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头挺立呻吟高潮av全片,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性欧美极品v,A片高潮抽搐揉捏奶头视频

先進事跡

雙聯戶組的先進事跡

時間:2022-10-25 09:58:23 先進事跡 我要投稿

雙聯戶組的先進事跡(通用7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跡吧,事跡可以起到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擬事跡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雙聯戶組的先進事跡(通用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雙聯戶組的先進事跡1

  在營里鎮東濁北村,聯戶干部孫成玉是這里的“常客”,對老百姓來說,這位不在村里任職的“官”,卻勝似村官,平日里在村委大院或村里經常能見他的身影;對百姓們盼望解決的急事、難事,他一直堅持用心辦、盡快辦。憑著扎實的工作作風,這位聯戶干部贏得了好口碑。

  “人家看起來像干部,做起事情來卻像自家人一樣。”提起孫成玉,一村民這樣描述。原來,東濁北村位于壽光北部,常年以來,村民們主要靠種玉米、小麥或棉花等作物為主,但是該地區卻有著靠天吃飯的“習俗”,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缺水、干旱,導致莊稼地經常面臨無水灌溉的情況。孫成玉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自入村之日起,他便把解決莊稼地灌溉問題當成最要緊的事情來處理。考慮到村集體經濟基礎薄弱,他便多番跑動各相關部門,利用政策扶持,終于幫村民們爭取到了打井所需的資金。“一眼井就需要15萬元,兩眼井就是30萬元,村里和老百姓壓根拿不出這些錢,但是要想保住莊稼地,這井必須得打。”孫成玉告訴記者,聯戶干部就是幫老百姓解決實際困難的,再困難也要想辦法解決。

  只要干了工作,老百姓自然看在眼里,對這位聯戶干部自然也是十分信服。巷長楊新楷告訴記者,聯戶干部來了村里后,從來沒把自己當成一個官,而是撲下身子踏踏實實地幫老百姓解決問題。當初,村里大搞衛生集中整治時,孫成玉都是天天住在村里,白天一條巷子一條巷子地轉,看到不合格的就抓緊時間督促,到了晚上,他就集中入戶了解情況,誰家有困難或者勞力不在家,他就做好情況統計,第二天集中召集人手一并幫著打掃衛生。“現在村里環境這么好,多虧了聯戶干部和村‘兩委’的督進,要不然,這樣明顯的村容村貌改變,老百姓可能不會看到了。”

  在孫成玉眼里,要想真正幫老百姓解決問題,就不能有一點官架子。他告訴記者,為了能融進村集體,每月的15號他都會定期參加村里的黨員大會,只要是村民反映上來的問題,他都會認真記錄下來。考慮到村里人多數在外打工,為了能進一步入戶做好走訪工作,他都是晚上7點半以后才開始“工作”,有時候一跑就到了晚上10點多……“這都是應該做的一些工作,主動拉進和老百姓之間的距離,咱們的工作才能更好地開展,一些問題才能得到盡快解決。”孫成玉告訴記者。

  采訪中,這位膚色黝黑的聯戶干部還時不時地和村“兩委”成員討論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看著他手里拿著明白紙,一些問題就這樣在勾勾畫畫中理清了思路。

  孫成玉告訴記者,做好一名聯戶干部,就要有種灑脫勁兒,和村里的老百姓真正融入到一起,而且,對于反映上來的急事、難事,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來認真對待、盡早解決,不能有一絲馬虎。“目前,老百姓反映的依然是灌溉問題,我打算再向有關部門爭取下,看看能不能再爭取到打兩眼井的政策支持。”看來,這位聯戶干部已經將計劃落實在工作中,他正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一位聯戶干部該有的責任與擔當。

  雙聯戶組的先進事跡2

  助理的楊金平是該鎮馮家宋村的一名聯戶干部,今年32歲的她年紀不大,但工作沉穩。入村以來,她定期與村委成員、巷長對接,及時掌握村情民情;進行集中走訪,主動做好村民的家庭基本信息收集,一系列接地氣的工作方法,受到村民一致好評。

  楊金平說,心系老百姓,為老百姓干好每一件小事,是一名聯戶干部的首要“工作準則”。剛到馮家宋村的時候,她做的第一項工作就是掌握村情,為此,她沿著村里的大街小巷沒少轉悠。

  有一天,一處一半是土墻一半是復合板搭建的房子引起了她的注意。經了解,這是村里一低保戶的住房,房主是位70多歲的孤寡老人,膝下沒有子女,房子因為年久失修,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要是遇到雨雪天氣,很有可能有倒塌的危險。

  考慮到安全問題,楊金平找到這位老人,動員他去敬老院住,但老人不想離開住了這么多年的家,婉拒了楊金平的好意。“去了很多次,都被老人拒絕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楊金平主動與市城建處取得聯系,經鑒定,老人的房子確實屬于危房,考慮到老人心情,她主動聯系相關單位,為這位老人又搭了一個安置板房,讓老人住進了沒有安全隱患的新家。

  村里還有一位低保戶,50多歲娶了個有精神性障礙的婦女,但她的戶口問題讓這位低保戶犯了難。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楊金平將這位村民的情況做了詳細匯總,報給了相關部門,經過多次協調,解決了戶口問題不說,還給這位婦女辦了低保。

  如今,每到逢年過節,楊金平都會主動到低保戶家串串門,給家里人和孩子買點衣服和生活用品。楊金平說,低保戶的日子過得不是很富裕,作為聯戶干部,“咱能幫點就幫點”。

  對此,楊金平告訴記者,這些群眾都是弱勢群體,最需要關注,對他們來說,小問題的解決可能就意味著生活有了保障。一名聯戶干部要做的,就是善于發現問題,并在能力范圍之內解決問題。

  對于村衛生工作,楊金平也抓得緊。采訪中,一位巷長告訴記者,原先村里的環境衛生一般,大家也想過治理辦法,但效果一般,為了解決這一情況,楊金平和巷長們一起商議了個辦法,那就是相互監督、守土有責。只要村民家門前有衛生問題,發現有亂傾倒行為,巷長們就會入戶“檢查”,在做村民思想工作之余,還要監督著大家把衛生搞好。一段時間下來,村里再也沒有破壞衛生環境的行為。

  說起聯戶干部的工作,楊金平告訴記者,這是一份與群眾交心的工作,想把問題解決好,首先要善于發現問題,其次要將心比心,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進行溝通,讓老百姓信任自己。最后,要做到及時處理問題,用群眾信得過的方式解決問題。“聯戶干部要想老百姓之所想,急老百姓之所急,認認真真地服好務,才能承擔好這肩上的一份責任。”

  雙聯戶組的先進事跡3

  把群眾放在心上,真情融入群眾的生活,把群眾當親人看,才能從群眾立場上了解群眾,親近群眾,知道群眾想什么,需要什么。市住建局聯戶干部董磊就是這么一位“貼心人”。

  “咱們要為群眾服務好,就要和群眾拉近距離,要對群眾用真心、含真情、達真愛,在‘干群手牽手,服務零距離’的交往中傾聽基層心聲、了解群眾期盼、感知百姓冷暖”。董磊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今年,自開展 “干群直聯活動”以來,董磊經常下村入戶,深入群眾圈子,了解社情民意,傾聽群眾呼聲,宣傳惠民政策。全面摸清所包靠村的村民在生產、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積極利用自身優勢,幫助群眾解決買種子、育苗等實際困難,有效排查、化解了各類鄰里矛盾,實現小事不出戶、大事不出村。他所包靠的侯鎮侯三村的群眾深刻體會到了這一點,巷長方天岫說,“在一次群眾座談中,我提到了一點,有的群眾想了解一下壽光市60歲以上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領取標準由原來的每人每月85元提高至100元,具體是從幾月份開始實行。我只是隨便一說,沒想到董磊同志非常認真的記在了筆記本上,當天就聯系了社保中心養老金管理部門,把詳細情況電話告訴了我。我及時向群眾進行了傳達,群眾都非常滿意。雖然這是一件小事,但足以看到這位聯戶干部的貼心之處”。

  他在走訪座談中了解到侯三村低保戶劉家用生活拮據,靠自己的修鞋手藝為生,住的房子經常漏雨,常年失修。他及時把這個情況反映給村委,在村委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投資3萬多元為劉家用蓋了新房,解決了劉家用的后顧之憂。

  他在幫助村民解決問題之余,還為侯三村村容村貌的發展獻計獻策,積極聯系,定點幫扶。先是利用自身專業技術水平,采用新工藝、新方法指導協助侯三村整修了村里的道路,綠化路兩側3800平方米,對道路兩側排水溝進行了改造清理,上了蓋板,硬化小巷80余條。在董磊同志的建議下,大大的降低了成本,節省了人力物力,徹底改變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的狀況。

  董磊就是這么一個活躍在群眾當中的一個“貼心人”,堅持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深入“田間地頭”、“房前屋后”, 真心傾聽群眾意愿,原汁原味地了解群眾訴求,及時掌握最真實的社情民意,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盼我有作為。

  他表示在今后的干部聯系服務群眾的工作中,繼續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要繼續帶好頭、服好務,不斷了解群眾呼聲、不斷發現群眾需求、不斷解決群眾問題,讓群眾在發展中得到實惠,為建設美麗鄉村和品質壽光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雙聯戶組的先進事跡4

  作為侯鎮黃莊子村的聯戶干部,張巖巖一直用一份責任心來對待工作。對她來說,向村民宣傳一些政策信息,解答村民在政策方面的疑惑,幫助困難戶解決一些困難,既是應當應分的,也是必須要做好的。在她心里,群眾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必須要用心做好。

  “一些通知、政策下來,讀著費勁,不過自從小張來了之后,她總會先把通知、政策講解明白,然后再傳達給村民,真的是方便又貼心。”在黃莊子村,村民們都稱呼張巖巖為“小張”,張巖巖聽著親切。巷長黃澤民告訴記者,“小張不是村里人,也不是村委會干部,卻為了我們村的發展盡心盡力,而且,她沒有干部的架子,跟村民相處得特別親。有村民生病了,小張知道后還專門來看望。”

  張巖巖告訴記者,初到黃莊子村的時候,正趕上村里宣傳電動車掛牌活動,很多村民對這個活動不了解,覺得電動車不像汽車,掛上牌子也沒用,一致持觀望態度。對此,張巖巖與村委會成員商量決定,開展一次電動車掛牌活動講解會,為村民們詳細講解了電動車掛牌的好處,結果村民們踴躍參與活動。“也是從那以后,我清楚和村民們相處關鍵是一個‘懂’字。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只有講明白、吃透,大家都懂了,才能將政策真正落到實處。”

  采訪時,碰巧一位村民來找張巖巖,因為不明白今年的玉米補貼政策,他心里對今年玉米收入沒把握。對此,張巖巖二話不說,頂著太陽與村民一起走進玉米地查看情況,并根據實際情況,把有關政策仔細講解給村民聽。這位村民告訴記者,每個月,他們都能見到張巖巖來村里,而每次看到張巖巖,村民都高興,肯定是上面又有好政策了。村民還說,“小張同志每次來,不僅帶來好政策,對于我們反映的情況都會親自下去調查,特別認真。我們有不懂的也直接問她,人家從來沒有煩的時候。”

  張巖巖告訴記者,自己作為聯戶干部,身上擔的是一份責任,只有腳踏實地干好一些實事,才能贏得老百姓的認可,才能真正幫老百姓解決好一些問題。“把平常的事當重點事辦,把重點事當急事來辦,只有把老百姓遇到的困難摸透、抓實,問題才會得到解決。”張巖巖表示,通過真心服務,用心對待,相信在不遠的未來,村莊建設會越來越好。

  雙聯戶組的先進事跡5

  就職于市交通局法規科的王立偉,是稻田鎮張家營前村的一名聯戶干部。在村主任李漢福心中,這個接地氣的聯戶干部是一位干勁十足的好同志,是巷長魏明華口中認真負責的好干部。王立偉常說,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成“大事”來辦,解決老百姓的問題不能有一絲拖沓。正是憑著這種接地氣的工作作風,王立偉得到村民們的一致認可。

  “咱是一名普通黨員,能為老百姓做的也不是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能解決好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得到大家認可我就認為值。”王立偉說,到村里“任職”以來,他一直把處理老百姓反映的問題放到工作中的第一位,這是他的工作原則,也是密切聯系群眾的最佳方式。他告訴記者,村里有一對兄弟,哥哥七十多歲,弟弟六十多歲,因為精神問題,原先兄弟倆一直由老母親照顧,但是老人家去世之后,兄弟倆一直無人照顧。幫這老哥倆解決好溫飽問題,就成了他入村工作的第一件事。那時,他先與巷長對接了解了基本情況,然后多次入戶走訪,經過多番跑動,王立偉成功為他們申請了低保。隨后,為了讓兄弟倆有更多的生活保障,他還安排了兩人掃大街的工作。“百姓的事無小事,有問題咱就一家一家地幫著解決。”

  巷長魏明華告訴記者,自從聯戶干部入村以來,村民們對來幫老百姓解決問題的“官”很認可,有時候在問題反映給巷長解決不了的情況下,村民們都是直接打電話找聯戶干部,一點也不會“見外”。曾經,有位村民的母親養老金發放出了點問題,取錢取不出來,這樣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在王立偉得知后,他主動幫著聯系相關部門和鎮社保所等詢問具體情況,經過多方協調,養老金順利地交到了該戶村民老母親的手上。“事兒不在大小,有困難找到我,就要盡力給解決。干部聯系群眾,關鍵就是要做到傾聽和傳達,在聽好百姓的聲音、解決好問題的同時,也要把各項政策傳達到每一戶老百姓家中。”王立偉說。

  除了幫村民們解決問題之外,王立偉還幫著村里建起了文化廣場。現在一到晚上,村民們都聚在廣場上,打乒乓球、打籃球、玩撲克牌、跳廣場舞……熱鬧十足。村民李建業告訴記者,聯戶干部來村里不是圖虛名,而是真正地辦實事,現在村民們都會親切地稱呼王立偉為“小王”,見了面拉拉家常更是常有的事。對于這些,王立偉表示,都是自己應該做的,也是應該做好的,看著村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村莊建設越來越美麗,自己也特別有成就感。

  “各級的有關政策,我都會及時傳達給各巷長,從衛生整治、學校招生到液化石油氣鋼瓶的安全使用等,這些需要讓老百姓明白的都必須傳達、落實好。”王立偉告訴記者,既然自己身上擔著聯戶干部這份責任,就要做到擔得起,尤其是涉及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要在第一時間處理好、解決好。

  雙聯戶組的先進事跡6

  “今天我們要講的無私奉獻道德模范,不是別人,他就生活在我們身邊,我想我一提到他大家都能猜出他是誰,他就是那個見人就會笑著打招呼‘你好!健康快樂’的人,白清云”,主持人的話音剛落,現場就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今年三月是第十七個公民道德建設月,按中亞北路街道工作安排,通過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述身邊道德模范的故事,達到洗滌心靈崇尚模范學習模范爭做模范的目的,2018年3月18日下午,“講文明、樹新風、守秩序”北彩門社區道德講堂在社區二樓會議室舉辦,轄區居民20余人聆聽了此次道德講堂。

  此次道德講堂講述了優秀雙聯戶長先進個人、草根宣講員、退休軍人、老黨員白清云的事跡。他主動認領沒有任何勞動報酬的基層崗位,他是盡職盡責一心為民的雙聯戶長,他是一臺“十九大”宣講的“活喇叭”,他是社區活動的積極參與者,他就是無私奉獻的道德典范。

  此次道德講堂共6個環節:重溫中國公民宣誓、再唱《中國人的宣言》、講述無私奉獻模范白清云的故事、誦《雷鋒生前日記》經典、結合白清云事跡談感悟、送吉祥。

  提過本次道德講堂讓轄區居民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引導居民群眾學習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自覺成為文明道德的傳播者和踐行者。

  雙聯戶組的先進事跡7

  走進洛城街道浮橋村,只見道路寬敞干凈、兩旁綠樹成蔭,一棟棟樓房整齊排列,幾位村民在綠樹下有說有笑。提起該村的可喜變化,村民們都說,這與聯戶干部張少濤的無私付出不無關系。

  今年32歲的張少濤是市園林綠化管理處的辦公室副主任,今年3月份,他成為浮橋村的一名聯戶干部。經過了幾個月的聯戶工作,如今,村民們都把他當成了“村里人”,有啥困難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剛進村時,我的感覺就是‘兩眼一抹黑’,村情不了解,村民不認識。”說起如何迅速進入“角色”,張少濤說,首先不能把自己當“外人”。節假日和下班后,張少濤經常有意地到村內逛逛,去地頭看看,在村口站站,哪里人多就到哪里去,見人就打個招呼聊兩句,把自己的身份亮明。一來二去,村民漸漸對他有了了解和認識。

  “在聯戶工作中,入戶走訪尤為重要,通過走訪工作,才能深入細致地了解民情、民意,宣傳政策,解決困難,化解矛盾,真正拉近干部和村民的距離。”張少濤說,為了做到心中有數,走訪時有的放矢,到村民家中走訪之前,張少濤都會事先“備好課”,向村干部詢問一下各家的基本情況,如:家中有幾口人,是否有黨員,是否有子女在外上學、工作,家中經濟狀況如何,是否有特殊情況等。“我還會再提前摸清各家的一兩個‘閃光點’,比如孩子學業有成,致富有方,婆媳和睦,為人友善等,這樣可以從細節入手,打開村民的‘話匣子’。”張少濤說,這些準備工作十分有效,很快,就取得了村民們的信任,他們遇到難事都會找張少濤商量。而對于走訪工作中發現村民生活、生產上遇到的困難,張少濤也總是堅持發現一件、解決一件。

  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村民有需要,張少濤就會盡己所能,為村民辦實事。剛進入浮橋村的時候,張少濤發現村內的綠化情況存在一些不足,于是,他利用自己的業務經驗和休息時間,指導村民綠化村莊,如今,村莊綠化工作已經基本完成,但是張少濤并不滿足,下一步,他還準備請綠化方面的專家,到村里指導村子綠化工作,使村內綠化品種更加多樣化。前陣子,有一位村民聯系張少濤,稱孩子到城區工作,以前的農村醫保需要更換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但是不知道該如何辦理,張少濤得知后,立即咨詢有關部門,積極幫助村民跑腿,為村民省去了不少麻煩。今年四月份,一位村民想購買一臺拖拉機,張少濤得知后,積極幫助其了解農機補貼政策,為村民節省了7000多元錢。

  “作為一名聯戶干部,我的任務就是帶著真情進村民家門,帶著熱情解村民困難,帶著激情為村民辦事。只有腳踏實地,才會‘走’出村民的信任和支持,‘訪’到真實的情況和問題,‘交’上長期和知心的工作伙伴,才能在農村這片廣闊的天地間實現自己的價值。”說起自己的聯戶工作,張少濤表示,下一步,他會繼續扎實做好工作,盡到一名聯戶干部應盡的責任。

【雙聯戶組的先進事跡】相關文章:

優秀雙聯戶集體先進事跡10-25

村級雙聯戶先進事跡(精選6篇)10-25

先進聯戶組先進事跡(精選8篇)10-25

村優秀雙聯戶先進事跡(精選5篇)10-24

鄉鎮雙聯戶先進事跡(通用5篇)10-24

優秀雙聯戶先進事跡(通用6篇)10-25

優秀雙聯戶長的先進事跡(精選8篇)10-25

雙聯戶戶長先進事跡(精選6篇)10-25

村級優秀雙聯戶先進事跡(精選9篇)10-2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昌县| 裕民县| 乌拉特中旗| 玉山县| 宜君县| 潮安县| 龙井市| 都江堰市| 铁岭县| 游戏| 海宁市| 鹤峰县| 麻江县| 黑龙江省| 辽宁省| 遂川县| 永定县| 云安县| 孝昌县| 枝江市| 峨眉山市| 曲靖市| 大关县| 南阳市| 吉林市| 炎陵县| 株洲市| 秀山| 错那县| 新津县| 曲麻莱县| 黄龙县| 象州县| 原阳县| 永靖县| 平陆县| 泾阳县| 霍邱县| 莱西市| 龙陵县| 庆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