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头挺立呻吟高潮av全片,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性欧美极品v,A片高潮抽搐揉捏奶头视频

殘疾人自強不息事跡簡介

時間:2022-12-23 16:44:23 先進事跡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殘疾人自強不息事跡簡介(精選11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事跡吧,事跡可以很好地體現和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擬起事跡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殘疾人自強不息事跡簡介(精選11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殘疾人自強不息事跡簡介1

  二九一農場共有人口19000人,住戶6900戶,現有各類殘疾人452人。2009年農場殘聯作為墾區第一個單列的場級殘聯,在上級殘聯和農場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人為本,以“家”為陣地,努力提高為殘疾人服務水平,保障了殘疾人平等參與農場的各項生活,共享農場發展成果。

  一、加強基礎建設,建立以“殘疾人之家”為中心的康復訓練網絡

  為提高“殘疾人之家”服務功能基礎建設,在農場職工醫院和街道社區建立了為殘疾人服務的康復訓練中心。各管理區衛生院建立康復站,作業站衛生所建立康復室,幫助殘疾人恢復身體機能,為不同殘疾類型的朋友提供康復服務,增強他們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農場社區以“殘疾人之家”康復訓練中心為載體,加強“殘疾人之家”服務功能基礎建設,配備液晶電視、電腦、投影儀,建立圖書室,制做宣傳欄,努力為殘疾人提供各項服務,使“殘疾人之家”成為殘疾人生活中的精神樂園。真正實現了“康復進社區,服務到家庭”的目標,使殘疾人在“家”中能夠得到便捷的康復訓練和服務,幫助處在社會邊緣的殘疾人回歸生活主航道,讓殘疾人群體享有和諧社會的溫暖。

  二、采取有力措施,建立為“殘疾人之家”服務保障機制

  農場從建立機制入手,把“殘疾人之家”創建工作納入到單位的“十一五”發展規劃之中,為“殘疾人之家”服務保障機制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一是建立殘疾之家信息網絡機制,建立上下聯動、便捷有效的康復服務信息網絡機制,在“家”中分類建立了康復服務檔案,建檔率達到了90%。二是建立服務運作機制。以農場職工醫院、街道社區為中心,對有康復需求的`殘疾人實施康復治療和訓練。三是建立合理利用資源機制。利用街道社區居民委中空置的場所,開設殘疾人康復訓練場所。四是建立目標考核機制。將殘疾人康復工作納入農場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建設規劃、衛生規劃,列入相關部門及工作人員工作目標考核之中。

  三、發揮“家”的作用,實施解困救助行動,保障和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

  農場殘聯發揮“殘疾人之家”的作用,為解決殘疾人生活、學習、就業、康復、維權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和實際困難做了以下工作。街道社區殘疾人聯合會安排8名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清掃街道,年人均收入都在8000元以上。為75名殘疾人辦理了低保。爭取國家彩票公益金20萬元,農場匹配20萬元,為80戶殘疾人家庭進行房屋修繕,如農場殘聯投入8000余元為二級精神殘疾人申敏更換了塑鋼窗,并對墻體和屋頂進行了維修。為一二類貧困殘疾人承擔網上評殘費。為精殘知青魯月秋辦理醫療保險。近年來農場共為各類殘疾人承擔醫療費用近15萬元,如為精神患者李樹森承擔31725元的更換骨股頭費用及護理費;為殘疾人郭松聯系安裝假肢。農場各界組織助殘志愿者為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家庭提供常年的生活服務,還經常到敬老院為殘疾老人演出,讓他們在心里上對生活有個積極的態度。

  二九一農場“殘疾人之家”的創建工作在社會各界的愛心幫扶下得到了健康的發展,使殘疾人的事業真正做到了有人管、有人幫、有人關心,“殘疾人之家”的合法權益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殘疾人的生活也越來越美好,社會也越來越和諧。

  殘疾人自強不息事跡簡介2

  我叫夏宗云,與共和國同齡,是一名共產黨員。我出生在齋壇鄉小石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在我3歲那年,不幸被牛角撞瞎了右眼,從那時起,我就只能用左眼模糊地看世界了。從懂事時年起的漫長的日日夜夜里,我靠著堅定的理想和信念同厄運抗爭,走出了一條特殊的人生軌跡。

  我是農民的兒子,種過田。從19歲開始做木工,走村串戶,不僅練就了一身好手藝,而且開闊了眼界。1987年,在鄉政府的鼓勵和父老鄉親的幫助下,經歷了多年見識的.我開始了創業之路。經過多年艱苦地耕耘,我辦起了一個木制品加工廠——宏興工藝品廠,終于有了一份真正屬于自己的事業。

  1997年,又逢村兩委換屆選舉。我們小石村地處肥沃的松古平原,村民世世代代以種糧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優化,其他村的人都逐步走上小康之路。而我們的小石村,由于交通不便,村兩委班子思想不統一,集體經濟為負數,光欠供電局電費就達3萬多元,全村已被停電了。村里的工作基本上處于癱瘓狀態,村民們都急切盼望有一個人能挑起這副重擔。鄉黨委政府深入我村調查、座談、了解情況,最后找到了我。鄉領導對我說:“小石村至今還未脫貧,村里的工作很困難,你辦過廠,見過世面,已率先走上了致富路,鄉黨委和小石的村民都希望你能回村擔任書記,領著大伙兒走致富路。”鄉領導的這番話,讓我徹夜難眠,我深知創業的艱難,如果回村當書記的話,自己的廠肯定會受影響。同時,我的妻子、兒女也極力勸阻我,親朋好友也規勸我,他們都認為回去當書記,影響家庭經濟不說,弄不好還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經過反反復復的思量和激烈的思想斗爭,我認為自己是一個共產黨員,自己走上致富路離不開黨的政策和村民的支持,帶領村民致富應是我作為一個共產黨員義不容辭的`責任。于是,我軟磨硬泡說服了妻子兒女,頂住了少數人的冷嘲熱諷,義無返顧地把組織關系遷回了村里,并以全票當選了小石村的黨支部書記,我被黨員村民的信賴深深地感動了,從此,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在小石村好好干出個樣子來。

  在我接手后,才真正發現小石村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空殼子村”。當時,村里共負債9萬余元,村民人均收入只有1020元,大多數村民依然沒有脫貧。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村里因拖欠電纜而被供電局切斷了電源,出現了“日間有陽光,夜間無燈光,白村變黑村,戶戶叫黃天”的現象,這一上任就遇上這么棘手的問題,我想這莫不是老天有意在考驗我夏宗云嗎?怎么辦?村民在試目以待。“開弓沒有回頭箭,再困難也得硬著頭皮干下去了”我心里一邊這么想,一邊帶著兩委一班人,一方面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穩定村民的情緒;一方面抓緊與供電局協調,并到處籌集資金,為了還款,我以自己的名義貸了款,先交清了村里所欠的3萬多的電費,這下,燈亮了,村民們的臉上露出了笑容,我提在心頭的石頭才落下來:當村干部真不易呀!

  經過此事,我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更是沉甸甸的,要想改變小石村的落后面貌,下一步的路該如何走?就這個問題,我不知走了多少路,度過了多少個不眠夜,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篩選。最終把目光投向了村外溪灘的一塊荒蕪了很久的亂石地,經過多方論證,爭取縣國土部門的支持,我就帶著兩委班子成員和村民,一刨一鋤硬是在這片亂石灘上開出100多畝土地,得到上補助資金10余萬元,并將它承包給人搞開發,每年為村集體增加了1萬余元的收入。然而,由于小石村地處平原,沒有山可供開發,集體土地又少得可憐,切要壯大集體經濟光靠農業開發顯然不行。想到這點,我從自己辦廠的經歷中深要體會到發展村集體經濟也要走發展工業的道路,自己沒有資金、人才,就向外爭取外地人來興辦企業。于是,我們研究規劃了100余畝工業開發小區,引進了一外老板,投資100余萬元在村里創辦了一個“松陽縣人和泵閥制造廠”和溫州一家投資50萬元左右的鐵器鑄件廠,引進企業后,不僅增加了村集體經濟的收入,而且為村民增加了就業渠道。

  村集體經濟上去了,如何使村民的腰包鼓起來呢?這是我上任后的第二個看點。我想到了一個根本點,那就是“要致富先修路”。小石村原只從一條小機耕路通向村外,而且路況很差,車進不了村,農副產品的價格明顯低于別的村,村民心里有說不出的無奈和苦處。想著這些,我心里很急,千方百計,經歷幾多波折,終于開通了一條8米寬,2.5公里長,直通鄉政府的公路。后又結合康莊工種澆筑了水泥路面,這樣連大型的貨車都能開進村了,提高了農副產品的含金量。路修好了,小石村的祖祖輩輩都是靠種良田為主的,但農田因松蔭溪古道沖擊而成,爛田糊較多,而且高低不平,排水不暢,有許多田只能種兩季水稻,效益低下。如何改造這700多畝爛糊田,成了村民們關注的又一個難點問題。是啊,這是村民的民生之本,我們作為村民父母官,怎么能袖手旁觀呢?經過幾番周折,才與縣國土部門聯系并爭取到土地整理項目。經過半年的努力,順利完成了土地整理,現在是田成方,路成網,排灌方便,用村民的話說:“現在的田是想干就干,想濕就濕,想種什么就種什么。”有了良田好路,村民的農業經濟效益自然也就上去了,村民的腰包漸漸地鼓起來了。

  然而,畢竟富起來村民在少數,尤其是村中有10多戶殘疾人家庭,他們還是貧困不堪。想到他們,我這心里就泛酸。因為我自己就是一個殘疾人,和他們是同根同枝的兄弟姐妹,和他們有著同樣的經歷、感受和痛苦,就憑這點,如今,我自己又闖出來了,也富裕了,看著這些兄弟姐妹眼巴巴地指望著我,我怎么能無動于衷呢?可又如何幫助他們擺脫貧困呢?轉念一想,我想到了自己辦的廠,何不把廠辦成一個福利企業呢?心潮澎湃的我坐不住了,立馬放下手頭的活,立刻趕到民政局咨詢有關辦福利企業的事宜,我的思路得到民政局領導的贊同,他們決心幫我這個忙。于是,我費盡心思著手搞規劃,寫申請,跑報批,一路折騰下來,總算如愿以償了。接下來,我就把村里12位有勞動能力但干不了重體力活殘疾人招進了自己的工廠,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這樣他們的生活也就有著落了。

  “要當好書記離不開村民的支持,要得到村民的支持,要得到村民的支持,就必須深入村民,了解村民,和他們交朋友。”對于這點,我是心知肚明的。因此,為了更深入地了解村民的生產生活狀況,我經常利用晚上時間走門串戶,到村民們家中喝茶,拉拉家常,誰家的生活、生產碰上困難,誰家需要哪些幫助,我都把它記在隨身攜帶的小本本上,以便能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困難。逢年過年,我會帶領村兩委成員去慰問村里的老黨員、老干部、困難戶、孤寡老人、殘疾人,送上一些慰問品和慰問金,以表我們黨對群眾的一點心意。村民們信賴我,愿把我當知心朋友,有事都找我商量,或是到家中,或是打手機,無事也好與我嘮嘮。

  無論是為集體的事,還是為村民個人的事,工作做得多了,對外聯系也多了,招待的客人也多了,開支自然也多了。起初,有少數村民認為我當老板大手大腳慣了,村開支肯定增多,甚至到村會計處查帳,村會計是擺出所有的招待帳目,村民們啞口無言了。其實,自打我上任以來,我從沒有向村里報過一包香煙,招待客人多數時候也是自個掏腰包,甚至有幾次涉及到一些經濟問題,都是我自己出錢擺平的,事后也沒有向集體報過帳。這點我是問心無愧的。

  8年的時間過去了,這8年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回憶這8年來的風風雨雨、坎坎坷坷,雖然覺得有點累,但更多的還是欣慰。如今,我們小石村面貌已大有改觀了,村集體經濟從負數到有存款20余萬元,人均收入從1020元到3440元,并且成了小康村、縣級文明村、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村。村黨支部多次被評為先進黨支部。我本人也連續兩屆當選為縣人大代表,兩屆當選為縣殘疾人代表,連續三年被授予縣優秀人大代表榮譽稱號,多次被評為縣優秀共產黨員。我所辦的宏興工藝品廠受到了縣殘聯的熱切關注,如今我廠年產值已達500多萬元,年上繳稅收10多萬元,全廠40名職工中就安置了本村和外村的殘疾人20多名。殘疾朋友們在我這兒越干越有勁,越過越開心,我自己也倍感欣慰。在人生的里程中,我成功地翻越了一座大山,今天,我要大聲說:“殘疾人和健全人一樣,同樣能夠駕馭命運,能夠創造出生命的奇跡!”在今后的路程中,我會繼續努力,奮力拼搏,能多為鄉親們干點事,就多為鄉親們干點事吧!

  殘疾人自強不息事跡簡介3

  xxx,48歲,中共黨員。20XX年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右腿落下了終生的殘疾。張海迪“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的一句名言點醒了她。20XX年她被選為下店子村婦代會主任,并被選為村黨支部組織委員,邁出了她人生中最靚麗的`一步。工作中,她總是拿出100%誠心來完成各項工作,先后獲得“xx省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xx省巾幗示范村”“全省計劃生育基層群眾自治示范村居”“xx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安村”等省市級榮譽。

  下店子村有各類殘疾人41名,其中60歲以上殘疾人14名,及時為他們辦理養老保險領取養老金;為17名重度殘疾人辦理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對8戶符合條件的殘疾人申領雙灤區殘聯下發的每戶800元公共服務性補貼,為9名殘疾人辦理低保,并辦理了殘疾人生活補貼。在20XX年第29個全國助殘日,她榮獲“xx省殘聯系統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受到省領導的親切接見。

  殘疾人自強不息事跡簡介4

  xxx,視力二級殘疾,盲人醫療按摩師,現任黑河市殘疾人就業創業孵化基地指導教師。她從小弱視,雖然有先天缺陷,但是性格樂觀開朗。她始終信念堅定:“雖然身體殘疾,但我心里是健康的,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美好的未來”。

  20XX年剛剛年滿16歲的xxx在黑河市殘聯推薦下,參加了省殘聯為殘疾人舉辦的按摩培訓班,她很珍惜這次機會,在培訓期間努力學習技術,白天和老師學,晚上自己找道具一遍遍練習手法,付出比別人多幾倍的.努力,畢業之后由于成績優異被黑龍江省陽光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留校任教。20XX年,為了進一步提高按摩技術,xxx來到北京盲人學校康復推拿專業進修,20XX年畢業后,在北京按摩醫院工作,20XX年考入北京聯合大學針灸推拿系,繼續學習。

  20XX年9月,黑河市殘聯籌建殘疾人就業創業孵化基地,苦于找不到合適的指導教師,市殘聯找到了既有教學經驗,又有高超按摩水平的xxx,xxx爽快答應了市殘聯的請求。

  回到黑河后,在市殘聯的大力扶持下,她創辦了健橋盲人按摩中心,為有按摩需求的殘疾人朋友提供一個學習、實踐的場所。在教學中,她一絲不茍,為了讓學員們盡早掌握按摩技術,她每天都要安排盡量多的時間教授學員們按摩技術。為了切身體會學員的按摩力度、手法,xxx親自擔任學員的實訓對象,輪流體會幾名學員的按摩手法,并做出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因為學員的手法還不是很成熟,一天下來經常造成她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甚至晚上都不能躺下睡覺。

  在xxx盡心盡力地教導下,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幾名學員都達到了獨立操作的水平,目前已經實現就業,通過自己的努力賺到屬于自己的那份收入。為了讓學員們能快速增加客源,她還自掏腰包為他們印宣傳卡,做廣告。“殘疾人要自強自立,我們不需要別人的憐憫,我們需要的是大家的尊重,需要的是大家平等看待我們。”xxx這樣告訴學員們,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xxx帶領殘疾人學員獲得了豐厚的收入,學員們生活、工作的更自信了,也贏得了社會的尊重,實現了自我價值。

  殘疾人自強不息事跡簡介5

  重獲自信改變命運

  xxx,20XX年1月出生,來自我縣羅陽鎮碑排社區恩岱洋村,性格開朗、樂觀。由于先天原因,不幸造成視力殘疾一級。小時候經常受到小朋友的欺負,多年一直生活在自卑中,那時她總是躲著別人,不敢和別人說話,但是接觸柔道后,柔道改變了她的命運,讓她找到了自信,讓她有了追求。20XX年2月由縣殘聯選送至浙江省盲人柔道集訓隊參加集訓,集訓期間這位小將充分發揮頑強拼搏、奮勇爭先的.精神,于20XX年全國盲人柔道錦標賽女子組48kg級比賽中一舉拿下全國第三名。20XX年5月,我縣小將xxx沉著穩定,牢記教練的動作要領,喜獲全國盲人柔道錦標賽女子組48kg亞軍。

  殘疾人自強不息事跡簡介6

  恪盡職守服務民眾

  xxx,1955年出生,大安鄉柳埠村人,現為柳埠村村主任,肢體殘疾人。20XX年縣優秀駐村干部,20XX年縣優秀人大代表。退休后因熱心村里的公益事業,20XX年聘為柳埠村村委會主任。幾年來任勞任怨,在柳埠村錯綜復雜的`工作中,克服困難,突出重點,抓住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落實,配合鄉政府完成了大安農貿市場、大安綜合廣場、興安路、文曲路等多處環境整治。擔任村干部期間特別關心老年人的生活,經常到大安養老服務中心食堂了解飯菜質量和衛生環境情況,還送飯菜到不能來食堂就餐老人家里。積極維護老年人利益、為老年人辦實事辦好事。20XX年5月間,大安鄉被縣政府納入省級環境優化示范鄉鎮計劃,柳埠村是中心村,在這任務重、時間緊的關鍵時刻,xxx老婆兩次骨折導致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照顧,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xxx事業和家庭兼顧,不落下任何工作。

  殘疾人自強不息事跡簡介7

  “我雖然身體殘疾,但我的大腦不殘疾,我要用我的智慧創造出更多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這錚錚誓言,處處顯示了xx堅強的意志和遠大的理想。

  今年36歲的xx,10多年前,因車禍導致下肢殘疾。從一個肢體健全的正常人,突然變成了每天生活都需要別人幫助的殘疾人。這一切不沒打夸他,“我要振作起來,干出一番事業,好好生活”。

  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辦起了育龍電腦培訓班,他把滿腔的熱情全都投入到了學員身上。遇到生活困難的學員和殘疾學員,xx都免收一切費用,無償地教他們。xx的教學水平,得到了學員們的認可,他的品格,也深深感染了學員們。現在,只要學員周圍有要學電腦的.,他們都推薦到育龍電腦培訓班,目前,來找xx的人絡繹不絕。

  五年來,育龍電腦培訓班已培養了1000多名學員,許多學員在全國各地不同的崗位上發揮著學到的技能。白樺社區還準備同xx聯手,共同創辦電腦室,作為社區青少年教育基地。xx也非常愿意發揮一技之長,支持社區工作。

  xx在自強自立后不忘黨回報社會,帶著慰問金及學習用品,看望面臨失學的女童葉靜。xx對記者說:“我有今天,離不開社會對我的幫助,我愿盡我所能去資助這個孩子,不能讓她輟學。”

  為河南小學小記者團作了一場《身殘志堅自強不息》報告會。

  xx的“愛心熱線”還連著不少的殘疾人,開導他們不要自暴自棄。向他們開誠布公地講述了自己的經歷,談起這些病友,xx不無遺憾地告訴記者,由于彼此都身體行動不便,他們一直未見過面。但他們心是相通的,相似的生活經歷讓他們更加懂得珍惜生活。

  辦校近五年的時間xx就免收、減免,殘疾人、貧困、下崗等數十人次學費就達6萬余元。

  殘疾人自強不息事跡簡介8

  “門窗關好、小心火燭……”,沙啞的聲音伴隨著清脆的鈴聲,總是在那固定的時間段里響徹在巷頭黑夜里,居民們一聽見這熟悉貼心的話語,都下意識地去看一看煤氣閥門或摸一摸門窗的插銷。這個“更夫”是一位智障老人,三百六十五個夜晚,從不間歇,哪怕是暴雨如注的天氣里,即使感冒發燒,他都會撐著去完成這“份內事”。

  眼前的,六十出頭,五短身材,額頭皺紋很深,眼睛不小,目光卻是有點呆滯。說起話來也有點口齒不清,“做點好事,做點善事……”

  據社區工作人員介紹,,住在號;年輕時,因為智力障礙,作為殘疾人常受到別人的欺辱,一直靠姐姐和鄰居接濟過活。為了讓他能自食其力,原居住地的'愛河橋居委會主任動足了腦筋,四處碰壁后,最終,得到一家市政公司的收留。他十分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干活很賣力,和同事也相處融洽。退休后,有一份一千多元的工資,生活不用愁,他不會燒飯,由姐姐幫他送來飯菜。知恩圖報的他,總想著“為鄰里做點事,為社區盡點力”。于是,他主動加入了社區義網務志愿者隊伍的行列。早上,準時來到社區,從郵遞員手中接過報紙雜志,一份份地發到工作人員的案頭;發完后,踮起腳來,再將閱報欄上的報紙更新。碰上社區有會議、搞活動,就住近旁的他,不用招呼,主動地去“要活”,去附近的老虎灶泡水,步履有點蹣跚,卻是一絲不茍;“泡水”成了他的“固定差使”。晚上,他就戴上紅袖章,走巷巡街,搖鈴“看更”。平常,還幫著貼貼通知、海報。他將社區當成了另外一個家,常來常往;社區,也非常尊敬這個樸實的老人,將他當成社區的一份子。

  “嘀呤呤……”,鈴聲在雨夜里回蕩著,為每一個已進入甜美夢鄉的人們送去了聲聲祝福,遠近的人們也都認識了這們一位可愛可親的老人,感人的事跡在社區流傳。

  殘疾人自強不息事跡簡介9

  陳巧娟被區殘聯聘用上崗一年多以來,熱愛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這一平凡的工作崗位,工作踏實肯干、任勞任怨,她僅被聘用上崗一年多,憑一股滿腔的工作熱情和無私的奉獻,就深得社區殘疾人的贊譽。其主要先進事跡如下:

  一、心系社區貧困殘疾人,積極為有需要幫助的殘疾人排難解憂。

  她所服務的非健全人、街坊朋友都“察其行而信其言”。她自被聘用上崗以來,工作期間我與各社區殘聯兼職人員入戶走訪多名殘疾人家庭。南崗社區52戶、沙步39戶、省電力一局社區53戶等,了解陳邦俊、張春明、秦鏡輝、秦錦萍、秦偉健等殘疾人和家屬的心聲。對年齡大行動不方便,有重殘補助的'殘疾人員實行上門發送重殘補助金。并在4、5月期間與精防醫生走訪摸查南崗社區精神殘人員,實行每戶走訪了解情況。在走訪期間宣傳殘聯各項優惠措施,動員殘聯人開展自我教育,倡導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精神。

  二、工作踏實肯干,腿勤、手勤,用心服務殘疾人。

  作為一名社區殘協專職委員,陳巧娟能夠牢記自己的工作職責,不能象機關企事業單位的一名普通文員一樣,常呆在辦公室打打字,接接電話等類的勤雜事務完成好就稱職了。她能做到腿勤、手勤,是因為街殘聯、居委民政組和社區各小區都有她的辦公桌,對處動態中的殘疾人及其家庭的基本情況,要掌握了解得確切真實,若欠缺實時的上門走訪是不可能做好的。一年多以來,她對街轄殘疾人基本情況的臺賬共修改堪對過多個數據;為居委會民政組資料收集、整理派發糧油及其他救濟物資等共有50多個工作日。

  殘疾人自強不息事跡簡介10

  張海迪曾說過“即使翅膀折斷了,心也要飛翔”。麻山區殘聯就有一位身殘志堅的小伙子,他的名字是xxx,雖然他肢體殘疾了,卻用著自強不息的頑強精神創造著人生奇跡。

  身殘志不殘,經霜心彌堅。xxx是一個九零后的小伙子,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一只手臂,這次意外給他的生活和工作都造成了很大障礙,但他沒有氣餒,沒有放棄,憑著頑強的毅志力不斷地努力學習各種知識,他博覽群書,就是準備給自己的人生充足電,尋覓一份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在學習中成長和進步的他,逐漸發覺物流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市場,他便快速挖掘物流方面的知識,通過努力學習和實踐,他信心滿滿地承接了在雞西市麻山區中通快遞的業務,他獨到的眼光和敢聞敢干的精神讓他的事業蒸蒸日上,如火如荼,隨著他的工作量不斷增加,逐漸招聘了新的員工,在用工招人方面他也是優先考慮能符合工作條件的'殘疾人,幫助麻山區解決了部分殘疾人就業問題,做到了在自己成功的同時帶動身邊的殘疾人自食其力地過上幸福的生活。

  因為堅強的執著,夢想之花為他開放;因為真實的熱愛,幸運之神將他眷顧;因為善良的堅守,甜蜜的生活把他擁抱。身有殘疾的xxx有著和正常人一樣的向往,但他的成功之路要比正常人艱難很多,他在布滿荊棘的人生之路上奮勇向前,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不平坦的人生之路上努力前行。高遠的志向能夠忽略身體的殘缺,握住幸福才能張開隱形的翅膀,執著的追求能夠駕馭生活的方向,奮力的拼搏必會創造無限的輝煌。xxx用堅強,微笑著譜唱生活的歌謠,為社會默默的煥發自己的力量。

  殘疾人自強不息事跡簡介11

  xxx,1974年出生于黑龍江省雞西市,20歲時因強直性脊柱炎造成肢體四級殘疾,他用自己堅強的意志、堅定的信心,向更多殘疾人朋友傳遞了他自強不息的精神。

  初中畢業后xxx自學了理發技術,20XX年開辦了自己的理發店,現在已經是一位有著20余年從業經驗的理發師。

  20XX年,樂觀上進的xxx通過考試,成了雞西市恒山區二道河子辦事處殘聯的一名殘疾人工作者。他非常珍惜這份工作,因為這是一個聯系殘疾人的平臺,是走進殘疾人心靈的窗口,能夠幫助到更多的殘疾人朋友。在工作中他團結同事,秉承著熱情服務、敢于奉獻的精神,盡自己的全力做好本職工作,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他想在新的工作崗位創造價值,想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更想將自己的這份自強自立的精神感染到每一位和他有著同樣遭遇的人。

  20XX年,xxx加入了二道河子殘聯組建的“陽光服務隊”。他始終心系殘疾人群眾,像對待親人、朋友一樣用自己的熱心、愛心、耐心、誠心服務殘疾人。在日常的入戶走訪中,xxx發現很多行動不便、出行困難的殘疾人出門理發的.難題,他制定了一個定期為出行不便的殘疾人上門理發的服務計劃,執行至今。這種免費理發的助殘志愿活動看起來微不足道,卻實實在在地走進了殘疾人的心里,切實地解決了他們的實際困難。做一件事并不難,難的是堅持;堅持一下也不難,難的是堅持到底。二道河子殘聯“陽光服務隊”從20XX年成立至今的8年時間里,共為行動不便的殘疾人理發千余次,能夠用自己的專業技能為殘疾人提供便捷服務,感到很滿足。

  xxx總說,要用感恩的腳步走出屬于自己的人生路,牢記黨恩,回報社會。多年來他堅持在平凡的崗位上不斷錘煉意志、增長才干、甘于奉獻、勇于擔當,他堅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書寫著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殘疾人自強不息事跡簡介】相關文章:

殘疾人自強不息的事跡12-23

殘疾人自強不息事跡12-24

殘疾人先進事跡簡介01-20

殘疾人優秀事跡簡介(精選7篇)12-23

殘疾人自強不息的事跡(通用20篇)04-07

殘疾人自強不息事跡15篇12-24

殘疾人物事跡簡介(通用7篇)03-01

殘疾人自強不息的事跡范文(通用5篇)12-21

殘疾人的先進事跡簡介(通用5篇)08-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苏市| 阿拉善左旗| 临桂县| 龙岩市| 泰宁县| 江津市| 永仁县| 阿城市| 金平| 兴安盟| 陆良县| 兴国县| 温泉县| 津市市| 榆社县| 都江堰市| 阳朔县| 出国| 微山县| 昭觉县| 双鸭山市| 砀山县| 武山县| 邵东县| 宜兰县| 临江市| 泸州市| 米脂县| 太谷县| 绥棱县| 溧阳市| 东城区| 聂拉木县| 江陵县| 濮阳市| 五指山市| 凭祥市| 肇州县| 和平区| 平安县| 宜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