了水。
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疑問,笑著說:“哈哈,這個實驗的科學原理其實是這樣的:向瓶口吹氣時瓶內的氣壓會越來越高,由于瓶中空間有限,而吸管就形成一個對外的通道,氣壓便壓迫瓶中的水,經由吸管向外噴。若用力吹入空氣,瓶內的氣壓在一瞬間變大,會噴出強而快速的水柱,反之,則會噴出弱而慢速的水柱。”
我的興致越來越濃了,腦袋里靈光一閃,想出了一個隔空取水的游戲。我又拿來一個杯子,接在吸管彎頭的下面。我把湊到裝著水的瓶口,呼啦一聲,水汩汩地流到杯子里,還發出叮叮咚咚的聲音。
哇,原來一個小小的實驗也有這么大的學問。沒想到科學這么有趣,原來科學也是一門藝術。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12
今天,我們上了一堂有趣的實驗課。王老師讓我們每個人提前準備了一個空瓶。上課時,王老師又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個氣球和一些膠帶。
實驗開始了,我先把氣球放入瓶中,氣球口套在瓶口上,然后鼓起了腮幫子使勁吹,可是呀,我怎么吹也吹不動,只能吹起一小點兒。接著,王老師教我們用工字釘在瓶底戳了個洞,噯,我發現吹起來輕松多啦!可是呀,我嘴巴一離開,氣球又癟了。老師讓我們用于手指把那個洞先堵上,先吹起來然后再放開。這下子,氣球果然沒癟掉,可是呀,我們總不能一直按著不放手吧?于是,王老師想出了一個很妙的方法,讓我們用膠帶貼在瓶底洞的一邊,先不把那個小洞封起來,讓我們吹好了以后先不離開,把膠帶封上洞口以后再離開,我發現果然氣球沒癟掉。
實驗重頭戲還在后頭。王老師選了幾個同學,在氣球里灌滿了水,扎緊氣球,然后,王老師先示范,只見她很快地把膠帶撕掉,氣球里的水馬上噴了出來。接著,我們一起喊道:“三、二、一,噴出!”果真很有趣,一個個氣球都噴出水來。我們覺得還不夠刺激,于是,王老師說:“如果你們試一試迅速撕掉,水會噴得更高。”有位同學自告奮勇上去做實驗,一眨眼的功夫,水果然噴到了天花板上。這是為什么呀?
我仔細地想了想,就象我們平時吹氣球一樣,如果我們把氣球吹好了以后,直接松開手,氣球就會竄出去隨處亂飛。這個實驗的`原理也是一樣的,只是瓶子把這個氣球固定了下來,把膠帶撕掉就相當于你把手松開一樣,那么氣球里的水就立刻噴了出來,這就是氣球會“噴泉”的原因。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13
今天,我來為大家表演一個神奇的魔術——會輕功的`回形針。
請注意,變這魔術需要一杯白開水,它好比一片海洋,而一枚小小的回形針,就如同一艘小船。神奇的表演要開始啦——我拿起回形針,停留在半空中,一松手,“小船”便一下沉入了海底。咦,怎么沒有浮起來呢?
我毫不氣餒,第二次,輕輕地拿著它準備放進水里。我的手指頭碰到水了,以為回形針也碰到水了,手一松開,回形針像跳水運動員一樣“撲通”一下跳入了水中,左等右等,小船還是沒有浮起來,唉,輕功表演又失敗了。
我深呼一口氣,暗暗地想:失敗乃成功之母。這次可要卯足勁,仔細操作,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呀!我聽了一小段輕音樂,平緩了一下情緒后,第三次表演又開始了,我拿起回形針,先把它放到半空中,接著慢慢移到水面,然后屏住呼吸,目不轉睛地看著回形針接觸到水面,這時再小心翼翼、慢慢地松開了手……只見回形針像一艘小船般靜靜地“飄”在水面上。耶!輕功表演終于成功了。
現在開始放第二艘“小船”了,現在魔術師有了經驗,有了心得,當然就不會沉了,一出手果然很順利,又成功了,第二艘船開始向第一艘船快速靠近。我要放第三艘“小船”了,不一會兒,第三艘“小船”和另外兩艘“小船”成功會師了。看來,它們還想成為親密無間的好伙伴呢。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14
今天,我學習了《我做了一項小實驗》。在空中課堂老師的帶領下,我看到了“會跳舞的小人”、“高出杯沿的水”等一些有趣的小實驗。在課后,我也親手做了“懸浮的小球”這項實驗,探索了其中的奧秘。
這項實驗準備工作很簡單,只需要一個吹風機和一個乒乓球就可以了,我翻江倒海忙碌了一番,科學探秘的旅程開始了!
我用左手拿著乒乓球,右手接通吹風機的'電源,原以為吹風機會很快托起乒乓球,可是我試了幾次都失敗了。我頓時很奇怪:難道是吹風機威力太小嗎?難道是因為乒乓球太重了嗎?正當我納悶時,媽媽在一旁提醒道:“是不是乒乓球和吹風機要有先后順序呢?”媽媽的提醒讓我茅塞頓開,我迅速地調整順序:先將吹風機的機頭朝上,并將吹風機的風力開到最大檔位,然后將乒乓球托舉在風力之上,再輕輕地松開手。瞬間,乒乓球就像一個快樂的舞者一樣,在吹風機的吹拂下翩翩起舞,時而高時而低,時而左時而右。我高興極了,情不自禁地托著吹風機向前走了幾步,乒乓球又宛若一只勤勞地小蜜蜂在風力“花叢”中“嗡嗡”飛來飛去。
最后,“懸浮的小球”實驗順利結束了,我成功當了一回“科學實驗”魔術師!可是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為什么在吹風機的風力下,乒乓球會懸浮起來呢?媽媽告訴我:“這種現象叫‘伯努利效應’,將在物理課上會學到。”聽完媽媽的講解,我恍然大悟。科學的世界里還有很多這樣的奧秘等待我們去探索,我要當一只勤勞探秘的小蜜蜂,穿梭在科學的花叢中。爭當人類科學進步的魔術師!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15
平常的小魚是生活在自來水中的,可有人說開水也能養魚,我不信,便想做做這個實驗。我讓媽媽準備了一些材料:水,試管,酒精燈,小魚,冰塊。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首先,我在試管中盛了大半杯水,往水里放了幾條小魚,把試管傾斜地固定好,使水剛好在杯口的位置。此時幾條小魚悠閑地游來游去,有時還會嬉戲,玩耍呢!傾斜的`角度剛剛好,看著水要滿出來,但是一點兒也沒滿出來。我很好奇:“不知道接下來會出現什么有趣的現象呢!”
接著,我在杯口下面放了一盞酒精燈,開始給杯子里的水加熱,注意千萬不能給下部加熱,否則實驗會失敗!一直燒到杯子的上部分熱氣騰騰。瞧!水冒著圓圓的泡泡,不時會發出“啪!啪!”的聲音,而那幾條小魚跳起了美麗的舞蹈,好似開起了舞會。我又有點兒疑惑:“小魚為什么能在這么熱氣騰騰的水中悠然地活著呢?”
帶著這份疑惑,我開始了下一步:在試管里放上一塊冰。此時,我的眼睛緊緊地盯著塊凍得發白的冰沉到底部,過了20秒,這塊冰始終沒有變化。我更不明白了“好奇怪!為什么冰塊沒有融化?”
帶著這兩份不明白的心理,我走到了電腦旁,打開電腦,認真地查起了資料。原來,加熱管上部的水受熱后不會沉到底部去,水的導熱性差,上部傳到下部的熱量需要很長時間,雖然上部是熱的,但下部還是涼的。
這次的實驗不僅好玩又有趣,還讓我懂得了很多科學知識。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相關文章: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05-11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06-09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的作文11-06
(精選)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07-03
(精選)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07-04
【精選】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07-06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精選)07-05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09-24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09-24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