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晏子使楚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晏子使楚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于晏子使楚讀后感1
今天,我學習了《晏子使楚》這篇課文。
這篇文章講了春秋末期,齊王派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反而自取其辱的故事。
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的經過如下:第一次,楚王命令人關城門,開狗洞,讓晏子從狗洞進。晏子反駁說:“這是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楚王得知消息后,只好打開城門,迎接晏子。第二次,楚王譏笑齊國沒有人才派晏子來。晏子說他們國家的規定是上等國派上等人去,下等國派下等人去,自己最不中用,只好被派來楚國。結果楚王只好“陪笑”。第三次,有兩個武士押著一個犯人從宴席旁走過時,楚王故意問:“此人犯了什么罪,是哪里人?”下屬答道:“犯了盜竊罪,是齊國人!标套佑钟么虮确降霓k法巧妙的反駁楚王,使楚王只好“賠不是”。自此,楚王再也不敢看不起晏子了。
從晏子身上,我看到了我們祖先的'智慧。我要向晏子學習,學習他的能言善辯、有膽有識、自尊自強。我們不能像楚王那樣驕傲自滿,仗著自己厲害,乘機侮辱別人。
關于晏子使楚讀后感2
這星期,我們學了語言的藝術這一單元,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晏子使楚》這篇文章。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在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仗著自己國勢強盛,三番五次的侮辱晏子,晏子用機智的語言巧妙對答,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
晏子的巧妙對答使得楚王啞巴吃黃連——有口也難辯讓我敬佩不已:第一次,去狗國,鉆狗洞,去楚國,還鉆狗洞,那么楚國就等于狗國;第二次,訪下等國,派下等人(晏子),訪上等國,派上等人,那么楚國就等于下等國;第三次,晏子用比照的方式說明了問題,淮南結又大又甜的柑橘,淮北結又小又苦的枳,這是因為水土不同,齊人在齊國安居樂業,一到楚國,就做起了盜賊,就說明楚王治理無方,使得社會風氣不好。
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多用一點這樣的語言藝術,少說一些臟話,這樣不更好嗎?我就有這樣一個事例:有一次,我和媽媽去逛街,我看見了一個乖巧玲瓏的小裝飾品,就軟磨硬泡的讓媽媽給我買,可媽媽才不吃我這一套呢!我呢,就給媽媽唱起了“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又說:“媽媽不給我買誰給我買呀!”逗得媽媽哭笑不得,只得給我買下。
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多多學習語言的藝術呀!
【晏子使楚讀后感】相關文章:
《晏子使楚》的讀后感05-23
晏子使楚讀后感06-01
晏子使楚的讀后感想02-28
《晏子使楚》讀后感04-26
《晏子使楚》讀后感范文12-21
晏子使楚教案06-27
《晏子使楚 》教案07-06
《晏子使楚》讀后感10篇01-20
《晏子使楚》讀后感8篇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