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头挺立呻吟高潮av全片,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性欧美极品v,A片高潮抽搐揉捏奶头视频

四川地震感人事跡

時間:2025-02-24 11:49:54 銀鳳 先進事跡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四川地震感人事跡(通用9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事跡吧,事跡具有觸發力大、感染力強的特點。什么樣的事跡才是規范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川地震感人事跡,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川地震感人事跡(通用9篇)

  四川地震感人事跡 1

  一個普通的母親,億萬為人父母者中的平凡一個,在無情的自然災害面前,她卻不辭數千里、不顧生命危險前往地震的中心地帶尋找、救助自己的兒子。不拋棄,不放棄,在消防官兵們的全力救援下,她兒子終于在被埋一百二十四小時后,奇跡般地獲救。

  龍金玉是貴州黔東南凱里市的一個普通居民,是一所學校的行政人員。五月十二日的汶川大地震,卻讓這個離震中數千里地母親格外關切---她的兒子就在震中地映秀鎮工作。她開始每天給兒子打電話,電話打不通!托人打聽,但杳無音信。最初(公文有約為您提供)的幾天,電視成了她獲得兒子消息的唯一渠道。茶不思飯不想,天天以淚洗面的她焦急地等候在電視機前,希望能夠得到兒子平安的畫面。但映秀鎮幾乎被毀滅性震毀的景象讓她萬分焦急緊張,她兒子正在映秀鎮工作!

  “死的活的都要看到!”在哭了幾天后,對兒子的摯愛讓金女士做了一個同事和鄰居們都不敢相信的決定:親自去地震最嚴重的汶川縣映秀鎮尋找兒子。她丈夫告訴她:“等等吧,地震情況還不明,還有余震,現在去,不安全!”金女士說:“不行,一定要看到兒子,哪怕是埋葬他的廢墟!”

  十六日,金女士只身出發了。隨身連吃的都沒有帶。“我什么都吃不下,”她說。從家鄉到貴陽,再飛到成都,她行色匆匆。第一次一個人出這種遠門的她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兩眼漆黑。有人給她吃的,她吃不下。在聽了她的事情后,一個成都的司機非常感動,主動要求免費送她到映秀。車在距離映秀不遠的'地方,因為道路不通,不能繼續開車前行,只能下車。

  下車后,金女士步行前進,一個人往里走。路上遇到一些救災的解放軍,他們好心地告訴她:“前面路沒有修好,而且隨時可能因余震塌方,最好不要走。”金女士感謝了戰士們的好意,繼續前行。

  金女士到達的時候,已經是十七日下午了。她趕到兒子被埋的映秀賓館,發現那里是一片廢墟。消防人員們在那里忙著救人,醫護人員也等在那里。

  有愛就有奇跡。金女士一打聽,原來正在被救援的就是她的兒子蔣雨航。金女士非常高興,興奮之情溢于言表。不過她仍然有些擔心,一方面怕里面不是自己的兒子,一方面又怕兒子被埋時間太長,無法被成功搶救。

  經過消防官兵十多個小時的搶救挖掘,金女士的兒子終于在被埋一百二十四小時后成功獲救。消防官兵們的努力終于獲得了回報,金女士的愛心也收獲了碩果。這是生命的奇跡,也是愛的力量。在自然無情地打擊面前,愛讓我們的世界充滿溫暖,讓人對未來從滿希望,充滿信心。

  四川地震感人事跡 2

  當抗震救災中的英雄們用最樸素的語言,講述自己感天動地泣鬼神的故事時,億萬人的心靈被震撼了,無數人的淚水奪眶而出――

  蔣敏,一位年僅28歲的普通民警,包括母親和年僅2歲的女兒在內10位親人被大地震奪去了生命。她強忍著巨大的悲痛,不停地在災區奔忙,幾度昏倒在救災現場,15天后才回到北川祭奠親人。她對記者說:“我失去了那么多親人,卻得到了更多親人,永遠不會孤獨。”

  5月15日,在一個受災群眾安置點,看到餓得哇哇大哭的嬰兒時,江油縣女民警蔣小娟毅然敞開胸懷,同時給兩個孩子喂奶。她說:“孩子們太餓,就一邊喂一個吧。”而此時,她不滿半歲的兒子卻正在老家農村吃米粉。

  有一位軍人,當戰友不讓他再進入廢墟救人時,他憤怒地指著身上的迷彩服大喊:“一個兵,穿上軍裝的時候,就不再是你老子的兒子,你老婆的'男人!而是老百姓的兒子,國家的軍人!”

  清華大學博士梁蘇會向災區人民獻血時,看到已經排了上千人的長隊,她沖到隊伍前面懇求道:“求您了,抽我的血吧!”

  ……

  災難面前這些頂天立地的人既是普通人,也是時代英雄。他們的話語雖然樸實無華,卻格外真誠,所以才擲地有聲,才能感動億萬人,影響后來人。

  這些實話似乎沒有一點兒文采,甚或有點粗魯,但正是這些毫無雕琢的語言,閃爍著人性美的絢爛光輝,讓人更感到親切、真實、可敬、珍貴,是提煉我們民族精神的寶貴素材。

  抗震救災中的英雄們,或忍著痛失親人的悲傷,或忍著親人離散的憂苦,或忍著連續奮戰的疲勞,或忍著幼子挨餓的心痛,面對被地震傷害的同胞和毀壞的家園,只有一個信念:救人!幫人!所以,他們的語言簡單而樸實。

  抗震救災中的英雄們用樸實而又感人的話告訴我們,只有做到了,說出來的話才有分量;只有真誠的話,才是人世間最動聽的語言。

  四川地震感人事跡 3

  5月20日,連續抗災180多個小時的綿陽市小浮橋派出所民警唐勇軍接到家中電話,誰知竟是一個噩耗:他的妻子——綿陽市社會福利院工作人員齊羽累倒在抗災工作崗位上,拋下他和年僅6歲的女兒,永遠地走了。這位34歲的硬漢半晌沉默不語,隨后再也難忍傷悲,淚如泉涌。夫妻兩人同在抗震一線,他怎么也接受不了愛妻離去的殘酷事實。

  同一城市夫妻電話報平安

  地震發生后,唐勇軍受命到南河體育中心安置點維持秩序,并負責轄區的治安巡邏。巡邏中,他擋獲了2名盜竊嫌疑人和1名搶奪嫌疑人,維護了一方平安,并積極幫助群眾搭建帳篷。

  齊羽所在的福利院在地震中遭到了一定破壞。為了180多名孤寡老人和兒童,長期患有心臟疾病的她立即趕到了福利院,和同事一起組織自救,安置好孤寡老人的臨時住所,同時積極接收安置來自北川的受災群眾。

  來不及回家的齊羽給父母打電話,讓老人照顧一下女兒。同在一座城市的夫妻倆,每天只能通過電話報平安。

  送別愛妻他重回抗災一線

  20日那天,太過勞累的齊羽突然暈倒在工作崗位,同事立即將她送往醫院搶救。可她仍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聞知妻子去世的噩耗,連續執勤180多小時的唐勇軍再也無法強忍眼淚。在醫院里,他緊緊抱住6歲的女兒,輕喚著愛妻的名字。女兒一遍遍哭喊著:“爸爸,他們怎么把媽媽的臉蓋上了啊?媽媽怎么啦?”“寶貝,媽媽有點累了,想休息休息……”女兒撲在他的懷里,唐勇軍的淚水滴在女兒的身上,在場民警無不為之動容。

  在處理完愛妻的'后事后,唐勇軍婉拒了領導讓他休息的建議,主動提出再回到抗震救災一線去幫忙,“我妻子倒在抗震一線,未完成的工作,就由我來繼續完成吧。”

  編者按:看不完的悲壯畫面,讀不盡的滴血故事,盡管我們萬分不愿,但爸爸媽媽還是撇在孩子走了,身強力壯的兒子還是帶著父母的一切希望走了,少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空留下孤兒、孤老、孤殘,所有的悲劇都在這短短的一瞬間化成了黑色的定格。

  可大地震不相信眼淚,眼淚挽救不了失去人道生命,更解決不了我們即將面臨的更殘酷的現實,盡管我們現在得到了世界的廣泛同情和支持,得到了所有中華兒女的慷慨解囊,我們也完全相信在政府傾全國之力的幫扶,在社會各界大力無私的援助之下,不幸的人們會很快衣食無憂,重建家園,經過這場浩劫他們甚至會生活的更幸福,但他們失去的親情和親人卻是再多的金錢和物質也無法取代的。這場災難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傷痛,而留給他們的卻是無盡的心痛,而這種心痛可能要埋藏在他們心靈幾十年,甚至是一輩子……現在就需要我們擦干眼淚,勇敢的擔負起一份責任。

  四川地震感人事跡 4

  昨天上午9點,我們經過近20個小時的徒步、爬行,終于抵達汶川大地震的震中――映秀鎮。在現場,除了漩口中學的幾幢房子沒有全部垮塌外,整個鄉鎮幾乎變成一片廢墟。死亡人數最多的是映秀小學和映秀幼兒園。映秀小學被埋師生達200余人,映秀幼兒園被埋150人。

  當地村民介紹,該鄉鎮有1.4萬人,僅存活了大約2000人,其余的不是死亡就是被埋。所有的民房和廠區房子都垮成一堆堆磚塊和水泥塊。

  在整個鄉鎮的街道上,都可以看到一排排的遇難者遺體。據了解,絕大部分人家都失去兩三位親人,有的失去五六位親人。

  在映秀鎮,一塊比較寬闊的地方成了臨時醫院,地上躺著一排排傷者達數百人。五六架直升機正來回往災區運輸食品、藥品、飲用水等物資,之后又將重傷者空運到成都等周邊地區搶救。

  官兵徒手刨救被埋人員

  在整個災區現場,由大量的解放軍、武警、消防、預備役等官兵組成的救援隊伍正在各片廢墟上搶救,由于救援設備缺乏,官兵們只能用手刨挖救人。官兵們的救援重點在映秀小學和映秀幼兒園,他們用鋼筋等簡易工具撬開廢墟裂縫,搜救存活的學生。不時刨出一些被埋學生,但不幸的是,絕大部分都已遇難。

  40分鐘救出被埋3天小女孩

  昨天上午11點左右,我們來到映秀小學,該校的所有房子都變成一堆瓦礫,官兵們正在瓦礫堆里搜救被埋學生。

  只見兩輛吊車吊起垮塌的大梁,并在大梁原先的位置打出一個臉盆大的圓洞,用鋼釬、鉗子剪開鋼筋,撬開水泥板,坑下還傳出一名女孩的呼救聲,醫生提著吊瓶急忙送下去為其輸液和喂牛奶。

  經過幾十名官兵的努力,上午11點40分,小女孩被救出。小女孩睜著眼睛,醫生立即用白布將其蒙上,她的雙腿已全部變成白色并開始褪皮,醫生立即為她的雙腿纏上繃帶,緊急送到醫療點,根據傷情再由直升機送出去搶救。

  據了解,獲救的這名女生叫張春梅,讀四年級,地震時雖然被埋得很深,但能聽到她的呼救聲,于是,救援人員從前天下午開始營救,因為她的腿被磚塊壓住,一直到當晚10點仍未救出。大家想把她的雙腿鋸掉,但又不忍心,只能為其輸液,給她喂牛奶。

  昨天上午11點,張春梅被埋3天后終于獲救。但不幸的是,在治療地點,仍找不到她的雙親,可能她的雙親已遇難。

  老師勇救學生妻兒生死未卜

  據映秀小學的體育老師劉忠能介紹,12日下午2點28分,除六年級的一個班和三年級的`一個班正在上體育課外,全校其他師生都在教室上課。突然,他聽到咣當一聲悶響,他馬上反應過來,可能發生地震了,于是沖向教室,但跑了不到20米,只見整個4層樓的教學樓全部垮塌,一半的老師和學生被埋在里面。學校馬上組織剩下的20名老師(其中有7名男老師)用手刨開廢墟營救,先后救出一半學生。

  劉老師奮不顧身地營救學生,卻顧不上自己的老婆和娃娃。劉老師的愛人(英語老師)和他們讀學前班的5歲兒子也被埋在廢墟中,至今生死不明。

  唐勇忠老師說,截至昨天上午11點左右,一共救出210名學生,除個別學生死亡外,其余的學生都平安。但3天過去了,被埋師生生還的幾率很小了。

  兩歲男孩廢墟中爬出

  昨天上午11點,在映秀幼兒園門口,官兵們將一名娃娃救出,可惜已遇難,其母親哭得死去活來。

  該幼兒園有300余名娃娃,地震時大部分被埋。幼兒園、鎮政府立即組織人員營救,到目前為止,已有一半娃娃被救出。

  獲救的小朋友陳力然今年2歲,正在上小班,其臉龐青腫還有瘀血。他奶奶說,地震后她發瘋似的跑到幼兒園找孫子,自己在廢墟上刨,突然,孫子卻從廢墟后面爬了出來。

  而在漩口幼兒園,家在映秀鎮的吳松可的4歲女兒吳卓雅在12日地震時,和其他小朋友都在上課,地震后,所有人都以為小朋友們都已經遇難了,但令人驚奇的是,兩小時后吳卓雅竟然自己從廢墟中爬了出來。

  四川地震感人事跡 5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這場災難讓無數人的生活陷入絕境,但也涌現出許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木魚中學,初一學生白樂瀟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考驗。

  地震發生時,白樂瀟正在寢室準備去教室上課。突然,房屋劇烈搖晃,他意識到地震來襲,立刻和同學們一起沖向宿舍大門。然而,在大門口,慌亂的人群擁堵在一起,一塊巨大的預制板轟然砸下,壓在了白樂瀟的左手臂上。那一刻,劇痛襲來,但他更清楚地看到,身后還有幾十名同學等待逃生,而他所占據的位置,是唯一的求生通道。

  生死關頭,年僅 12 歲的白樂瀟沒有絲毫猶豫,他用盡全身力氣,拼命掙扎,甚至不惜拽斷自己的胳膊,只為給同學們讓出一條生命通道。同學們得以順利逃生,而白樂瀟卻因失血過多昏迷過去。

  地震后的日子里,白樂瀟歷經磨難。鎮里的醫院倒塌,父親只能簡單為他止血包扎,第二天才用板車將他轉運到衛生所。之后,他輾轉多地進行手術治療,從廣元到廣州,每一次手術都是對身體和意志的巨大考驗。但他始終堅強面對,從未放棄。

  多年后,白樂瀟憑借頑強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在 2014 年參加高考,被四川師范大學錄取。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勇敢與擔當,成為人們心中的英雄少年 。

  四川地震感人事跡 6

  同樣是在 512 汶川地震期間,一位年輕的女警蔣敏,用自己的堅強和奉獻,譜寫了一曲感人的大愛之歌。

  蔣敏,當時年僅 28 歲,是一名普通的公安民警。地震無情地奪走了她包括母親和年僅 2 歲女兒在內的 10 位親人的生命。然而,面對如此巨大的悲痛,她沒有被打倒,而是選擇了堅守崗位,奮戰在抗震救災的第一線。

  在那些艱難的日子里,蔣敏強忍著內心的傷痛,日夜不停地在災區奔忙。她幫助受災群眾安置生活,維護災區秩序,為失去親人的人們送去溫暖和安慰。由于過度勞累和悲傷,她幾度昏倒在救災現場,但每次醒來,她又立刻投入到工作中。

  15 天后,蔣敏才抽出時間回到北川祭奠親人。她看著曾經熟悉的家園變成一片廢墟,淚水奪眶而出。但她知道,還有更多的.人需要她,她對記者說:“我失去了那么多親人,卻得到了更多親人,永遠不會孤獨。” 蔣敏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一名警察的職責與擔當,也展現了人性中最偉大的愛與奉獻 。

  四川地震感人事跡 7

  5 月 13 日下午,在都江堰河邊一處坍塌的民宅廢墟中,救援人員發現了一幕令人心碎又無比感動的場景。

  一名年輕的媽媽雙手懷抱著一個三、四個月大的嬰兒,蜷縮在廢墟之中。她的身體已經冰冷,失去了呼吸,但她的姿勢卻無比堅定,仿佛在守護著生命最后的希望。她低著頭,上衣向上掀起,嬰兒依然愜意地含著母親的乳頭,正在不停地吮吸,紅撲撲的小臉與母親親密地貼在一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救援人員小心地將女嬰抱起,離開母親的乳頭時,娃娃立刻大哭起來。看到這一幕,在場的人無不掩面悲慟。救援醫生龔晉哽咽著說:“我無法想象,一個死去的媽媽還在為自己的孩子喂奶,從母親抱孩子的'姿勢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護自己的孩子,或許就是在臨死前,她把乳頭放進了女兒的嘴里。”

  這位年輕母親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在災難面前,她用最后的力量,為孩子撐起了一片生命的天空 。

  四川地震感人事跡 8

  在綿陽市平武縣南壩小學,地震發生時,代課老師杜正香用自己的生命,護住了 5 個孩子,她的英勇事跡感動了無數人。

  5 月 14 日 10 時,震后第三天,當解放軍官兵掀開因地震完全坍塌的南壩小學的一根鋼筋水泥橫梁時,眼前的一幕震撼了在場的每一個人。杜正香老師趴在瓦礫里,頭朝著門的方向,雙手緊緊地各拉著一個年幼的孩子,胸前還護著三個幼小的生命。

  杜正香老師是南壩小學學前班中班的代課老師,孩子們都親切地搖著她的`手喊她 “杜婆婆”,其實她才 48 歲。地震發生時,她正好看見嚴明君老太太祖孫倆走進搖晃中的教學樓,杜正香一把將他們推出了危險地帶,轉身就沖進一樓的教室。她連抱帶拉救出幾個孩子后,又義無反顧地沖進了已是煙塵滾滾、不停擺動中的教學樓。

  她的同事楊樹蘭說,杜老師要不是為了救學生,自己一個人肯定能跑出來。杜正香老師以生命守護的五個孩子最終沒能生還,但她的英勇行為和無私的愛,永遠銘刻在人們心中 。

  四川地震感人事跡 9

  牛鈺,這個來自四川北川縣的女孩,在 512 汶川地震中經歷了生死考驗,卻用頑強的意志和樂觀的`心態,書寫了屬于自己的重生傳奇。

  地震發生時,年僅 11 歲的牛鈺正在教室里上課,瞬間,教室坍塌,她被一塊石板壓在了廢墟之下。在黑暗中,她堅持了三天三夜,終于等來了救援。然而,這場災難讓她永遠失去了右腿。

  截肢后的牛鈺,沒有被命運打倒。她花了 10 年時間,努力走出地震和截肢的陰霾。2018 年,汶川地震十周年,她踩著 “機械鋼腿” 參加了汶川馬拉松,用行動向世界證明自己的堅強。

  近年來,牛鈺的生活愈發精彩。她先后亮相上海時裝周,成為一名攝影師,還去了西藏墨脫支教,登上了林芝海拔 4500 米的雪山。她開通短視頻賬號,推出公益類原創短視頻,用自己的經歷鼓勵殘障人士積極面對生活。2023 年,她當選四川省第十四屆人大代表,繼續傳遞著正能量 。

  牛鈺用自強不息的精神,在廢墟中重生,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芒,成為了無數人心中的勵志榜樣 。

【四川地震感人事跡】相關文章:

地震感人事跡11-27

汶川地震感人事跡12-29

汶川地震感人事跡優秀06-08

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跡(精選10篇)09-27

汶川地震感人事跡(精選19篇)07-14

地震感人事跡(通用15篇)11-18

汶川地震感人事跡(精選22篇)03-30

汶川地震感人事跡(集錦15篇)06-21

汶川地震感人事跡通用15篇06-13

汶川地震感人事跡匯編15篇06-1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平县| 北安市| 巴林右旗| 肇庆市| 英德市| 巨鹿县| 蛟河市| 通州市| 汉沽区| 威远县| 金乡县| 安塞县| 洞口县| 普兰店市| 策勒县| 年辖:市辖区| 上思县| 长汀县| 盈江县| 华安县| 江达县| 财经| 夏津县| 永年县| 沅陵县| 高雄县| 梁山县| 廉江市| 靖边县| 鄂尔多斯市| 张家口市| 新安县| 岳阳县| 嘉禾县| 昭觉县| 台湾省| 延寿县| 湖州市| 榕江县| 上虞市| 商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