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京都解剖書》讀后感范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京都解剖書》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京都,從公元794年到公元1868年,一千多年間一直是日本的首都,雖然現在它已不是日本的首都,但是它在日本仍然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京都享有“千年古都”之稱,長久的歷史積淀讓這里擁有豐富的歷史遺跡和濃郁的日本風情,很多日本人稱,京都是他們心靈的故鄉。
今天,翻到《京都解剖書》,我們將深入這座千年古都,去一睹它的風華。作為深度解讀京都的讀本,《京都解剖書》書如其名,解剖,是最深度的認識,解剖,還將京都那些聞名遐爾的建筑解剖以剖視圖的形式展示給我們,讓我們不僅看到它們的外在,也見識了它們的內里。
在這本書里,有326張實景照片,和424幅手繪信息圖,圖文結合,文字簡練,有機地附著于圖片或是加釋于圖片的引出、局部放大圖中,讓我們一看便懂,清晰明了。它不僅是不僅是一本旅行手冊,還是一本集建筑、地理、歷史、人文民俗、信仰、旅游購物、藝術展覽等于一體的京都萬能書。書分五章深入介紹京都,包括京都之美——建筑;京都內涵——遺珍,就是那些自古遺留下來的庭園、寺院等;京都之魂——京都今昔風物:京都的茶道、藝舞伎、歌舞伎、紡織、能樂等;還有散落在京都的街町,以及京都的料理美食、京都信仰——祭典等。方方面面,關于一座城市的浮華、繁榮和接地氣的民生都普及到了。
京都是個處處值得鑒賞的城市,這里從佛閣寺廟到近現代建筑,有著獨特的美。它們不僅有值得欣賞的外觀,還有傳承歷史的內涵。從京都的建筑風貌里,我們依稀看到中華民族的文化的一脈相承。仔細看,平等院的鳳凰鴟吻,平安神宮的建筑形制、東寺五重塔,無不延承著中國建筑的風格。譬如說東寺五重塔,動工于公元883年,那時候中國處于唐末五代時期,五重塔正是反映了中國隋唐時期的木結構宗教建筑模式,而日本當時的遣唐和尚從中國到中國學習,也將中國的寺塔建筑風格隨著佛教一并傳入日本。木制結構的王重塔也是非常神奇的,它不因臺風、地震而倒塌,原因在書中有簡明扼要的說明,對于讀者來說,是很實用的信息,讓我們知道了,木構塔充分發揮了木料的柔軟特性和榫卯結構的復位功能,所以才會屹立至今,從這里,也看到了我們中華民族工匠的智慧,而日本也很好地把我們的文化和建筑技藝進行了傳承,讓我們得以在京都再見它們的風姿。
京都是一個懷舊的都市,在這里,我們可以漫步在路地和辻子,感覺京都的市井生活氣息,可以來到錦市場,挑選制作京都料理的食材。在京都,我們在不同的節令能吃到不同的京蔬菜,可以品嘗到正宗的懷石料理,還有蘊含佛理禪趣的精進料理等等。
深入京都,親身去體驗它的文化,看看這座模仿古代長安而建的都城為何有這無窮的魅力。
【《京都解剖書》讀后感】相關文章:
京都櫻花什么時候開05-04
京都的氣候特點是什么類型01-20
日本京都大學G30申請流程的介紹02-16
小學五年級作文:童年趣事--解剖青蛙08-09
書的讀后感06-12
數學的書的讀后感09-15
大王書讀后感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