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書包作文300字四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書包作文300字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書包作文300字 篇1
未來書包將是未來世界的第一發(fā)明。發(fā)明人當然就是我了。
未來書包能變色。每個書包上都有調(diào)色器,你喜歡什么顏色,就可以點點調(diào)色器上的顏色,如果不太喜歡了,還可以重新更換顏色喲!你就可以擁有色彩鮮艷的書包了。
未來書包體內(nèi)含有自動導航裝置,并有象車一樣的輪子,只要你把家跟學校的地址和路線輸入到里面,它就會自動走到家和學校,這樣你就可以不背書包了。
這個書包還能幫你收拾書本呢!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書包就長出大“眼睛”和“手”。書包用“眼睛”看書桌上的書,就用“手”把看到的挪在外面書和學習用具收到自己的“肚子”里去了。
書包還有“耳朵”呢!上課了,你只用告訴書包需要什么書,書包“聽”了,就自己用“手”從“肚子”里拿出來擺到桌子上了。
怎么樣?厲害吧!在不久的將來,我的發(fā)明一定會成功,就會幫助到未來的小朋友了。
書包作文300字 篇2
嗯?這個題目怎么這么奇怪?誰上學不背書包?可有的小朋友就真的不背書包呢!
每天上學時,有些學生的家長,背著孩子的'大書包,或走路,或騎車,或坐車,總之是孩子輕松,你背書包嗎作文。有的雙胞胎家長,一個肩膀背一個書包,可真受累呀!同時,還有孩子上課外班的書包,自己上班的包,真是大包小包啊!
而放學時,依舊是家長們擔起重擔,還要給孩子買點好吃的。有的是爺爺奶奶接,孩子在前面跑,老人在后面喊:“大孫子,等等我,我跟不上了。”這被愛包圍的場景看似溫馨,可我覺得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其實,我們都不小了,應該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應該讓家長代勞了。一直不背書包的話,你會背不動的。如果我們上到六年級了,還讓家長背書包,那多丟人哪!
說起來臉紅,我也是讓家長背書包的,寫下這篇作文后,我決心再也不用家長背書包了,也要體諒他們的辛苦。不僅僅是背書包的事,很多事都要學著自己去做,鍛煉自己的獨立能力,對我們的將來有益而無害。
小朋友們,你們背書包嗎?如果不背的話,那就從現(xiàn)在開始吧!
書包作文300字 篇3
有一天晚上,我的橡皮、文具盒、作文書經(jīng)常在一起玩。它們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但有一天它們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執(zhí)。
橡皮抱怨地說:“文具盒走到那里我就得走到哪里,并且我每天都必須關在文具盒的肚子里面,快把我憋死了。我什么時候才能有充分的自由呀。”文具盒說:“是啊!
只有主人每天打開我,你才能出來玩,這是因為我們職責不同呀!”橡皮又說:“我一定要讓小主人把我放出來。”作文書納悶地說:“你們在討論什么?”橡皮和文具盒把事情的經(jīng)過全部講給了作文書聽,然后一起說:“你給我們評評理,誰說得對。”作文書馬上問書包爺爺,書包爺爺說:“文具盒說得對,橡皮只能到主人學習的時候才能出來。你們都是好孩子,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為小主人服務呀!
所以你們一定要團結一致共同為小主人服務,才能都從工作中收獲到快樂。”巨人學校亞奧學校指導老師:祝玉靜指導老師點評:這篇作文想象力很豐富,充滿童真童趣。并且在文章的最后說明了一個“團結才有力量”的道理,這樣就使小作文有了一定的思想深度。
書包作文300字 篇4
2201年人類的科技非常發(fā)達。很多人工產(chǎn)品被發(fā)達的科技所取代,包括小學生的書包。
那時小學生的書包與現(xiàn)在的書包大不相同,書包內(nèi)部裝有智能芯片,外面裝著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按鈕。紅色按鈕可以調(diào)節(jié)書包的大小。假如你要去上學,你就可以按一下紅色按鈕,書包就會立刻縮小到你的手掌那么大,你可以拿著書包去上學,非常方便。可能你會問一個問題:“書包這么小,還能裝下書本嗎?”哈哈,你們放心吧。書本內(nèi)部有夾層,別說課本了,就連筆記本電腦都裝得進去。
黃色按鈕可以幫你解決你不會的問題。如果你有一道不會的問題,只要你按一下黃色按鈕,接著說出你的問題,這時書本上的微型話筒就會接收問題,然后把問題傳給智能芯片,智能芯片會快速作出判斷,最后通過微型話筒說出正確答案,非常方便。
藍色按鈕可以讓書包帶你去任何想去的地方。只要你接一下藍色按鈕,書包就會變成飛行器,帶你去目的地,一點都不比飛機差,還可以保護環(huán)境呢。
我要努力學習,天天向上,爭取早一點兒造出這種書包。
【書包作文300字】相關文章:
書包的作文01-10
小書包作文:我可愛的小書包08-18
書包02-01
書包的故事作文09-01
未來的書包的作文06-24
未來的書包作文06-21
心愛的書包作文06-30
書包的幸福作文05-26
愛的書包作文08-17
我的書包作文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