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觀后感范文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后感吧。觀后感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千與千尋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千與千尋觀后感范文1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
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后揮手道別。——宮崎駿《千與千尋》的故事很簡單,不過對于我們來說,一千只眼睛,一千個不同版本。
這次的觀看,對影片中,白龍同千尋說“記住自己的名字……如果忘記自己的名字了,你就再也回不到起初的世界了……”印象很深刻。
凡是與湯婆婆簽過合約的人,他們的名字都會被收去,用新的名字代替。在影片中,名字代表著“初心”,當你使用自己的新名字,用著用著便會忘記自己原本的姓名,甚至會忘記自己的初衷而被所處的生活環境同化。
湯婆婆把千尋的名字收走了,從此千尋叫小千,她要在湯婆婆的小屋里開始努力工作,換取父母的自由,回到原來的世界。
在這個歷程中,慶幸有白龍的守護,千尋一直記得自己的名字。千尋也始終做自己,她是在湯屋工作里認真的小千,卻始終沒有丟卻自己的初心,沒有被環境同化。一個正直、善良、可愛、勇敢,不為金錢利益所惑,經過種種歷練,最終讓父母得救,獲得自由。
我曾經認為一個的名字只是一個稱號而已,無關緊要。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對于名字,我認為她有著特殊的寓意。就像,生活中我們所要扮演重角色一樣,稱呼不一樣,但內心卻一定要記住自己的真實名字。
名字,它就像自己心中一份崇高的信仰、待人處世原則;名字是一個代號,標簽,看人需要跳出字面,拋卻所戴的`有色眼鏡,看到名字之外的東西,才是好的!
每次看動漫的過程都是一件特別開心的事,忘我陶醉于劇情之中。
我有一個發小,男生,到現在都還很喜歡看動漫。在很多人眼里,當我們長大了,成長了,就不應該在看這些了。現在的電影題材百花齊放,不局限于題材,就像對待一個人一樣,常識接受他的多元化思維、多重身份。
感恩導演宮崎駿先生,給我們帶來的電影。一部好的電影,它是用匠心雕琢出來的藝術品,每一個人物的設計,每一處畫面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而且總耐人尋味,百看不厭的。宮崎駿老師的電影就是這樣,喜歡他的作品。
千與千尋觀后感范文2
一個百無聊賴的夜晚,也許說是心血來潮比較貼切,在網上翻看一部來自日本的動畫片《千與千尋》。
曾經看過很多的國產動畫片,雖說其中也不乏一些優秀的作品。可在我的印象中,很多的國產動畫片都給人一種稚氣未除的感覺。而今天看的這部《千與千尋》卻給我帶來了意外的驚喜。它是一部關于一個小女孩去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進行一系列探險活動的電影。
縱觀整部電影,千尋只是個天真善良的小女孩,遇到很多危險時候都是自己努力去解決。說到這里,回想到國內多少的孩子能夠自主生活的?不都是從小就嬌生慣養,生活稍微有點不如意就開始哭爹喊娘的,從來都沒想過去獨立生活下去。電影中雖然遍布了不少的壞人角色,到處都跟千尋做對。可千尋并沒有開始抱怨生活,而是采取積極向上的態度,努力在逆境中生存下來。開始找工作,努力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最后在白龍的幫助之下,又重新回到了原來的世界里。
這部電影有一點很值得贊揚的就是,原本在戲中本應該是出現暴力畫面的時候,卻被創作者運用一種幽默的手段來化解這種緊張的氣氛,就這樣整部電影都沒出現過一個暴力鏡頭。這就是日本國內電影的好處,很少會有那種暴力傾向的作品。而我們國內就不一樣了,到處都是充滿打打殺殺的電影,看來我們還是要在日本身上好好學習一番。
還有一點就是,這部戲的開始就是經過一個隧道,發生了之后的一些奇聞怪事。在電影結尾的時候也是從那個隧道出來,從而結束了這段經歷。這樣在同一個地方開始,又從同一個地方結束,可以給人帶來一種圓滿結局的感覺。
千與千尋確實是部不錯的動畫片,原本以為只是部很簡單的小女孩歷險的電影,看過之后便覺得千尋不像是小女孩,而是一個有思想有智慧的大人了。唯一的不足就是,電影中作為千與千尋的電影名,卻沒在電影里嵌入一些關于千與千尋的音樂,感覺有點遺憾。不過也罷,不嵌入肯定有他的道理所在,就算有所不足,千與千尋也照樣是部值得人們去觀賞的動畫片。
【千與千尋觀后感】相關文章:
千與千尋觀后感07-04
《千與千尋》觀后感12-31
千與千尋的觀后感09-19
《千與千尋》觀后感06-03
千與千尋 觀后感10-17
千與千尋觀后感06-30
《千與千尋》的觀后感09-14
《千與千尋》觀后感08-28
千與千尋觀后感范文07-03
千與千尋的觀后感范文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