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头挺立呻吟高潮av全片,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性欧美极品v,A片高潮抽搐揉捏奶头视频

監測方案

時間:2022-10-08 12:05:05 一般方案 我要投稿

監測方案集錦五篇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的內容和形式都要圍繞著主題來展開,最終達到預期的效果和意義。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監測方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監測方案集錦五篇

監測方案 篇1

  為認真貫徹落實《傳染病防治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傳染病防治執法檢查力度,依法糾正、查處違反衛生法律法規的行為,嚴格控制院內感染的發生,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依法做好傳染病防治和醫院感染監督工作,切實履行傳染病防治監督職責,嚴格落實責任制和責任追

  究制,促進傳染病防治及醫院感染工作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維護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監督檢測依據

  采樣檢測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醫院消衛生標準gb15982、1995)

  三、監督監測對象

  (一)區級發證和管轄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

  (二)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四、監督監測內容和范圍

  (一)醫療機構

  傳染病疫情報告、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醫療廢物處置、艾滋病防治、消毒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以及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微生物培養)。

  (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傳染病疫情監測、疫情信息報告管理、疫情調查處理、醫療廢物處置等情況。

  五、工作要求

  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區級發證和管轄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充分認識開展傳染病防治和醫院感染監督監測工作的重要性,各部門加強配合,各負其責,突出重點,嚴格按本實施方案的'要求按時完成工作任務。

  (一)區衛生監督所職責

  負責執法監督檢查工作,制定樣品抽樣的范圍、數量、順序、檢驗項目等工作,印制和填寫相關表格和單據。

  (二)區疾控中心職責

  負責完成現場采樣監測培養并按時出具結果報告。

  (三)監測樣品抽檢范圍和數量

  1、治療室、手術室、產室、嬰兒室、消毒供應室、口腔科、內窺鏡室等科室為監測的重點部位,采樣內容為空氣、工作臺面、無菌物品、消毒液、醫護人員手表面。

  2、二級規模以上醫院根據科室設置采樣20—30份,鄉衛生院、門診部以及同等規模的醫療機構采樣5---10份,其它診所采樣2---5份。

  六、時間安排

  6月~9月。

監測方案 篇2

  1.環境空氣質量現狀監測方案

  (1)監測點位:2個,分別為1#安居工程和2#教師公寓,具體位置見圖1。

  (2)監測項目:CO

  (3)監測頻率:連續監測7天,CO監測小時濃度與日平均濃度,小時濃度獲取02、08、14、20時4個小時濃度值,日平均濃度連續采樣不小于18小時。

  其它大氣現狀指標利用已有歷史資料進行補充評價分析。

  2聲環境質量現狀監測方案

  (1)現有道路交通噪聲監測:從道路起點開始每隔300米處(共設3個點:1S——3S)在距道路邊緣距離1m處進行道路交通噪聲監測,連續監測2天,每天監測2次(晝間和夜間各監測一次)。同時記錄車流量。

  (2)選擇距道路起點300米處進行交通噪聲距離衰減監測,監測二天,監測距離現有道路邊緣10、20、40、60、80m處的交通噪聲,同時記錄車流量。

  (3)24h連續噪聲監測:在安居工程(最靠近該道路第1排)處進行24h連續噪聲監測。

  (4)選擇安居工程進行不同高度的噪聲監測,監測二天,分別監測最臨路第一排建筑物一層樓前、樓后處的噪聲,二層、三層、五層處的`噪聲。

  (5)聲環境敏感點聲環境現狀監測:沿線主要聲環境敏感點(安居工程),每個點連續監測2天,每天監測2次(晝間和夜間各監測一次)。同時記錄車流量,具體位置見圖1。

  (6)監測項目:Leq、L90、L50、L103、水環境現狀監測

  監測布點:據現場調查,項目所在區域的主要水體有大港河和西港河。擬在大港河的上游及下游約3公里范圍內布設2個斷面進行現狀監測,西港河現狀利用已有資料進行評價。具體監測斷面見表2。

  表2水環境現狀調查斷面布設說明(見附表1)

  監測項目:溫度、pH、DO、SS、CODcr、BOD5、氨氮、總磷、石油類、LAS等

  監測時間和頻率:3月進行1期監測,連續采樣2天,每個斷面每天采1個混合樣。

  4.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監測方案

  (1)監測點

  周邊居民水井:在評價區域內采集3個居民點的水井。具體監測斷面見表1和圖1。

  表1居民水井監測布點(見附表2)

  (2)監測周期和頻率

  水質監測:pH、高錳酸鹽指數、總硬度、溶解性總固體、氯化物、氨氮、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大腸菌群數共9項。

  采樣點深度:取樣點深度應在井水位以下1.0m之內。

  水位監測:同步監測地下水水位。

  監測頻率:一期一天,一天一次。

監測方案 篇3

  一、監測目的

  1、土壤質量現狀監測

  監測土壤質量標準要求測定的項目,判斷土壤是否被污染及污染水平,并預測其發展變化趨勢。

  2、土壤污染事故監測

  調查分析主要污染物,確定污染來源、范圍、程度(一般指突發和大量污染為主)。 3、污染物土地處理的動態監測

  在進行污水、污泥土地利用、固體廢棄物的土地處理過程中,對殘留的污染物進行定點長期動態監測,既能充分利用土地的凈化能力,又可防止土壤污染 4、土壤背景值調查

  通過分析測定土壤中某些元素的含量,確定這些元素的背景值水平和變化。

  二、資料收集

  1、自然環境

  土壤類型、植被、區域土壤元素背景值、土地利用、水土流失、自然災害、水系、地下水、地質、地形地貌、氣象等。 2、社會環境

  工農業生產布局、工業污染源種類及分布、污染物種類及排放途徑和排放量、農藥和化肥使用狀況、污水灌溉及污泥施用狀況、人口分布、地方病等。 3、歷史情況

  三、監測項目:根據監測目的與相關標準

  背景值:測定土壤中各種元素的含量; 污染事故監測: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項目;

  土壤質量監測:影響自然生態、植物正常生長、人體健康項目 《農田土壤環境質量監測技術》:規定必測(11項)、選擇必測、選擇項目----考試時必須寫出是根據《農田土壤環境質量監測技術》

  四、采樣點的布設:不均勻性,多點布設

  布設原則

  1、合理劃分采樣單元,監測面積較大,需要劃分若干個采樣單元,在不污染影響的地方選 2、擇對照采樣單元,同單元的差別盡量縮小。對于土壤污染監測;堅持哪里有污染在哪里布點,優先布設污染嚴重,影響農業生產活動的地方。

  3、采樣點不能設在田邊、溝邊、路邊、堆肥周邊及水土流失嚴重或表層土被破壞處

  覆蓋不同土壤類型:

  1、大氣污染型:布點以污染源為中心,考慮當地風向、風速及污染強度等因素 2、污灌型:水流的路徑和距離、時間

  3、化肥、農藥引起:特點是分布比較均勻廣泛 對于污染較重—布點較密土壤污染發生原因,對于非污染區、同類土壤中布設一或幾個對照采樣單元

  采樣點的布設:全面,依污染情況和監測目的而定(采樣點的數量可以不寫) 采樣點布設方法

  1、對角線布點法:適用范圍:面積小、地勢平坦、污水灌溉。

  布點法;田塊的進水口向對角引一直線,將對角線劃為若干等分(一般3-5等分),等分點采樣

  2、梅花形布點法:適用范圍面積較小、地勢平坦、土壤物質和污染程度較均勻。中心點設在兩對角線相交處。采樣點:5-10

  3、棋盤式布點法: 適用范圍中等面積、地勢平坦、地形完整開闊、土壤較不均勻。采樣點>10,也適合于固體廢物污染,采樣點>20。

  4、蛇形布點法:面積較大、地形不平坦、土壤不均勻。布點法:布設采樣點數目較多。 5、放射狀布點法,適合于大氣污染型土壤。

  6、網格布點法:地形平緩。采樣點:交叉點或方格中心布點,適用農藥污染、背景值

  五、監測方法(包括預處理和分析測定兩部分)

  土壤樣品的采集

  (一)土壤樣品的類型、采樣深度及采樣量 1、混合樣品

  如果只是一般了解土壤污染狀況,對種植一般農作物的耕地,只需采集0~20cm耕作層土壤,對于種植果林類農作物的耕地,采集0~60cm耕作層土壤。將在一個采樣單元內各采樣分點采集的土樣混合均勻制成混合樣,組成混合樣的分點數通常為5~20個。混合樣量往往較大,需要用四分法棄取,最后留下1~2kg,裝入樣品袋。 2、剖面樣品:(污灌超過一年需采剖面樣品)同層混合,1kg

  每個剖面采集A、B、C三層土樣。過渡層(AB、BC)一般不采樣。當地下水位較高時,挖至地下水出露時止。現場記錄實際采樣深度,如0~20、50~65、80~100cm。在山地土壤土層薄的地區,B層發育不完整時,只采A、C層樣。干旱地區剖面發育不完整的土壤,采集表層(0~20cm)、中土層(50cm)和底土層(100cm)附近的樣品。在各層次典型中心部位自下而上采樣,切忌混淆層次、混合采樣。注意采樣深度和取樣量一致 3、采樣時間與頻率

  了解土壤污染狀況:隨時采集掌握作物受污染狀況:依季節變化或作物收獲期采集。《農田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一般土壤在農作物收獲期采樣監測,必測項目一年一次,其他項目每3~5年測一次。 4、采樣注意事項

  (1)采樣點不能設在田邊、溝邊、路邊或肥堆邊;

  (2)將現場采樣點的具體情況,如土壤剖面形態特征、采樣深度等做詳細記錄;

  (3)現場填寫兩張標簽,寫上地點、土壤深度、日期、采樣人姓名等,一張放入樣品袋內,一張扎在樣品口袋上。

  (4)用于重金屬項目分析的.土樣,盡量采用竹器采樣,或將和金屬采樣器接觸部分棄去。

  六、土壤樣品加工與管理

  樣品加工處理( 會考風干,要把加工程序寫出來)

  目的:除去非土部分,滿足分析要求、利于保存、代表性

  測定不穩定的項目用新鮮土樣(如游離揮發酚、NH3-N、NO3--N、Fe2+);

  測定多數穩定項目用風干土樣。

  程序是:風干 磨碎 過篩 混合 分裝

  風干:在風干室將潮濕土樣倒在白色搪瓷盤內或塑料膜上,攤成約2cm厚的薄層,用玻璃棒間斷地壓碎、翻動,使其均勻風干。在風干過程中,揀出碎石、沙礫及植物殘體等雜質。

  土樣管理

  1、嚴格制度保障 2、土壤保存

  A.一般土壤樣品需保存半年至一年。

  B.避免日光、潮濕、高溫和酸堿氣體等的影響。 C.玻璃材質容器,聚乙烯塑料容器

  D.低溫保存:低于4℃的冰箱存放,測定揮發性和不穩定組分的新鮮土樣

  七.土壤樣品的預處理和測定方法(要寫出定性與定量)

  預處理:需要處理成液體狀態和將欲測組分轉變為適合測定方法要求的形態、濃度,以及消除共存組分的干擾。

  土壤樣品的預處理方法主要有分解法和提取法;前者用于元素的測定,后者用于有機污染物和不穩定組分的測定。

  1、土壤樣品分解方法有:酸分解法(考試大題)、堿熔分解法(選擇)、高壓釜分解法(選擇)、微波爐分解法(選擇)等。

  a.酸分解法:用鹽酸-硝酸-氫氟酸-高氯酸(HCl-HNO3-HF-HClO4)分解土壤樣品。 作用:①破壞、除去土壤中的有機物;②溶解固體物質;③將各種形態的金屬變為同一種可測態。

  b.堿熔分解法:

  高溫熔融,熔劑有Na2CO3、K2CO3、NaOH、Na2O2等。 特點:分解樣品完全,不產生大量酸性蒸汽

  缺點:試劑用量大,引進污染物、重金屬揮發損失 c.高壓釜密閉分解法:

  優點:低溫(<180℃)密閉,用酸量少,易揮發元素損失小,可批量分解 缺點:分解完全?試樣量少(<1.0g),爆炸 d.微波加熱分解:

  優點:熱效率高、加速分解 2、土壤樣品提取:

  有機物、受熱不穩定物、組分形態分析需要采用提取方法 A.有機污染物:振蕩提取、索氏提取 B.易溶無機污染物、有效態:酸或水浸取 3、凈化和濃縮 凈化:層析、蒸餾

  濃縮:K-D濃縮、蒸發

  氰化物、硫化物:蒸餾-堿溶液吸收法

  土壤監測常用方法

  1、重量法:測土壤水分(樣品在105 ℃烘干、稱重、計算。)

  水分(分析基)%=〔(m1-m2)/(m1-m0)〕×100 水分(烘干基)%=〔(m1-m2)/(m2-m0)〕×100 2、玻璃電極法:PH 測定要點:稱取通過1 mm孔徑篩的土樣10 g于燒杯中,加無二氧化碳蒸餾水25 mL,輕輕搖動后用電磁攪拌器攪拌1 min,使水和土充分混合均勻,放置30 min,測量上部渾濁液的pH值。影響因素:土粒的粗細;水、土比例。酸性土壤的水土比保持5∶1~1∶1。堿性土壤水土比以1∶1或2.5∶1為宜,水土比增加,測得pH值偏高。風干土壤>潮濕土壤

  3、可溶性鹽分:用一定量的水從一定量土壤中經一定時間浸提出來的水溶性鹽分。 4、金屬化合物

  預處理方法和測量條件差異 鉛、鎘:石墨爐原子吸收法

  銅、鋅、總鉻、鎳:火焰原子吸收法 總汞、總砷

  定性:原子外電子的能級是不連續的,即能量只能處于某些特定的值,所以這些電子只能吸收某些特定頻率(或波長)的光波。

  定量:外標法定量,測峰面積或峰高。

  5、有機化合物測定

  A. 六六六和滴滴涕:氣相色譜法

  提取:丙酮-石油醚硫酸凈化處理ECD測定 定性分析:色譜峰進行兩種物質異構體的; 定量分析:峰高(或峰面積) B. 苯并(a)芘的測定 測定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適于苯并(a)芘含量>5μg/kg的土壤 熒光分光光度法:苯并(a)芘含量<5 μg/kg

  高效液相色譜法的要點:1土壤樣品于索氏提器內用環己烷提取苯并(a)芘;2提取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苯并(a)芘程序: 紫外分光光度法:適于苯并(a)芘含量>5μg/kg的土壤.定量385nm,定性365、385、403nm

  六、質量控制

  七、農田土壤環境質量評價

監測方案 篇4

  為切實做好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減輕和避免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青田縣地質災害防治“十二五”規劃》等精神,結合我縣地質災害現狀,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實施《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按照“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全面規劃、突出重點”的要求,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全面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進一步建立健全群測群防體系,加大宣傳培訓、調查巡查、監測預警力度,嚴格執行危險性評估制度,努力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加快推進勘查治理、應急排險和避讓搬遷工作,及時消除地質災害隱患,有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地質災害現狀

  我縣地處浙南中低山區,地勢西高東低,山勢陡峻,峽谷深切,殘積物多。境內火山巖、花崗巖廣布,斷裂發育,風化作用強烈,且全年降雨量充沛,季節性降雨明顯,在《省地質災害防治規劃》中屬“浙南中低山地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近年來,隨著極端氣候的影響和人類工程建設活動的加劇,全縣地質災害隱患呈逐年增加之勢,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威脅。截止20xx年底,全縣共查明地質災害點隱患點154處(包括灘坑庫區新增點),涉及31個鄉鎮(包括油竹管委會)112個行政村,影響人口6000多人。需防治管理的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有59處,其中A類點有2處、B類點有9處、C類點有38處,灘坑庫區隱患點10處。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4大類型。

  三、地質災害特征和誘發因素

  根據地質災害現狀及地質災害發生的基本規律,我縣地質災害多以中、小規模為主,有點多面廣、規模小、突發性強、危害性大等特征。其誘發的主要因素為降雨特別是強降雨,其次與礦山開采、水庫建設、修路建房等人類工程建設活動也有很大的關系。

  四、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根據我縣地質災害現狀、特征、誘發因素及今年氣象趨勢預測,結合歷年來我縣地質災害發生的時段、類型進行綜合分析,預測今年我縣地質災害易發時期集中在4月份至10月份,特別5月下旬至6月下旬的梅汛期和7月下旬至9月下旬的臺汛期,為地質災害易發和重點防范期。梅汛期降雨量50毫米以上,或連續大雨3天以上、過程降雨量大于100毫米的時段,臺汛期臺風影響發生強降雨時至臺風過后降雨停止后48小時時段,是地質災害易發和重點防范時段。該時段極易發生山區淺表層風化殘坡積土層和碎屑巖體滑坡及滑坡泥石流等類型的地質災害。由于礦山開采、水庫建設、修路建房等人類工程建設活動引發的山體崩塌、滑坡以及由強降雨造成的泥石流也有較高的發生率。

  五、地質災害防治重點

  根據地質災害隱患現狀、規模、穩定性、危害程度和趨勢預測,年我縣地質災害防治重點如下(詳見附件):

  (一)A、B類地質災害隱患點。具體是鶴城鎮鶴東村山頭自然村、山口鎮大安村彭山自然村、鄉陳須村底吳山自然村、鄉雄溪村、鎮內馮村坑口自然村、鄉石平川村(橫坑)、鄉吳山村、嶺根鄉黃馱山村馬坳自然村、鶴城鎮陳山村沙降自然村、湯垟鄉西天村、仁莊鎮蓮頭村等11處。

  (二)C類地質災害隱患點。具體是小舟山鄉丁坑村、萬阜鄉白巖前村、巨浦鄉徐山村桐橋自然村、臘口鎮張莊村馬嶺頭自然村、船寮鎮雷石村牛埠自然村、大路村山后自然村、黃垟鄉底項村龍潭背自然村、石平川村中心小學門口等38處。

  (三)灘坑庫區地質災害隱患點。目前已查明10處,主要分布于北山鎮、嶺根鄉等2個鄉鎮。分別是北山鎮馬嶺橋、格坑村、萬阜圩、上貴府、西斜、郎回源口、垟村、白巖村、嶺根鄉馱田坪、吳山埠等10處。

  (四)礦山邊坡及采空區。主要分布于黃垟鄉鉬礦區和山口鎮葉臘石礦區等開采礦山和廢棄礦山。

  六、地質災害防治的主要任務和措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防治職責

  各鄉鎮政府和有關單位要在縣政府統一領導下,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進一步加強領導,明確職責,把地質災害防治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做到責任、人員、投入和措施到位。縣國土資源局負責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交通、水利、農業、林業、建設、教育、旅游等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負責做好本管轄范圍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工作;各礦業法人和北海水力發電有限公司要負責做好本管轄范圍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工作;各鄉鎮政府按照與縣政府簽定的年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書要求,進一步落實責任,完善措施,健全防災網絡,切實抓緊抓好地質災害防范工作。

  (二)制定方案,落實防治責任

  縣國土資源局應會同交通、水利、農業等部門依據縣地質災害防治“十二五”規劃,在總結上年度工作的基礎上,結合我縣地質災害現狀、類型、規模、危害性等實際情況,制定20xx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應包括地質災害概況、趨勢預測、重點防范期、防治重點、監測和防災責任人等相關內容,要有明確防治任務、防治責任人和防治措施,并報縣政府批準后并公布實施,作為指導年全縣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三)加強排查,完善防災網絡

  各鄉鎮政府和有關單位要及時組織力量對已查明需監測和新發現的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或區),在汛期前開展全面排查工作。分析其發展趨勢、確定危險程度,并根據實際編制各點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要明確組織機構、預警信號、轉移路線、避災地點和聯系方式等相關內容,并報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同時,要落實防治監測人,簽訂責任書,對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或區)設立警示牌,對群眾發放防災明白卡,進一步完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做到排查到位,責任到位、人員到位,措施到位。

  (四)落實制度,提高處置能力

  各鄉鎮政府和有關單位要充分利用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在梅汛、臺汛期地質災害高發、多發時段,認真落實好值班、巡查、監測、預警預報、應急避險等制度,將地質災害防范各項工作延伸到基層,把任務措施落實到每個地質災害隱患點(或區)。同時要保證群測群防網絡和預警預報系統正常運轉,有效確保影響區的群眾安全度汛。對經常或可能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的重要地區,特別是灘坑庫區和礦山采空區,要嚴密巡查監測并及時預警。堅持把日常監測與重點監測相結合,重點防范期實行24小時監測制度。若臨災或發生災害時,要及時組織人員開展搶險救災工作。臨時避讓回遷工作應警惕雨后發生滑坡滯后活動的`可能性,避免突發性、災害性天氣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進一步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五)加強宣傳,增強防治意識

  各鄉鎮政府和有關單位要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有關法律規定和科學知識納入宣傳教育計劃,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新聞媒體,廣泛開展多層次、多形式輿論宣傳和科普宣傳。要利用地球日、減災日、土地日等特殊節日,組織針對性強的宣傳教育活動和公益活動。農村是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難點和重點,要繼續把宣傳教育的重點放在基層,通過分散或集中培訓的形式,或是在重要隱患點(區)開展實地演練工作,不斷提高全社會和全民防災減災意識,特別是不斷提高危險區群眾防災自救能力。

  (六)調查評估,把好災害源頭

  各鄉鎮政府和有關單位要嚴格執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加強對建設項目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監督和管理。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域內的城鎮規劃、工程建設和實施舊村改造、新村選址、私人建房等建設項目,要及時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從源頭上杜絕人為誘發地質災害。要加強新增地質災害隱患調查評價,及時查明各點現狀特征,評價出穩定性和危害程度,提出措施建議,并督促落實到位。

  (七)加大力度,推進搬遷治理

  各鄉鎮政府和有關單位要根據上級統一部署和任務要求,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進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搬遷治理、應急排險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爭取在12月底前啟動山口鎮彭山村第二批安置戶建房,完成鶴城鎮山頭村集中安置點場地平整、擋墻邊坡建設,并完成湯垟鄉西天村和小舟山鄉丁坑村等2個治理和船寮鎮雷石村、仁莊鎮蓮頭村等2個應急排險任務。要根據相關規定,及時推進全縣廢棄礦井治理工作,確保完成53%的治理任務,及時消除和減少礦區地質災害隱患。同時按照地質災害“三同時”要求,加強配套建設邊坡治理工程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到位。

監測方案 篇5

  一、指導思想

  為了全面貫徹《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素質第一”的思想,使學生和廣大的學生以及家長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健康水平,督促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完成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和陽光體育活動,上好體育課,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進而全面增進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的人才。

  二、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班主任

  三、測試項目

  身高、體重、肺活量為全校學生必測項目。

  1-2年級:50米跑、坐位體前屈、1分鐘跳繩

  3-4年級:50米跑、坐位體前屈、1分鐘跳繩、1分鐘仰臥起坐

  5-6年級:50米跑、坐位體前屈、1分鐘跳繩、1分鐘仰臥起坐、50米*8

  四、主要工作

  1、按照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的要求,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計劃的內容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針對學生體質健康存在的問題,重視選擇具有一定運動負荷,能有效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體育項目,以改善學生的心肺功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

  2、通過班隊課等形式介紹學生體質測試的內容、方法。介紹關于此方面素質的輔助練習內容。并通過校訊通平臺告訴家長積極配合學校并督促學生積極進行自我鍛煉,合理安排學生的作息時間,讓學生了解自己的體質健康狀況,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科學的鍛煉,以達到增強體質健康水平的目標。

  3、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取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養成自覺積極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積極推進學生課外體育活動和大課間活動的`開展,在抓好體育課堂教學的同時,落實學生每天一小時的活動,大力推選大課間體育活動,充分調動學生鍛煉身體的積極性。

  4、最后,通過學生的自我鍛煉,教師的有效指導,學校的高度重視,安排學生集中進行分組測試,并進行成績的統計和上報。

  六、實施步驟:

  1、10月上旬向學生介紹體質測試的內容、標準以及測試的方法。布置增強體質的輔助練習手段,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自我鍛煉。

  2、從10月中旬開始,利用體育課上的素質練習時間,加強此方面內容的練習,為學生進行體質測試奠定基礎。

  3、10下旬學生進行測試。

  4、11月8日對學生的體質測試成績進行統計、并上報成績。

【監測方案】相關文章:

監測方案10-06

死因監測方案11-24

推薦監測方案10-29

關于監測方案04-10

監測工作方案11-11

監測戶幫扶方案03-22

關于監測方案范文07-10

監測方案集合8篇09-29

【必備】監測方案三篇10-01

【實用】監測方案三篇09-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宁| 漠河县| 鄢陵县| 台中县| 合作市| 泰兴市| 大埔区| 雅江县| 霍州市| 巧家县| 定边县| 长乐市| 永川市| 抚顺市| 吴川市| 林周县| 上饶市| 双桥区| 育儿| 左贡县| 五大连池市| 大宁县| 娱乐| 峨眉山市| 淳安县| 无棣县| 黄石市| 丰宁| 翁源县| 中方县| 江华| 芮城县| 白银市| 云安县| 宿迁市| 聂拉木县| 和田县| 玉门市| 安泽县| 九龙县| 中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