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說“安”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說“安”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說“安”作文1
古人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古時之人就把修身放在了第一位。我也認為:安家、安國、安邦,必先安心。
志者,必先安心。有志之士,必先有心。確定心之所向,志向也將勢如破竹地沖破一切阻礙,成就一番事業。諸葛孔明忠義乾坤世人皆知,一句“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便把“臥龍”這個名字照得亮堂堂的,孔明將心安在了漢室統一上,最后雖然出師未捷身先死,可后人永遠將佳話圍繞在了他身邊。元帥岳飛將心安在大宋,一曲《滿江紅》,唱出了“精忠報國”的英雄氣概,志者,安心,心如磐石。
治者,必先安心。冰心詩中寫道:“心若冰清,天塌不驚”。治國之人,必先做到天塌不驚。心安得穩,國安得就穩。勾踐臥薪嘗膽終報國恥的故事,再次證明了治者安心。記得從書上看過這么一句話“不可忘,不可念”,用在這里正合適,所謂國仇不可忘,天塌不可驚;家恥不可念,心應若冰清。治者,安心。心若冰清。
智者,必先安心。曾經疑惑,曾經迷茫,將心放平,你便是智者。做得到寵辱不驚任庭前花開花落,做得到去留無心看天上云卷云舒,這才是將心放平,一朝不得志便抑郁而終的人,也許是詩人,也許是文學家;也許是學富五車,也許是家財萬貫,但不懂得笑看風云,不懂得安心的人,決不是智者。智者,是一份瀟灑、一份幽默、一份認真、一份玩笑、一份勇敢,五份安心。智者,安心。心比鏡湖。知者,必先安心。佛曰:“渡人自渡。”也許這就是安心的最高境界。
與人爭名逐利,不如守拙歸田的恬淡輕松;與人比權量力,不如渡人自渡的豁達明朗。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只有懂得寬宏,懂得不把世界看得太清楚,懂得笑看得失,淡觀榮辱的人,才是知者,才懂得笑看風云。知者,安心。心似蒼穹。安家,安國,安邦之人,必先安心。將心安如磐石的人是“志者”;將心置若冰清的為“治者”;將心比作鏡湖的必為“智者”;將心看似蒼穹的.實作“知者”。安心、安家、安邦,之后安天下。
關于說“安”作文2
幼苗長成參天古木,是因為它安于土壤,不求凌云之高;石礫被沖刷成卵石,是因為它安于河底,不求跨洋之遠;沙石被浸成珍珠,是因為它安于蚌殼,不求驕陽之暖。人又豈非如此,只有安于現有的,才能最終有所收獲,過多地追求享受,反而會阻礙前進的步伐。
這個道理其實誰都懂,可人偏偏是不安份的生物,總喜歡不斷追求所有東西,到頭來往往是一無所獲。漢初三杰之一的韓信,當年戰功赫赫,封為齊王。而他卻毫不滿足,擁兵自傲,索地覓封侯,終被降為淮陰侯,又因謀反罪被殺,三族誅滅。若他也能像張良那樣,拒絕劉邦的封賞,而甘居小小的留地,又怎會莽送了一世英名?身居高位,已屬不易,為何不好好珍惜,非要更上一層樓呢?自古圣賢,都是懂得安于現狀而謀大計的,晉文公重耳身受迫害,亡走諸候,飽嘗顛沛流離之苦才成為一代霸主;勾踐二十年臥薪嘗膽。
才有了一字千金的《呂氏春秋》,試想這些人當初如果都不肯安于現狀,豈非是重耳扶劍自頸,勾踐以卵擊石,不韋憤憤而終?安于現狀,并非是讓人不求進取,而是在一種不斷磨煉中,完善自己,厚積薄發。正如楚莊王“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如今的人們,過多地被物質迷惑了雙眼,越發不安份起來了,追功,逐名,謀祿,那一個不是充滿誘惑力,世人只有擦亮雙眼,看清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安于現狀,方可獲得想要的一切。如何做到安于現狀?子路和孔子有這樣的對話,子路問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貧而安分,富而好禮也。”孔子的話精辟地闡述了如何安于現狀,不論貧富,都對現有的一切感到滿足,沒有過份的追求,并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這便是真正意義上的“安”,換句話說,便是人格上無休止的追求,在物質上適時滿足,“君子務本,本文而道生”,“安”是一種人生的智慧,是一種更高境界的生活方式。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們縱沒有先哲那超脫一切的氣度,十之取其三,安于現有的一切,也還是做得到的!
【說“安”作文】相關文章:
關于說安作文02-05
說“安”_1000字01-27
說“安”_700字02-14
關于說安的周記作文05-26
說“安”高考滿分作文(精選15篇)04-14
說聲再見各安天涯抒情散文07-15
關于安的作文05-25
關于安光餅的作文05-26
關于易安作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