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旅宿原文及賞析
旅宿原文及賞析1
原文:
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
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住在旅館中并無好的旅伴;憂郁的心情恰似凝固一般。
對著寒燈回憶起故鄉往事;就象失群的孤雁警醒愁眠。
家鄉太遠歸夢到破曉未成;家書寄到旅館已時隔一年。
我真羨慕門外滄江的煙月;漁人船只就系在自家門前。
注釋
①良伴:好朋友。凝情:凝神沉思。自:獨。悄然:憂傷的樣子。這里是憂郁的意思。
②凝情:凝神沉思。
③悄然:憂傷的樣子。
④寒燈:昏冷的燈火。這里指倚在寒燈下面。
⑤思舊事:思念往事。
⑥斷雁:孤雁。失群之雁。此為失群孤雁的鳴叫聲。
⑦警:聞雁聲而驚醒。
⑧遠夢歸:意謂做夢做到侵曉時,才是歸家之夢,家遠夢亦遠,恨夢歸之時也甚短暫,與下句家書隔年方到,恨時間之久,相對而更增煩愁。侵曉:破曉。
⑨滄江:泛指江。
⑩好煙月:指隔年初春的美好風景。門:門前。
賞析:
作者:佚名
首聯起,直接破題,點明情境,羈旅思鄉之情如怒濤排壑,劈空而來。可以想見,離家久遠,獨在異鄉,沒有知音,家書也要隔年才到,此時孤客對寒燈,濃厚深沉的思鄉之情油然而生,能不陷入深深的憂郁之中么?“凝情自悄然”是此時此地此情此景中抒情主人公神情態度的最好寫照:靜對寒燈,專注幽獨,黯然傷神,將詩人的思念之情寫到極致。
頷聯承,是首聯“凝情自悄然”的具體化,詩人融情于景,寒夜孤燈陪伴孤客,思念故鄉舊年往事,失群孤雁聲聲鳴叫,羈旅之人深愁難眠,細致地描繪出了一幅寒夜孤客思鄉圖景。“思”字和“警”字極富煉字功夫。燈不能思,卻要寒夜愁思陳年舊事,物尤如此,人何以堪!由燈及人,顯然用意在人不在物。“警”字也極富情味。旅人孤燈,長夜難眠,一聲雁叫,引孤客嫠婦愁思驚夢,歸思難收。
首聯與頷聯極言鄉關遙遠,幽愁滿懷。夢見自己回到家中,因路途遙遠,夢醒時分天已大明,家書須隔年才能寄到旅館,可見離家之遠,表達出對家鄉深沉的思念。
頸聯轉,用設想之詞,虛實結合,想象奇特,表現出此時此地此情此景中詩人因愁思難耐、歸家無望而生出的怨恨。故鄉遠在千里,只能夢中相見,也許是短夢,也許是長夢,但夢中醒來卻已到天明。字里行間,流露出夢短情長的幽怨。而這一切又都由于“家書到隔年”的實際情況。作為詩歌由寫景向抒情的過渡,轉句用夢境寫旅宿思愁哀怨,亦虛亦實,虛中寫實,以實襯虛的特點令人讀來回腸蕩氣。
尾聯合,收攏有力,卻并非直抒胸意,而是以設想之詞,勾勒家鄉美麗的生活圖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把濃烈的歸思之情融入家鄉優美的風景之中。滄江煙靄,云霞明滅,月色溶溶,家門外系著釣魚船,一幅優美寧靜祥和的家鄉風光圖景。畫面中雖然沒有寫人物,但一條靜靜地系于家門外的.釣魚船卻讓人產生豐富的聯想。面對這樣一幅家鄉優美的畫面,誰人不夢繞魂牽,更何況旅宿在外的詩人呢!家鄉遠隔千里,旅人歸思難收,如此優美的家鄉風光圖景非但沒有給詩人以慰藉,反而加深了詩人的思鄉愁苦。這是用樂景反襯哀情的典型。美景幽思、怨恨鄉愁、委實凄絕。除卻個中人,任何人也難以深味個中情。不過,“煙月”在此實際上是借代,并非一定就是“煙”,就是“月”。正所謂,文學作品的形象大于思維,此處一個“煙月”可以觸發不同的旅人思婦產生不同的意象聯想,從而產生強大的藝術感染力。
頸聯與尾聯看似跳出了鄉愁,艷羨門外滄江魚船的清閑自在,其實是借他鄉之物,更曲折地表達出詩人思鄉之情。全詩層層推進,寫景抒情都有獨到之處。
旅宿原文及賞析2
【詩句】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
【出處】唐·杜牧《旅宿》。
【意思】相距遙遠,夢魂要接近拂曉 才能到家,家信更要隔年方可送達。 侵:接近。家書:家信。
【用法例釋】用以形容兩地路途遙遠, 音信難通。[例]你隨手給友人寫幾句話, 用鼠標一點,差不多在同一時刻,遠在天 涯的收件人就一目了然。這樣,哪里還有 什么“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的無奈與 惆悵! (王輝《我的伊妹兒》)
【全詩】
《旅宿》
.[唐].杜牧.
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
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
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
【注釋】①悄然:憂愁貌。②斷雁:失群的孤雁。③侵曉:拂曉、破曉。《北齊書·崔 暹傳》:“侵曉,則與兄弟問母之起居。”④滄江:泛稱江水,江水呈青蒼色,故稱。李白《憶 襄陽舊游贈馬少府巨》:“開窗碧嶂滿,拂鏡滄江流。”
【賞析】
這是一首羈旅異鄉思念故園的詩。首聯起筆點題,次句“悄然”一詞,奠定 了全詩憂郁的'基調。這是說獨坐旅館,沒有良朋,凝情沉思,憂愁自然襲上心頭。次聯 的“寒燈”“斷雁”這兩個意象,渲染了旅館環境的孤寂、冷清,使人更增凄涼之感。一個 “思”字,一個“警”字,凝練、精警,用得極妙。這是說面對熒熒孤燈,那一幕幕的往事都 好像浮現在眼前。忽然又傳來失群孤雁的哀鳴聲,更為凄涼,令人更加愁思難眠。
因 愁思而難眠,下面就自然轉入寫思念家園。頸聯采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寫故鄉太遠,寄 信難以到達,愁思難耐,歸家無望,只能借夢境表達對故鄉的思念。此聯將現實與夢境 結合起來寫,寫得夢短而情長,夢短而愁遠,夢短而怨深。結聯寫滄江煙靄,月色溶溶, 一條釣魚船挽系在旅館鄰家門前的樹下,簡直就是一幅清爽明麗的南國月夜風景圖。 這異鄉的美景令人羨慕,更能勾起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以寫景煞尾,烘托渲染,含蓄婉 曲意境深遠,更增愁思之情。此詩先用旅況的寂寞、凄涼渲染對家鄉的深深思念,結尾 又用異地的美麗風景來烘托思鄉之情,如此一正一反,以哀寫哀,以樂寫哀,融為一體, 真是妙不可言。
旅宿原文及賞析3
旅宿
杜牧〔唐代〕
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
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
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
譯文及注釋
譯文韻譯住在旅館中沒有好朋友相伴,心情憂郁,獨自凝神沉思。看著昏冷的燈火回憶起往日舊事,孤雁的哀鳴令人愁思難眠。相距遙遠,夢魂要接近拂曉才能到家,家信更要隔年方可送達。煙籠月照的碧江多么美麗,鄰家門前就系著釣魚歸船。
直譯旅館里沒有知心朋友,我獨自靜靜地沉思凝神。對著寒燈回憶往事,孤雁的叫聲,驚醒了凄寂夢魂。鄉關道路迢遠,夢魂拂曉時才得歸去,家人的書信要等來年方能寄到此地。滄江上月色含煙,風光是多么美好,釣魚船就系在我家門前。
注釋良伴:好朋友。凝情:凝神沉思。悄然:憂傷的.樣子。這里是憂郁的意思。寒燈:昏冷的燈火。這里指倚在寒燈下面。思舊事:思念往事。斷雁:失群之雁,這里指失群孤雁的鳴叫聲。警:驚醒。遠夢歸:意謂做夢做到侵曉時,才是歸家之夢,家遠夢亦遠,恨夢歸之時也甚短暫,與下句家書隔年方到,恨時間之久,相對而更增煩愁。侵曉:破曉。滄江:泛指江,一作“湘江”。好煙月:指隔年初春的美好風景。門:門前。
賞析
這是羈旅懷鄉之作。詩抒寫旅況人索寞凄涼聯對家鄉人深切思念。首聯破題,點明情境,首聯言旅中獨宿,黯然神傷,滿是羈旅思鄉之情。頷聯融情于景,寒夜孤燈陪客,思念故鄉舊年往事,失群孤雁人鳴叫使羈旅之人深愁動眠。頸聯極言鄉關人迢遠,表現滿懷人幽愁暗恨,語經千錘百煉。尾聯用清麗明快人色調繪出家鄉人美好風光,似乎從鄉愁中跳出,實則描寫了可望而不可即人夢想,內含人憂愁深長。全詩寫得感情至深,含蓄蘊藉,真切動人。
“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起,直接破題,點明情境,羈旅思鄉之情如怒濤排壑,劈空而來。可以想見,離家久遠,獨在異鄉,沒有知音,家書也要隔年才到,此時孤客對寒燈,濃厚深沉人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必會陷入深深人憂郁之中。“凝情自悄然”是此時此地此情此景中抒情主人公神情態度人最好寫照:靜對寒燈,專注幽獨,黯然傷神,將詩人人思念之情寫到極致。
“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承,是首聯“凝情自悄然”人具體化,詩人融情于景,寒夜孤燈陪伴孤客,思念故鄉舊年往事,失群孤雁聲聲鳴叫,羈旅之人深愁動眠,細致地描繪出了一幅寒夜孤客思鄉圖景。“思”字聯“警”字極富煉字功夫。燈不虛思,卻要寒夜愁思陳年舊事,物尤如此,人須以堪。由燈及人,顯然用意在人不在物。“警”字也極富情味。旅人孤燈,長夜動眠,一聲雁叫,引孤客嫠婦愁思驚夢,歸思動收。
首聯與頷聯極言鄉關遙遠,幽愁滿懷。夢見自己回到家中,因路途遙遠,夢醒時分天已大明,家書須隔年才虛寄到旅館,可見離家之遠,表達出對家鄉深沉人思念。
“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轉,用設想之詞,虛實結合,想象奇特,表現出此時此地此情此景中詩人因愁思動耐、歸家無望而生出人怨恨。故鄉遠在千里,只虛夢中相見,也許是短夢,也許是長夢,但夢中醒來卻已到天明。字里行間,流露出夢短情長人幽怨。而這一切又都由于“家書到隔年”人實際情況。作為詩歌由寫景向抒情人過渡,轉句用夢境寫旅宿思愁哀怨,亦虛亦實,虛中寫實,以實襯虛人特點讀來回腸蕩氣。
“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合,收攏有力,卻并非直抒胸意,而是以設想之詞,勾勒家鄉美麗人生活圖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把濃烈人歸思之情融入家鄉優美人風景之中。滄江煙靄,云霞明滅,月色溶溶,家門外系著釣魚船,一幅優美寧靜祥聯人家鄉風光圖景。畫面中雖然沒有寫人物,但一條靜靜地系于家門外人釣魚船卻讓人產生豐富人聯想。面對這樣一幅家鄉優美人畫面,誰人不夢繞魂牽,更須況旅宿在外人詩人呢!家鄉遠隔千里,旅人歸思動收,如此優美人家鄉風光圖景非但沒有給詩人以慰藉,反而加深了詩人人思鄉愁苦。這是用樂景反襯哀情人典型。美景幽思、怨恨鄉愁、委實凄絕。除卻個中人,任須人也動以深味個中情。不過,“煙月”在此實際上是借代,并非一定就是“煙”,就是“月”。正所謂,文學作品人形象大于思維,此處一個“煙月”可以觸發不同人旅人思婦產生不同人意象聯想,從而產生強大人藝術感染力。
頸聯與尾聯看似跳出了鄉愁,艷羨門外滄江魚船人清閑自在,其實是借他鄉之物,更曲折地表達出詩人思鄉之情。全詩層層推進,寫景抒情都有獨到之處。
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旅宿原文及賞析4
原文
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
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
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
注解
1、悄然:這里是憂郁的意思。
2、斷雁:失群之雁。
3、遠夢句:意謂做夢做到侵曉時,才是歸家之夢,家遠夢亦遠,恨夢歸之時也甚短暫,與下句家書隔年方到,恨時間之久,相對而益增客愁。
韻譯
住在旅館中并無好的旅伴;憂郁的`心情恰似凝固一般。對著寒燈回憶起故鄉往事;就象失群的孤雁警醒愁眠。
家鄉太遠歸夢到破曉未成;家書寄到旅館已時隔一年。我真羨慕門外滄江的煙月;漁人船只就系在自家門前。
評析
這是羈旅懷鄉之作。離家久遠,目睹旅館門外的漁船即加以艷羨。幽恨鄉愁、委實凄絕。頸聯“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意思曲折多層,實乃千錘百煉的警句。
旅宿原文及賞析5
原文:
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
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
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
翻譯
韻譯:
住在旅館中并無好的旅伴;憂郁的心情恰似凝固一般。
對著寒燈回憶起故鄉往事;就象失群的孤雁警醒愁眠。
家鄉太遠歸夢到破曉未成;家書寄到旅館已時隔一年。
我真羨慕門外滄江的煙月;漁人船只就系在自家門前。
直譯:
旅館里沒有知心朋友,我獨自靜靜地沉思凝神。
對著寒燈回憶往事,孤雁的叫聲,驚醒了凄寂夢魂。
鄉關道路迢遠,夢魂拂曉時才得歸去,家人的書信要等來年方能寄到此地。
滄江上月色含煙,風光是多么美好,釣魚船就系在我家門前。
注釋
⑴良伴:好朋友。
⑵凝情:凝神沉思。悄然:憂傷的樣子。這里是憂郁的意思。
⑶寒燈:昏冷的燈火。這里指倚在寒燈下面。思舊事:思念往事。
⑷斷雁:失群之雁,這里指失群孤雁的鳴叫聲。警:驚醒。
⑸遠夢歸:意謂做夢做到侵曉時,才是歸家之夢,家遠夢亦遠,恨夢歸之時也甚短暫,與下句家書隔年方到,恨時間之久,相對而更增煩愁。侵曉:破曉。滄江:泛指江,一作“湘江”。
⑹好煙月:指隔年初春的美好風景。
⑺門:門前。
賞析:
這是羈旅懷鄉之作。離家久遠,目睹旅館門外的漁船即加以艷羨。幽恨鄉愁、委實凄絕。頸聯“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意思曲折多層,實乃千錘百煉的警句。
首聯起,直接破題,點明情境,羈旅思鄉之情如怒濤排壑,劈空而來。可以想見,離家久遠,獨在異鄉,沒有知音,家書也要隔年才到,此時孤客對寒燈,濃厚深沉的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必會陷入深深的憂郁之中。“凝情自悄然”是此時此地此情此景中抒情主人公神情態度的最好寫照:靜對寒燈,專注幽獨,黯然傷神,將詩人的思念之情寫到極致。
頷聯承,是首聯“凝情自悄然”的具體化,詩人融情于景,寒夜孤燈陪伴孤客,思念故鄉舊年往事,失群孤雁聲聲鳴叫,羈旅之人深愁難眠,細致地描繪出了一幅寒夜孤客思鄉圖景。“思”字和“警”字極富煉字功夫。燈不能思,卻要寒夜愁思陳年舊事,物尤如此,人何以堪。由燈及人,顯然用意在人不在物。“警”字也極富情味。旅人孤燈,長夜難眠,一聲雁叫,引孤客嫠婦愁思驚夢,歸思難收。
首聯與頷聯極言鄉關遙遠,幽愁滿懷。夢見自己回到家中,因路途遙遠,夢醒時分天已大明,家書須隔年才能寄到旅館,可見離家之遠,表達出對家鄉深沉的思念。
頸聯轉,用設想之詞,虛實結合,想象奇特,表現出此時此地此情此景中詩人因愁思難耐、歸家無望而生出的怨恨。故鄉遠在千里,只能夢中相見,也許是短夢,也許是長夢,但夢中醒來卻已到天明。字里行間,流露出夢短情長的幽怨。而這一切又都由于“家書到隔年”的實際情況。作為詩歌由寫景向抒情的過渡,轉句用夢境寫旅宿思愁哀怨,亦虛亦實,虛中寫實,以實襯虛的特點讀來回腸蕩氣。
尾聯合,收攏有力,卻并非直抒胸意,而是以設想之詞,勾勒家鄉美麗的生活圖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把濃烈的歸思之情融入家鄉優美的`風景之中。滄江煙靄,云霞明滅,月色溶溶,家門外系著釣魚船,一幅優美寧靜祥和的家鄉風光圖景。畫面中雖然沒有寫人物,但一條靜靜地系于家門外的釣魚船卻讓人產生豐富的聯想。面對這樣一幅家鄉優美的畫面,誰人不夢繞魂牽,更何況旅宿在外的詩人呢!家鄉遠隔千里,旅人歸思難收,如此優美的家鄉風光圖景非但沒有給詩人以慰藉,反而加深了詩人的思鄉愁苦。這是用樂景反襯哀情的典型。美景幽思、怨恨鄉愁、委實凄絕。除卻個中人,任何人也難以深味個中情。不過,“煙月”在此實際上是借代,并非一定就是“煙”,就是“月”。正所謂,文學作品的形象大于思維,此處一個“煙月”可以觸發不同的旅人思婦產生不同的意象聯想,從而產生強大的藝術感染力。
頸聯與尾聯看似跳出了鄉愁,艷羨門外滄江魚船的清閑自在,其實是借他鄉之物,更曲折地表達出詩人思鄉之情。全詩層層推進,寫景抒情都有獨到之處。
創作背景
這首詩可能作于作者外放江西任職之時。詩人離家已久,客居旅館,沒有知音,家書傳遞也很困難,在凄清的夜晚不禁懷念起自己的家鄉。于是創作了這首羈旅懷鄉的詩篇。
但有疑問的是這首詩不見于《樊川文集》,而載于宋人補編的《樊川別集》。最后二句,《全唐詩》等均作“湘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杜牧未曾涉足湘江,故此詩是否杜牧所作,尚有疑問,學術界較支持作者為杜牧的說法。
旅宿原文及賞析6
旅宿
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
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
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韻譯
住在旅館中沒有好朋友相伴,心情憂郁,獨自凝神沉思。
看著昏冷的燈火回憶起往日舊事,孤雁的哀鳴令人愁思難眠。
相距遙遠,夢魂要接近拂曉才能到家,家信更要隔年方可送達。
煙籠月照的碧江多么美麗,鄰家門前就系著釣魚歸船。
直譯
旅館里沒有知心朋友,我獨自靜靜地沉思凝神。
對著寒燈回憶往事,孤雁的叫聲,驚醒了凄寂夢魂。
鄉關道路迢遠,夢魂拂曉時才得歸去,家人的書信要等來年方能寄到此地。
滄江上月色含煙,風光是多么美好,釣魚船就系在我家門前。
注釋
良伴:好朋友。
凝情:凝神沉思。悄然:憂傷的樣子。這里是憂郁的意思。
寒燈:昏冷的燈火。這里指倚在寒燈下面。思舊事:思念往事。
斷雁:失群之雁,這里指失群孤雁的鳴叫聲。警:驚醒。
遠夢歸:意謂做夢做到侵曉時,才是歸家之夢,家遠夢亦遠,恨夢歸之時也甚短暫,與下句家書隔年方到,恨時間之久,相對而更增煩愁。侵曉:破曉。滄江:泛指江,一作“湘江”。
好煙月:指隔年初春的美好風景。
門:門前。
賞析
這是羈旅懷鄉之作。詩抒寫旅況的索寞凄涼和對家鄉的深切思念。首聯破題,點明情境,首聯言旅中獨宿,黯然神傷,滿是羈旅思鄉之情。頷聯融情于景,寒夜孤燈陪客,思念故鄉舊年往事,失群孤雁的鳴叫使羈旅之人深愁難眠。頸聯極言鄉關的迢遠,表現滿懷的幽愁暗恨,語經千錘百煉。尾聯用清麗明快的色調繪出家鄉的美好風光,似乎從鄉愁中跳出,實則描寫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夢想,內含的憂愁深長。全詩寫得感情至深,含蓄蘊藉,真切動人。
“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起,直接破題,點明情境,羈旅思鄉之情如怒濤排壑,劈空而來。可以想見,離家久遠,獨在異鄉,沒有知音,家書也要隔年才到,此時孤客對寒燈,濃厚深沉的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必會陷入深深的憂郁之中。“凝情自悄然”是此時此地此情此景中抒情主人公神情態度的最好寫照:靜對寒燈,專注幽獨,黯然傷神,將詩人的思念之情寫到極致。
“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承,是首聯“凝情自悄然”的具體化,詩人融情于景,寒夜孤燈陪伴孤客,思念故鄉舊年往事,失群孤雁聲聲鳴叫,羈旅之人深愁難眠,細致地描繪出了一幅寒夜孤客思鄉圖景。“思”字和“警”字極富煉字功夫。燈不能思,卻要寒夜愁思陳年舊事,物尤如此,人何以堪。由燈及人,顯然用意在人不在物。“警”字也極富情味。旅人孤燈,長夜難眠,一聲雁叫,引孤客嫠婦愁思驚夢,歸思難收。
首聯與頷聯極言鄉關遙遠,幽愁滿懷。夢見自己回到家中,因路途遙遠,夢醒時分天已大明,家書須隔年才能寄到旅館,可見離家之遠,表達出對家鄉深沉的'思念。
“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轉,用設想之詞,虛實結合,想象奇特,表現出此時此地此情此景中詩人因愁思難耐、歸家無望而生出的怨恨。故鄉遠在千里,只能夢中相見,也許是短夢,也許是長夢,但夢中醒來卻已到天明。字里行間,流露出夢短情長的幽怨。而這一切又都由于“家書到隔年”的實際情況。作為詩歌由寫景向抒情的過渡,轉句用夢境寫旅宿思愁哀怨,亦虛亦實,虛中寫實,以實襯虛的特點讀來回腸蕩氣。
“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合,收攏有力,卻并非直抒胸意,而是以設想之詞,勾勒家鄉美麗的生活圖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把濃烈的歸思之情融入家鄉優美的風景之中。滄江煙靄,云霞明滅,月色溶溶,家門外系著釣魚船,一幅優美寧靜祥和的家鄉風光圖景。畫面中雖然沒有寫人物,但一條靜靜地系于家門外的釣魚船卻讓人產生豐富的聯想。面對這樣一幅家鄉優美的畫面,誰人不夢繞魂牽,更何況旅宿在外的詩人呢!家鄉遠隔千里,旅人歸思難收,如此優美的家鄉風光圖景非但沒有給詩人以慰藉,反而加深了詩人的思鄉愁苦。這是用樂景反襯哀情的典型。美景幽思、怨恨鄉愁、委實凄絕。除卻個中人,任何人也難以深味個中情。不過,“煙月”在此實際上是借代,并非一定就是“煙”,就是“月”。正所謂,文學作品的形象大于思維,此處一個“煙月”可以觸發不同的旅人思婦產生不同的意象聯想,從而產生強大的藝術感染力。
頸聯與尾聯看似跳出了鄉愁,艷羨門外滄江魚船的清閑自在,其實是借他鄉之物,更曲折地表達出詩人思鄉之情。全詩層層推進,寫景抒情都有獨到之處。
創作背景
這首詩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可能作于作者外放江西任職之時。詩人離家已久,客居旅館,沒有知音,家書傳遞也很困難,在凄清的夜晚不禁懷念起自己的家鄉。于是創作了這首羈旅懷鄉的詩篇。
【旅宿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旅宿》全詩及賞析12-08
瘞旅文原文賞析10-12
瘞旅文原文及賞析03-05
旅寓安南原文、賞析08-13
江宿原文及賞析07-26
《江宿》原文及賞析10-15
宿府原文及賞析03-10
江宿原文及賞析08-02
秋夕旅懷原文及賞析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