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狼讀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懷念狼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懷念狼》寫的是商州的故事。"我"是一個做什么事都不順心的記者。有一次去商州采訪,"我"得知商州從前組織過捕狼隊捕殺野狼,而如今商州只剩下5只狼,他們給這5只狼編了號。
這個故事引起了"我"的好奇,于是"我"開始尋找這些狼。
在尋狼的過程中,"我"與身為捕狼隊隊長的舅舅不期而遇,隨后他們遭遇了一系列與狼有關的事情。這期間人"變"成狼,狼"變"成人,5只狼一只只被捕殺,引起了一連串發人深省的故事。
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無論是作為獵人獵殺狼的舅舅,還是作為獵物被獵殺的狼,似乎都是對獵殺與被獵殺有著無法理清的羈絆,這都成了他們彼此間一種默契,一種默然于心的信仰——他們是共生的,獵人追著狼,狼追著獵人。這從故事的最后,當最后的一只狼被擊斃,獵人舅舅也從此"死去了",以及捕狼隊員退役后的體衰多病,能夠看出來。狼活著是為了逃避獵人的追殺,獵人活著就是為了獵殺狼。獵殺與被獵殺,是一種相互追逐的關系,這種建立了千年的羈絆,他們從未想過逃離,而當終有一天這樣的羈絆被徹底切斷時,他們活著的意義沒了,也都"死了"。
同樣的,我在想,我為了什么活著呢?人活著是一種本能的欲望。用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話來闡述,人最本能的欲望是控制欲,對力量的崇拜,害怕孤獨。這些正是支撐著我們活著的最根本的動力啊。如果這聽起來有點粗俗和晦澀,那么用著名哲學家羅素的話說:"我們活著的意義是因為對愛情有渴望,對知識有追求,對人類苦難有著不可遏制的同情。"這些不是華麗的詞句,而是我們每天實實在在進行著的、簡單而最基本的事情。
我們工作學習,是為了讓自己變得強大,為了能夠給自己的家庭一個更好的生活。我們需要愛人的忠誠,需要家人的陪伴,需要更強的'能力去保護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每當某處發生災難的時候,我們國家總能召喚"一方有難,八方支持",反身過來,當我們自身遭遇同樣的災難的時候,我們本身也是渴望得到來自外界社會的支持和溫暖,推己及人,我們會毫不猶豫地伸出微薄的援助之手,共渡難關。
也許我活著的意義就是在于我的家人,朋友,工作,以及無數未曾認識的人,因為他們也會在他們的生活工作中默默地為我的幸福生活砌了一塊磚,正如我們電力工作者那樣,在無數個風吹雨打的日子里,默默地堅守在為百姓提供穩定電力供應保障的崗位上。
我不可能認識整個中國的人,但是我們之間卻能達成了一種默契——對自己的工作認真負責,由此環環相扣,把整個社會都連接起來。這應該成為整個社會的一種信仰,彼此懷著這樣的信仰,才能實現自己人生的意義,彼此的人生意義得以實現,就是一個社會的共贏。
【懷念狼讀后感】相關文章:
懷念母親的讀后感03-23
秋天的懷念 讀后感03-23
《 懷念母親》讀后感02-05
懷念母親讀后感06-26
《懷念母親》讀后感12-31
★《秋天的懷念》讀后感01-07
《懷念母親》讀后感12-08
《秋天的懷念》讀后感11-17
秋天的懷念讀后感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