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七年級數學第一次月考反思與總結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進行回顧和分析,從而做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它可以給我們下一階段的學習和工作生活做指導,不如我們來制定一份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是正確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七年級數學第一次月考反思與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試題分析
本次測試共有三個大題,分為選擇、填空、解答,計有22個小題。
1、基本題的分值占75%,以基本題為主。突出了對學生基本數學素養的評價;突出對數學思想方法的考查。
2、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體現義務教育的基礎性和發展性。
3、形式活潑多樣,知識點覆蓋面廣。在考查內容上對本章各個層面數學知識均有所涉及,突出對數學思維能力的考查,如第3、5、18、21、23等題;讓各個層次的學生考出自己的水平;適宜不同層次的考生能充分發揮其水平。
二、試卷分析
1、 試卷基本情況
試卷基本統計量
說明:72分及其以上為及格,96分及其以上為優秀.
2、答題分析
從4班學生答題情況看,基本題的得分情況較好.
(1)選擇題中出現的問題主要有:第3題中立方體展開圖理解不夠,第5題中對于線段、直線、射線的判斷存在有錯誤,第8題中
數線段的的條數有誤。
(2)填空題中出現的錯誤主要有:第9題棱錐與棱柱的區分有誤區。第12題對于射線的判斷存在錯誤。第13題中立方體的展開圖理解的不到位。第15、16題對于線段的度量的做題方法掌握的不好
(3)解答題中出現的錯誤主要有:第17題立方體展開圖沿虛線的里外對折。第19題的畫圖對于解題步驟的完整性。
三、對今后數學教學的一些建議
1、抓好基礎,搞好數學核心內容的教學
注重對支撐初中數學知識體系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學,是學生發展的前提,只有具備扎實的數學基礎,才能為學生能力提高創造條件。因此,教師的平時教學要依照課程標準要求,加強對基礎知識的教學,尤其是要搞好數學核心內容(包括基本概念、定理、公式、法則等等)的教學,不僅要注重這些基礎知識的本身的教學,而且要揭示這些知識的來龍去脈和內在聯系,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把握蘊涵其中的數學思想方法。
2、關心數學“學困生”
從試卷分析中,發現“低分段”的考生比例偏高,這些考生對容易基本題也不會做,說明這些學生在初中義務教育階段沒有掌握基本數學知識,從而成為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一大“頸瓶”,這不得不引起我們認真反思。
(1)抓好數學概念的入門教學,是提高理解能力的關鍵。“不懂”是他們最難過的門檻,數學概念是反映一類對象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方面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加強數學概念教學,既可以幫助“學困生”加強對數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又可以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起到“治本”的效果。
講概念要尋根求源。因為幾乎每一個數學概念的引入都伴隨著一個數學問題的背景,讓“學困生”了解問題來龍去脈;具體到抽象、以舊引新引入新概念,用置換或改變條件的方法引入新概念。讓他們了解數學概念之間聯系與對立,減少概念之間的混淆。
讓“學困生”用準確的語言講述概念。通過語言對“學困生”有組織、有系統的訓練,重視引導“學困生”對概念中的關鍵字、詞的理解,逐字逐句地推敲,如分辨“解不等式、不等式解、不等式解集”這三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數學概念。
(2)針對“學困生”的“雙基”的教學
“學困生”苦于缺乏學習的基礎,數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缺乏。數學知識可以分為思辨性的和程序性的兩類。教師既有耐心而且有方法去引導、講解,讓他們漸進領悟,對于他們在講授稍微復雜一點數學問題時,其主要知識點要經過與它配套知識點的連接,成為一條“知識鏈”,學困生“知識鏈” 的“缺環 ”太多,要靠教師明察秋毫 ,教學中及時補缺,使學困生對數學問題的理解得以連續。
(3)要給“學困生”多一些體驗學習數學快樂的機會
數學教材中大量的“觀察、思考、探究”等自主性學習活動,教師通過鼓勵、關心和個別輔導,讓學困生積極參與其中,對他們“點滴”成功方面,都應給予及時表揚,讓他們擁有獲得體驗成功的喜悅。其
中有許多是難度不大的數學活動,容易獲得“成功”,這些“成功”有助于他們對數學知識的本質的理解,讓更多學困生由“困學”向“愿學”實現轉化的機會。
【七年級數學第一次月考反思與總結】相關文章:
數學月考總結與反思10-18
【優】數學月考總結與反思12-06
數學月考反思11-30
數學月考反思(經典)09-02
數學月考反思05-08
初中數學月考反思03-07
數學月考后的反思05-06
(集合)數學月考反思07-24
[推薦]數學月考反思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