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家鄉(xiāng)的節(jié)作文合集10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xiāng)的節(jié)作文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鄉(xiāng)的節(jié)作文 篇1
吃重陽糕 重陽的飲食之風,除前所述的飲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
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餌,即古代之糕。《周禮》載餌用作祭祀或在宴會上食用。漢代又記有黍糕,可能與今天的糕已差不遠。蓬餌,想必也類似于黍糕之類。至宋代,吃重陽糕之風大盛了。糕與高諧音,吃糕是為了取吉祥之意義,因而才受到人們的青睞。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粘些香菜葉以為標志,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糙干果;細花糕 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干果,如蘋果脯、桃脯、杏 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 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
據說,早年不家用發(fā)面餅夾上棗,栗諸果的, 或以江米、黃米面蒸成粘糕餅,似“上金”、“下銀”的花糕。
家鄉(xiāng)的節(jié)作文 篇2
音樂依舊美妙動人,晚霞的余輝依舊柔美,每一次的月圓也依舊讓人或寄托哀思,或舉家歡慶。而今,音樂依然響起,晚霞依舊出現,但月圓之時,在別人或寄托哀思或團圓同慶之時,我又在做些什么,又在想些什么呢?閉上雙眼,回想著以前走過的,做過的,發(fā)生過的,睜開雙眼,看一看現在的自己,此時是何種心情,又有怎樣的思緒呢?在這月圓之時,我只能抬頭仰望著圓月,望著它那柔美的月光,望著它那千百年來都是如此完美的圓。我的思緒又一次的沉陷,為何月會有圓的時候,而我的人生卻總是殘缺呢?是因為月的圓與缺本屬自然,還是因為我的人生注定不圓呢??
我在思考著,在沉寂著,我想要得到一個答案,得到一個原本就有的答案。說是在尋找答案,不如說是在為自己尋找一個安慰。這個答案其實早已經得到了,只是不愿去接受,不愿去面對,本來可以在得到答案之后去改正,去彌補,可是卻一錯再錯,錯到無法改變,錯到內心悔恨的時候,才想起去尋找那個自己很早很早就已經知道的答案。
在這依舊光芒柔和的圓月下,不敢去面對現在的自己,不愿去接受現實的自己,所以才會想起用尋找答案的方式來讓自己沉寂,來為自己尋找一個安慰的借口,讓自己在這短暫的一刻,忘掉悔恨,忘掉自己的軟弱,忘掉一錯再錯。雖然這樣做毫無用處,只會更加浪費時間,只會使錯的更加錯下去,只會使以后更加悔恨,更加殘缺,明知這樣做的結局,可卻依然這樣做,不為別的,只因自己太需要那份沉寂了,只有在那沉寂里,才敢正視自己,才能找到最真實的自己,才可以靜下心來,去反省自己。只有那短暫的沉寂才能使自己獲得暫時的清醒,害怕回到現實,希望永遠停留在沉寂中,不是害怕現實太殘酷,而是害怕自己在現實中迷失方向~心的方向,一旦心沒有了方向,那么,剩下的也就只是一俱可以走動的軀體而已,也就沒有圓與缺的分別了。
人生在世也只不過是短短幾個春秋而已,看似漫長,但又是那么的短暫。當心失去方向,當生活沒有目標的時候,時間也就變得漫長,生活也就會變得無聊,那么也就會覺得自己的人生是灰暗的,是殘缺的,是枯燥無味的。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沒有屬于自己的人生方向,每天看似忙的不可開交,早出晚歸,可是誰又曾真正問一問自己,這一天所做的事,是自己所要奮斗的目標嗎?是自己內心中的人生目標嗎?
每個人或許都有著不同的回答,但是,現實卻告訴了我們正確的答案,太多人的每天看似很忙,其實并不忙,那只是為了打發(fā)時間,為了不讓自己寂寞,所以就為自己找些所謂的事來做,讓自己沉浸在忙碌之中。這樣一來,看似可以幫自己消除內心的孤寂,可是當時間停下來,當所有的事都靜止下來,當你停下所有的事時,你真的可以忘掉自己曾許下的心愿嗎?你真的能容忍自己的碌碌無為嗎?你真的愿意放棄自己的夢,一點不后悔嗎?如果你沒有一點感觸,那么你也無須去感嘆人生了,一個無志,無夢,而甘愿了此一生的人,是不配討論人生的。你可以失敗,可以毫無成就,但你一定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夢,哪怕這個夢,此生沒有了實現的可能,但至少你曾經為它奮斗過,為它拼搏過,雖無實現,可卻在你的人生中留下了你尋夢的痕跡。
不問結果如何,只為曾經奮斗過。人生的實質也就是如此,雖不能取得一番宏偉的事業(yè),但心無遺憾。正如一句話所說“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只有心無遺憾,才能笑的自然。當明白了人生的真諦之后,對于圓與缺也就有了真正的認識。人生的殘缺,不在于你的失敗,而在于你的放棄,在于沒有去嘗試;同樣,人生的圓滿,也不在于你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而在于你敢于嘗試,敢于去面對。當然取得了成就更好,那是你應得到的,是你曾經奮斗過的見證,但失敗了也并不意味著人生的失敗。
彩虹是由不同的色彩構成,正因不同的色彩相互襯托,所以才顯得更加美麗,更加被世人贊美。人生也是如此,倘若每個人都取得了成就,沒有失敗,那么,每個人的人生也就大同小異了,也就失去了人生所具有的色彩了。正因每個人都有著各自的人生,所以世間才會如此多彩,如此具有傳奇,令人向往。或許以前放棄了太多,或許有許多不敢去嘗試,那么現在,你還會在像以前一樣,任它們在你的人生悄然走過嗎?現在醒來還不晚,抓住這些你人生中的過客,或許留不住,但一定要留下它們來過的痕跡。
圓與缺,不是上天注定,也不是命中已定,而是在于你自己。月的圓與缺在于月的自身,同樣人生的圓與缺,也在于你自身,在于你內心深處最具有力量的召喚。
家鄉(xiāng)的節(jié)作文 篇3
清明節(jié)是每年的四月五日,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是唐朝大詩人杜牧以“清明”為題寫的一首絕句詩。這首膾炙人口的唐詩,使人讀得朗朗上口。這是杜牧描寫的清明節(jié)的景象。
從“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這句詩中我們可以知道,清明這段時間雨水比較多,而在這種天氣里,田野里會長出一種叫“綿菜”的植物,這種“綿菜”就是我們清明節(jié)吃的清明果之中的最重要的原料之一。說起清明果,我們非常不陌生,在清明節(jié)就會吃到,可你知道清明果的制作方法嗎?有多少人只知道吃清明果,連清明果怎么做都不知道。在清明果的皮里,主要由綿菜和糯米制成,先把綿菜洗干凈,放在開水里煮軟,然后把綿菜撈出,放進石臼里與糯米粉一起搗,直到把它搗成糯米團,它看上去綠綠的,非常好看。清明果的餡兒也有很多種,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紅糖餡兒的,它是黃豆粉與紅糖摻和成的。清明果還有蘿卜絲和肉餡兒的。每一種餡兒都有不同的味道,紅糖餡兒的雖然好吃,可吃多了會上火。蘿卜絲和肉餡兒的清明果其實還有很多配料,如:香菇,木耳,蝦米等等。但蘿卜絲和肉是最主要的。清明還有一個習俗就是掃墓,祭奠祖先。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清明節(jié)這天我們要做清明果,掃墓,祭奠祖先,但在別的地方,清明節(jié)還要做些什么呢?
家鄉(xiāng)的節(jié)作文 篇4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艾節(jié)、端五、重午、午日、夏節(jié)。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jié)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jié),大家知道端午節(jié)的來歷嗎?!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說一說他吧!
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端午節(jié)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列如賽龍舟,掛香囊,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
端午節(jié)的活動可真多啊!
家鄉(xiāng)的節(jié)作文 篇5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端午節(jié)到來的時候,我們都會情不自禁地唱起這首兒歌。
還沒到端午節(jié)時,爺爺就從市場上買了艾葉和菖蒲,并把它插到了廚房里和正屋的條桌上,我看見了,便好奇地問爺爺:“爺爺,你為什么要插這些?”爺爺慈愛地撫摸著我的頭說:“這叫艾葉,那叫菖蒲,把它們插在家里會驅蟲、避邪,你聞聞看,它們還有一種刺鼻的氣味。”我湊上去聞了聞,果真有一種濃濃的藥味兒,怪不得連蟲子也怕它呢!
端午節(jié)那天,我一大早就起床了。咦,怎么有一陣粽葉的香味?我飛快地往樓下跑去,原來是奶奶正在包粽子。只見奶奶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起來,做成了一個窩,然后再把糯米和餡兒輕輕地倒進窩里,最后包出棱角,再用線緊緊地扎起來。粽子的餡兒有好多種,有豆瓣、有蜜棗、有紅豆,還有咸肉……奶奶一邊包著粽子,一邊問我:“你最喜愛吃哪種餡兒的粽子?”我仰起小臉,大聲地說:“咸肉粽子。”“好,我這就給你包。”粽子包好了后,奶奶把它們放進鍋里煮上四五十分鐘,就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從鍋里拎起一個咸肉粽子,小心翼翼地剝開箬葉,咬上一口,咸咸的,香香的,好吃極了。我一口氣就吃了兩個,中午連飯都吃不下了。聽媽媽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后,為了不讓魚蛟蝦蟹去吃屈原的遺體,周圍的老百姓都往江里投粽子。年復一年,每逢端午節(jié)那天,人們便把包好的粽子投到江里祭祀屈原,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習俗就這樣流傳至今了。
吃完午飯,我和媽媽來到了街上。咦,前面怎么圍著那么多孩子?我擠上去一看,原來是一個叔叔正在賣香囊。只見他手舉一根竹竿,上面掛著許多用絲布和五色線縫制的小袋子,長方形的、菱形的、星形的、方形的……好可愛哦!“媽媽,給我也買一個吧!”“好,咱們也買一個保佑我家丁丁平平安安!”媽媽付了錢,叔叔把香囊戴在我的脖頸上。我捧起香囊,聞了聞,真有一陣清香!
端午節(jié)是粽葉飄香的節(jié)日,是家鄉(xiāng)孩子的節(jié)日!
家鄉(xiāng)的節(jié)作文 篇6
我的家鄉(xiāng)武鐘,每到正月十六這天,家里面就會燒起一把火。
這天,三家兩戶就會在一起,將家里的一些廢舊木材集中到一塊兒,然后燒起火來。
人們一起在旁邊烤烤火,老一輩的人總會在嘴里念叨著一些東西,我雖然不知道說得是什么,但是覺得都是好的。
今年的正月十六晚上,天氣有些冷。
奶奶將家里面的芝麻桔都給拿到了門口,找到比較安全的地方點起了一把小火。這個時候,鄰居也都拿著廢舊木材出來了,看到我們這正在烤火呢,他們全都聚了過來,將東西不時地往火里面扔。火越燒越旺,我感到不再那么冷了,覺得非常暖和。
大家伸伸手伸伸腳,要去掉身上的寒氣。
這時候,我那才三歲的妹妹出來了。奶奶將她抱了起來,然后往火上面掄了一下。我看著就害怕,生怕她掉下去。
沒想到,她一點兒害怕感都沒有,還呵呵大笑,這我的心才平靜下來。 嗨!畢竟小孩兒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不然,就不會這樣子了。 我這樣想著。
火不時地在變小,這就意味著這個儀式的結束。但是,他會在我的心中留下永遠的印象。
當然,這只不過是一種老輩人留下的迷信。但是,不管怎么樣,這是流傳下來的風俗習慣,我們不能夠將它被家鄉(xiāng)人淡忘掉,一定要將它給傳下去。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風俗習慣,歡迎你來我的家鄉(xiāng)。
家鄉(xiāng)的節(jié)作文 篇7
龍燈時而在大街小巷穿梭,時而在廣場上進行精彩表演。龍燈迎到哪里,哪里就變成了歡樂的海洋:鑼鼓聲聲,鞭炮聲震耳欲聾,天空布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人人歡呼雀躍……龍燈一直要迎到正月十五才結束。正月十六的夜晚,人們要把龍燈舞到溪河邊或有水的溝邊,把龍放在地上,進行燒龍儀式。把龍燃燒完后,將燈龍殘骸送入水中,澆水沖去,意為送龍歸海。這樣,元宵舞龍燈才算真正結束。
在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晚上吃元宵是必不可少的。元宵我們也叫“湯圓”, 用糯米粉搓成圓形,里面常用豆沙、肉作餡,有團圓美滿意。
元宵節(jié)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別提有多美了!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真熱鬧。我喜歡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
家鄉(xiāng)的節(jié)作文 篇8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
每年的端午節(jié),大家都要吃粽子,一提起粽子呀,我就會情不自禁的流出口水,這東西可是我最喜歡吃的美食之一了。
今天早上我兩眼一睜,一股濃濃的粽香味就撲鼻而來,我一骨碌就起了床,趕快跑到廚房一看,蒸鍋里正蒸著一盤粽子,看到它們我就有點垂涎三尺了,我著急的在廚房里打起了轉。奶奶說:“你先去洗臉,粽子一會兒就熱好了。”
我感覺今天早上的時間怎么這么慢呀!我的肚子早在“咕咕”地抗議了!我等了好長時間那熱氣騰騰的粽子才端上桌,看著那熱氣騰騰的粽子,像一個個威武的士兵冒著酷暑在站崗,又像一個個“五花大綁”的娃娃,那身上的繩子有紅有黃,味道還各不相同。這時我飛速地拿起一個粽子,用剪刀小心翼翼的剪斷繩子,再剝開粽葉,這時看到的是白色的糯米里包著一個小小的蜜棗,像是蜜棗穿著一件厚厚的棉襖。我慌忙咬了一口,甜甜的,香香的,滑溜溜的糯米和甜甜的蜜棗吃在嘴里,甜在心里,讓我回味無窮,我一口氣吃下了兩個不同味道的粽子,真好吃,可是我的小手被弄得粘糊糊的!
謝謝奶奶給我包的粽子,還盼著明年的端午繼續(xù)能吃上奶奶包的粽子。
家鄉(xiāng)的節(jié)作文 篇9
我的家鄉(xiāng)在臨澤,那是一個鄉(xiāng)土氣息很濃的地方。也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它像一顆明珠鑲嵌在河西走廊的中部。
去年的8月13日在我們縣的中心廣場舉行了第一屆臨澤紅棗節(jié)。縣里為了宣傳家鄉(xiāng)的紅棗,特意請來了中央電視臺同一首歌欄目組,在縣中心廣場舉行了盛大的演出。那天的廣場上人山人海。
說起家鄉(xiāng)的紅棗,還有一句名言呢?就是“一日吃三棗,永遠活到老”。家鄉(xiāng)的紅棗肉厚、核小、味甜,人們利用高科技生產了好多紅棗產品,如:紅棗醋,紅棗酒,紅棗粉,紅棗泥等產品,深受人們的喜愛。聽說家鄉(xiāng)的紅棗還送到了北京,許多外國朋友都品嘗到了我們家鄉(xiāng)的紅棗。在全國農產品評比的時候,我們家鄉(xiāng)的紅棗還獲得了名優(yōu)產品的稱號呢!
啊!朋友,如果你吃過臨澤紅棗,又目睹了臨澤人像紅棗一樣甜密的生活,你一定會深深的喜愛我的家鄉(xiāng),喜歡我家鄉(xiāng)的紅棗節(jié)!喜愛我家鄉(xiāng)的紅棗。
家鄉(xiāng)的節(jié)作文 篇10
農歷五月初五,是家鄉(xiāng)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jié)。雖然端午節(jié)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jié)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jié)的習俗。我的家鄉(xiāng)地處河南南部的中原地區(qū),按說是過北方形式的端午節(jié),但由于我們這里是山水相間,有北國小江南之稱,也就有了獨特的端午習俗,既吃粽子、戴香包、插艾葉、喝雄黃酒,又有北方少見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的龍舟賽。
家鄉(xiāng)民俗認為,五月為惡日,懸掛艾葉如旗、昌蒲似劍,可驅邪除穢。每當五月五端午節(jié)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在清晨去采帶露水“五味草”。用“五味草”和“午時水”煮雞蛋或鴨蛋,剩下的水給小孩洗澡,喝雄黃酒。
“孩子,端午節(jié)了!起床咯!去洗洗臉吧!”“哦”我應答了一聲。剛洗完臉,就來到廚房找吃的。可倒霉的是,一來到廚房就給媽媽拉著幫忙裹粽子了。吃完飯后,我換上新衣服看下午的劃龍舟。
龍舟競渡是一種具有濃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眾性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有利于增強人民體質,培養(yǎng)勇往直前、堅毅果敢精神的民間活動。我家鄉(xiāng)龍舟競渡據說也是為了紀念楚大夫屈原:“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陽競渡,乃遺俗也。”
故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節(jié)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xiāng)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贊頌。吃著正宗的家鄉(xiāng)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xiāng)龍舟賽,心里頭別有一番滋味。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我是不會忘記您的,我愛您!
【家鄉(xiāng)的節(jié)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xiāng)的節(jié)作文07-12
家鄉(xiāng)的葡萄節(jié)作文12-18
家鄉(xiāng)的冬至節(jié)作文09-30
關于家鄉(xiāng)的節(jié)作文08-17
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作文04-14
家鄉(xiāng)清明節(jié)作文04-25
家鄉(xiāng)的潑水節(jié)作文05-01
家鄉(xiāng)的刀桿節(jié)作文05-31
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的作文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