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集錦15篇)
當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寫一篇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1
聽姐姐說今年的國慶、中秋雙節上映了一部新的電影,就在10月5日這天,媽媽帶我和妹妹走進了百信廣場的電影院,去看了《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
開始媽媽告訴我是一部喜劇片,但是在這里有笑聲、更有使我感動得淚流滿面的時刻。當我看到來自全國各地,每個平凡而又偉大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們為了她(她)們的家鄉,艱難而心甘情愿的付出時,我想到了我的家鄉—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
它是河南省偏西南部的一個小縣城,我雖然才回到家鄉不到兩年的時間,但我真的很喜歡。
這是個有山、有水、有寺、有廟、名人輩出的地方。山水環繞的七峰山、譚譚相連的七十二譚、美麗如畫的大乘山;避暑圣地望花湖水庫;由政府打造的《三河一廊》也在緊張的進行中;西漢時期的張騫的等候之地;千年的道觀練真宮,都坐落于我美麗的家鄉!
介紹了那么多是不是餓了?河南燴面的發源地就是我們方城,又稱為方城羊肉燴面!不僅在河南,就是在全國各地那也是美譽盛名的,縣城內有數百家燴面館,我們方城人把它當做主食。濃濃的羊湯配上獨特手藝制作的拉面,嗯~美味極了!
走出電影院,我告訴媽媽:“我要好好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也要像電影中的主人公一樣,把我們的家鄉建設的更加美麗富饒,我愛你!美麗的家鄉—方城!教師評語:語言簡潔明了,小作者通過觀影想到自己家鄉—方城,可以看出對家鄉的愛一種真情流露!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2
一天,我和媽媽一起去鐘山植物園游玩。
我們先來到了鴿子園。一進鴿子園,我就看見了羽毛雪白的鴿群。我想:許多鴿子都很怕人這些鴿子也應該不例外吧。我剛走進它們,它們居然朝著我們飛了過來,停在我的手和頭上。它們那飛翔的姿態,宛如和平的天使在飛舞。
我把鴿食放在自己的手心里,正巧,有幾只正要從我頭頂飛過的鴿子看見了我手中的食物,便改變了飛行方向。那只小胖鴿第一個飛到我的手上,它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口接著一口地吃了起來。接著又飛來了兩只鴿子,它們與小胖鴿爭先恐后地搶起食來。他們倆一左一右地擠小胖鴿。小胖鴿被擠了出來,便向高處飛去,一直飛到了小山丘的后面,自己玩去了。
我跑到小橋上,手里拿著一袋未開過封的鴿食。這時,有一只鴿子似乎發現了我手中的食物,便以戰斗機般的速度搶走了食物,然后迅速地向小山丘的后面飛去。我朝著“強盜”鴿飛行的方向趕去。哇!原來小山丘的后面就是鴿子們的家啊!看,幾只小鴿子正躺在巢里睡覺呢。它們睡得那么安詳,那么甜蜜……望著它們,我不禁感慨:這可真是一個溫暖的家庭啊!
正是有了這樣一個溫暖的家庭,我的家鄉才更加美好。我愛我的鴿子朋友們,也愛那陪伴了我度過難忘童年的家鄉——南京!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3
這個電影我真的是很喜歡,去年講祖國的那部看的我很激動,而這一部看的我特別溫暖,也是很應題講家鄉的故事,我是北京人,所以最期待葛優老師那段故事,看的太開心了,哪怕葛優老師一個人演兩個半小時我也樂意看。最讓我心疼的是徐崢導演的那段最后一課,想想作為一個老師最自豪的,應該就是看自己教育的學生成材了吧。不過,最后沈騰老師那段故事,如果讓我來排的話,我是排在最后的,也可能是看了兩個小時有點累了,也可能是因為這故事沒有太讓我感興趣吧,看第一場馬麗大鬧學校就知道后面會講啥了,果不其然和我猜的一模一樣,不過沈騰老師好像有一種魔力,就是我一看他就特開心,所以整體來講,這幾段故事都很不錯,既有中國各地的風情,又講了一個個動情的故事,很贊,適合假期一家人去看一看。
今天好開心,能去有幸去看了《我和我的家鄉》點映,整個電影歡樂不斷。5個故事當中,我個人最喜歡的是《天下掉下個UFO》UFO單元則是讓我笑得最徹底的,有下山神器——滾蛋,其中作為一個貴州人,我覺得他們拍貴州這段很地道,美食酸湯魚,方言,黃渤的油愛服鷗(‘UFO),還有科技,天眼和漂亮的苗家菇涼,真的會很棒。黃渤和王寶強真是包袱不斷,很有喜感,有想放松一下心情的朋友,推薦大家去看。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4
20xx年10月3日 星期六 陰
今天我和家人一起去看了《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看的間隙,回頭一看發現媽媽哭得不行了。不明白一部喜劇,媽媽為什么會哭?電影五個情節中的每一個都很感動,所以單從情節來說,我最喜歡回鄉之路。
“能為自己創造價值的人很多,但能為別人創造價值的人卻寥寥無幾。”這是回鄉之路最令我感動的一句話。上課之余,窗外的黃沙四起,她趴著窗摟著孩子們說:“孩子們,你們努力讀書,將來要回來治理這篇黃沙。”于是就有一群孩子心中燃起了信念的火炬。電影放映結束后,媽媽告訴我回鄉之路里的情節是她上學時候的真實寫照。一到春天,每天上學的時候課桌上都是一層厚厚的黃沙。現在我所見到的陜北和電影里的情節之所以大相徑庭。正是因為像喬樹林這樣的幾代治沙人的努力和付出換來的結果。這大抵就是媽媽會流眼淚的原因了吧!剛開始我以為的喬樹林就是大家以為的喬樹林那般刻板印象,聽到別人問他給家鄉帶回什么時,他回答帶回了愛一般啼笑皆非。直到最后才明白,原來喬樹林也是對家鄉愛得深沉,他也是那群心中燃起信念火炬的一員。同時也喚起了觀影者對家鄉深沉的愛。
媽媽還告訴我了一句話:為眾人抱薪者,不能使其暴于霜雪。世間有很多類似喬樹林一樣的抱薪者,他們是蕓蕓眾生里無數微茫星星中的一點光。這句話我不是很明白,也不是很懂電影,但經過媽媽的講解和教育,我也明白了一些道理,等我們長大了,自己發展好了,不要忘記改變家鄉,讓家鄉富起來,讓家鄉變得更好,為家鄉的建設添磚加瓦,獻出自己的力量。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5
這部電影分五個主題,分別從醫保、科技、教育、帶領鄉親們走向致富和農村建設來談論個人的家鄉,通過喜劇電影的方式來傳遞正能量!
《北京好人》主要講述了張北京為了朋友把自己買車的錢給他做了手術,可最后發現他朋友親戚,把自己買車的錢給他做手術,可最后發現,他其實也有醫保卡,哈哈!可這也讓許多人懷念友誼與親情。
《天上掉下個UFO》主要講述了一個村子里有一個科學狂創造了一個UFO,可這一切都為了對面村的那個她!因此來了幾個人調查此事,中間有個調查人員藏到了科學狂的發明里,鬧出一場笑話。
《家鄉的味道》講述人們為了沙漠治理,開始種蘋果樹,可經歷了一次次失敗,還是沒有放棄,即使身無分文也不忘對家鄉的奉獻,正如鄧超所說對家鄉的味道,那就是愛的味道。
《最后一課》主要講了一位老年癡呆的老師,急于回到了他在農村教書的最后一節課,村長為此絞盡腦汁,別人卻在抬杠鬧出笑話,最后溫馨地制造出最后一課的場景。令人感動!
《神筆馬良》是我認為最好看的一個片段,馬亮放棄去俄羅斯留學的機會,留下來為村子建設發展,他媳婦發現馬亮到處逃竄,引起笑話,可最后十分溫暖的結尾結束。
電影演完了,淚干了,人散了燈亮了,我對這部電影的喜愛沒完,我對家鄉的熱愛沒散。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6
我的家鄉在繁華的都市——北京,我家不遠處有個陶然亭公園,那里一年四季景色怡人,是我很喜歡去的公園。
春天的陶然亭,像一座美麗的大花園。公園的小山坡上,小草換上了淺綠色的衣裳。還有幾朵紫色的、黃色的、藍色的小野花從小草間冒出來,更增添了幾分春意。樹上的嫩芽也都爭先恐后地探出了頭。走在彎彎曲曲的小路上,我們欣賞著滿眼的春光。
夏天,小山上的樹長出了茂密的樹葉,象搭起了一座涼篷,走在小路上,感到非常涼爽。這時的小草已經變成了深綠色,花兒開的更鮮艷了。小蜜蜂在采蜜,小蝴蝶在翩翩起舞,小松鼠在林間躥來躥去,給夏天增添了許多生機。下雨的時候,我們打著雨傘,漫步在雨中,眼前一片霧蒙蒙的景象,樹上落滿了晶瑩剔透的水珠,把樹裝飾的漂亮極了,仿佛來到了人間仙境。
秋天,小山上落葉紛紛,落葉的顏色有紅的、黃的、棕的,落在地上,鋪成了一個五顏六色的地毯。我走在“地毯”上,“地毯”沙沙地發出清脆的聲音。原來,這就是秋的聲音啊!小草換上的金黃色的毛衣,顯得更加美麗。小野花打了個哈欠,睡在了土里面,下一個春天時,它們會開的更美、更艷。
冬天,潔白的雪給小山坡披上了一件雪白的外套。樹上開滿了“梨花”。我踩著那雪白的“地毯”,漫步在雪中。我的心突然變得純潔、明亮,一下開心起來,我抓起了雪,揉成了一團,和爸爸媽媽打起雪仗來。啊!冬天好快樂呀!
陶然亭公園四季的景色優美,我愛陶然亭公園,我愛我的故鄉——北京!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7
我和我的家鄉真的太好看了!作為我和我的祖國的姐妹篇來說,個人覺得這一部更加出色,不管是從每個單元的劇情、演員的表現來說,還是各個單元之間的起承轉合,我覺得他作為一部國慶獻禮片,都做得非常優秀。如果讓我給這部劇的5個單元做一個個人喜好排名的話,那我的順序應該會是 最后一課>神筆馬亮>天上掉下個UFO>北京好人>回鄉之路。把最后一課放在第一是因為范偉老師的演技實在是太好了,這個單元也是我哭的最多的一個單元,實在是太感動了。然后特別幸運的是主創見面會還來了我特別喜歡的昊然弟弟,昊然弟弟真的是太帥了!
繼去年我和我的祖國之后,今年我和我的家鄉繼續由幾個小故事組成。其中徐崢,陳思誠等都是我喜歡的導演,影片5個故事雖然各自獨立,但都體現了對家鄉的情感,非常適合在國慶節這種節日觀看,推薦去影院觀看。
從去年《我和我的祖國》開始,國慶檔的主旋律似乎找到了另一種表達方式,那就是大國崛起,人民生活富強,具有強烈的時代感,自豪感。如果說,《我和我的祖國》突出的是國家概念,強國理念;那么今年國慶檔《我和我的家鄉》表達的是與個體長期生活更密切相關的歸屬感,那就是生我養我的那一片天空,土地,和河流,也因而這種更接地氣的家鄉表達更能喚起國人的認同感和共鳴感。當然從完成度來看,《我和我的家鄉》比去年的《我和我的祖國》完成度更高,笑點更密集更自然,尤其是《夏洛特煩惱》原版人馬組合帶來的《神筆馬良》,徐崢的《最后一課》,令人驚喜不斷。同時淚點上,也因為融合了師生情,家鄉的淳樸,也更能擊中觀眾內心的情感。希望這樣的主旋律電影還能繼續延續,與個人密切相關,同時又笑中帶淚。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8
我的家鄉在龍泉桃花山下。
每年三月,桃花山上開滿了色彩紅艷,白里透紅的桃花,名副其實,桃花山上就是漫山遍野的桃花,以前龍泉有個節日,每年三月十八這天為桃花盛開而準備的“國際桃花節”,桃花正好長得繁榮昌盛。還有明星來助陣,山上可以說是人山人海。
從山腳沿路上去,沒多久,你的眼中會布滿了桃花,這些桃花粉紅粉紅的,十分奪目,斑斕多姿,密密麻麻的桃花融在一起,沉浸在這無邊無際的粉紅花海,讓人從眼中到心底都甜滋滋的。這一片粉紅花海,猶如繽紛五彩的錦緞;又如小姑娘羞紅的臉蛋;又好似粉紅色的地毯。
鮮艷奪目的桃花不僅色美、味香,還可以溫暖人的心扉,讓人看了就神清氣爽,精神煥發,桃花的香氣更是沁人心脾,一朵朵奇花異葩爭奇斗艷,但人們的眼睛里裝得最多的就數那賞心悅目的桃花了。
一陣清風吹過,一陣陣花雨零零散散地飄落下來,山野像鋪上了一床粉艷的大錦被,一簇簇鮮艷的花骨朵鑲嵌在樹枝上如同無數只蝴蝶,翩翩起舞,風姿綽約。
山野里,一片粉紅粉紅的桃花,好似燃起的熊熊烈火。
穿行在桃樹之間,頓時,四周花香四溢,向前一望,還有一片色如翡翠,狀如圓月的湖,沒錯!這就是寶獅湖,四周有許多棵零散的桃樹,飄散著花雨,落英繽紛,正好應了一句“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啊!
我愛你——我的家鄉!
學生觀看《我和我的家鄉》有感心得體五篇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9
國慶期間,我去電影院看了一場既幽默又感人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
這部電影是《我和我的祖國》的姐妹篇,講述了5個單元的故事,從預告片來看,我們就可以知道五個故事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主人公們都想保護、愛護自己的家鄉,去保護家鄉身邊的每一個人。
這部影片中最讓我感動的是第四個單元故事——《最后一課》,老教師范爺爺得了阿茲海默癥,也就是老年癡呆癥,他總覺得自己身處在曾經教書的山村里,常常念叨著要給一個孩子拿顏料,完成孩子想畫一個學校的夢想。在醫生的建議下,老爺爺的兒子帶著老爺爺回到小山村,與老爺爺當年的學生一同還原再現了二十多年前的老教室,一群人陪著演了一出最后一堂課的情景,幫助老爺爺實現這個念想,師生相遇的那一刻,每個人都熱淚盈眶。《最后一課》讓我看到了一位老師對學生樸素而又深刻的愛。
觀看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使我明白了無論身在何處,對家鄉的情感依然讓人魂牽夢縈。祖國強大了,家鄉富裕了,我們現在的.生活更幸福了。
我愛我的家鄉!我愛我的祖國!
教師評語:家鄉是我們的根,小家的力量匯聚成大家的溫暖。回報家鄉的最好方式,就是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本領,為家鄉的明天作出應有的貢獻!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10
我的家鄉是著名三大火爐之一——江城武漢。這里的名勝古跡繁多,杰出人物數不勝數,名優特產嘗不勝嘗。讓我一一道來吧!
武漢位于長江和漢江的交匯處,處于中國腹地,素有九省通衢之稱,長江和漢江把武漢分割為漢口、漢陽、武昌,號稱武漢三鎮。
在武昌長江邊的龜山上,巍峨聳立著江南三大名樓之一——黃鶴樓。黃鶴樓外觀古色古香,上有飛檐5層,攢尖樓頂,飛檐斗拱,金色琉璃瓦屋面。樓外的鑄銅黃鶴,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唐朝詩人崔顥曾在黃鶴樓上題詩,傳為千古絕唱。
在漢陽龜山西麓月湖南岸,還有一個著名的景區——古琴臺,上刻“琴臺”和“伯牙撫琴圖”。它出自著名的歷史典故:俞伯牙高山流水遇鐘子期,結為知音的故事。
武漢還出了著名的女作家池莉,著有《池莉文集》、《煩惱人生》、《不談愛情》等。她的作品有許多拍成了電視劇。
武漢的小吃也很有名,特別是熱干面、清蒸武昌魚,備受大家的青睞。武漢的熱干面,最有名的當屬“蔡林記”。但正宗的“蔡林記”已經拆掉了,不過在漢正街口有一個李記熱干面可以代表武漢熱干面的特色,有機會記得去嘗一嘗啊。來武漢不食武昌魚是一大遺憾,毛澤東有詩吟道:“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武漢的洪山菜薹更名揚四方,相傳曾經是皇宮供品,甚是好吃,在這個冬季,你可以盡享口福,體會一下做皇帝的感覺了!
這就是我的家鄉,我愛我的家鄉!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11
我現在待的地方就是我的家鄉,我長大的地方,家鄉發展越來越好,科技也越來越發達,看完《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感觸很大,本來當我看到王寶強那一段時,以為又是一場鬧劇,但是一集比一集精彩!無論鄧超還是沈騰的演技都非常棒,讓人捧腹大笑之后又深深的感受到其中的寓意。
讓我感受最深的是范偉演的鄉村老師,我是全程淚目的看完,劇情講的是在瑞士得了老年癡呆癥的老教師,很想完成自己人生的最后一塊拼圖,于是兒子把他帶回了1995年離開鄉村時的老教室,他曾經的學生,現在已經長大成人,孩子們把那個曾經僅靠豬窩,打雷下雨就嘩嘩漏雨的教室逼真的還原出來,時間定格在那一天,當冒雨為孩子取回的染料時,卻跌到在教室外的水渠里,時空交錯,范老師看到自己當時一幕幕,他臨走時的不舍,對孩子因沒有畫筆而無法完成心中的那個校舍時的愧疚,此時,孩子的手機響了,孩子們捧出了大把的畫筆,可是他再也無法回到過去,去完成他那最后的一分愧疚與不舍。范老師茫然若失,走在全新而陌生的道路上,直到最后來到那個彩畫一般的新學校,見到了那曾經沒有畫筆的孩子已經成才,范老師才最終釋然,與自己的學生緊緊相擁!
我覺得這不是喜劇,這是一部讓人淚流滿面的電影,人強大了,就會感恩過去,而祖國強大了,我們更要感恩過去,如今,無論今后我們是大富大貴,還是平凡普通,我們都不要忘了生我養我的故鄉,不要忘了曾經為我努力指點的鄉村老師!
這些就是我對這部電影的深刻寓意!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12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安康。安康的春節熱鬧、溫馨、祥和。
臘月二十三小年,家家戶戶便傳來了酒肉的香氣,大人小孩的臉上寫滿期盼,等待新年的到來。這時候,家家戶戶更加忙碌了,進行大掃除,預備好肉、雞、魚、蔬菜、干果……
除夕最熱鬧。家家戶戶都開始貼對聯、貼年畫,還有那別致的窗花。大清早,媽媽就開始在廚房里忙活兒了,準備年夜飯。安康年夜飯的傳統是八涼、八熱和一鍋色味聚全的湯。湯的種類很多:有濃郁的的羊肉湯、鮮嫩的雞湯、油脂豐富的排骨湯等。我從房間里就聞到了媽媽做菜的香味兒,只好強忍著口水。終于
開飯了,看著那一盤盤擺放精美的菜,便迫不及待地動起了筷子。吃過飯,春節聯歡晚會便開始了,我們坐在電影視機前一邊看一邊聊天,還幫媽媽包大年初一的餃子。不一會兒,門外傳來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這炮聲要持續到天亮才停下來。除夕夜家家戶戶燈火通宵,很多老年人都不睡覺,因為這一天要守歲,據說是一個老傳統。
正月初一早上,小孩子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吃過了餃子,就和大人們一起給長輩們拜年。我們小孩子的嘴像是抹了蜜似的,見了長輩便不停地說“拜年拜年,紅包拿來”,逗得長輩們樂呵呵的,紛紛給我們分發壓歲錢,拿了壓歲錢的我們,便一溜煙似地跑開了,男孩子買炮玩,女孩買貼畫,村里村外蕩漾著快樂的笑聲。
正月初十之前都是親朋好友間的你來我往,最辛苦的還是家的里的主婦,一天要做好幾桌子的飯菜。正月十一開始,民間文藝展演開始,人們都去演出,金州廣場人山人海,歌舞飛揚。
元宵節是春節里的又一個高潮。這天,到處張燈結彩,紅火而美麗。人們還要吃圓溜溜的元宵呢!寓意團團圓圓,晚上人們去猜燈迷、放煙花,真是一個歡快的日子啊!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13
看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全場笑聲不斷,也有催人淚下的。
1、幸福是大家都在追求的。
無論是神筆馬亮、最后一課、天上掉下個UFO等所有故事里的大大小小人物,都在努力追求幸福,追求物心雙幸福。
村里小賣部開分店是追求幸福,掩蓋UFO是假的是追求幸福,騙人來種果樹治理風沙還是追求幸福。
幸福人人向往,關鍵是如何才能真正幸福!
2、那些充滿大愛的人,是幸福的。
最后一課里的老師,風沙村的那個老師,那個不出國留學只想當村書記的馬亮,都是充滿大愛的人。
他們內心裝了很多人的幸福,因此他們也非常幸福。
當苦難不是為自己吃的時候,吃苦是可以成為幸福的事。
人生最幸福的時候,或許就是最無私、最純粹、最能愛人的時候。那個最幸福的時刻,會深深刻在內心深處。
3、幸福真的取決于物質嗎?
《我和我的家鄉》確實把我帶入了童年的家鄉。記得那個時候,小轎車是太難看到了,哪有什么堵車的事,車最多的地方往往是長途車過江的碼頭,而且還多是貨車。小時候讀書,確實沒有什么高樓,讀小學似乎到了最后一年才有四層的教學樓。吃的零食,玩的玩具,確實都非常少,似乎連課間餐都是爸媽因為怕我饞從牙縫里擠出來的。
當物質如此豐富了,我們的幸福感是否遠超以前呢?
我們是否會因為追求物質,迷失在物質的欲望里,而產生了一堆煩惱、一堆痛苦?
我們是否應該反省一下我們和這個世界的關系?反省一下,我們活著究竟是為了什么?
人人都在追求幸福,但是如果只是隨波逐流,卻未必能幸福!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14
從安陽老家回來,我們一商量去看電影吧,就看《我和我的家鄉》。場內滿滿的,可見電影很受人喜歡。和《我和我的祖國一樣》也是由五個故事組成。第一個是《北京好人》。一開始就被葛優自帶幽默的樣子逗笑了。張北京為了幫助來自家鄉的表舅看病能夠用上醫保,鬧出了一出鬧劇,最后卻發現表舅也有醫保卡。在令人發笑的同時,也充分展現了勞動人民的善良、淳樸、可愛,同時更加感受到祖國在醫療保險上給人民帶來的保障,讓人民幸福安康。祖國溫暖的懷抱,有力的臂彎,讓每一個中國人幸福安心。《天上掉下個UFO》《回鄉之路》《最后一課》《神筆馬亮》都從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視角展示了祖國這些年的發展和變化。這是國家的政策和人民的不懈努力的成果,是每一個中國人的驕傲。
《最后一課》中的范老師,讓作為一名小學教師的我深有感觸。在那樣一個小山村,一呆就是十年,并且在他的人生長河中,這段生活和記憶是那么深刻和閃亮,指導老年癡呆時還在拼湊那時的愿望和畫面。我想這是怎樣的一種人生理想,是教育的真正意義所在,是作為一名普通教師最寶貴的東西————帶著那些渴求改變命運的孩子們,一起走向自己的未來,能夠帶著他們走出貧困和匱乏。范老師用自己的青春和熱愛,喚醒了地處山村的那一群孩子,當那群孩子長大后各自都有了更好的生活后,再現當時的課堂,都忍不住被老師的愛和用心所感動,那一刻我的淚水奪眶而出。是啊,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該有的是信念,是理想,是對那些渴求知識和改變的孩子的啟迪和引領。我們能為教師,真的是幸運的。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15
回顧最近看的電影,是《我和我的家鄉》。看完這部電影,最大的感觸,是笑中帶淚。總有那么一抹抹情節戳中心靈,為之一顫。
五個小故事里看葛優的那種信手拈來的幽默,黃渤、王寶強、劉昊然他們那種灑脫的歡樂,沈騰和馬麗那收放自如的幽默,讓人收獲相當輕松的歡笑體驗。這些擅長幽默搞笑的演員,通過表演把喜劇的特點,呈現給觀眾,令人捧腹一樂。
淚點是每個故事的背后是每個背井離鄉的游子對家鄉那種無法割舍的愛,對家鄉的眷戀和不舍。每個人對家鄉的小愛,更提現了中國人對家鄉熾熱的大愛。
醫療政策、山區發展、鄉村教育、治沙環保、新農村建設,都是緊扣時代步伐的主旋律。從喜劇出發,從淚目結束。每個故事都觸動了很多人的內心深處。
特別是鄉村教育,范偉主演的《最后一課》這個單元,不自覺地想起學生時代遇見的那些老師。在雨中奔跑、摔倒的身影,尤為觸動內心。為教育奉獻自己的老師,推動了鄉村的發展,總之,所有用心給下一代奉獻教育與愛意的老師,是值得得敬畏的,也是最能觸人心弦的。
“大鐘啊,你的頭怎么變大了?”“憋的呀!”——《最后一課》 “大鐘啊,你的頭怎么變大了?”“憋的呀!”——《最后一課》。
這部電影,值得大家在閑暇之余抽空看一看。沒準你也會像我一樣,不知不覺的淚來了。是發自內心的觸動,也被故事情節的感動。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相關文章: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05-01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05-16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06-03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08-12
我和我的家鄉電影觀后感11-05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11-26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精選20篇)10-09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15篇11-04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11篇03-05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15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