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作文記敘文集錦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考滿分作文記敘文集錦,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考滿分作文記敘文集錦1
踏上久別的故鄉,望著物非人也非的鄉景,我心化為血水,只覺錐心之痛。——題記
為著奔喪,我與父母在朝陽初升之際,伴著清風,乘著小車,一路高歌,踏上歸鄉征程。
想著馬上就能擁抱闊別許久的故鄉,我著實是百感交集。自從村中喬遷,爺爺奶奶也因病住到小叔家,我便再沒有回歸故鄉懷抱了。只是聽說村中實行了大規劃:
山底下的幾棟老屋早已被歷史所淘汰,被“拖拉機殺手”無情地摧毀了,如今能望見的也只是“九曲黃河萬里沙”的壯景,雖不及沙漠一望無際的壯觀,卻也是名副其實的“黃土山溝”了。
但我對于這些傳言竟至于頗為懷疑,我不敢相信,更不愿相信變動來的如此之快。然而即刻便證明是事實了,作證的便是那悲涼的真實“風景”。
車快到村口了,眼前的景色也真可謂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昔日村口婆娑的樹影,老態龍鐘的古屋,憨態可掬的裊裊炊煙無一例外的不翼而飛,一塊“施工重地,請勿入內”的牌子醒目的立著,大風一刮而過,留下一個風沙狂舞的世界,瞬時間,天地一色,地是黃的,天是黃的,直叫人分不清哪兒是天,哪兒是地。
下了車,我心急如焚,火急火燎的直奔奶奶家原先的住處,我驚呆了:
這里,由爺爺奶奶汗水的結晶,更有著我們幾代人的回憶;這里,有我們的秋千,有我們的過家家,有我們的捉貓貓。但眼前——
山川夷為了平地,山溝填為了平地!
一切的一切,像一把柔和卻又尖銳的利劍,其柔之柔柔到可以穿過我的肌膚直擊我的內心,其銳之銳銳到將我的心直擊而過,我心絞痛!我好希望好希望那老屋可以等著我,讓我去同它道個別,讓我見它最后一面。然而現實與理想的差距總是那么大,它們就像兩條平行線,永遠都不會相交!
一整天,我悶悶不樂。村中那位老者的逝世,與我倒沒有多大的感觸,只是在那樣的氣氛中,我對曾經的不舍更為沉重,那哀歌,似乎也在為逝去的曾經訴苦;那挽聯似乎也是在挽留曾經的美好。
驀然回首,只覺繁華落盡,留下一地拾掇不起的唏噓。
多少次夢中哭著醒來,淚光中,又幻出那情、那景。
高考滿分作文記敘文集錦2
普通的蟲,只有獨自承受過破繭的苦,才能幻化成美麗的蝶;沉香樹,只有自己承受過愈合傷口的痛,才能產出彌足珍貴的沉香;一個人,也只有在自己站起來之后,這個世界才能屬于他。
冰心說:“成功的花,人么只驚艷于她的美麗,卻不知當初她的芽浸滿了血和淚。”而如今成功的人,人們只驚羨于他們的成就,卻不知當初他跌倒后站起來的痛苦。不經歷命運的錘煉,不能鍛造出強者;不獨自克服命運的錘煉,也終不會成為強者。
那個在地壇中靜靜思考的人叫史鐵生。一個在最狂妄的年紀失去了雙腿的病人,一位在病房中無數次想到了死的年輕人,當他在地壇中獨自思考生的意義、參悟了死的真諦時,他的靈魂再次站了起來,于是,他擁有了全世界。“死是一個必然會到來的節日。”“生不是為了寫作,而寫作是為了生。”這位身陷輪椅之中而靈魂屹立不倒的作家,不可不謂之強者。
那位在山坡山帶領村民們默默植樹的蒼顏老人是褚時健。在經歷過那個動亂的年代,飽嘗了囹圄之苦與老年喪女之痛后,已經再無什么能驚起這位看似普通老者內心的波瀾。在看清了名利,看透了生活,看淡了生死之后,這位老人有一次站在了眾人面前,倔強地要在荒山上種出橙子。后來,這種帶著褚時健堅強與倔強的橙子,擁有黃金比例的酸甜與口感,被冠以他的姓氏——褚橙。只有褚時健親手種下的橙樹所結出的果實才被稱為褚橙,因為那里包含了一種在打擊之后又爬起來、甚至站得更高的精神。
那個身軀瘦小面容慈祥的黑人老者是曼德拉。正如種族歧視的火不能將他燒成灰燼,反而讓他浴火重生,鑄就了和平統一的南非的偉業一樣;幾十年在監獄中的慘痛經歷也不能磨損他堅定的意志,反而更加堅定了他消除種族歧視的決心。在被仇恨所擊倒后,這位南非首任總統選擇帶著寬容重立,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帶領南非前進。
曼德拉說“一個人的成功不在于永不墜落,而在于墜落后再升起的高度。”人的一生也難免被困難所擊倒,而人,只有在自己站起來后,這個世界才能屬于他。
高考滿分作文記敘文集錦3
詩人紀德在《先知的花園》中說:“時光易逝,唯有你的青春之心不會老。”
的確,“老去”是自然的不可抗拒的規律,但正如王國維先生那句“一事能狂便青春”,物質會腐朽,但保持一份青春心氣,執著、積極,縱然我們白發蒼顏,心卻不會頹然老去。青春便作為一種精神存在,石古不廢。
6月13日即將近來八十華誕的戴尅戎老先生,便是極好的典范。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享譽海內外的骨科專家,高齡的他仍活躍在科研、醫療第一線。青春之心是他不竭的動力。他說:“我喜歡一切從頭開始,像一個青年人一樣地去工作。”正因如此,他才能像青年人一樣,始終保持對新科技的高度熱情,并將它們運用到醫學領域,不斷發明出類似于“形狀記憶加壓騎縫釘”的“魔術般的金屬制品”。
戴尅戎先生喜歡這樣一句話:“公爵是因為偶然的出身才成為公爵,而貝多芬是靠自己成為貝多芬的。”我要說,是青春心氣使戴尅戎成為了那個老當益壯、青春不朽的戴尅戎。
青春心氣,是青春不朽的催化劑;是對生和死,青年和老年,人生和宇宙的富有審美情懷的考量。古往今來,歷史化作塵埃,但總有一些人的青春心氣,如炳燭之明,不朽地燃燒著。
我們不會忘記,詩人拜倫懷著少年心氣、青春之心,完成了詩人到革命戰士的角色轉換。高考滿分作文我們不會忘記,當傷痕累累的海明威從戰場上退下來,以一種怎樣的執著勇敢、熱情求索,開辟了一條艱辛卓絕的寫作道路。海明威有言:“那時的巴黎對我,是一個流動的圣節。”是啊,一個始終懷有青春心氣的人,他的每一步都將不朽,都是一個流動的圣節。
當《黃金時代》里那一群理想青年:魯迅、蕭紅、丁玲懷著狂熱用他們的文字呼告歷史的來人;當史鐵生帶著青春的質樸在輪椅上放聲歌唱,新時代的我們有什么理由失落于生命之將老,而不積極地面對生活?
清華大學有一句口號:“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作為初出茅廬的我們,更應當胸懷青春心氣,去營造健康的新世紀!
一事能狂便青春,雖向死而生,但青春不朽!
高考滿分作文記敘文集錦4
那天,我對著空曠的大山甩出一串嘶啞的長吼,那是我走向新生的不再回首。
踩著被父輩們踏過的溜光溜光的石板路,穿過每一株都大我很多歲的老樹林,抬著頭細細摸索從樹縫里鉆出來的天空,我多么希望有人輕輕地祝福我成功。
我來到那間傍依著一株古楓的小屋,開始了我的.漫漫征程。“寫些什么呢?”點上那昏黃的燈盞,我坐到桌前靜靜地想。然而打開“腦子”,里面似乎渾渾沌沌。“再想想,仔細,再想想。”戶外蟲鳴,仿佛這樣對我說。“對,好好想想,或許有什么靈感的。”于是我的思想便隨昏黃的燈光向五千年之前漫溯,一個個意思象從眼前閃過,我難以捕捉。
忽然,燈光“撲撲”了兩下,嘿,起風了,被風拉長的焰苗仿佛一柄斜橫著的劍,又似一朵艷艷的虞美人。項羽臨江自刎的背影在艷艷的花中裊裊而起,“那天,你為什么不喝酒呢/難道你推倒十二金人的力量/已在虞姬動人的曲線里風化”,我對著劍影喟然長嘆。“啪!”窗戶被誰關了,起身想看看是誰,可外面什么也沒有,屋里屋外已是漆黑一團,只有“寒蛩不住鳴”聲在風中搖曳……
第二天天亮的時候,太陽已在窗戶的上方,象老牛似的舔著窗欞和我,熱乎乎的。我便到樹林一陣瘋跑,然后,我又開始了我的嘗試計劃:創作。然而,一整天下來,我什么也沒寫,腦袋如六月的太陽熱烘烘的。一系列的“垓下大風”“干將莫邪”依然故我。
入夜,風兒伸出小手捉弄我,燈光半開著眼兒,冷冷地瞅著我干的一切,我汗流浹背了。“我得走進生活,深入生活,以前這點經歷太少了,以前知道的太不夠了!”我走進田野,已是五月楊梅天,楊梅已將珍藏了一年的心事款款掛在了枝頭。
我聽到勤勞的人們唱山歌,將幾句簡簡單單的句子唱得纏纏綿綿,我不再嘲笑。我想“山歌與汗水有關/涉及女人和莊稼/在有汗水的地方茂密生長”。干任何事不是一樣與辛勤的汗水有有關,都需要實踐、奮斗、流血、流汗,憑空的想象是不夠的。
我又得開始我將來全新的嘗試。
高考滿分作文記敘文集錦5
小時候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看爺爺用玻璃做佛龕。
爺爺少年時是大戶人家的少爺,青年時遭遇侵華戰爭,中年時經歷了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革——他做過地主,也做過農民,是舊時代到新時代的縮影。因而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積攢下來的智慧在爺爺身上得以集中體現。爺爺做的東西,總是閃耀著智慧的光芒。他做的玻璃佛龕細致又精巧,每一條接縫都是筆直的,每一條花紋都是對稱的,放到現在,一定有人會說爺爺是“有強迫癥的處女座”。
除了玻璃佛龕之外,爺爺令人嘖嘖稱奇的小玩意兒還有很多。紅紅綠綠的膠片唱片剪成各種花色圖案,貼到玻璃上,做成玻璃花燈。元宵節的時候提出去,比起流水線上批量生產的塑料或紙質的兔兒燈也好荷花燈也好,都要精巧透亮。奶奶穿舊了的衣服,爺爺戴上老花鏡,一雙粗大的手上下翻飛,不一會竟縫出一個小布包。別看這布包小,里面竟有一個不易察覺的暗袋,錢財放進去,取用方便又不易失竊。最妙的是爺爺親手做的一根拐杖。普通的拐杖上,爺爺用榫卯安了一個可折疊的小凳,走路走累了,放下小凳,凳子腿加上拐棍正好4根,拐棍瞬間變成小凳子,可以坐下休息。
多年以后,爺爺去世。我便再也沒有見到過那樣精巧的佛龕,也再沒有見過那樣玲瓏剔透的花燈。爺爺給我做的那只小布包,我小心翼翼存在衣柜里。可不管是媽媽還是姑姑,都再也沒有這樣好的手藝。只有那個帶小凳子的拐棍,悄然間成為廣大老年人的福音,稍微起個早,便能看到滿大街都是拄著這種拐棍的老人。那時候爺爺已經過世8年了。
提到智慧,我們能想到的總是像牛頓、愛因斯坦、霍金這樣的科學家,他們用智慧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科技的高速發展離不開他們智慧光芒的指引。然而我覺得,另一種智慧也不容忽視。它很小,不起眼,不仔細思量,甚至不覺得它是智慧;然而等到它消失的那一天,你一定會覺得生活失去了斑斕色彩。這就是廣大勞動人民千百年來在這片黃土地上積攢下的生活智慧。
我的爺爺只是一名非常普通的老人,他做的東西算不上“作品”,更談不上“有造詣”、“大智慧”,但他去世之后,他的奇思和巧技就隨風消逝再也不見蹤影。
【高考滿分作文記敘文】相關文章:
高考滿分記敘文-作文07-28
高考滿分作文記敘文06-30
高考滿分作文 記敘文07-23
高考滿分作文(記敘文)集錦08-04
高考滿分作文700字【記敘文】12-10
高考滿分作文記敘文:父親的手09-26
高考滿分作文記敘文作文5篇03-03
高考滿分作文記敘文600字范文09-22
高考滿分作文記敘文之不朽的語言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