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头挺立呻吟高潮av全片,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性欧美极品v,A片高潮抽搐揉捏奶头视频

醫院集體先進事跡

時間:2022-12-27 11:08:05 先進事跡 我要投稿

醫院集體先進事跡范文(通用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說到事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事跡可以起到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擬事跡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醫院集體先進事跡范文(通用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醫院集體先進事跡范文(通用6篇)

  醫院集體先進事跡1

  鹽城協和醫院是鹽城市人民政府表彰的“慈善先進單位”、“慈善愛心志愿者團隊”;江蘇省委組織部掛牌的“新社會組織工作聯系點”;江蘇省衛健委核準成立的“江蘇省職業健康檢查機構”、“江蘇省職業病診斷機構”;江蘇省殘聯指定的兒童康復機構;鹽城市民政局和江蘇省民政廳、江蘇省婦聯指定的公益創投項目承接單位,以及鹽城市民政局“優秀社會組織”、鹽城市衛健委“先進集體”等。

  一是設立“每月一次捐”助殘助困基金,為助殘事業注入長效愛心源泉。

  從2014年5月起,300多名員工每個月領取工資第一件事就是向“愛心捐款箱”捐款,六年共計捐款20多萬元,幫助了20多名殘疾人及家庭渡過難關。亭湖區居民楊建兵是一名有著17年病史的糖尿病患者,7年前因并發癥導致右下肢截肢。醫院一方面為楊建兵辦理入院,制定了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另一方面與市慈善總會取得聯系,派專人與醫保部門溝通,為其妥善解決疾病救助和相關保險,并為他全部免除6000多元醫療費。在得知阜寧縣羊寨鎮果林村家庭貧困且重度殘疾人吳金華情況后,醫院志愿者醫療隊,前往吳金華家中為其診治,并送去慰問金和禮品。建湖縣的顏臘梅兒子生下來就發現患有自閉癥,2013年丈夫在工地因事故致左眼失明,2017年1月讀大二的女兒被確診為慢性腎炎(尿毒癥)晚期,2017年2月16日,全院發起為顏臘梅家庭捐款倡議,300多名員工共計捐款15000元。

  鹽城市區的徐志紅,妻子植物人19年,自己下崗后享受低保待遇,兒子兩次生病在協和醫院治療,醫院在慈善基金中予以支持,沒有讓他家里支付任何費用;前年兒子在大學時生病,家里非常著急,我院聽說后立即匯去2000元,解決了燃眉之急;每年春節前,醫院都惦記著徐志紅家庭,給他家發送微信紅包。10歲的銘銘是鹽都區大岡鎮人,出生六個月時發現右眼球震顫,五歲時因視網膜脫落致右眼失明。銘銘三歲時發現患有自閉癥,2019年11月5日,銘銘突然發現左眼也失明,到上海新華醫院診斷左眼視網膜脫落。據了解,銘銘手術費用四萬元。11月15日下午,鹽城協和醫院300余名員工在黨支部的倡議下,開展向雙眼視網膜脫落自閉癥兒童銘銘“希望之光”愛心捐款行動,現場共計捐款22287元。

  二是積極實施殘疾人公益助殘項目,切實為殘疾人及家庭助醫解困。

  醫務人員長期到200多個殘疾人家中,免費幫助殘疾人康復和義診,每逢節日都到殘疾人家中看望慰問。2016年,鹽城協和醫院申報的`“讓愛駐您家”——醫療幫困救助計劃項目,經過鹽城市民政局評審,列入全市公益創投項目,服務對象為低保戶、五保戶、特困職工、殘疾人以及需要特殊救助的貧困家庭,其中幫困救助殘疾人100多人。2017年1月,鹽城協和醫院以申報的“情系殘疾同胞,共享一片藍天”公益項目,被江蘇省民政廳列為公益創投項目實施單位,該項目共幫助132位重度殘疾人(二級以上殘疾)及家庭,為他們提供體檢、醫療、康復、心理疏導等服務,對其中一些需住院康復治療的殘疾人,派車接至醫院,給予免費治療,得到了殘障人士和群眾的高度贊揚。2017年3月,我院與鹽城市殘疾人聯合會、鹽城市慈善總會、鹽城市救助中心的支持下,啟動以“與愛同行、點亮星空”為主題的自閉癥兒童康復計劃,首批20多個孩子參加了活動。2017年5月31日,在徐麗玉倡議下,由鹽城市慈善總會、鹽城市殘疾人聯合會、鹽城市社會救助中心、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鹽城協和醫院自閉癥康復中心等單位共同發起成立了鹽城市“自閉癥兒童康復關愛慈善項目”,當場獲贈愛心單位和個人捐款23萬元。

  2018年,醫院還積極開展“社區健康行,服務零距離”醫療幫困救助行動,組成專家醫療隊,在市區的100多個社區以及單位、學校,開展體檢和義診280余場次,受益群眾達7800多人,其中殘疾人300多人。

  三是大力提升醫療和康復服務水平,完善大健康促進大康復服務體系。

  建立殘疾人康復中心、自閉癥和腦癱康復中心等,大力擴建醫療和康復用房,改善醫療和康復環境,增加醫療和康復服務項目和設施,全方位開展醫療和康復助殘工作,每年收治殘疾康復病員500余人。我院由多科室組成大康復診療機制,加快康復病員的醫療康復期。由康復醫學科、職業病科、中醫科、疼痛科、內科等科室組成康復中心,王濟紅、謝中靈、朱軍、郭晉祥、薛春、曹兆春等組成專家會診組,為每一個康復病員制定醫療康復方案,并對康復病員體征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和會診。

  其一是自閉癥和腦癱教育康復已經形成規模。我院開展自閉癥康復項目已經三年多時間,有一支專業成熟的團隊,擁有全職康復師、教師50多人,康復師隊伍有教育心理學研究生1人、本科生15人、大專生12人,具有高級和中級資格(職稱)的人才6人。目前,在我院接受康復過的自閉癥兒童200余人,另有腦癱兒童50余人。

  其二是成人康復在鹽城地區獨樹一幟。以疼痛科謝中靈主任為領銜的專家團隊,對中風引起的偏癱后遺癥及頸椎腰腿疼、射頻消融術治療椎間盤突出等效果明顯,受到群眾信賴和歡迎。尤其是謝中靈主任的腦針,讓癱瘓的人站起來;超微針刀,針刀所指疼痛消除;雙刃針刀,喚醒骨膜激活運動,臨床中出現過很多奇跡,患者都稱她為佛心仙手。

  其三是工傷康復讓更多的人重返家庭和社會。2018年、2019年我院共收治工傷康復病員225人次,利用現代康復的手段和技術,為工傷殘疾人員提供醫療康復、職業康復等服務,最大限度地恢復和提高他們的身體功能以及生活處理能力、勞動能力,有多人經過規范系統的康復訓練后,重返社會和家庭。陳文洲,56歲,阜寧縣蘆蒲鎮人。2018年3月31日,陳文洲不慎從二樓跌下,造成胸8、9椎體壓縮性骨折、腰1、2椎體壓縮性骨折、雙下肢不全性癱瘓馬尾綜合癥、多發性肋骨骨折等。2018年6月,陳文洲被擔架抬著來到協和醫院康復科,經過針刺運動、中醫定向透藥、截癱肢體系統訓練等康復治療,現在陳文洲不但生活能自理了,還能自行隨意走動。因康復情況大有好轉,于2019年12月19日辦理了常規出院。

  目前,我院正在積極構建殘疾預防和康復大健康服務體系,全面推進醫療十社區十家庭服務進程,將殘疾康復工作做細做實,在殘疾人康復事業中做出更好的成績。

  醫院集體先進事跡2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縣醫院護理部積極采取各項防控措施,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堅決服從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管理,切實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首要任務,落實到位,在保障正常開展醫院內醫療工作的前提下,大家爭先恐后報名請戰到抗疫一線。同時,他們積極探索管理方法,改進完善規章制度,穩步提升自身水平,持續推進護理質量,取得了豐碩成果。

  自2020年1月26日隔離病區組建以來,縣醫院護理部以“統籌兼顧、動態調整、保證安全、提高效率”的原則科學調配人力,及時有序對防控一線職工進行換崗,保證防控工作正常運行,對每位進駐人員進行崗前培訓,確保防護到位,保障防控一線職工身體健康。對發熱門診、隔離病房的工作進行精準管控,設置“專人監督崗”對防護用品的穿脫進行監管,細化穿脫防護用品流程并實施,防護用品嚴格管理并做好使用登記,醫療廢物按要求進行分類收集、儲存、運送全程監管。同時認真領會上級文件精神,制定發熱門診、留觀病房各項規章制度及應急預案,廣泛聽取各方建議,并多次修訂下發普通病區患者探視及陪護管理規定,在縣醫院各病區落實門禁管理,對陪護管理規定和門禁落實情況開展了十余次拉網式督導,確保各病區嚴格落實上級和醫院防控工作具體要求,確保各項工作不走樣、不缺位。

  2021年疫情期間,縣醫院護理部共調配120余名護理人員支援疫情防控一線工作,調配300余次2千余人次,包括發熱門診、預檢分診、隔離觀察點、門診核酸采集、縣域內核酸采集、采集血清標本、核酸標本對接、數據統計上報及支援南宮、隆堯核酸采集等工作,其中6名護士支援南宮鳳崗發熱門診護理工作,先后5次派出175人次支援南宮核酸采集工作,4次派出63人次支援隆堯核酸采集工作,派出15人進駐本縣隔離觀察點工作,均表現優異,得到了各界群眾的高度認可。疫情期間,門診共采集核酸2萬余人次,縣域內機關單位采集核酸4萬余人次,另外3名護士每天往返于18個隔離觀察點為隔離人員采集血清1397人次,26人完成2輪全縣全員核酸采集標本對接工作。

  為了推動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縣醫院護理部以PDCA形式進行質控,并成立檢查小組10個,嚴把質控考核關。自2016年至今連續4次舉辦了品管圈交流匯報,改善護理項目66個,不斷修訂完善護理制度和流程,確保患者住院安全。2020年4月初啟用提供了病人信息錄入、核對、查詢、健康宣教等功能的移動護理終端系統,為患者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護理服務。縣醫院護理部每季度對醫院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2020年全年患者滿意度95%,比2019年提高了13.3%。

  縣醫院護理部始終注重護理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并取得成效。2013-2019連續7年在“省市理論技能知識競賽”中,屢創佳績;在科研論文方面,繼2018年賈秀娟的.論文發表之后,2019年南俊芳的論文“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實施效果”在國家級期刊《醫藥界》上發表;在醫學繼續教育課題方面也邁出一大步,兒二科和腫瘤科申報了三個護理繼續教育課題;同時不斷開展護理新技術,注重專科護士培養,現有PICC專科護士4名,已成功開展PICC置管300余例。

  縣醫院護理部從探索到實干,一步一個腳印,在抗疫工作和護理工作中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們秉承著“以病人為中心、以抗疫為己任”的理念,持續推進護理技術、護理質量的提升,為全縣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醫院集體先進事跡3

  鄂托克旗第二人民醫院是由鄂托克旗人民政府于2008年投資新建的一所集醫療教學、預防保健、康復理療為一體的二級綜合醫院,醫院地處鄂托克旗棋盤井鎮,醫院女職工占全院職工三分之二以上,女工隊伍作為一支銳意進取、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團隊,她們用優質服務與嚴謹的工作作風,肩負起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的光輝使命,用自己精湛的技藝和良好的精神風貌向人們展示著新時代女性的自尊、自強、自立和自信。

  一、塑造優秀群體,勇于創先爭優

  在醫院發展建設中,醫院全體女職工在上級婦聯的領導下,注重理想信念和高尚情操的培養,始終以用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奉獻服務意識,擎起衛生工作“半邊天”,為醫院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同時,醫院廣大婦女職工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提升自身素質為重點,以增強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為目標,刻苦鉆研新醫技,努力學習新知識,扎實掌握新本領,靈活運用新療法,通過積極組織開展“三亮三比三評”、“優秀員工”等各類先進評選,努力提高女員工的職業素養和業務技能,并從中涌現出了一批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效益型、和諧型的女職工文明崗和女職工能手,從而推進醫院女職工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為醫院改革與發展發揮好“半邊天”的作用。2018年涌現出全旗“敬業奉獻”女性一名,全旗“最美家庭”榮譽稱號一名。2018年11月9日由婦產科女性醫務人員代表鄂托克旗衛計系統參加鄂爾多斯市衛計委舉辦的孕產婦、新生兒救治比賽中,榮獲團體二等獎。

  二、聚焦內涵發展,立足崗位強作為

  為適應醫療事業發展需要,醫院婦女職工以“巾幗不讓須眉”的膽略和勇氣,牢牢把握“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工作主線,愛崗敬業,勤勉盡責,自強不息,用一流的工作成績為群眾健康生活保駕護航。

  1.積極推進醫療技術進步。醫院的女醫生們,積極開展新技術、新業務,打造重點專科特色建設,通過深化醫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改革,在重點學(專)科建設中不斷取得顯著成績。醫院超聲科為市級重點建設科室,全科共有醫務人員6名,5名為女性,2018年新開展肌骨超聲檢查技術,為臨床骨科診斷提供便捷,同時開展的胎兒三、四維超聲檢查在周邊地區逐漸樹立二醫院品牌;醫院消化內鏡室醫務人員均為女性,積極開展治療項目,開展胃腸鏡檢查人次1031例,胃鏡下粘膜切除術15例、腸鏡下粘膜切除術44例,內鏡下粘膜剝離術1例,食管癌食道支架植入術1例,腸道蛔蟲取出術1例,極大提高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知名度。

  2.積極開展學術人才培養。醫院高度重視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工作,先后選派年輕優秀的女性醫生、護士赴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鄂爾多斯市中心醫院、烏海市蒙中醫院、烏海市婦幼保健院進行進修學習,為醫院的科學發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礎。

  3.積極推進特色護理和優質護理服務。特色科室服務,婦產科免費為產后患者送小米紅棗粥,協助早開奶,開展產婦家訪上門服務;內兒科根據老年患者的.需求,提供微波爐熱飯、陪檢、協助大小便,并從安全用藥、悉心照料、預防跌倒、主動巡視患者凳方面提供護理服務;綜合外科重點從圍手術期的心理護理、病情觀察、健康宣教及術后康復功能鍛煉方面進行規范指導。

  以社會新需求為導向,延伸提供優質護理服務,開展門診專科、慢病護理服務延續照護。在方便門診處增設了慢病健康咨詢服務,安排導診護士兼職為慢病患者提供咨詢答疑、健康宣教、用藥指導、測量生命體征、心理護理等服務。

  三、真情服務社會,展現巾幗風采

  在奉獻中閃光的同時,鄂托克旗第二人民醫院女職工們也在工作中成長,她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建功、立業、成才,并把愛奉獻社會。

  1.創建巾幗文明崗形式多樣。鄂托克旗第二人民醫院始終以建文明醫院、做文明員工為己任,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充分發揮崗位示范作用,為建設和諧社會做出一份貢獻。以崗位特征為特色,發揮崗位優勢,在崗位創建、扶助孤、寡、老、弱等活動中,創新創建載體,營造出巾幗建功、爭優創先的良好氛圍,2018年度健康扶貧入戶服務30余次,基層衛生院大型義診3次,深入農牧區、企業、學校、社區開展健康巡講11場次。

  2.便民服務貼近民心。為方便患者求診,優化就診療程,醫院還在各科室開展多舉措便民、為民服務,極大地便利了群眾。醫院藥房作為全院最繁忙的窗口科室之一,其科員近九成為女性職工,為緩解患者等藥、配藥排隊時間,該科員工主動調整上下班時間,為方便患者取藥提供了便利。

  3.多彩活動顯風采。醫院女職工們在開展愛崗敬業、創先爭優的同時,利用各種節日積極開展趣味運動會、跳繩、拔河比賽、醫師節戶外拓展運動等各類文體活動,用自己奪目的巾幗風采去感染周圍人群,用活潑、靈動、熱情的形象改變人們對女醫務員工刻板、冷硬的傳統看法,將生活的高雅樂趣與良好的道德情操相結合,將嚴嚴謹的思維與開放的心態相結合,立足本職崗位,用健康的身心更好地為人們提供服務,實現自身的價值與追求。

  鄂托克旗第二人民醫院婦女職工們用她們女性特有的睿智、博愛、執著,用一個個驕人的成績,實現了醫院一個又一個的新跨越,為醫院的發展創新蘊育出未來的沃土;她們也將一如既往,辛勤工作,建功立業,為辦人民滿意的醫療衛生事業而繼續努力!

  醫院集體先進事跡4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醫療部在院黨委的堅強領導下,迅速響應,周密部署,強化責任擔當,科學規范防控,合理有序開展醫療工作,以前瞻性、專業性、決策力和執行力構筑了濰坊市人民醫院疫情防控的嚴密防線,保證了疫情防范及醫療救治工作有條不紊地順利進行。

  協調聯動,切實做好發熱病人收治工作

  1月18日,為保證新冠肺炎各項防控工作的順利開展,我院第一時間召開專題會議,制定工作方案,成立了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并成立綜合協調組、醫療救治組、預檢分診組、后勤保障組等11個工作組和防控專家組負責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醫療部迅速行動,落實工作任務,按要求立刻制定了新冠肺炎應對預案及工作流程,并承擔相關部門、科室之間的組織協調工作。醫療部主任王天民作為援藏醫療隊員第一時間立即返藏,投入到西藏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副主任趙桂鳳、王寶宏、李好剛帶隊分工包靠,帶領醫療部全體成員加班加點,一線辦公、晝夜推進,未曾休息過一天。不管是發熱門診的改造、防控預案的制定、信息數據的上報,還是在全市新冠肺炎集中救治中心,都能看到他們默默堅守的身影,他們與一線醫護人員共同筑起一道堅實的防線,確保了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有力、有效開展。

  防控疫情刻不容緩,醫院立即啟動發熱門診的改造工作。發熱門診是阻擊新冠肺炎的前沿陣地,時間緊、任務重,“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醫療部副主任趙桂鳳素來以雷厲風行、敢干敢拼著稱,多年的臨床、管理經驗讓她的“嗅覺”格外敏銳,第一時間提出必須成立專班人員負責發熱門診、留觀病房的專項工作,“專人專管專治,我們要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同時要保證醫務人員零感染!”她立即協調聯絡后勤、信息、院感、規劃建設等部門反復商討,提出時間“硬核”,通宵趕工,三天完成;空間“硬核”,區域劃分明確合理,功能齊全;人員“硬核”,集中精干力量,提高承接救治力量的三個“硬核”目標,克服各種困難,按規范流程配備了51名醫療及輔助人員參與發熱門診、留觀病房的專班,集中收治和管理發熱患者,避免院內交叉感染。趙桂鳳擔任專班管理小組組長,負責管理發熱門診的運行、物資配備、人員輸送及保障、疑難復雜患者的多學科協作診療的協調等具體而又繁雜的工作。因為工作高度緊張,趙桂鳳大病了一場,但她卻毫不在意,不分晝夜,密切關注發熱門診的運行,“我們要讓整個發熱門診的區域成為阻擋疫情擴散的重要節點,通過這個地方的改造,來實現將新冠肺炎病人的`分診與防控做到最高級別,從而實現打贏這場戰‘疫’的目的。”趙桂鳳說。

  1月24日,除夕夜,醫療部的燈亮了通宵。趙桂鳳、王寶宏緊急協調各部門、科室組建留觀病房,專門收治疑似患者。留觀病房連夜組建完畢,人員、設備全部到位,僅僅用了24小時。

  務實擔當,確保醫療救治工作正常開展

  醫療部統籌全院醫療資源,全力做好疫情期間日常醫療救治工作的開展。根據疫情發展情況及臨床需求,醫療部以“醫務人員和來診患者、家屬零感染”為目標,進一步壓實疫情防治醫療救治工作,全力以赴保障群眾和醫務人員生命安全健康。醫療部第一時間制定了《濰坊市人民醫院手術室急診手術患者分診流程》《關于門診輸液室工作調整的通知》《來自疫區的病房患者和陪護人員處理、登記隨訪處理流程》等近三十項規章、制度和流程,多角度、全方位的指導規范臨床工作,確保有序、安全開展,從根本上杜絕了交叉感染,保證了來院就診患者的安全。加大防控督導力度,落實監督管理責任,聯合感染管理辦公室開展對各業務科室防控工作情況的督導、培訓,對醫院重點防控科室和部位進行定期重點巡查與督導。嚴格診療規范,完善處理流程,做到了臨床診療科學化、規范化。對耳鼻喉科、牙科、頜面外科、眼科等高風險科室進一步管控,對分區科室實行統一排班。加強住院與手術管理,病房24小時門禁管理,強化住院患者和陪護人員管理,原則上暫停一切探視。認真落實患者病情及診療方案知情同意告知的主體責任,按照手術指征合理安排手術時間,非急診手術延后擇期進行。

  落實預檢分診,做好信息上報,嚴把防控關。醫療部協調門診部、急診部、護理部等部門,對所有門、急診患者及家屬進行預檢分診、登記、篩選。對所有發熱門診就診患者進行分類登記,每天安排專人負責登記、上報,堅決杜絕遲報、漏報、瞞報現象。疫情信息上報工作為上級主管部門研判疫情發展形勢、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了數據信息支持,上報頻率高、涉及部門廣、牽扯范圍大、突發事項多,每一個數字背后都是沉甸甸的責任,需要嚴謹、細致的人擔此重任。最終,醫療部李好剛副主任接下了這個任務,他根據上級主管部門“日報告”“零報告”精神要求,制定了《濰坊市人民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數據上報制度》及相關工作流程,設計了各部門、各環節的上報表格并根據上級要求調整及時修改,組織各部門安排專人負責數據上報。每個數據表格中涉及大量的信息、數據,必須反復核實,確保無誤方可上報。他每天要在5個時間段上報11類內容不同的信息匯總數據,還經常有突發緊急的上報任務。“這一個多月來沒睡過一個安穩覺,每天晚上要給自己定下10多個鬧鐘,要不然爬不起來。”李好剛說。

  勇挑重擔,關鍵時刻沖上前

  作為全市龍頭醫院,全院干部職工關鍵時期主動作為,勇于擔當,始終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在醫院黨委的安排部署下,醫療部積極配合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推選了大量專家人才投入到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中,彰顯了百年老院的責任與擔當。

  疫情初期,根據市衛健委要求,醫療部立刻開始著手組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專家組,連夜遴選推薦兩組共12名醫務人員牽頭加入濰坊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專家組,另有10名醫務人員加入山東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專家組。與此同時,醫院接濰坊市衛健委命令,首當其沖開始參與火車站執行預檢分診值班任務。除夕16:00接到通知后,趙桂鳳在全院范圍內征集臨床醫師志愿者,17:30便派出了第一批臨床醫師,在除夕至初一的24小時,于濰坊市的出入大動脈處,為我們的城市站好了第一班崗。截止2月29日,先后組織7批次92名醫護人員參加。還是除夕這一天,接山東省衛健委、濰坊市衛健委通知,緊急組建醫療救援隊參與援助湖北救援任務,從接到通知,到發起志愿者報名,到確定人選,到備齊相關物資將援鄂人員送往指定地點,共用時1小時。1月27日,再次組建第二批醫療救援隊,兩批共7名隊員增援湖北,投身抗擊疫情最前線。

  為集中優勢醫療資源全力以赴救治患者,2月9日,根據濰坊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成立全市新冠肺炎集中救治中心。救治中心由濰坊市衛健委統一管理,濰坊市人民醫院作為主體責任單位,抽調全市優秀醫護人員,負責全市確診病人集中救治工作。醫院主動擔當,迅速行動,根據疫情防控需要,高效落實各項工作,將核心、優勢醫療資源和工作重心全部轉至集中救治中心。醫療部副主任王寶宏主動請纓:“我前期一直負責留觀病房工作,各方面都順手了,方便進行對接協調,就讓我過去吧。”從組建救治團隊到聯絡專家組遠程會診,從協調救治設備到一天數次進行信息匯總上報,王寶宏一直堅守在救治中心。隨著收治患者陸續治愈出院,王寶宏才覺得壓在身上的擔子稍稍輕了那么一些,“越到最后關頭,越是不能大意,我們要與在病房里的一線醫護同仁們繼續堅守,一起‘清零’,迎接勝利的曙光,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王寶宏鄭重地說。

  在過去這段日子里,醫療部協同全院各個科室、部門連續奮戰,日夜堅守,確保了醫院各項疫情防控和正常診療工作平穩有序推進,切實維護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充分體現了高質量的團隊協調、協作能力,張依軒、周鑫、王永勝、高峰以及從臨床緊急借調的陳彥波、李琰珉等同仁默默奉獻著自己的力量。“每條戰線都同樣重要,無論何時,我們都會選擇沖鋒,選擇堅守,為保衛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而戰!”陽光日漸溫暖,疫霾終將散去。醫療部全體同仁將繼續在院黨委的統一指揮下,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為贏得這場戰“疫”的全面勝利貢獻自己的力量。

  醫院集體先進事跡5

  黃河中心醫院急診科(120急救站)成立于2002年7月,2005年首批加入鄭州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現有醫生、護士、司機、急救員共計41人,監護型救護車3輛,搶救單元3個,急診留觀床位12張。急診科(120急救站)團隊是一群堅守在醫療搶救最前沿陣地的生命守護者,面對不斷增加的工作壓力,他們始終以病人為中心,迎難而上、恪盡職守,努力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優質、安全的醫療護理服務;面對各類應急突發事件,他們眾志成城、分秒必爭,同疾病和災難進行生與死的博弈;他們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堅持多渠道開展惠民利民服務。

  近5年獲鄭州市先進急救工作者5名,2016年獲“鄭州市第十三屆職工技術運動會暨2016年鄭州市衛生計生委系統技能比武活動”團體優秀獎;2017年7月鄭州市衛計委和市總工會聯合舉辦全市衛生應急技能大賽活動,兩人榮獲個人一等獎,同時榮獲“鄭州市衛生應急技能標兵”的稱號;急診科4人參與“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獲先進單位、4名先進個人;在抗擊新冠病毒的緊要關頭,3名醫務人員舍小家為大家馳援武漢,他們參與的河南醫療救援轉運隊榮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稱號;3人均受水利部嘉獎;科室榮獲“水利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張鳳英獲得“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稱號”;科室獲得“2020省會鄭州新冠肺炎疫情急救轉運技能比武”活動團隊三等獎和“2020年度省會鄭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急救轉運先進集體”。

  黃河中心醫院急診科堅持患者至上的服務理念,暢通綠色生命通道。2020年急診科1-12月份共出診2814人次,接診發熱病人52人次,援鄂醫療隊共轉運120名新冠患者,完成了300余名特殊患者的'醫療保障任務。接診無主病人149人次,門診總量8572人次,收住院906人次。搶救危重病人共計404人次,搶救成功率達99.75%。在醫院內、外、婦、兒、ICU、醫技等相關科室的密切配合下,開通生命綠色通道167人次,確保危重病人全程安全。他們深研技術,精益求精,踏實奉獻,切實履行社會責任,是名副其實的生命守護者。

  急診科團隊將承載著過往的榮譽和肯定,繼續用滿腔赤誠和醫者仁心詮釋白衣戰士的神圣職責與使命,把“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踐行到底。

  醫院集體先進事跡6

  “涓涓細流匯成江海,絲絲關懷匯集大愛”。多年來,雙鴨山農場醫院黨支部在農場黨委的正確領導下,牢記為人民服務宗旨,樹立以德行醫理念,深入開展“健康使者”手拉手活動,創新服務形式,開通便民綠色通道,切實提升服務水平,社會效益也取得了歷史性進步,醫院多次被管理局和農場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為民服務先進集體”、“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一、智慧醫療傳真情

  醫院團支部堅持以“病人為中心 以質量為核心”,以群眾滿意為目標,積極開展“服務好 質量好 醫德好 群眾滿意”的三好一滿意活動。本著看一個病人交一位朋友的真誠態度,熱情服務于每名患者。為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醫院不但開通急診綠色通道還利用互聯網+與上級醫療機構開通網上會診業務,及與三甲醫院技術聯姻獲得,不定期邀請專家來院開展會診、手術指導、業務培訓等服務,既方便患者就醫又有效減輕經濟負擔,使患者不出農場就享受到專家零距離服務和低級別消費,還有效提升醫務人員的理論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

  二、發揮典型引領,提升服務力與競爭力

  醫院充分發揮“董玉梅勞模創新工作室”典型示范帶頭作用,工作室以管理局級“勞動模范”、“十佳公仆”、“三八紅旗手”和農場級“優秀共產黨員”、“三八紅旗手”等先優人物為核心,研究制定“科有特色、人有特長”技術創新計劃,采取技術培訓等激勵機制激勵“人有特長 科有特色”工作健康發展,目前,針灸、拔罐、艾灸、火療、中藥塌漬、生物電、中藥透皮、無痛計劃生育技術、無痛肛腸手術等技術健康發展,既拓寬醫院服務功能,又提高個人、科室和醫院的服務力與競爭力。

  三、加強醫院文化建設,注重人文素質提高。

  醫院注重醫護人員職業道德及行風建設,開展各類思想道德學習教育,提高職工隊伍整體素質;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通過開展向身邊人學習活動,全院職工以典型為榜樣,積極開展優質護理和微笑服務,如今紅包變住院押金收據;為患者墊付醫藥費;陪無人護理人員做檢查、取藥、打水、訂飯及去衛生間,已成為醫護人員常態化服務中的冰山一角。醫院開展的“健康扶貧”提供“五免”政策,用“醫療價格低、服務質量不能低”的實際行動,更是情暖農場廣大貧困人員心田。

  四、家庭醫生式服務,情暖特服家庭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無論風和日麗,無論刮風下雨,

  在雙鴨山農場場區民宅,或在連隊家屬區,總穿梭著一群忙碌的`身影,他們出診包里裝有血壓計、血糖監測儀、電子體重秤及健康檔案袋等:她們如夏日里的甘泉沁人心脾;如寒冬里的臘梅綻放火紅的熱情;她們還如片片初生的小草,默默奉獻著盎然的綠意,映入居民生活的視野……她們就是雙鴨山農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美麗的“家庭醫生”們!

  2010年5月醫院響應醫改號召由醫療為主轉型為集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六位于一體的綜合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提高全場居民的健康生活指數為目標,為方便空巢老人及行動不便、慢病人群,新生兒、孕產婦簽約,失獨家庭、重癥精神病及時了解自身健康狀況,實現小病在家、大病不出場,徹底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醫院成立“健康使者”家庭醫生志愿服務隊。

  21個家庭醫生式服務團隊現已經與全場的1852名慢病人群、空巢老人、臥床行動不便、失獨家庭及新生兒、孕產婦簽約,為他們提供家庭醫生簽約式服務,為簽約人員全部建立健康檔案,發放健康聯系卡,每季度入戶免費提供健康體檢隨訪服務,根據體檢情況給予服藥、飲食、運動等健康指導,同時,將體檢結果全部記錄到健康體檢手冊上,便于簽約人員隨時了解自身健康。醫院還為簽約人員提供優惠政策,對持健康體檢手冊來院就診者,給予免除掛號費。簽約醫生還根據簽約人員健康需求,隨時給予健康幫助,使簽約人員實現了疾病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醫院“健康使者”的隊員們,用真誠的“三好一滿意”服務,贏得社會和廣大居民的贊譽,先后有3名“白衣天使”獲得第一屆“最美農場人”殊榮;1名“家庭醫生”獲得“墾區青年志愿者”榮譽稱號。

【醫院集體先進事跡】相關文章:

醫院集體先進事跡01-02

醫院集體先進事跡材料12-27

醫院集體先進事跡14篇02-24

醫院集體先進事跡(14篇)02-24

醫院集體先進事跡(通用6篇)01-02

醫院集體先進事跡材料14篇02-26

醫院雙優化集體先進事跡范文(精選16篇)12-27

集體先進事跡11-20

班集體先進事跡08-1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阴市| 沾益县| 定陶县| 大邑县| 蓝田县| 罗江县| 新乐市| 勐海县| 磐安县| 纳雍县| 扬中市| 安国市| 沁源县| 长汀县| 清涧县| 新密市| 宁都县| 乌恰县| 澄城县| 吴旗县| 秦安县| 西青区| 五河县| 天峨县| 信阳市| 峨山| 绵阳市| 潜江市| 平阴县| 九江市| 同德县| 淮阳县| 阿克苏市| 芦溪县| 鄱阳县| 新泰市| 溆浦县| 岳池县| 塘沽区| 呈贡县| 兴安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