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火印有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火印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天邊的紅霞包裹著孤鷹翔飛的翼,刺目的夕陽光給青草鍍了層厚重金,羊群潔白的絨毛變幻著深深淺淺的紅,茫茫一片,有如流淌在草野上的霞海。夕陽垂下,山頭僅剩了殘缺的半個圓盤,在那放羊娃高聲的吆喝,和羊兒的綿軟叫聲中,回響著那漸漸遠去,而越發分明的馬蹄錚錚。
自翻開《火印》第一頁,我為其堪稱壯烈的景物所震撼,薄暮朦朧中,熾熱的光線仿佛化作了箭矢,對著廣袤的草野“萬箭齊發”。從此我走上了那座山頭,親眼目睹了那場惡戰,聽到了那“咴咴”的嘶鳴。那晚,牧羊娃抽斷了羊鞭,滿身傷痕,趴在父親的肩頭回望那匹雪白的馬,他幼小稚嫩的眼神里滿是驕傲,而他即將成長,在殺伐與刀光中成長,浸浴血且飽覽淚光。
那一天云翳陰沉了,炮聲響起了,靜謐安詳的桃源被轟出了一個豁口,攔不住的日軍洪流汩汩涌入,淹過了村莊。在字里行間,通過真誠、真切的文字,我仿佛聽到雪兒離開后,坡娃的哀哭。豐富的心理描寫,也讓一個愛馬如命、霸道專橫的日本軍官形象展現在我的眼前,他的征服欲,他軍官的威嚴,燃燒,升騰,飄搖在他戰勝、戰敗、死亡的路上。而在日軍粗暴血腥的行為里,在他們骯臟的`精神堆里,卻有稻葉的天真無暇,這是令我欣賞《火印》的一點。中國人民眼中無惡不作、萬惡不赦的日本鬼子中,也有人性的美好,有稻葉對馬兒的無微不至,有河野不讓稻葉上前線的對于純真的保留,正是這些,讓小說的情感趨于完整,使“人”的樣子展現得更為完美。
我忘不了那個瘦腿傷的小哥。我愛他的斗志,我愛他的熱情,他流血的傷口也噴薄著上戰場的豪情。也許,他決斗的信念來自于他看到那個拄著拐杖、獨腿的娃,和他牽著的那匹良駒,他有軍人的誠信,軍人的執著,說活著回來,就活著回來,說勝利,就沒有失敗。
“火印”,是烙刻在雪兒身上的恥辱,是耀目的對坡娃精神的折磨,卻也是磨礪中成長的見證,是復仇后永存的戰利品。在坡娃與雪兒身上,我仿佛看到了中華民族無限的光輝,從蘇醒到飽受折磨,到頑強拼搏,至今的偉大復興。雪兒的抬首,是民族的覺醒;沖破云霄的嘶鳴,是人們不屈的吶喊;坡娃的十七歲,是新中國的成立。
在《火印》中,我讀到了抗戰民族的英勇無畏,看見了覺醒人民的壯志豪情,那潑灑的鮮血灌滿了滿地的炮坑,殘損的骨架支起了倒塌的房屋,那是無數人類用骨血鋪出的平坦大道,四處彌漫的、照耀的,是崇高的靈魂,是人性的光芒。“多一個人讀奧威爾,就多了一分自由的保證”,多一個人讀曹文軒,就多了一份生命的敬仰!
夕陽落下,那遠方升起的燃著白焰的火球,投射下皎潔的光,覆蓋在暗色的草原上,羊群離去,牧羊娃的歌聲戛然而止,他立在山頭,眺望著,聆聽著,那遠處至高山峰上燃燒的黑影,仰首抬蹄,以懸崖勒馬的絕美姿態,發出了“咴咴”的嘶鳴。
【讀火印有感】相關文章:
《火印》讀后感05-20
《火印》讀后感07-12
火印讀后感01-21
讀竊讀記有感07-09
讀竊讀記有感06-22
讀名言有感09-22
讀《國畫》有感04-26
讀《愛迪生》有感01-08
讀《匆匆》有感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