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四年級作文錦集7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作文 篇1
我們學校光譜課的內容十分豐富,探究天地、趣味折紙、佳片有約……就像一道道味道精美、色彩豐富的自助餐。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已的興趣和愛好自由選擇。我參加過環保服裝、經典游戲、魔術變變變和今天我當家,環保服裝讓我感受到自己動手制作服裝的樂趣,經典游戲讓我在玩中體驗著經典的的魅力;魔術變變變引領我走進魔術世界,感受著魔術世界的奇妙;今天我當家帶給我自主當家的別樣的感覺。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5月6下午的那節光譜課。今天我當家這節課讓我們自已動手洗自己的衣服,對于我們這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家伙,自己洗衣服可是頭一回,我們個個躍躍欲試。有的一手端著臉盆,有的一手拿著衣服,有的一手拿著肥皂。在食堂邊的水龍頭上打了點水,便坐在旁邊的座椅上聽老師教我們的方法,黃老師教我們先把衣服浸泡5到6分鐘,再用力地去搓臟的地方,同學們聽得尤為認真、仔細。終于開始洗了,有的同學還沒等到五分鐘,就迫不及待地拿了起來,怎么洗都洗不掉衣服上的那個污點;有的同學忘記放洗衣粉了,再怎么搓都洗不干凈,卻抓耳撓腮也想不出哪里出了錯;有的同學洗衣粉差點把整包都放了下去,最后洗衣粉怎么都洗不干凈;還有的同學雖然很快地將衣服洗完了,但始終找不到好的方法將衣服晾干的好辦法,到最后累得滿頭大汗。這個平時看似簡單的.家務伙,真正做起來并不容易,下課的時候,同學們雖然感覺有點累,但同學們認真的態度得到了黃老師的表揚。
我們也在真實地體驗中真切地感受到了父母的辛勞,明白了自已的事要學會自已做,多替父母分擔。光譜課程就像一道道彩虹,絢爛無比,帶給我許多驚喜,也讓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四年級作文 篇2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在鄰居的院子里,有一株臘梅樹,每年冬天都會開出許多臘梅花。臘梅是嫩黃色的,就像一個個小絨球,掛在枝頭。
前年冬天,有一天下起了大雪。厚重的積雪蓋在了路邊的樹上,大樹的枝頭開始往下綴,馬路上的積雪很厚很厚,一腳踩下去,腳就會陷得很深。我家的那棵枇杷樹的樹枝已經被大雪壓彎了,甚至斷了好幾個枝頭。我以為臘梅花早就掉光了,可是,我驚奇的發現,臘梅花竟在雪中探出頭來!它們就像一個個雪中的精靈,正在北風中舞蹈。我驚訝極了,臘梅花居然在雪中開得那么旺,那么香!聞著淡淡的花香,我聞到了臘梅花那微弱而又充滿堅強的陣陣清香。
我想:臘梅的堅強我十分佩服,我要像臘梅花那樣堅強,做一個堅強勇敢的好孩子!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臘梅花還告訴我,只要是堅持不懈的努力,不怕任何困難,什么事情都是能做成。臘梅花正是因為擁有著這樣的品質,才戰勝了寒冷的冬天,在寒風中競相開放。
四年級作文 篇3
一次,我在看《人與自然》節目時,發現馬兒什么時候都是站著的,即使是睡覺也是站著睡。
難道馬兒不知道累嗎?俗話說:“站著不如坐著,坐著還不如躺著啊!”帶著這個疑問我找到了爸爸:“爸爸,馬兒為什么不趴著或者倒下睡覺呢?”爸爸一下子也被我給問蒙了,爸爸說:“這個我還真不知道,你去問問你們科學老師吧。”
第二天早上,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去問科學老師:“您知道馬兒為什么是站著睡覺的嗎?”科學老師想了一會兒對我說:“這我也不知道,你到《中外生物知識大全》這本書上去查一查吧!”
放學后,我一頭扎進書店,買了老師說的那本書,我興奮的帶著它直奔家中。
回到家,我剛放下書包就拿出《中外生物知識大全》來讀,一頁、兩頁、三頁……直至最后一頁,都沒有我要的答案。
這進一步引發了我的好奇,更加讓我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了。
最后,我打開電腦,將這個問題放在網上求助。
幾天后,一個又一個答案出現在電腦上。有的人說馬是趴不下來的只能站著睡覺,有的人說馬兒是為了鍛煉自己的身體……我覺得這些答案都不靠譜。
就在我灰心喪氣時,電腦上出現了一個讓我覺得比較合理的答案——家養的馬都是由野馬馴化而來的,野馬是生活在草原上的食草動物,由于經常受到食肉猛獸的威脅,隨時都有被吃掉的危險,因此,它們睡覺從不躺下,而是像白天那樣揚著頭站著,閉上眼睛睡覺。久而久之站著睡就成了特定的睡覺姿勢,現在的馬兒也是因為繼承了野馬的生活習性。原來這樣的睡覺姿勢,是為了防御敵害、逃跑方便、警戒及時、確保自己的生命安全啊!
四年級作文 篇4
星期六上午,我到老家玩。我在上山時,忽然看見一只小麻雀在地上打滾。這只小麻雀跟普通麻雀沒什么兩樣,只是翅膀有點傷口,暫時飛不起來了。遠處幾只大癩蛤蟆盯著它,一邊流口水一邊悄悄直起身子,移動位置,布下一個埋伏圈,準備讓麻雀自投羅網。我覺得很好笑:都說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異想天開。那癩蛤蟆想吃麻雀肉是怎么樣呢?
麻雀小心地走、著,一步一步正好踏進癩蛤蟆們設下的天羅地網。此時的麻雀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別人看上了。一下子,幾只癩蛤蟆一躍而起,一只一只地來給麻雀“泰山壓頂”麻雀被壓得昏頭昏腦,像觸了電似的,沒頭沒腦地掙扎起來,還不時地發出“唧唧唧”的呼救聲,一下子掐出了蛤蟆們的包圍圈。蛤蟆八產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打出了它們的王牌武器:毒汁。
毒汁乃蛤蟆們最利害的武器,一但進入體內,嚴重時“秒殺”你的小命。兩只蛤蟆立刻撲上去死死的按住麻雀,麻雀也使出吃奶的勁掙扎,一只蛤蟆看準機會一口咬住麻雀并迅速注射毒汁。麻雀當場就不省人事,一命嗚呼。幾只癩蛤蟆三兩口就把麻雀吃了個精光。我看得入神了,竟忘了時間,都快中午了,我離開了“動物戰場”看來革新派的癩蛤蟆對它們的吃肉目標又更進一步了啊!
四年級作文 篇5
一個周末,我讀了《哈佛女孩——劉亦婷》這本書,心里非常佩服和羨慕劉亦婷。心想,如果我也能跟她一樣,能考上哈佛大學,那該多好啊!可是,我是父母的獨生子,他們會舍得我遠離家鄉,遠赴重洋求學嗎?我想了一下,靈機一動,決定試探他們一下。
當父母送我回校的時候,我問他們:“爸爸媽媽,如果我能考上哈佛,有機會成為哈佛男孩,你們同意讓我去嗎?”當時,母親想也不想,斬釘截鐵地說:“不行,我可舍不得讓兒子去那么遠的地方!”我看了看父親的表情,明白他們的意見是一樣的。當時,雖然我心中涌上了失望之情,但還是理解了父母的愛子之心。
星期五晚上,我從學校回到了家里。父母鄭重地對我說:“孩子,如果你真能考上哈佛,我們支持你,一定讓你成為哈佛男孩。”我震驚了,看著他們的眼神,眼中充滿了不舍和慈愛,仿佛我現在就考上了哈佛,他們就要面臨著艱難的抉擇。頓時,我感動不已!想到前幾天,父母還是那么堅決地拒絕了我,而現在,卻對我做出了承諾。他們一定經過了深思熟慮,也一定經過了痛苦的抉擇。他們為了我的前途,寧愿放棄與我相聚的快樂,承受思念與牽掛的煎熬。這就是偉大的舍棄!
我從這件事中,更加懂得了父母對我的愛,也學會了有時舍棄也是一種愛。爸爸媽媽,你們放心吧,我一定盡力做到最好,不讓你們失望!當我面臨抉擇時,我也要學會舍棄,首先考慮你們,不讓你們承受痛苦。不過,這只是我的一個夢想而已!
四年級作文 篇6
如果有人問我溫州的小吃哪個好,我會不假思索地回答——燈盞糕,因為燈盞糕的香味是令人無法拒絕的。
早上,我聽到有人在樓下吆喝:“賣燈盞糕了!”我急忙穿好衣服,迅速跑到樓下。霎時,剛剛空無一人的小攤面前萬人空巷。我按捺不住內心的興奮,一邊貪婪地呼吸著燈盞糕的香味,一邊排隊。不一會兒,就輪到我了。
“阿姨,我要四個燈盞糕。”我說。
賣燈盞糕的阿姨拿來一個大勺,里面先加入三分之一的面粉,再放上小部分豬肉和蘿卜絲,還有一些調料后,再放入三分之一的面粉。接著,他把半成品放入冒著騰騰熱氣的油鍋中,再過一分鐘后拿出來,就大功告成了。
燈盞糕形狀半圓,顏色焦黃,散發著濃郁的香味。
在回家的路途中,我忍不住咬了一口。真好吃啊!燈盞糕中的蘿卜絲與肉放在一起,外加一層焦脆的皮,怎么能不誘人?
燈盞糕里有濃濃的雞蛋味,就連平時不愛吃雞蛋的我,居然也不排斥。燈盞糕,可以讓任何人都情不自禁地再吃一口。
我喜歡溫州的許多美食,令我最著迷的,還是美味的燈盞糕啊!
四年級作文 篇7
時間如白駒過隙,眨眼間,我已升入初中,恍惚間,已不見了最后一個兒童節。童年,清的像水,傻得單純,簡單又模糊。
某個周末的午后,我破天荒地早早寫完作業,準備掏出手機打發時間。缺“杯具”地發現手機“血量”不足,更讓人“崩潰”的是:網絡也“光榮下線”。我一臉生無可戀,像爛泥一樣癱在沙發上,正準備實力模仿一樣經典“北京癱”,眼睛卻不經意瞟向茶幾上的相冊。好吧,翻一翻,追憶一下曾經傻乎乎的我。
翻開第一頁,一張陳年舊照吸引了我的目光:照片中一家人正在種樹,累的滿頭大汗我卻一臉開心的樣子。哦,我想起來了,那時候正逢植樹節,全家趁著春光去南明山種樹。哈,那時候還是一個矮小的小胖子呢。
依稀記得,當時我嫌泥太多一直不肯下去,在爹媽好說歹說下才邁開了腳。我人小,看著老爹嘿咻挖完坑,老媽把樹苗扶正,才用鏟子一鏟一鏟往里鏟土,又不厭其煩來回接水,把樹澆得活像洪水肆虐過,連鞋上沾了泥也渾不自如。
看著照片,想起一次緣巧合下我重回從前種樹的地方,可惜,那里只剩黃土一片,枯樹幾棵。
驀然回首,沒有燈火闌珊,有的只是成長的時間,花開正好,卻無人伸手采擷,靜候花謝成春泥。也許,某一瞬間,美好可以用相片保存,讓人至今憶起如回到從前,可是,那時那刻由心而發的情感,卻是再不復往惜。
【四年級作文】相關文章:
春節四年級作文_四年級作文01-21
再見四年級作文_四年級作文01-20
我的假期四年級作文_四年級作文12-13
未來的我四年級作文_四年級作文12-14
誠實的我四年級作文_四年級作文12-15
四年級作文11-14
穿越的六一四年級作文02-24
慶六一四年級作文05-26
快樂六一四年級作文07-05
歡樂的六一四年級作文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