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周記精選15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轉眼一周又過去了,一周的經歷,可以助長我們的閱歷,請好好地記錄下在周記里。那么寫周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周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周記1
今天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外婆給我送來了許多好看又好吃的粽子。一個個大大的粽子用長長的綠葉子包成四個角,再用一條細繩子把它系緊。做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還可以在里面添加一些蜜棗、雞蛋黃、瘦肉、板栗等等。剝開熱氣騰騰的粽子,頓時芳香四溢,雪白的糯米像變魔術似的已經成了琥珀色的',晶瑩剔透,十分誘人。我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果然香甜可口。
粽子是端午節中必不可少的食品,除了吃粽子,端午節的習俗還有很多:有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艾葉菖蒲、小孩配香囊等等。
今天,我還上網查看了有關端午節的資料,我知道端午節還可以叫午日節、重午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等。我還知道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
在這個家家戶戶飄滿粽香的日子里,我不僅品嘗了美味的粽子,而且還收獲了很多知識。
端午節周記2
今天我可高興啦,因為今天又是端午節,又是我爸爸的生日。
這一天,我起的最早,因為我很興奮。不一會兒,爸爸、媽媽帶我去超市給外公、外婆、爺爺、奶奶買過節的禮物。買完了禮物我們就去外公家了,給外公、外婆送上禮物,并給他們送上了節日快樂的祝福。
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就會想起關于端午節的傳說和由來。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叫屈原的人,他很愛自己的`國家,為了國家的興旺他犧牲了自己的生命,跳到了汩羅江里,人們為了不讓魚兒吃他的身體,就包了很多粽子喂魚。從那以后,人們每到這一天,都會包粽子來紀念屈原。
我們要學屈原的愛國主義的精神。
端午節周記3
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讓我告訴你吧。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所有傳統節日據統計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浴蘭節、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紀念屈原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為五五節,因為端午節是在農歷的五月五日,是三個重要的中國節慶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中秋節和農歷新年。
這個節日的由來是古代中國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他是一位愛民而且又受到尊崇的官吏,但是由於一位充滿嫉妒的官吏陷害,而皇帝也聽信小人的.話,將屈原流放了出來,由於無法獲得皇帝的重視,屈原在憂郁的情況下投汨羅江自盡。
端午節周記4
今天是端午節,也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是我們紀念古人屈原的節日。在這一天我們可以吃美味的粽子。
早上媽媽早早的起床了為我們準備了豐盛的早餐,我和剛從開江回來的姐姐津津有味的吃著。但媽媽說要我們打掃房間、客廳的清潔。我和姐姐便開動了,不一會我和姐姐就把清潔打掃完了。
干完這些便幫媽媽擇菜,突然媽媽喊我到樓下買啤酒。我便拿著錢出門了,買完我回到家后。看見二姨爹已經到了我們家,媽媽還一邊嘮叨說:你外公咋沒來?我不是讓人轉告他了嗎。不一會兒的功夫媽媽把一大桌豐盛的菜肴做好了,我們就只等外公和爸爸了。
時間已經12點了爸爸早早的`回來了,我們左等右等外公還是沒有來。我們就沒有等了,媽媽今天做了好多菜。油炸魚、粽子、酸魚湯、辣子雞、油炸松餅、花椒黃瓜等等。都是我最愛吃的菜,還有魚那可是我二姨爹親自在河里釣,吃著可香了。
唯一的遺憾是外公沒來,但這個端午還是過的十分快樂!
端午節周記5
今天,是端午放假,本想出去玩,但外面下著傾盆大雨,就只能在家里看書。
我看了一本《中國節日故事》,書上告訴我端午節的來歷:“戰國時代”在楚國有一個很有智慧的人,名叫屈原。他非常愛國,受到楚懷王和楚國人民的信任、重用。后來,遭到*臣的'陷害,被流放到了和汨羅江畔。為了保持自己高尚的品格,他抱著一塊大石頭跳進了江水里。那一天正好是農歷五月初五,大家為了紀念他,便把這一天叫做端午節。
聽著外面“嘩,嘩,嘩”的雨聲,我坐在書桌前,思想仿佛飛到了兩千多年前屈原的時代,仿佛看到屈原投江時凄慘的情景,仿佛聽到汨羅江水在咆哮。外面的大雨好象是蒼天被屈原的行為所感動而下的,在為屈原抱不平,在為屈原哭泣。
端午節周記6
盼望已久的端午節終于到來了!我終于可以回老家看望我十分想念的爺爺了!
一大早,我就早早地起床,收拾好書包,準備出門。高速路上的車來來往往,川流不息,雖然回家的心很急切,但是大家都有序的排隊通行,所以我們很順利地只花了2個小時就回到了我的老家——諸暨市璜山鎮五灶村。
車還沒有停穩,我就看到了我親愛的'爺爺在停車的院壩等我,啊,親愛的爺爺,我真想你啊!
接下來的兩天,我上午寫字,學英語,完成數學實踐作業,下午和奶奶一起包粽子,做麻花,和爺爺一起下象棋,在村里散步,玩的可開心了!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轉眼我就要回杭州了,我依依不舍地和爺爺告別,一遍一遍地說再見,心里非常難過,我盼望著暑假快點到來,我就可以又回來看我的爺爺了。
端午節周記7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一家人五點就起床,按照習俗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雙手捧起晶瑩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時間我覺得眼睛好像亮了好多。直到坐在教室讀書時還覺得眼睛特別亮,什么字都能看清楚。
放學后,我撒開腿就往家里跑。剛到門口就聞到粽子香,一進門就看見爸爸做了一桌子好菜專門等我回家吃;我洗過手來到飯桌前,先給爸爸媽媽一人解了一個粽子,撒上白糖,然后給我自己解了一個漂亮的'三角粽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飯桌上,我們一家邊吃邊聊,屋子里充滿了端午節的快樂氣氛,彌漫著香噴噴的粽子味和濃濃的艾香。
吃完飯,媽媽給我耳朵上抹了雄黃酒,給我嘴上摸了唇膏,給我手腕上戴了紅線繩,把我打扮得和粽子一樣香,就讓我到學校去學習。
我愛吃粽子,愛過端午節,愛享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端午節周記8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我國一個很重要的節日,大家都要去看望老人,走親戚。
早上我在去姥姥家的路上,我看見很多人都在買粽子,糖包,菜包的,手里都提著禮品,到處充滿了過節的氣氛。看到這些,我就問媽媽,端午節是怎么來的,是怎樣的一個節日。媽媽就給我講起了端午節的由來。原來端午節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投江后,因為老百姓愛戴他,把吃的東西都投到江里,讓那些魚,蛟龍什么的吃飽了不再吃屈原的身體。所以現在就有了吃粽子的風俗。全國各地端午節的`風俗都不一樣,有的賽龍舟,有的吃粽子,有的驅蚊蟲。一路上,我聽的津津有味。中午,姥姥給我們做了一大桌豐盛的菜。我們一家人一邊吃一邊說說笑笑,非常開心。我還很自豪的給姥姥他們講起了屈原的故事。外公一直夸我,長大了懂的還挺多的。聽了這句話,我朝媽媽擠了擠眼睛,會意地笑了。
今年的端午節我覺得過的挺有意義,吃著好吃的東西,還學到了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端午節周記9
廣西左江是龍船的搖籃,農歷五月初五發大水,叫龍船水。
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包涼粽,在門前插艾葉,把樟腦丸裝在小絲網袋里,掛在小朋友的胸前避邪。大一些的哥哥姐姐,要喝一口雄黃酒,根據古老的傳說,蛇精變成的人,喝了雄黃酒,就會現形。而包涼粽的習俗,是因為古時候一位叫做屈原的愛國志士報國無門,投江自盡,為了保護屈原的遺體,民眾劃著龍船向江中投放涼粽喂飽魚蝦,一年又一年,形成了龍船競渡的習俗。
我家住在左江邊上,從小時起,每年的端午節都觀看龍船比賽,看慣了劃龍船的隊員矯健的身影,聽慣了他們奮勇拼搏的呼喊跟有節奏的鑼鼓聲。而最為大人們津津樂道的是數年前,我縣龍頭鄉的'女子龍船隊曾經參加澳門國際比賽,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端午節到了,我們一邊吃著涼粽,一邊欣賞著精彩的龍船比賽,緬懷著古代的仁人志士愛國傳統,立志做一個熱愛祖國的好學生。
端午節周記10
今天是個快樂的端午,媽媽和奶奶帶我出去玩。我們的目的`地是去大福源,我們先來到買吃的地方,媽媽和奶奶買了許多我愛吃的東西:桃子、香蕉、果凍、蝦條、沙琪瑪、各種口味的粽子、魚頭、雞腿等等,我可高興了!
然后,媽媽和奶奶帶我去世宇娛樂城里玩游戲機,我玩了賽車、和田咚的打鼓、幸運機等,我們還得了許多票。玩完以后,媽媽和奶奶帶我去吃飯。我吃了一些小菜、雞腿、米飯、木瓜生魚湯,我吃得很飽,還喝了一些蔬菜汁和橙子汁,就更飽了。最后,媽媽、奶奶和我就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我覺得:今天可真是個特別開心又非常難忘的端午啊!
端午節周記11
中國的傳統文化好像天上的星星數也數不清,有過年的倒福、中秋節、還有端午節,現在我就給你介紹一下端午節。
傳說楚國的皇上是一個昏君,只顧吃喝玩樂,屈原卻說無效就投江自盡了,他投江時候還抱著一塊巨大的石頭,因為這樣他一下江就沉下去,在也上不來了。
屈原投江以后兩岸的.老百姓劃龍舟去救屈原,人們把江都找遍了,但還是沒有找到屈原的尸體。在這個緊張危險的時候,突然有一位百姓站出來,他說我們就不了屈原不要緊張,我們可以丟魚和蝦愛吃的東西比如:粽子、雄黃酒、蛋等東西去江里……
從此,人們把這一天作為端午節,人們一到端午節就劃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等……
時間慢慢長久了,傳統文化也慢慢流傳下來。
端午節周記12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吧!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它吧。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的必不可少的'活動就是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會末期。
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
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比賽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后決定名次。我國各族的龍舟賽略有不同。漢族多在每年“端午節”舉行,船長一般為20—30米,每艘船上約30名水手。
怎么樣?端午節龍舟很不賴吧!
端午節周記13
又是一年的五月,又是一個端午,又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后來為了紀念屈原,就把米裝入竹筒中投入江中,再后來就用蘆葉把米包起來煮熟自已家人吃。我們把它稱作粽子。粽子是端午節必須要有的.食品。賽龍舟是必須有的活動。其次就是洗艾草、喝雄黃酒、扣絨線、掛香囊等。
端午節周記14
每年的端午節,我都在外婆家里過,過了一個很充分很快樂的一個端午節。
每年的端午節,家里人都要去割艾草,或是去街上買一些艾草回來,放在門口前,插在后院里,只要有空的地方你都能看到有艾草立在那里,整個房子就像被艾草包圍了一樣,一片綠色,像是一片綠色的絲巾。這個艾草它有寓意,艾草能驅蚊除蟲,也可以驅災辟邪。所以每年的端午節大家都會買一些艾草放在家里面。
到了中午,外婆會給孩子們系上紅繩,有的`系在手腕上,有的系在腳懷上,有的系在脖子上。聽說這紅繩叫“長命繩”、“快樂繩”、“辟邪繩”。它是五色繩,它有青、白、紅、黑、黃,它們分別是木、金、火、水、土,可以強身健體,長命百歲。
晚飯到了,餐桌上的菜各色各樣,聞起來就香,中間盤就是魚了。大家聚在一起吃飯,幾桌的人都滿了,他們滿臉的笑容,話有說不完的話。端午節很熱鬧呀。
端午節,真是別具一格,令人難忘得端午節。
端午節周記15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我的家里會到處都飄散著濃而香的'粽子味:有四角形紅棗赤豆粽、三角形豆板咸肉粽、枕式鮮肉粽。外婆還會給我帶上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編織的“長命縷”,真好玩!這一天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每年的端午節吃晚飯的時候,我們一家子都會坐在一起,一邊吃著美味的飯菜,一邊聊天……媽媽告訴我,端午又稱重午,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所以端午節這一天一定要吃粽子賽龍舟。爸爸告訴我,端午節佩香囊、懸艾葉、菖蒲、懸鐘馗像是為了避邪驅瘟。外婆還教我一首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真是太有意思了,你一定也很喜歡吧?
【端午節周記】相關文章:
端午節周記10-19
端午節的周記11-25
端午節周記模板08-06
實用的端午節周記08-31
有關端午節周記09-16
關于端午節周記09-18
關于端午節的周記12-01
端午節周記【熱】12-07
【熱門】端午節周記12-07
端午節周記【熱門】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