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头挺立呻吟高潮av全片,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性欧美极品v,A片高潮抽搐揉捏奶头视频

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報告

時間:2022-12-22 16:36:28 考核報告 我要投稿

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報告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報告十分的重要,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報告

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報告1

  一、概述

  為客觀、公正、準確地評價干部職工的德才表現和工作實績,建立以工作績效為核心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進一步激發干部履職盡責、爭創一流工作業績的責任感和積極性,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XX市局于20xx年7月份組織完成了市局上半年績效考評工作,本次參與績效考評共計15個科室,81名干部職工。

  二、考評成績

  從完成情況看,被考評科室和干部職工均能按照年初制定的任務指標完成上半年的工作任務,各科室考評成績令人滿意,且個人績效考評無不合格人員。

  三、考評結果分析

  從各科室共性、個性指標得分上來看,各個科室考評結果差異性不大,且得分相對較高,大體上反應出各科室和個人的工作實績,達到預期效果,但仍有個別方面表現不足,需繼續改進和完善。

  四、考評存在問題及建議

  (一)各科室分工不同造成的.考核標準不同。由于各科室職能和分工不同,考核一個科室、一名干部完成工作任務的評判方式不同,容易造成不同科室和干部間的考核標準不同,尺度把握不同。因此,必須對指標進行科學地細化和量化,充分考慮各科室職能,量身制作,體現出干得多、干得快、干得好,得分就高,得出公正的結果,讓群眾信服。

  (二)少數干部對內部考核評分有流于形式之嫌,對于量化指標能夠較為公正、客觀的考評,但對于非量化的績效指標尺度就難以掌控,特別是一些職能科室的個性指標,其他部門并不涉及而且難以評判,考評方式只能自考自評,未能起到真正合理的考評科室及干部個人。建議成立獨立的績效考核部門,而非由人教科兼職,各縣市人教部門對口兩三個處室,除人事工作和教育培訓工作外,還承擔局內其他事物,人手十分匱乏,成立獨立績效考評部門后可專職于績效工作,嚴格考評標準,上下尺度一致,公正、客觀的對局內各科室及干部職工進行考評。

  (三)績效獎勵機制無法兌現。績效獎勵在推廣績效考核工作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績效獎金卻無法保證,甚至無法兌現,這無疑會對考核本身產生影響,更重要的是對隊伍整體的動力和活力造成沖擊。就目前而言,省局績效獎金并不明朗,地方性績效獎金更無法兌現,政府對財務制度進一步規范,使得局內對績效獎金的發放受到了嚴格限制,甚至不能發放;而且省局、當地政府對績效工資的支持額度不同,地方額度較低,影響了部分干部對績效考核的熱情,間接導致了績效考核工作開展的難度加大。建議明確績效考核獎勵制度,建立合理統一的獎勵標準,同時確保績效獎勵制度的正常運轉。

  五、總結

  經過不斷實踐探索,我局績效考核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績效考核的順利開展,打破了過去“干與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壞一個樣”的被動局面,充分調動了廣大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激發了干部活力,形成了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促進了局內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績效管理工作是一個循序漸進、層層推進的過程,隨著績效指標和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以及全體干部職工思想認識上的轉變和提高,績效管理工作將真正發揮其重要作用。

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報告2

  2020年全省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評價指標中林業部門考核指標為林長制工作和林地(濕地)保有量,占總分中的4分。具體考核4個方面的內容:1、林長制工作完成情況;2、林地(濕地)保有量;3、林業建設性指標完成情況(重點區域森林四化和營造林計劃任務完成情況);4、林業保護性指標完成情況(森林防火及林業有害生物防控、野生動植物保護、自然保護地管理、古樹名木保護)。現根據我區完成情況自評總結如下:

  一、林長制工作完成情況

  2020年,我區按照省、市林長辦要求,在鞏固2019年林長制智慧管理平臺先行先試成果的基礎上,繼續對平臺指揮中心進行升級打造,投入資金30萬元建立了9平方米的大型顯示屏,完善了平臺指揮系統軟件建設。同時,我區繼續推進7866林長辦標準化建設,加強鄉村組林長辦標準化建設。各級林長認真履職,區委書記下達總林長令,區級林長定期開展巡山活動;加強對生態護林員的監管,按照上級要求,提高護林員管護山場面積,將護林員人數由217人調減至127人,護林員月工資收入由500元提升至1000元,推動生態護林員認真履職,實現“山有人管,樹有人護,責有人擔”,提高護林員巡山出勤率和林業事件上報與查處率,發揮源頭管理作用,推進森林資源長效保護管理機制建設。

  此項工作我區總體完成情況較好,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我區森林督查案件查處率未達到上級要求,此項約扣分0.05分。

  二、林地(濕地)保有量情況

  1、林地保有量。2020年,經全區森林資源補充調查暨林地年度變更調查,我區森林覆蓋率46.7%,與上年的46.64%相比略有上升。全區森林蓄積量399.8668萬立方米,與上年的401.0961萬立方米相比基本持平;林地面積99578.5公頃,與上年的99601公 頃相比基本持平。

  2、濕地保有量。我區濕地總面積11110.13公頃,2020年受保護濕地面積6719.36公頃、濕地保護率60.47%,與上年受保護濕地面積6678.01公頃、濕地保護率60.11 %相比,增長0.36%。

  該項工作我區各項指標與去年相比總體基本持平。此項工作約扣分0.01分。

  三、林業建設性指標完成情況

  1、營造林計劃任務完成情況。2020年,省下達我區年度營造林計劃任務51000畝(人工造林7000畝、封山育林19000畝、退化林修復25000畝),我區全年共完成營造林面積53321.9畝,任務完成率達104.6%。其中:人工造林8421.9畝,封山育林19900畝,退化林修復25000畝。

  2、森林四化完成情況。2020年,省下達我區森林四化建設任務5800畝(其中:人工造林1900畝,人工補植500畝,森林撫育3400畝),我區全年共完成森林四化面積6387.3萬畝,占計劃任務110.13%。其中:人工造林2385.1畝,人工補植600.7畝,森林撫育3401.5 畝。

  該項工作我區各項指標均超額完成。此外2020年全市森林四化工作現場推進會在我區召開,2020年全省營造林工作培訓會在我區召開,2020年全省造林綠化暨生態扶貧現場會在我市召開,我區的溫泉鎮白滸窯村的高產油茶園建設點作為全省現場會議參觀點獲得一致好評。

  四、林業保護性指標完成情況

  1、森林防火及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2020年,我區認真履行森林防火工作職責,加大森林防火宣傳、野外火源管理和森林火災撲救工作,全年未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未出現人員傷亡事故,森林防火各項指標均在上級下達的指標范圍之內。2020年,我區切實加強林業有害生物的監控和防疫,認真開展松材線蟲病疫木除治工作,除治工作完成率達到上級要求,順利通過省級驗收。

  2、野生動植物保護。2020年,我區按照新冠疫情防控職責特別是全國人大《決定》要求,認真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宣傳與監管,加強對市、區和鄉村農貿市場、餐飲酒店非法食用野生動物管理,嚴厲打擊非法獵捕和食用野生動物違法行為,按上級要求對全區禁食工人養殖野生動物全面退出,將上級退養野生動物的補助資金及時發放到養殖戶手中,保護養殖戶合法利益,推動養殖戶穩定轉產經營。

  3、自然保護地管理。2020年,我區按照國家和省市要求,認真開展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工作,依托華東規劃院對全區自然保護地進行整合優化,及時上報整合優化方案至省林業局和國家林業局,待上級批復后認真實施。

  4、古樹名木保護工作。2020年,我區按照省綠化委要求認真開展古樹名木資源普查工作,及時上報全區古樹名木檔案資料,對古樹名木進行掛牌建檔保護。全區未發生非法破壞和移栽古樹名木行為。

  此項工作我區各項指標任務均已按要求完成。

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報告3

  一、2021年質量工作情況

  (一)質量強縣辦工作推進情況。

  1.質量強縣建設有效推進。以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堅持質量發展為建設的核心,成立質量強縣工作領導小組,制定質量工作目標措施,不斷加強對質量工作的投入,大力實施品牌、標準化戰略,加強檢驗檢測能力建設,推動質量工作發展。

  2.質量監管機制逐步健全。由政府主導,部門主抓,社會共同參與的質量安全監管機制逐步形成,市場準入、監督抽查、執法打假、質量誠信等一系列工作制度逐步建立,各職能部門根據自身職責制定了工作計劃、方案,明確質量工作目標、主要措施和組織保障,質量工作得到有效保障,確保全縣質量工作得到大幅度提升。

  3.切實加強正面宣傳引導。堅持貼近實際、貼近基層、貼近群眾,健全質量管理機制,完善質量考核機制、質量強縣推進機制、計量基礎發展機制,多渠道、多角度、多層次開展質量工作教育,利用消息、通訊、評論、圖片、案例分析等多種報道形式,結合“315”、“質量月”、“安全生產月”“知識產權宣傳周”等活動節點,不繼創新宣傳方式方法,工程、環保、服務質量提升機制方面取得較好成效。

  (二)質量工作總體情況。

  1.產品質量完成情況。

  (1)嚴抓疫情防控,聚焦民生保障,全力維護市場秩序平穩有序。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按照省、州疫情防控工作統一部署,迅速應對,重點對經營場所疫情防控措施、口罩、消毒液、醫用防護用品進行監管,同時保障市場生活必需品供應安全穩定,嚴厲打擊哄抬物價、以次充好行為,確保全縣疫情防控期間市場秩序的安全穩定。

  (2)食品安全檢測情況。完成農產品抽檢任務80批次,對不合格批次產品,履行告知、確認、復檢程序并進行核查處置。

  (3)扎實推進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積極督促企業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加強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進一步壓實部門主管和行業監管責任。按照2021年特種設備日常監督檢查計劃和生產單位監督檢查計劃,加強重大活動和重點區域、重點時段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和大檢查工作,強化對人員密集場所使用的電梯、鍋爐、壓力容器等重點特種設備監督檢查,目前已圓滿完成日常檢查任務,共檢查78家次使用單位,特種設備189臺次,檢查期間發現問題4處,下達監察指令4份,截至目前已整改完畢。

  (4)推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聚焦兒童用品、裝飾材料等重點行業和消費品,強化風險監控和監管,做好民用煤、車用汽油、柴油質量監管,目前已抽檢混開關、插座、成品油等品種。通過“質量月”宣傳活動,利用LED屏、微信、公共媒介等形式,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累計發放宣傳資料700余份,開展對縣內經銷的電動車、玩具、消防器材及家用電器等“CCC”強制認證檢查,共檢查電動車經銷戶28家次、玩具經銷商戶10家次、電器經銷戶20家次,對商戶經銷商品標注的“CCC”工廠編號進行了核對,確保產品來源可溯,產品質量監管責任落實到位。

  (5)深入推進標準化工作,提高標準計量認證意識。對全縣15家加油站、53臺加油機進行現場監督檢查,檢查過程中,未發現加油站有超檢定周期使用的情況,未發現作弊行為,沒有私換加油機編碼器、流量測量變換器、計控主板的情況發生。同時,積極開展民生計量工作,建立完善各類計量器具管理檔案,對眼鏡配制場所、電子計價器、加油機等計量器具登記造冊。

  (6)完善提升“12315”投訴舉報服務能力。完善投訴受理制度,進一步程序化、制度化、規范化。目前,共受理投訴3起,辦結率達100%,消費者和經營者均表示滿意。

  (7)強化執法檢查、加大執法力度,深入貫徹落實“鐵拳”行動。今年,辦理食品、藥品、特種設備、質量等案件21件,罰沒款10.64萬元。

  (8)嚴格貫徹反不正當競爭,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重點宣傳新法中強化經營者義務和責任有關內容,組織相關部門的專業人員深入到企業、社區、鄉鎮大力宣傳《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向社會發放各種宣傳材料200余份,并向前來咨詢的群眾提供普法咨詢服務,以增強經營者自律意識,營造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的良好社會氛圍。

  2.農產品質量完成情況。

  (1)嚴格按照《甘孜州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的要求,成立我縣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領導小組。一是逐一確定各項職責的責任人,保障實施方案的試行,制定并下發文件至各鄉鎮,由各鄉(鎮、場)負責人及培訓農技員告知本鄉鎮涉及的生產經營主體并實施宣傳、培訓;鄉鎮牽頭簽訂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書,符合文件要求的'生產經營主體要簽訂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告知書;二是組織執法及相關人員在超市、農貿市場等重點區域開展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追溯系統、“三品一標”、農資打假、“兩名單制度”宣傳活動 ;三是開展2021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執法工作,圍繞農資打假、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認真開展以生產基地、種養殖合作社、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資經營門店等開展農殘檢測抽樣、對檢出的不合格產品追根溯源,對產出不合格產品的生產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和“兩名單制度”通知書,責令整改,停止銷售,集中無害化處理,并要求生產企業簽訂安全使用農藥承諾書。

  (2)截至2021年11月9日,全縣共納入追溯體系企業7家,納入實施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的生產經營主體1家,共開具合格證120張(其中由生產者自主打印、印刷的有115張,由部門印制發放的5張),附帶合格證上市的農產品200噸,完成農安案件3起、農產品追溯管理監管批次300批次、農產品生產主體銷售600批次。

  3.工程質量完成情況。

  (1)工程監督。2021年全年石渠縣工程項目各方責任主體及相關機構有資格人員未出現不良記錄,在歷次工程質量抽查中各責任主體及相關機構基本能按規定履行質量責任,無違規行為,施工質量基本滿足設計圖紙要求及國家相關規范要求,對發現存在的質量問題及時下發整改通知,全年共計下發99份整改通知單,積極整改質量問題,確保石渠縣項目工程質量。

  (2)監理企業動態核查。2021年11月,采用“雙隨機、一公開”原則對縣域內執業的13家工程監理單位進行動態核查,根據《建設工程項目監理工作質量檢查評分表》打分結果,石渠縣13家工程監理單位均符合相關要求,同時,要求監理單位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整改,積極履行監理相關職責,確保石渠縣工程項目質量始終處于受控狀態。

  (3)商混質量監督。2021年7月對全縣商混站進行專項督查,對未取得相關資質的5家商混站進行了拆除,對甘孜州世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商混站的資質、環境保護、原材料管理、試驗管理等進行了全方位檢查,并對存在的問題下發整改通知,要求企業停產停業,確保商品混凝土出廠質量。

  (4)檢測報告質量監督。2021年4月對縣域內檢測機構進行專項檢查及開展檢測機構能力驗證工作。目前,現存一家檢測機構“甘孜州昌祿建設工程檢測有限公司(甘孜州分公司石渠縣實驗室)”,對工程質量檢測機構的人員、設備、檢測數據真實性等進行全方位核查,嚴禁出現檢測機構弄虛作假等違法違規行為,確保檢測報告的科學性、準確性、真實性。

  (5)目前全年受監工程35個,新建項目22個,續建項目13個,工程面積20.47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工程2個,工程面積5.67萬平方米,公共建筑29個,工程面積14.79萬平方米,市政工程4個,工程規模14339.24萬元;竣工17個工程項目,涉及工程面積4.61萬平方米,完成竣工驗收手續9個,工程受監督率100%,工程受監理率100%;共組織質量安全大檢查4次,監理督查1次,下發隱患整改通知書99份,消除質量安全隱患200余起。全縣工程質量安全處于受控狀態,全年無質量投訴事件,未發生質量安全事故。

  4.服務質量完成情況。

  (1)在2020年底我縣啟動嘛呢石刻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目前已完成項目招投標,正在有序開展;在2021年初啟動太陽湖創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區和居·麥旁文化園創3A級景區工作,目前正在有序開展;為迎檢復核5個AAAA級旅游景區,完成5個4A旅游景區游客中心設施設備采購,2021年3月啟動全域旅游創建工作,10月完成全域旅游招投標工作,目前正在有序推進。

  (2)全方位加強文化旅游市場監管。堅持日常監管與專項整治并舉,技術監控與實地巡查齊抓,教育引導與嚴格執法并重,營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環境,取得明顯成效。2021年3月至12月共出動執法檢查360余人次、檢查經營單位560余家、共下發了疫情緊急通知8次、發放了防疫防火宣傳資料180余份、指導整改疫情防控措施落實不到位問題62處、約談12家、關停期限整改1家。

  5.環境質量完成情況。

  (1)持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2021年我縣空氣質量為優良,優良率為100%,區域空氣質量持續保持良好狀態強化工地治理,查處違規運渣車8臺,查處環保措施落實不到位工地5個;強化砂場監管,聯合水利國資公司對全縣砂場開展兩斷三清工作,責令全縣6家砂場停業整改,優化重組重新規劃采砂點位,將點位減至4個,發放非道路機械環保標志105張,檢查36個在建工地項目105臺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標志的情況備案。

  (2)持續推進水污染防治工作。2021年1至11月底,洛須鎮溫拖村金沙江、長須干瑪鄉雅礱江國控斷面水質達標率為100%;羊涌河、口馬木考河、鄂涌河、勞協曲河、各曲河省控斷面水質均達到II類,達標率為100%;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以及鄉鎮飲用水監測點位均達到II類,達標率均為100%。

  (3)持續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對全縣汽修行業開展防滲措施及危廢暫存間專項檢查18次,責令8家汽修店完成車間及危廢暫存間防滲整改,編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協同第三方公司完成2個土壤監測點位的核定工作;與辦理建設用地手續的同時與辦理單位和個人簽訂承諾書,確保全年未出現過土壤污染情況。

  (4)推進高質量國土綠化。投入資金1106.3萬元,實施石渠縣建筑用砂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程,治理任務49.26公頃,提升森林質量。

  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整體質量意識不強,“大協同”觀念薄弱,經濟社會發展規模、水平不高,對質量的理解片面,把“質量”片面地定義在工業品、藥品、食品等行業范疇;二是石渠縣地勢偏遠,海拔高,工作條件艱苦,專業人才嚴重缺乏,執法隊伍制度不完善、機構不健全,導致基層質量監管、質量提升等工作缺乏經驗和理論基礎工作開展緩慢;三是檢驗檢測基礎設施和技術裝備建設嚴重滯后,部分生產經營主體設施不夠完備,利用追溯系統開具農產品合格證難度較大;四是地勢偏遠,海拔高不利于石渠縣工程項目質量控制可持續發展,每年建設時間短,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注重工期、搶工期,導致工程項目偶爾存在質量瑕疵問題;五是質量教育、宣傳力度不夠,質量知識進校園、進鄉鎮未能很好地落實,質量宣傳存在盲區和死角,“陣風”特點比較突出,宣傳區域多以縣城為主,農村較少涉及。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強化組織保障,建立質量工作新格局。加強組織領導,積極發揮質量強縣工作領導小組協調議事功能,建立健全政府質量工作機制和政策支持體系,推動建立政府質量安全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加強對鄉鎮質量工作考核,將質量安全統計指標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體系,將質量強縣戰略引向深入。

  (二)抓好食品藥品、農產品和重要消費品質量安全監管。將涉及民生安全的食品藥品、工程質量、農產品和重要消費品質量監管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深入調查研究,對企業情況、主要特點、監管的重點難點,進行分類梳理,提高工作針對性,同時,開展風險研判、風險監測和風險預警,堅持風險排查常態化,并及時收集質量輿情,注重從監督抽查、執法檢查、巡查回訪、群眾投訴舉報、新聞媒體反映的質量安全信息研判質量風險爆發點,細化風險應急處置機制和預案,加強應急預案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提高風險處置的科學化水平和實戰能力。

  (三)抓好質量、標準、計量等基礎性工作。推動標準化技術創新戰略,發揮計量、認證認可作用,結合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實際、企業提高質量的需要、企業檢測手段的提升和計量標準檢定或校準工作的需要,建立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完善量傳溯源體系,幫助企業完善計量檢測體系,提高企業的產品質量提供計量技術。

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報告4

  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環保廳的精心指導下,我局認真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堅持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引領,強化市縣聯動、城鄉互動,推動城鄉環保一體化建設,環境保護工作持續走在了全省前列。根據《關于開展宣城市xx年度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工作的通知》(宣考核委[xx]1號)文件要求,我局逐項進行了自查,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重點工作(目標分60分,自查分60分)

  1、市委常委會xx年工作要點中涉及到環保牽頭的工作為:開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創建工作,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對縣市區開展環境保護督察。

  xx年,提請市委、市政府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創建工作的意見》(宣發〔xx〕13號)、《宣城市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工作總體實施方案》(宣辦發〔xx〕26號)等指導性文件,開展了《宣城市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市總體規劃》編制和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在全省第一個啟動了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工作。xx年,我市榮獲全國十佳生態文明城市,全市基本實現生態全覆蓋,生態縣數目占全省1/2。

  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一是基本建立環境保護責任落實體系。印發《宣城市生態文明與環境保護委員會成員單位環境保護工作職責》(辦〔xx〕50號),明確了42個成員單位116項環境保護職責。以“兩辦”名義出臺《宣城市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辦〔xx〕2號),明確提出從xx年開始,每2年一輪對各縣市區黨委、政府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情況開展環境保護督察。二是不斷完善環保-公安執法聯動機制。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和聯絡員制度,召開了宣城市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第一次聯席會議,定期通報工作情況,實現了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信息資源共享。三是著力創新重點企業環境監管制度。印發了《關于開展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分級管理有關具體工作的'通知》(宣環函〔xx〕35號)、《關于印發<宣城市環境監管重點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分級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宣環察〔xx〕60號)和《關于繼續深入開展xx年環境監管重點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工作的通知》(宣環察〔xx〕10號),對轄區內重點企業環境信用情況進行了評審,發布了第一期“企業環境信用紅黑榜”。試點開展了重點企業排污許可證制度。已完成了8家國控水重點污染源初始排污權的核定和排污許可證的核發工作。四是全面推進全流域跨界污染聯防聯控體系建設。完善了水陽江全流域環境管理機制。寧國市-旌德縣、寧國市-績溪縣分別簽訂了《水陽江上游水體跨界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水陽江上游水體跨界環境污染糾紛寧國-績溪聯防聯控工作方案》、《郎溪縣—廣德縣郎川河流域水環境聯防聯控工作制度》,開展白沙河、徽水河上游流域環境現狀調研,組織國土、水務部門開展聯合執法。積極推進“河長制”。印發了《xx年度水污染防治主要工作任務》(宣城市水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xx〕5號),制定了實施計劃。

  xx年5月,印發《宣城市環保局xx年督查工作要點》,市環保局分管領導劃片包干,對全市秸稈禁燒、杭州G20峰會、省環保督察等工作進行了專項督查,推動省環保廳及市委、市政府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落地見效,切實提高督促檢查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

  2、xx年,我局承擔的“一單清”目標任務主要涉及:啟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完成國家環保模范城市技術評估和考核驗收;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行重點企業排污許可證制度,健全重點流域跨界環境污染聯防聯控機制。推進城鄉環境保護一體化,全面構建市縣鄉村四位一體環境監管體系,繼續開展環保“綠劍行動”,嚴厲查處環境違法行為;完成省定減排任務。以上任務均按照時序要求推進,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3、xx年,我局承擔的重點工作主要有環保督察和環保“綠劍行動”。均完成任務。

  xx年1月,市環保局開展xx年“綠劍行動”后督察專項執法檢查工作,重點對在“綠劍行動”中發現存在環境違法問題企業的整改情況以及各縣市區環保局落實“綠劍行動”處理意見的情況進行督察。4月份,我市開展了環保“綠劍行動”化工行業企業環保專項執法檢查工作,集中力量對全市54家化工企業進行了專項執法檢查,出動人次130余人次。12月,組織開展了環保“綠劍行動”集中執法檢查,共設六個檢查組,由局領導親自帶隊,抽調各縣市環境監察業務骨干,對全市重點信訪件,環保警示和不良企業,以及各級環保部門重點督辦案件,進行拉網式檢查。現場共檢查企業144家,存在明顯環境違法行為的企業34家,違法率為23.6%,對56家企業進行了采樣監測,其中14家企業超標,超標率為25%。根據檢查結果,對8個縣市區(含市開發區)內48家存在環境問題的工業企業下發8份監察通知,對5家突出環境違法問題的企業實施掛牌督辦,對8個縣市區政府(含市開發區管委會)進行綠劍行動通報。

  省第六環保督查組督察宣城市共移交51項問題線索及23項問題。截至xx年2月中旬,51項問題線索已完成27項,正在整改中24項;反饋意見中的23項問題已經交辦給給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各相關部門。交辦的問題線索以及反饋意見中的問題已要求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各相關部門于3月10日前報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

  4、xx年,我局圓滿完成招商引資目標任務,榮獲招商引資先進單位。(宣招組[xx]1號)

  5、依法治市工作有序開展,制發《市環保局“七五”普法工作規劃》和《宣城市環保局xx年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要點》,重點突出,特色鮮明,較好完成了xx年度依法治理工作。

  二、創新爭先(目標分15分,自查分15分)

  1、我局承擔的省政府目標管理考核任務包括“空氣質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減少和地表水環境質量”兩項指標達標。據省環保廳初步反饋,xx年我市空氣質量排名全省第八,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減少和地表水環境質量兩項考核結果均為滿分,全省排名并列第一。

  2、xx年,我局共承辦人大代表建議7件,政協提案11件,辦結率100%,滿意率100%。榮獲市三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辦理工作先進單位。

  3、xx年,我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要求,榮獲“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單位”。

  三、服務基層(目標分15分,自查分15分)

  1、xx年,市環保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及市直工委、市扶貧辦的具體指導下,按照“精準扶貧”工作要求,認真做好結對扶貧工作。xx年,我局提供幫扶資金8萬元,在去年的1月、4月、9月和12月開展集中走訪幫扶4次,每名科級干部送去幫扶資金1000元,了解幫扶對象生活、工作情況,點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幫扶。根據幫扶村的實際情況,安排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資金12萬元,主要用于農村垃圾污水治理。

  2、xx年,我局圓滿完成培育文明道德風尚、建立誠信守法的市場環境、營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建立長效常態的創建工作機制、做好網上申報等文明創建工作;認真履行路長單位工作職責,與社區和各段長單位配合,全力推進“聯點共建”和路段管理工作。

  3、制發《市環保局政務公開任務分解表》,確定各科室、各直屬事業單位政務公開信息聯絡員,嚴格執行政務公開有關制度要求,著力抓好各項工作落實。xx全年完成書面依申請公開12件、網絡依申請公開1件,通過網站、新聞媒體、微信、微博等形式自動公開政府信息3000余條,發布數

【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報告】相關文章:

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自評報告12-30

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報告15篇12-22

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自評報告15篇12-30

推動高質量發展心得01-05

醫院高質量發展方案03-25

企業高質量發展方案04-03

綜合績效考核述職報告(精選10篇)09-27

醫院兒科高質量發展方案11-05

教學高質量發展心得(精選19篇)10-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邳州市| 禹州市| 元氏县| 叶城县| 定襄县| 东辽县| 湘潭市| 千阳县| 招远市| 凤山市| 洞头县| 寿光市| 高唐县| 贺州市| 长武县| 丹巴县| 凤城市| 寿光市| 蚌埠市| 柘荣县| 新巴尔虎左旗| 苏尼特右旗| 巢湖市| 惠州市| 垫江县| 元谋县| 石棉县| 罗源县| 鸡东县| 隆化县| 明星| 莫力| 芒康县| 平武县| 大冶市| 呼玛县| 沧源| 景泰县| 香港 | 昔阳县| 呼伦贝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