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疾控防疫先進事跡材料(精選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跡吧,事跡可以起到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那么擬定事跡真的很難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基層疾控防疫先進事跡材料,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基層疾控防疫先進事跡材料 篇1
張某蘭,藏族,2003年參加工作,大專學歷,F為古浪縣疾控中心檢驗科副科長,檢驗師。自防控新型冠狀病毒以來,從事“抗疫”一線采樣送樣工作,臨時兼任古浪縣疾控中心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工作組采樣組組長。
張某蘭同志一貫以其崇高的思想覺悟、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以及對疾控事業的無限熱愛,在同事和被采樣群眾中享有較高的聲譽。曾多次被縣衛健局、縣疾控中心授予“先進工作者”、“優秀醫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在“新型冠狀病毒”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她,更是以大局為重,視疫情如命令,視病人如親人,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把風險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他人;爭分奪秒,忘我工作,竭盡全力發揚白衣“戰士”的無私奉獻精神;舍小家顧大家,把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了第一位,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充分展現了一個白衣“戰士”的亮麗風采。
從疾控中心成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小組”的那刻起,她就做好了時刻“沖鋒陷陣”的準備。她深知自己可能與隨時出現的“新型冠狀病毒”病人的這種“零距離”的接觸會有怎樣的危險。關鍵時刻,她沒有半點的猶豫和退縮,而是主動請纓,率先垂范,第一個報名要求參加防疫一線工作。
1月22日,接到疾控中心的緊急通知后,正在家休年假準備置辦年貨的張某蘭來不及多想,立刻放棄休假,主動參與防控一線的采樣工作。
這天,對張某蘭而言格外忙碌,她從早上7點開始參加單位緊急會議,之后接連參加了縣衛計局疫情防控會、甘肅省疫情防控電視培訓會、武威市疾控中心采樣培訓會......開完會,已是下午4點,沒吃午飯的的她到單位剛吃完泡面,又接到上級指示:立即采樣!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第一個采樣患者,她絲毫不敢懈怠,迅速組織采樣組成員,到古浪縣人民醫院采樣后立刻送樣到市疾控中心。為確保萬無一失,監控區實行封閉式管理,所有工作人員必須穿上密不透風的隔離服,戴上橡膠手套、防護眼鏡、厚厚的帽子和口罩,套上防水的腳套。從采樣到武威市疾控中心送樣,好多天都是連續十多小時的工作時間。在這期間,不能喝水、上衛生間,工作異常艱苦,壓力相當大;貋硪咽侨f籟俱靜的深夜,她卻沒有一絲睡意。她還要繼續做好記錄、整理材料,信息完善、上報等工作。所有工作結束后,她要認真的回顧一天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仔細的思考每一個環節需要注意的問題。作為采樣組組長,她必須做好指導,以保證每一個采樣組成員的安全!
作為采樣組組長,他更需要思考更多的問題。怎樣才能采集到完全合格的標本?如何確保采集標本的安全?疫情發展,一系列技術難題也迎面而來。張某蘭和同事們利用僅有的一點兒空閑時間認真研究各項防護措施,制定個人防護、采樣和送樣細則,讓每個組員牢記在心。
采樣過程中,很多病人因為內心恐懼或不滿,對采樣工作很不配合。在對兒童采樣時,孩子會出現嘔吐等癥狀,加之孩子父母本身對隔離觀察也有情緒,對采樣更為排斥,張某蘭會一邊向家屬進行安撫和講解,一邊和應急隊的消毒人員對現場嘔吐物進行處理,終于,病人被她的工作態度所打動,她們終于順利采集到了合格的樣本。
她一直默默無聞地戰斗在抗疫一線,同事給她的評價是“人比黃花瘦,志比鋼鐵堅”。
由于持續高強度的工作加之自身體質虛弱,剛經過治療還未痊愈的胃病時常發作,有時疼痛難忍,再加上她有暈車的毛病,工作一天下來苦不堪言!這種艱苦的工作負荷和巨大的心理壓力,更是到了考驗她身體的時候。她只能提前服藥繼續戰斗,她明白在這關鍵時刻決不能帶給組員負面情緒!
為了減少上衛生間的次數,更為了節省一次性防護用品支援前線,她和同事在執行任務前盡量減少喝水、吃東西。送樣車內空間密閉,她更是被厚實的不透氣防護裝備給悶得全身潮熱、汗流浹背。盡管如此,她仍不忘一名防疫工作者的神圣職責,以自己積極樂觀的態度提醒大家注意個人防護,鼓勵大家認真踐行疾病防控的使命。
這樣的工作狀態,一直在持續。近期,由于工業園區陸續開工,外地返古人員逐漸增加,采集的標本量不斷增多,他們的工作量也隨之增大,采樣工作任務更加艱巨。因此,不分晝夜、連續工作的狀態變成了家常便飯,這對他們的身體和意志力更是一個很大的考驗。有時采樣送樣工作一直延續到次日凌晨,雖然身心疲憊、但張某蘭和她的同事們心中始終有一個信念:人民健康高于一切!
寧可十防九空,決不萬一失防。盡管沒有疑似或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人,但張某蘭及同事們仍堅守陣地,不放松對任何一個隔離病人的高度警惕,在隨時做好應戰準備的同時,仍按上級安排對“留觀隔離區”的每一位監控病人進行采樣,因為標本有可能是病毒含量極高的污染源。這期間,她們一刻也不能放松,因為既要保證結果的準確性,還要確保自己負重工作時不能虛脫。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碑斢胁荒芾斫獾娜藛柶饛埬程m:“你這樣拼命到底圖什么?”時,她總是笑著回答:“要對得起自己的職業,絕不能忘記使命,越在這樣的時候越要有責任、敢擔當!
張某蘭和她的同事們用實際行動努力踐行醫護人員的使命和擔當,竭盡全力防控疫情,舍小家顧大家,確保縣域內無疫情發生。
起初,她5歲的女兒總是在晚上哭著找媽媽,媽媽不回來就不肯睡覺,每天晚上總是哭到很晚,使她老公手足無措。后來女兒似乎懂事了許多,任務結束稍有空閑翻看手機時,她總能看到女兒發來的微信,點開語音,聽到女兒一聲聲的問候,她內心才覺得愧對女兒,不能陪她玩她喜歡的毛絨玩具、不能陪她捉迷藏、不能陪她……
即便如此,她和女兒也只能隔空抱抱,聽到懂事的女兒稚嫩的問候、哭泣著的安慰,她心碎了!她擦干眼淚安慰自己:國難當前不能兒女情長!
目前,張某蘭同志仍和疾控中心其他醫務人員一道,冒著被感染的風險默默地在抗擊疫情一線工作著,默默地履行自己的職責,身體力行,踐行使命,無怨無悔……
基層疾控防疫先進事跡材料 篇2
公安縣疾控中心有這樣一位女子,被同事譽為拼命三郎,她是九八抗洪防疫先鋒、非典大疫老兵、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全省慢性病防控示范區等大型創建工作中的定海神針。一位虛懷若谷、智慧過人的女人----湖北省疾控標兵龔某蓮。
2018年年底,因面臨公安縣國家衛生縣城復審,她開始接手創建復審工作,謀劃布局她輕車熟路。每項工作她事必躬親,只有自己做過才知道這項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才不至于管理和實際脫軌這是她一貫作風。2019年在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公安縣國家衛生縣城復審順利通過。也是在那個時候,她還培養了一支訓練有素、雷厲風行的消殺尖刀隊。
這次鼠年春節前后,又突遇這場險惡的變故,大疫來臨,她責無旁貸!公安縣新冠病毒防控指揮部成立,她就被列入專班核心成員,為指揮部領導提供全縣的疫情動態,對防控方案方向調整出謀劃策,并負責疫區消殺工作。
為了確保全縣防控工作正常開展,他們必須對各類會議、超市、車站、交通、民警執勤地等所有人員密集的場所進行消毒工作;為了新冠肺炎患者家人和周圍群眾不受疫魔侵襲,確診病人后24小時內必須進行病家終末消毒。她和章立、劉城、張曉龍、萬曉峰、劉浩、張軍7個人,24小時待命。
1月24日,也是大年三十,龔某蓮帶著消殺尖刀隊到楊廠鎮一戶農家進行病家終末消毒,這是一戶留守老人家庭,勞動力喪失,導致家里凌亂不堪,家里的化糞池和廁所更是臭氣熏天。他們毫不猶豫的穿戴好防護服,背起消毒器械,屋里屋外仔仔細細的按照消殺規范流程進行全面消毒。之后他們還幫病家整理桌椅、打掃室內外衛生;清理好化糞池和廁所,等忙完周圍已是漆黑一片。等老人病好后,有個干凈整潔的.家可回!她說完這句話,所有的隊員們沉默了。在這萬家團圓的除夕夜,他們想家了!
2月13日早上6點,曉龍的快餐面還只吃了一半,章立的面包還咬在嘴里,浩哥的開水才剛剛倒滿、龔某蓮因熬夜還趴在桌子上。指揮部電話響起,要對斗湖堤石橋社區、新建街、縣人民醫院等10處需要公共預防性消毒;對斑竹垱、楊家廠、章莊鋪等15戶病家進行終末消毒。25個消殺點涉及9個鄉鎮,任務緊急且工作量極大,他們立即收拾裝備,龔某蓮順手抓了一袋面包,這是他們一天的糧草,迅速趕赴疫點。
十分鐘之后到達第一個消殺點----縣人民醫院,這里是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的聚集地,消毒工作慎之又慎,他們穿戴好防護用品全副武裝后,各自背上沉重的消殺藥箱,對醫院地面、墻面、窗戶、窗簾、桌椅等進行噴灑消毒,隨后,還在開關、把手等常用的物體表面加強噴灑。完成科室內消毒后,他們又對走廊門、走廊、樓梯、電梯等公用空間進行噴灑。他們邊走邊檢查,確保不留一處死角。直到晚上10點多,他們馬不停蹄趕往最后一站的路上曉龍開心的說:只剩下一個碉堡了,拿下今天就可以收工了,到達目的地,龔某蓮和隊員們楞了一下,沒有電梯的8樓是他們今天最后的目標,雖說爬個四樓五樓是常事,但疲憊和饑餓已使得這群勇猛的戰士筋疲力盡,龔某蓮知道尖兵隊這群鐵打的漢子們急需一份精神力量,她伸出右手,隊員們默契的把手疊加上去,一股無形的.力量升起,他們再次穿上厚厚的防護服,背上約二十五公斤重的消殺藥液。任務完成時,已是凌晨子時!
從1月19日至今,他們完成了311處公共場所、124戶病家共計15萬平方米的消殺任務。疫情面前,他們無畏生死、逆向而上,他們是新冠疫情防控的脊梁,哪里有什么英雄?他們不過是一群普通人啊!
基層疾控防疫先進事跡材料 篇3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迅猛暴發,由點及面,很快波及全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全國醫護人員和疾控工作者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前赴后繼、視死如歸,投入到了與病毒搶奪時間、挽救人民生命的偉大斗爭中。同志們立下了神圣的誓言:無論生死,不計報酬!
在這千千萬萬名抗疫戰士中,有一位疾控新兵,她叫許某某。
24歲的許某某2019年9月剛剛入職到儀征市疾控中心檢驗科。平時工作刻苦、勤奮,深得大家的贊許。
2019年11月,許某某被派往揚州市疾控中心進修學習PCR技術(生物學的聚合酶鏈反應)。2020年1月30日,當她接到去揚州市疾控中心協助檢測新冠肺炎病毒核酸工作的通知時,沒有絲毫遲疑,收拾行裝,立刻趕往揚州市疾控中心報到。
在長達26天的時間里,她全程參與了揚州市疾控中心的核酸檢測任務,包括樣本的前期處理、核酸檢測體系的配制以及核酸的提取工作。穿上厚重的防護設備,在實驗室里一待就是4、5個小時,最長6個多小時,加班到凌晨更是家常便飯。悶熱、疼痛、饑渴,但她始終不叫一聲苦、不喊一聲累,兢兢業業地完成所有工作。
許某某的父母也是醫務工作者,一家三口同在抗疫一線,每天在繁忙工作的同時,給予了她很大支持。晚上加班到很晚的時候,他們一邊擔心女兒的安全,一邊又怕打擾她的工作,常常在家一直等她進了家門才會回房休息。雖然家在臨近的邗江區,但一家三口在一起吃飯的次數卻屈指可數。
作為檢驗隊伍中最年輕的一員,許某某積極主動地承擔各項工作。“能干,吃苦耐勞,認真負責”是揚州市疾控中心檢驗科老師們對她最多的評價。
在結束了揚州市疾控中心的調用工作后,她立即回到了儀征市疾控中心檢驗科的崗位,投身到新的工作當中,開展疑似新冠肺炎樣本采集、送檢單匯總、樣本的核對等工作。
當前,新冠肺炎還在肆虐之中,任重道遠。我們相信,在黨中央堅強有力的領導下,有全國人民的共同奮斗,有無數個象許某某一樣優秀的醫護人員、疾控工作者的忘我拼搏,我們必將取得最后的勝利!
基層疾控防疫先進事跡材料 篇4
吳某芹,女,,26歲。初級護師,2002年畢業于河北醫科大學,次年分配到景縣疾控中心工作,在結核科工作至今,多次榮獲單位先進個人,工作中腳踏實地、孜孜不倦、刻苦專研,全身心投入到結核病防治工作,視事業如生命,待患者如親人。深受廣大患者及同志們的信任和好評。積極響應領導號召,認真完成領導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
一、刻苦學習,認真鉆研
該同志從參加工作以來,就一直在疾控第一線工作,她熱愛本職工作,刻苦學習專業知識,利用一個月的時間學完了結核預防全部書籍,努力利用理論聯系實際,在臨床實踐的同時,從未間斷過學歷教育,努力鉆研理論知識,深刻領會和掌握科學的診治方法。為了適應工作,給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積極參加各種學習班及培訓班,提高了綜合醫療診治水平。
二、迎難而上,執著追求
該同志一參加工作就被分配到傳染性比較強的結核科工作,,但她不僅沒有絲毫膽怯,而是以一個醫務工作者崇高的職業道德,主動去貼近患者,給他們送去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去了一個醫務工作者的愛心。參加工作后主動擔負起患者痰檢的重要工作,面對高度被傳染的風險,她沒有退卻;本著對患者負責的心態,她作風嚴謹,檢驗認真,沒有絲毫懈怠,贏得患者和領導的一致肯定。拍胸片對于女性是一項危險工作,嚴重的可能導致不孕,該同志對此坦然自若,她除了干好領導安排的工作外,主動向長輩學習拍片技術,長輩說,“你是女孩,就別學這了”,她立即回答“我不怕,我必須學會,你要不在,來了患者,我們不能把他們拒之門外吧”,很快,她學會了拍片技術,除懷孕期間科室領導堅持不讓她拍片外,她始終堅持配合長輩干好該項工作。
三、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該同志始終堅定不移地把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作為自己的行動準則,表現出始終如一地敬業精神和不怨其煩地為患者服務。她說: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是我們醫務人員最基本的工作宗旨,當我們看到患者拖著被病魔折磨不堪的身體來向我們求助時,看到他們滿懷期盼的眼神,我心里無比傷痛,無數次對自己說,我一定要盡最大努力幫他們戰勝病魔。就是這樣的一位好同志,她面對患者態度熱情,甚至面對不戴口罩來就診的結核患者,她也沒有絲毫的厭惡表情,和藹的笑容始終掛在臉上。我們的一位患者感動的說:她真是一位好大夫,一點也不嫌棄我,我得了這病連家里人都避之不及,我陷入無盡的自卑和痛苦之中,只有面對她,她態度那么好,還給我寬心,解釋這病沒有那么恐懼,治愈后沒有后遺癥,在她的時常開導下,我又重新恢復了自信,我作為一名患者希望全國的大夫都能有這樣的工作態度,那樣再也沒有什么醫患糾紛了!
面對領導、同事的肯定和患者的贊揚,她總會靦然一笑說:這有什么啊,這不是我們醫務人員本來就應該做的嘛!樸實的話語充滿了對工作的熱情,她無愧于人民的好護士!
基層疾控防疫先進事跡材料 篇5
今年42歲的張某田,是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放射科醫生,宣恩縣李家河鎮老司城村人。
1月19日,他帶著10歲的兒子從杭州回到家鄉與親人團聚。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原本計劃1月27日返回杭州的張某田取消了行程。
1月29日晚,張某田主動向宣恩縣衛生健康局“請戰”,愿意參與李家河衛生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1月30日早上,張某田走進衛生院,成為該院一名“編外醫生”。
張某田從醫20余年,主要從事放射科臨床醫學研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張某田發揮自己優勢,參與衛生院影像學報告診斷。
李家河衛生院進出口只有一個大門,醫護人員和患者通道通用,張某田與衛生院商量改造,按照傳染病樓兩通道、三分區的標準,隔離出醫護人員通道、患者通道,分開清潔區、污染區和半污染物區。同時,針對通道還改造兩個小門出入住院樓,該院在衛生院大門,也專門用隔離帶分開為進、出口。
該衛生院醫用物資緊張,張某田便多渠道聯系,為衛生院籌集捐助醫用防護物資。“又捐物資,又捐技術,真的很感動。”李家河衛生院院長段萬能表示。
家住來鳳縣大河鎮大壩社區的楊錚,2020年從湖北中醫藥高等?茖W校畢業后在外地一企業上班。學習臨床醫學專業的楊錚看到監測點人手不夠,主動申請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服務。他每天工作12個小時,排查過往車輛,為車上人員檢測體溫,同時利用在學校學到的專業知識,指導執勤人員規范防護措施……
基層疾控防疫先進事跡材料 篇6
有這樣一位院長,疫情發生以來,他帶領全院醫務人員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即使在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之后,他依然在病房內從早到晚不停地處理各種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月18日上午10時58分,一個在新冠病毒疫情一線不懈抗爭的白衣戰士停止了心跳,他就是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神經外科學科帶頭人劉某明。
走進劉某明生前的辦公室,他的工作證和圍巾還掛在墻上。許多同事直到現在依然不愿相信他已經離去的事實。在這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劉某明所在的武昌醫院是首批七家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之一。1月21日,劉某明去市里開會接到任務,要接收499名新冠肺炎病人,人數僅次于金銀潭醫院。而武昌醫院只有三天的時間來完成院區改造和病人的轉運。
不眠不休的三天,劉某明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武昌醫院是綜合性醫院,短時間內按照傳染病醫院要求改建,難度極大。增加床位、調配醫務人員、解決物資,每一件事都需要劉某明協調。
而此時的劉某明已經住進了本院的ICU。1月24日,他的CT結果顯示,肺部嚴重感染,隨后的核酸結果確診為陽性。在ICU里,劉某明的身份變了,可救死扶傷的使命和擔當卻沒有放下。在病房里他不停地接打電話、回復微信,一會兒問病人收進來了沒有,一會兒問院內感染防控做到位了沒有。同事提醒他要好好休息,他卻說:“我是院長啊,我丟不下!”并讓大家不要過多關注自己的病情,等他康復出院,再與大家一起并肩作戰。
劉某明的妻子蔡利萍,是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院區重癥病區的護士長。丈夫感染后,她曾想過趕過去照顧病重的丈夫,然而,劉某明每次的回答都是“不要”。他心里明白,妻子也在一線,把她留在崗位上,會給更多的人帶來生的希望。
2月14日,劉某明病情突然惡化,被轉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進行搶救,直到2月18日上午,搶救無效不幸離世。斯人已逝,在劉某明所帶領的武昌醫院收治的90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中,截至目前,已有400多名重癥患者治愈出院。
基層疾控防疫先進事跡材料 篇7
李某,濱州市公安局濱城分局政工室副主任。
疫情就是命令。作為濱城公安分局的一名老同志,李某主動請纓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分局領導擔心防疫工作強度大,怕他身體吃不消。而李某堅定地表示:“疫情面前,沒有年齡大小,我也是一名戰士,必須沖在前線。”他被安排到市東派出所參與疫情排查隨訪工作。大年初一早8點,李某第一個趕到市東派出所,落實“四包一”措施,主動配合辦事處、衛生防疫部門深入轄區住戶,對涉疫區返濱人員進行走訪,發放告知書。一開始,考慮到他年齡偏大,所里分配給他的工作任務相對較少。面對“照顧”,李某對市東派出所所長張濤說:“現在是爭分奪秒的時候,全局上下都盯靠在防控一線,我能多做一點是一點。”
連續8天每天開展隨訪工作11個小時上門為居家隔離對象測量體溫,落實居家隔離措施5個小時跑了11個小區、22個居家隔離對象因勞累過度突發疾病,失去意識,2月4日抗“疫”鋼鐵戰士李某被省公安廳記一等功。
基層疾控防疫先進事跡材料 篇8
不是從疫區回來,也沒有離開上海,可燒傷科醫師陳某杰還是被保護性隔離了。他的隔離,與一名新冠肺炎疑似感染者有關。
作為國家電網全國電燒傷治療中心、上海市衛生系統首批“重點特色專科”、長寧區首批“醫學名專科”,1月29日,醫院燒傷科接到上海市長寧區衛健委發來的會診通知。在長寧區武漢返滬人員醫學觀察定點賓館內,有一名燙傷病人需要醫院燒傷科專家到場參加會診。
救病治人高于一切。上海電力醫院迅速響應,剛下夜班的燒傷科黨員醫師陳某杰主動請纓,趕赴現場診治。經診斷,患者約有2.5%的胸腹部二度深燙傷,好在處理及時專業,患者傷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疼痛得以緩解。
按照原定治療計劃,陳某杰此后將定期為患者上門換藥。但幾天后,這名燙傷患者的配偶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燙傷患者本人經醫學檢查也被列為疑似病例,并被就近送入同仁醫院發熱門診進行醫學隔離觀察。為確保患者燙傷創面不進一步惡化,陳某杰在了解情況后仍于2月3日前往同仁醫院會診,了解患者傷情,指導其在隔離區的換藥注意事項,并表示將根據同仁醫院及患者傷情需要,隨時再來會診。
雖然在前后的會診過程中都嚴格做好防護措施,但醫院慎重起見,還是要求陳某杰居家醫學觀察兩周,并于2月10日致電關心其身體情況。可離崗位不離職任,居家隔離期間,他,仍多次通過電話聯系同仁醫院了解患者傷口恢復情況,充分彰顯了醫者仁心,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擔當。
基層疾控防疫先進事跡材料 篇9
充足的物資供應是打贏這場病毒狙擊戰的有力保障,作為承擔物資保障工作的主力軍,供應鏈管理辦公室主任周某某堅守后方、任勞任怨,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認真履職盡責,為醫院醫療防護物資與藥品的保供作出了突出貢獻。
在疫情初見端倪時,他1月19日就及時行動,請示院領導提前采購物資事宜,并運用一切資源積極調集專業防護物資、藥品,全力滿足國康集團及屬地公司要求。在春節前的20日,根據國康集團部署,醫院首批馳援武漢物資需緊急發送,而此時臨近假期跨省物流已非常吃緊,限重限件,讓千方百計調劑到的緊急物資無法順利寄出。為此,他積極與物流公司溝通,按照物流要求,組織科室員工和支部黨員逐一拆箱重包,將整箱原封裝的物資拆成10箱于21日分批分次寄送,最終成功將物資于節前送抵武漢。
大年三十,本已回到老家準備過年的他發現疫情日漸嚴重,毅然扔下了才團聚的父母、妻子和年幼的女兒,從老家驅車趕回上海組織物資搶購與調撥。在物資采購壓力最大的那幾天,他時常熬到半夜,通過各類網購平臺深夜“搶單”,為確保及時領到預訂物資,他帶著支部黨員與相關科室團青志愿者駕車趕往工廠倉庫現場提貨、搬運。就這樣,周某某一干就是二十余天!好不容易在節后盼到夫妻團聚,卻被告知從老家返滬的妻子需按最新規定居家隔離兩周。為了不影響工作,他毅然選擇了妻子隔離期間不回家,為避免接觸后被一起隔離,還搶在妻子抵滬前趕回家中打包行李,直接睡到醫院,繼續奮戰在物資保供戰線,為一線抗疫醫務工作者及屬地電力企業復工人員的防疫物資保障堅持奉獻著。
在供應鏈管理辦公室和前來支援的健康管理中心等各科室員工們的通力協作下,疫情以來,不僅扎實確保了院內防控物資的正常使用,更為武漢一線及屬地電力企業的疫情防控積極貢獻物資力量。截至2月19日,已先后緊急調撥口罩、手套、護目鏡等各類防護物資、藥品四批共計51440件馳援國網湖北、武漢電力;并向國網華東分部、國網上海、安徽、浙江電力、華能上海分公司、國電投上海電力股份等近40家所屬地、周邊電力企業及重要體檢客戶分批發放口罩、手套、測溫儀器、消毒液、消毒設備及相關藥品等各類防護物545048件。給電力保障一線員工以保護,給員工家屬以安心,獲得了相關單位的高度肯定。
周某某不計得失,默默堅守,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力量,成為了戰“疫”中的幕后英雄。
基層疾控防疫先進事跡材料 篇10
人世上,貪婪的人最渴望金錢,世俗的人最倚重權力,不羈的人最看重自由。但是我想,沒有人會不要健康,因為沒有健康就沒有一切。
而疾控人,就是健康的捍衛者,健康的守護神。
在江城,只有四十來個工作人員的cdc名氣不算大。然而正是這樣一個小小的機構,守護著全江城xxxx人民群眾的安危和健康。在這里,有一支以人為本、英明果敢的領導班子,有一批積極鉆研、創新圖強的青年骨干,有一群嚴謹求實、誠信和諧、忘我工作的普通職員……當然,還有一些經驗豐富、技術扎實的老同志。正是他們,見證著中國衛生防疫事業的成長歷程。今天我要說的xxx,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xxx是xxx市疾控中心檢驗科一名普普通通的職工。然而,就在這樣一個看似平凡的崗位上,他幾十年如一日,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地堅守著……
1972年,xx市衛生防疫站重新成立,同時成立了檢驗科。當時中國的衛生檢驗事業剛剛起步,xxx作為最早批的專業人員之一,直接參與了實驗室建設。在那個交通不便的年代里,僅僅為了開展一次絲蟲病感染率的調查工作,xxx和同事們就得背上干糧趕往xxx山區,一住就是十天半月。因為絲蟲非凡的活動周期,采血必須在夜里。山區村民住地分散,有時翻山越嶺大半天,只能找到零零散散的幾戶。工作是這樣的辛勞,檢驗設備又是這樣的簡陋,然而作為科長的xxx,硬是在分工時將路最遠、山最高的地段留給了自己。同志們在他的帶動下,也便開始互相搶著干最艱難的工作……
1996年,xx市首家皮膚病性病門診成立。xxx應組織上的要求,離開干了十多年的衛生檢驗崗位,轉換到了門診化驗室工作。門診的工作,非常繁雜且一刻不能離崗。天天接觸各種病人的體液,又累又臟。但xxx在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十年。有時在他休息的時候,碰到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每每這時,整個檢驗科就忙得不可開交,日夜加班加點。一個蘿卜一個坑,倘若碰到有哪位同事家有急事或身體不適,工作就無法開展。但是,只要科長找xxx一商量,他就會馬上處理好手頭的工作,二話不說地頂上。
200.年非典期間,作為老同志,組織上沒有要求他參加一線。但檢驗科人手少,又要抗非,又要保證日常工作的正常運轉,工作量非凡大。而此時,困擾xxx多年的腿疾因多雨天氣又開始發作?评锟紤]到他年老體弱,非凡批準他可以照常休息,他卻說:“同志們都在抗非,我雖然不能上一線,但做好本分工作義不容辭!”接下來的兩個多月,他毅然放棄了休息,獨自承擔起門診化驗室的全部工作,為奮戰在非典一線的同事解了后顧之憂。而他的腿疾,卻因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和休息,變得愈加嚴重起來……
近幾年,門診化驗室陸續添置了一些進口儀器。儀器說明書都是英文,且須用計算機操作。這下可為難了xxx!他可是從沒碰過計算機。≈劣谟⑽,更是只有勉強認全二十六個字母的水平?紤]到這些,科里就打算把這些儀器的操作任務交給年輕的同志。這時,xxx的牛脾氣又上來了:“不就是幾個蝌蚪文,一張五筆字型表嗎?我還不信我搞不掂它!”從這天開始,天天中午的休息時間,都可見他趴在電腦桌前,桌上攤著一張五筆字型表,嘴里念念有辭地狂練漢字輸入。他的口袋里,總是鼓鼓囊囊的,里面放了本英漢對照小詞典。同志們都開玩笑:“要有xxx這樣的認真勁,多艱難的堡壘都能攻下來了!”這樣刻苦鉆研了一段時間,到現在他已能非常熟練地操作那些儀器,碰到菜單上的英文單詞,還能用洋涇濱英語念出來,打字速度也飛速上升。
去年十一月,到了xxx的退休年齡。但因為人員配置沒到位,人手不夠,單位有意對他進行返聘。工作了一輩子,本該回家享清福的xxx知道了,就主動跑去對領導說:“我在疾控中心工作了一輩子,對它有感情。只要組織上需要我一天,我便在這兒多堅守一天!”
今年春節,xxx依然同往年一樣,大年初四就開始上班。初九那天,不小心跌了一跤,頭部縫了兩針。組織上知道后,讓他安心養病,工作交給他人。不料才過了三天,xxx頭上纏著紗布,又上班來了!
【基層疾控防疫先進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疾控先進表彰決定01-04
疾控人員先進事跡(精選12篇)08-19
基層防疫先進事跡(精選10篇)10-18
疾控先進個人先進事跡(通用5篇)08-17
疾控衛士先進事跡(通用7篇)08-17
基層防疫個人先進事跡(精選6篇)08-16
防疫護士先進事跡材料04-26
防疫醫生先進事跡材料04-25
疾控述職報告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