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節作文錦集(8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節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鄉的節作文 篇1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在我們家鄉還把端午節叫做“五月端午”,因為它是陰歷五月初五這一天。而我更愿意把它叫做“粽子節”,因為在這幾天,我都可以吃到美味香甜的大粽子。不僅如此,端午節的習俗也很多呢。
在我們家鄉端午節雖比不上春節、中秋那般隆重,但是家家戶戶也是很重視的。就拿我們家來說吧,在進入陰歷五月初一這一天,媽媽就把提前買好的紅葫蘆貼在了門口,和窗欞外面。貼葫蘆也有講究,葫蘆的口要朝上,我就不明白了,問媽媽為什么要貼葫蘆,還要這樣去貼。媽媽說:“端午節貼葫蘆,掛葫蘆是為了趨災避邪保安寧的。”“那為什么口朝上呢?”“聽老人們說是為了把毒蟲,災難全都收起來,讓家家戶戶安寧。”媽媽笑著說。原來如此啊。當然貼葫蘆只是一個開始,因為到了五月,正是蚊蟲開始活躍的時候了,家里的老人們,也愛把剪好的葫蘆縫在小孩的衣服后背上。在肩頭還要縫上一個小布老虎,以求平安。媽媽說我小時候就有這樣的衣服,但是我已經不記得了。初一這一天我們還要吃雞蛋,至于什么原因我就不知道了。反正媽媽這天早晨要煮上一大盆,家里的'每個人都要吃上幾個。到了初五這一天,家家門口都插上艾草,也是驅蚊避邪的。曬干的艾草還被姥姥做成了小香包送給我,當然這也是保平安的。這一天重頭戲就是吃粽子。媽媽早早的就把米、棗、葉子泡上。泡好后大家就開始包,一個個粽子就在大人們的手中包好了。煮熟的粽子透著葉子的清香,咬一口,米黏黏的,棗甜甜的,真好吃!
我真的很喜歡端午節,更喜歡傳統節日中蘊含的美好祝福。
家鄉的節作文 篇2
說起燒齋節啊,那可是我們村子里盛況空前的祭奠祖先的活動。(雖然我不知道別的村子有沒有)每當到農歷七月初五,這個日子,家家戶戶都會參與到這項活動當中。這種活動的場面那可是熱鬧非凡。跟隨我的腳步,讓我一起帶你去看看吧。
要知道舉行此項活動,要提前一天準備紙錢和類似紙錢東西,上面畫滿了花花綠綠的衣服。之前要折滿一大袋,而另一個東西要折滿兩大疊。做完了之后,提前整理好,等待這一天的到來。
舉辦燒齋大會,主要是為了祈福保平安,消除雜物與不平安的東西。也有祝福與保佑的'大意。所以家家戶戶為了祈求平安,每到這天,都會做這種儀式。
這一天終于到來了。每家都會搬上一張可大可小的桌子,桌子的中間擺上了甜甜的小包子。桌子旁邊會擺上兩根蠟燭,蠟燭邊 還 放著一根長炮。就這樣,祭奠開始了。
這時候,家家戶戶都早已吃完了晚飯。自家的小孩們呢?膽大都有的跑出了門口,有的探出了頭;膽小的,有的捂住了耳朵,還有的把頭鉆進被子里遲遲不敢出來。“開始啦!開始啦!祭奠開始啦!”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有些人幾乎同時放了炮。那場面,震耳欲聾,響徹云霄。熱鬧非凡,喜氣洋洋。接著要進行的就是“灑包”了。
“灑包灑包”,顧名思義,就是把包子灑出去。那么問題來了,包子該灑在哪里呢?是灑在海里,或是灑在屋子里?全都錯了,你肯定沒想到,正陽是光明正大的灑在大街上。雖然我也不知道為什么,但是一定象征著某種意義。
包子灑完了,接下來就該開始進行團體性的大掃除了。團結的村民們拿出了掃帚,都是先把自家門前的雜物包子與炮屑打掃干凈了,接著也會幫鄰居們掃一掃。
接下來的燒紙錢是在馬路邊舉行的。你不必擔心會有危險,因為舉行祭奠的時候,是不允許有車輛來往的。在馬路邊燒,是因為離垃圾桶近。并不是為了方便,而是為了不讓余下的垃圾亂飛,以至于保持整個村莊的清潔。
燒齋祭奠會結束了。所有人心里都有一個愿景:希望來年平平安安的。
家鄉的節作文 篇3
6月12日,就是端午節。在端午節,人們比賽賽龍舟,掛艾葉驅蟲祛病,會做許多有意義的活動,令人開心。
媽媽單位發了兩張提貨券,可以獲得兩箱粽子。有蜜棗的、八寶的、菠蘿的、豬肉的。早上,我吃了一了個蜜棗的和八寶的粽子,美味極了,讓我的味蕾享受了一次奇妙的味覺旅行。
中午,外婆邀請我和媽媽去她家吃飯。在外婆家,我和表哥、表弟一起玩了“憤怒的小鳥”,打通了許多困難的關卡,還品嘗了外婆自己包的花生、葡萄干餡的.粽子。吃飯的時候,我們在電視上看到了包粽子比賽。
只見,一個個的參賽選手迅速地從盆里抓出米和豆,倒在用粽葉卷成的筒里,倒出多余的部分,再把筒口封住,用細線捆緊,整個包粽子的過程,僅有15秒!
甚至有的參賽選手用了5分鐘就包30個粽子!
我還在電視上看了賽龍舟比賽。十隊龍舟排在湖面,等待著裁判的一聲令下。“預備-開始”!
裁判打響了發令槍。龍舟上的選手拼命搖槳,眾多龍舟在水面上相互追逐,生怕對手超過了的自己。隨著第一艘龍舟沖過終點線,觀眾們頓時發出驚嘆,“真是迅速”。我聽到周圍觀看的群眾熱烈的吶喊聲,喊聲過后,觀眾們又送給他們熱烈的掌聲。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既有趣又充實。端午節馬上就要過去,在濃濃的粽香中,讓我們期待著下一個端午節的到來……
家鄉的節作文 篇4
“噼里啪啦……”放鞭炮了。清晨,一陣又一陣的鞭炮聲把我從睡夢中驚醒。噢,對了,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
吃過早飯,我和爸爸媽媽一同來到街上看紅火。走著走著,只見一輛彩車敲鑼打鼓地向我們這方開來。車上的背景布是紅色的。車上有一只淺紅色的.小牛,旁邊還寫著“牛氣沖天”幾個大字車上還掛著一圈小燈籠。不大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八一廣場。哇!這里表演的節目可真多,有舞龍、扭秧歌、舞獅子、威風高蹺……其中我最喜歡的就要算是舞獅子和威風高蹺了。瞧!舞獅子的演員們一會兒往上躥,一會兒往下跳,一會往前,一會兒往后,活靈活現,栩栩如生,讓人又害怕又歡喜。威風高蹺可真驚險,我看上面的演員好象要掉下來似的,為他們足足捏了一把汗。
時間不知不覺就飛到了傍晚。我們到城南生態園去觀燈,嗬!這里的燈各式各樣,琳瑯滿目,令人眼花繚亂。真可謂是“天上五顏六色的火花結成彩,地上千千萬萬的燈火一片紅”啊!不信,你看!一座座彩燈高聳,映紅天際:“豬八戒吃西瓜”、“后羿射日”、“牧童吹春”、“八仙過海”、“夸父追日”……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燈下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人聲鼎沸,川流不息。真是一片燈的世界,人的海洋。這時,禮花似流星一般飛向天空,又像盤旋著的蛇一樣落了下來,真是美不勝收。
回到家,媽媽給我們煮了元宵。我輕輕地咬了一口,嗯,真香!吃元宵也預示著在今年能夠團團圓圓。
這真是一個快樂,難忘的元宵節。
家鄉的節作文 篇5
端午節一提起端午節,大家都會不由自主的想到粽子,那么這美味香甜的粽子是怎樣做出來的呢?又有什么特殊的來歷呢?
請聽我說來。大家可別小看這粽子,它可有著不同尋常有來歷。據說,楚國有個叫屈原一位忠良,眼看著自己的國家一天天滅亡,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大石投江而死,當地的人們為了不讓魚、蝦把他的尸體吃掉,便用葦葉把糯米、豆沙等多樣東西包成一個三角形,投進河里給小魚、小蝦們吃,后來逐漸形成一種儀式。以后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人們吃粽子,劃龍舟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又一個端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開始包粽子,當然我家也不例外。
每年在農歷的四月底媽媽都會忙著到處找葦葉,然后精心挑選,之后把挑好的葦葉泡在水中,洗干凈之后方才可以準備粽子餡。這粽子餡可難做了,首先要把糯米浸泡在水中等米芯開了,這時候才能把準備好的紅豆、桃仁、豆沙、等堅果(也要少浸泡片刻)和糯米拌在一起,最后再放些糖,用葦葉一包,放在鍋里大火蒸一小時左右,看到米粒發黃可口的`粽子便好了。出鍋了,拿上一個粽子,剝開葦葉,一陣誘人的米香撲鼻而來,咬上一口,細細品味,黏黏的、松軟的,真是好吃!每每吃完粽子,我就會弄得滿臉米粒,全家人看見后都會哈哈大笑,說我是個“大花貓”。我們還會把粽子給鄰居們嘗嘗,他們同時也會拿出自己家的給我們嘗嘗,就這樣互相交換著,品嘗著,咀嚼著里面的情。
家鄉的節作文 篇6
在濮陽,元宵節算是春節的尾巴。(模仿斯妤的《除夕》寫作)
早晨第一縷陽光射進房間,我伸個懶腰,便起了床。母親早已經起來做飯、打掃衛生,為的是在元宵節這天精細的準備過節的東西。
上午、中午,一家人幾乎與往常一樣,普通到讓我很多次都忘了節日。真正歡樂的是晚上。
下午臨近黃昏,全家人都停下了手頭的工作,母親端著熱氣騰騰的湯圓從廚房走出來,屬于我們的“元宵節”就開始。
吃完湯圓,收拾好桌子,姑姑找到元宵晚會,一會家人便聚在客廳,看起了元宵晚會。
大人們輕松,小孩子們可不閑著。什么薯片、巧克力、糖果……都將它們從自己的“積蓄”里取出來,然后帶著零食出門“游蕩”一圈,但玩的時間不能太長,基本上二十分鐘就回來了。在小區里玩滑板、撈魚,更多的是和小伙伴們一起玩,再賞賞花燈,回到家時零食早已經沒了,我與弟弟便與大人們一起聊天、看電視。
有時,大人們還會搶紅包。在微信群里輪流發放,小孩子們卻只能在一旁助威,但依然感到無比快樂。有時搶的紅包多了,我們還能瓜分一點姑姑的,豈不美哉?
猜燈謎,一般都由我主持,從網上搜索一些燈謎,然后挑選幾個有趣的.燈謎,讓其他人去猜。有時看到他們抓耳撓腮的樣子,不由得讓人感到好笑,最后只好把答案告訴了他們。
一眨眼,到了夜晚,元宵節也算是告一段落了。老人們先去睡了,隨后便是父親、姑姑、母親,最后萬不得已,我與弟弟才肯不情愿的睡下,但心里總是開心的。
家鄉的節作文 篇7
元宵節到了我跟爸爸又歸到了家鄉—托克托縣。
晚上,漂亮的夜地面不斷地呈現五彩斑斕的煙火,照明了野城的小鎮照亮了人們的點龐,每集體的臉上都含出了殘暴的笑顏。
沒功多久,出色的表演開端了,演員們在熱烈的己群中,敲鑼擊飽,更替這喜慶的日子增加了歡喜的氛圍!你望,他們純熟地踏著高橋,扭動著身軀,干沒一些搞啼的表情,逗得觀眾們哈哈大笑;還有的叔叔們舞動著長長的`“神龍”,多少條長龍往返穿梭,英武壯觀;還有阿姨們隨同著精美的音樂翩翩伏舞,色彩斑斕的裙子漸漸弛啟就像一把把花傘。咱們都被她們精彩的表演深深地呼引住了,為他們泄掌歡呼在這時一隊彩車從爾們身邊經由,個個彩車皆裝潢得十分優美,車上的我們在吹著喇叭、敲著癟……可壯觀啦!
故鄉的元宵節如許暖鬧、多么令人難記啊!
家鄉的節作文 篇8
每年的陰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很熱鬧,人們不僅要包粽子,而且還要打大餅和米糕。
聽媽媽說,端午節還有一段歷史呢。古代有個叫屈原的詩人,因熱愛祖國而不被理解,受到了屈辱便來到江邊,跳進了江里,溺江而死。人們打撈了很長時間也沒撈到他的尸體,他們擔心他的尸體被魚吃掉,就把包好的粽子扔進江中,讓魚吃粽子而不要去吃屈原的'尸體。因此,每年的這個時候,也就是端午節人們就包粽子來紀念屈原。
在我的家鄉端午節是這樣過的,人們早早的起床,到外面去,采上一段柳條,拿回家中,插到了戶門上。另外,小孩子們的脖子上戴著香囊,同時手、腳腕系上五彩線繩,傳說可以避邪驅蟲,以后會有福氣。大人們呢?坐在一起包三角形或者四面體形的粽子、打米糕、打各種口味的大餅。吃著香噴噴的粽子,我就產生了學包粽子的想法,隨即告訴了媽媽,但媽媽不答應,在我的堅持下,媽媽才答應教我,我高興的直跳。
制作粽子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媽媽教我的步驟也很緊湊,首先讓我拿好粽葉,接著卷好粽葉,同時把糯米、花生、大棗,放進卷好的粽葉里,待所有的東西填滿后,就把粽葉按照四面體或三角形狀包起來,之后用粽繩系在粽子上。這樣一個完整的粽子就包成功了。我剛開始包粽子并不是很好,在媽媽的幫助下雖然我包了好多奇形怪狀的粽子,但也體會了包粽子的樂趣。等咱們把所有的材料包完后,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去煮,幾個小時后香噴噴的粽子熟了,把粽繩解開,一陣陣葦葉的清香撒出來,讓人讒言欲滴。
真期盼今年的端午節快點到來。
【家鄉的節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的節作文10-24
家鄉的節作文(精選)09-19
(經典)家鄉的節作文09-18
必備家鄉的節作文09-25
關于家鄉的節作文08-17
實用的家鄉的節作文09-05
家鄉的節作文【合集】09-19
家鄉的節作文【推薦】09-19
家鄉的節作文[集合]09-20
【集合】家鄉的節作文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