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文化》讀后感集合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何謂文化》讀后感集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何謂文化》讀后感集合1
漫步在余秋雨先生的文字之中,我被那字里行間的文化深度深深打動。然而我遠沒有那樣深厚的文化功底,不足以談“何謂文化“,所以只想就其中的一小部分,談談我讀后的感想。
愛與善良。這是我們每個人從小就受到的教育,然而卻少有人把它與文化聯系起來。然而這個最終目標,卻讓我們突然覺得親切,覺得就像是我們從小一起唱過的歌謠,從沒有那么疏遠不可親近。
那么,源遠流長、群星璀璨的文化大河中,又是如何體現著愛與善良的呢?從那兵戈紛亂的戰國時期,中華思想的先行者就在說,“仁者愛人“,就在說“愛人者人恒愛之”,就在說“止于至善”……他們把愛看做是最終的原則,最高的追求,并在中國的文化血脈中流淌了數千年。
幾千年來中華的文明從沒有中斷過,愛與善良也不曾停止過。那么上千年的文化積淀,也應該是一種愛的積淀吧。如余秋雨先生所寫,“我們區區五尺之軀,不知沉淀著多少善良因子。文化是一種感恩,懂得把它們全部喚醒。”對啊,我們身后的文化典籍不論多么煙波浩渺,都只是為了把最初的,也是最終的、最重要的愛與善良普及。
在時間的步伐中,從不曾丟失的愛與善良的影子,也足夠讓我們珍視吧。
《何謂文化》讀后感集合2
近期拜讀了余秋雨先生的《何謂文化》一書,收獲頗多;本書透過學理、生命、大地以及古典的視角對文化一一作了回答,既有理論的深度,又有鮮活生命的動情,既有珍貴遺跡的見證,又有古人情懷的述說,可謂最誠懇最隆重。雖然文化這個課題極大,但也可以依著作者的思路來談談自己的見解。
說起文化,首先應該是給文化下一個定義,借余先生的話:文化,是一種包含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態共同體。它通過積累和引導,創建集體人格。這句話說得非常簡潔卻又不容易理解,舉個例子,我們每逢過春節,漂泊在外的人們總要趕在除夕之夜回去團聚,不遠千山萬水,總要貼對聯,放鞭炮,走親訪友,給晚輩準備紅包,這種除夕夜的團圓,應該算是我們的精神價值取向,一系列的'行為算是生活方式,這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時間的“積累”,并且可以有責任通過“引導”而漸漸沉淀成一種“集體人格”,在魯迅的筆下稱作“國民性”,而中華文化的最重要成果,就是中國人的集體人格。
這點在我看來,因為我們有著共同的的精神價值,認同并且一直踐行著,這才讓我們沒有文化差異和突兀,交流起來才能有家一般的感受和體味,譬如某個企業文化,員工認同共同的價值取向和表現相似行為方式。
《何謂文化》讀后感集合3
一直很喜歡余秋雨的書,從《文化苦旅》到《山居筆記》以及《尋覓中華》等,他的書特別適合夜讀,在靜靜的夜里,一盞臺燈,隨著他的腳步可以輕輕的漫步歷史,細細的咀嚼文化,這種喧囂的世界獲得暫時的寧靜感覺特別輕松。他的新書《何謂文化》出版了,便迫不及待的從當當上買來,一周左右的時間看完。
對于何謂文化,作者從四個方面進行了解答,第一、學理的回答,較為系統詳細的介紹了文化的概念以及功能,雖然名為“學理”但很直白,讓我們對文化有個很直接的認識;第二,生命的回答,通過幾個人物,導演謝晉、戲劇家黃佐臨、作家巴金以及其他幾位文化人如何用生命解讀文化的真諦;第三、大地的回答,是作者本人撰寫的一些碑文和書法作品。第四、古典的回答,主要是把四篇古文如《離騷》翻譯成現代散文,進步體會文化的魅力。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讀起來蕩氣回腸,字里行間把文化的魅力一展無遺,但第三第四部分實在不敢恭維,大有湊頁數之嫌,有的碑文的確值得一讀,但附帶的書法作品有點畫蛇添足,四篇古文翻譯更是差強人意,就像把唐裝改成西服,有點不倫不類。瑕不掩瑜,還是值得一讀。
【《何謂文化》讀后感】相關文章:
何謂溫柔何謂堅強散文隨筆02-25
何謂快樂的作文12-30
何謂幸福作文04-01
《何謂幸福》作文05-30
何謂自然作文06-07
何謂母蝗蟲經典散文03-19
何謂幸福研修感言04-24
何謂青春高中作文05-25
試問大海碧波,何謂以身許國讀后感08-24
關于說理的散文精選:何謂“家風”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