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美的歷程有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美的歷程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第一次這么認真讀這么長的一本書,初次接觸,就已經激發我對這本書的興趣,帶著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終于看完這本浩浩湯湯的著作,也讓我感受了文明古國的心靈歷史,體會了美的歷程。
徜徉于書本,不僅是一次文化藝術的旅行,更多的是讓我們心里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觸,是一次心靈的洗禮,“震撼”這厚重的文字也不足以表現這其中的分量了。在這個和平,快速發展的時代,有幾個人的思想還可以回到過去,認認真真地品味“美”,在《美的歷程》一書中,從美所產生的源頭,沿著時代的順序,分析了各個時代美學的基本特征。
從盤古開天辟地開始,美就已經貫穿整個歷程,從原始遠古藝術的“龍飛鳳舞”殷周青銅藝術的“擰厲的美”,走到今天科技“高技術的美”,人們的生活似乎也變的愈加的沉重神秘了;六朝.唐.宋佛雕像,宋元山水繪畫以及詩.詞.曲各具審美三品類,明清時期小說.西區由浪漫而感傷而現實之遷等等重要觀念,也證明了美學的不同時代的特征,從宏觀鳥瞰角度對中國數千年的藝術.文學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學把握。
作為藝術生,或許在一般人眼里,我們是與生俱來的稀有動物,我們具有非一般人的審美能力,可說到底,我們似乎也不曾懂得“美”是一個怎樣的名詞,該怎樣去理解它?正如李澤厚先生的《美的`歷程》所提到,藝術趣味和審美理想的轉變,并非藝術本身所能決定,決定它們的歸根到底仍然是現實生活,人類只是美學欣賞的被動者罷了。這一句話似乎也讓我懂得:美——并非藝術本身決定,也不能只靠一種單純的藝術眼光去看待的,遠不是任何猙獰神秘的東西都能成為美的。
學藝術的人也并非是稀有動物,他們也是具有常人的眼光。像李澤厚一書中提到:美是需要歷史.美術.文學等全面的知識積累,震撼中國藝術的同時,在文明古國面前,每一個人都無奈自己才疏學淺,深感不足,因此,思索,把握和追求也可以造就出一代文藝,一種美。
作為中國當代大學生,中國源遠流長的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們又可以了解多少,是不是紅燈綠酒的生活早已埋沒我們想要向后追溯的熱情?就更談不上如何去發現美,如何延續美...文末,李先生在美學層面上,給人性的定義也說明了我們應該以怎樣一種姿態去對待過去博大精深的美,對待藝術,對待生活中和意識中的美,對待發展中的美,正像李澤厚先生在最后說的,“美的歷程是指向未來的”。
【讀美的歷程有感】相關文章:
讀《生命的歷程》有感作文(精選6篇)02-10
讀《最美的散文》有感范文07-13
讀《最美的名字》有感作文06-30
美的歷程讀后感10-23
《美的歷程》讀后感06-08
難忘讀研那段歷程散文09-10
讀最美的一課有感作文07-09
美的歷程優秀讀后感想心得09-14
美的歷程讀書筆記范文(精選3篇)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