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節作文合集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節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鄉的節作文 篇1
我的家鄉是一個極為偏僻的小村落,家鄉正月十王并不叫元宵節,而叫小年,意思是過了正月十五,年就過完了,十五是最后的狂歡,過了十五,就該下地干農活,緊張地春播春種了。正月十五是最大的祭禮祖先的日子,要比清明節更隆重。一直感覺,家鄉正月十五小年要遠比春節熱鬧。
過了小年是從黃昏開始的,家家戶戶都用面蒸好了燈碗,就是把面做成燈的形狀,有時候還蒸成小雞、小鴨、小狗的形狀,在燈碗中間放入香油,插一根燈捻,點燃了。小雞燈確定放在雞窩上面,保佑小雞平安多產蛋。雞可是困難時期人們改善生活,換零錢最重要的家禽, 絕對不能怠慢。媽媽蒸的雞燈確實是最漂亮的,一個大公雞旁邊兩個小母雞,后面還有幾個小雞蛋。鴨燈碗擺放在碗里,把碗擺在水缸的水面上,狗燈碗押運在大門口,任務當然是看家護院,其他很多重要的地方都要擺上燈碗,祈求吉祥,正月十五放燈碗成了孩子們最高興的事情。
當媽媽把家里的燈碗擺好后,姨父、爸爸還有舅舅就帶著孩子們上墳點燈了,家鄉都是土葬,死去的親人墓地都在一塊,老人歲數大了就會設計好自己的埋葬地。我們在爺爺奶奶以及死去的親人墳上挖個小坑,放上點燃的燈碗,舅舅和爸爸總會在爺爺奶奶的墳前跪上很大的一段時間,成家的哥哥們也會到爺爺奶奶的墳前單獨為他們放燈碗。燒紙時就會點燃爆竹和煙花,好讓地下的親人不寂寞,感受到活著的親人的思念。
祖墳燃放煙花爆竹是最后的高潮,家鄉位于一條江邊,江水經常泛濫,家鄉的先輩們搬到這里安定下來的時間并不長,所以,第一代人的后輩大多都出5代,所以無論張家或是李家祖,都清晰存在,祖墳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燃放煙花爆竹的規格就會特別高,一家祖墳的爆竹要連續燃放幾個小時。每到此時,幾個村子就會爆竹聲連成一片,煙花把夜晚裝點得五光十色,分外絢爛。此時,老人就會教導孩子們鄰里為善,都是一個祖先,同一個根。
中國人講究落葉歸根,忘祖是對人最大的辱罵,而正月十五的小年祭祖活動,是中華民族血濃于水、認祖歸宗的民族向心力的一種體現。你可以一無所有,但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就是親人,就會得鄰居力所能及的幫助,這就是我家鄉正月十五的小年夜。
家鄉的節作文 篇2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九九重陽是個登高的好日子,在我們的家鄉,每到重陽節,家人們都要一起帶上香氣濃郁的菊花酒,相約登山遠眺、觀賞菊花。
去年我們一家就選在了在這一天攀登嶗山,這樣既能聯絡家人的情感,又能鍛煉身體。那一天我們經過了一番準備后出發了。嶗山之上真熱鬧啊,到處都是游玩的人群,我和爸爸媽媽們一起參觀了道觀,看了小瀑布還看到了一些小猴子,我還買了一些花生喂他們呢!
看到他們吃的開心我也很快樂。
經過三四個小時的努力我們終于攀上了山頂,媽媽拿出了香甜的桂花糕給我吃,正在我吃的開心的時候,爸爸感慨的說現在家鄉的變化真大啊,以前荒峻的高山如今已經變成了仙境般的存在,我一本正經的告訴爸爸,老師說國家在發展,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以后我一定會好好努力學習,等到將來建設家鄉,讓家鄉更加美麗。
在回來的路上我們看到了許多白鴿,我拿著一些買來的食物喂他們,幾只可愛的信鴿低下頭來,啄食著我手上的玉米粒,逗得我咯咯直笑。突然間一個孩子跑過,鴿群“唰”的一下飛了起來,潔白的翅膀連綴成了一片雪白的屏障,他們就像我們的家鄉一樣飛向了更美好的未來……
家鄉的節作文 篇3
在我們家鄉有句民謠:過了臘八便是年,小孩小孩你別饞。這句民謠說明在我們家鄉臘八節是我們的頭一個年節,家家戶戶都要煮“臘八粥”,伴隨著這濃香的味道,年喜也便就走進了千家萬戶。
在記憶里,我們這里的臘八節是很喜慶熱鬧的,不管家里多么窮苦,在這一天家家都要準備一些雞肉、豬肉等,當然還有孩子們最盼最戀的臘八粥。臘八粥很好吃,做法也簡單,把各種雜糧、晾干后的瓜果、蔬菜等收集起來,再加一些鮮花,一起熬煮即成。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鄉臘八粥選擇的食材越來越好,足足有一二十種,大多是我們平日里很少能吃到的,比如干果類的,就有紅棗、杏干、沙面抽栗、香酥核桃仁、白糯蓮子,鮮果片兒有鴨梨、山楂、橘子瓣兒,雜糧類的更齊全,像江米、花生米、大麥仁、豌豆黃、紅薯干等等,當然臘八粥的做法也越來越講究,不但保留了北方本地的原汁原味,還加進了南方特產,吃起來更加美味。
還有在這一天你不僅要顧著自己和家人,還要記得那些不會說話的“啞巴生靈”,那這些啞巴生靈是什么呢?他們當然指的是那些雞、鴨、牛、羊、豬、狗等動物了,這一天他們也是要吃粥的。據說吃了臘八粥,來年他們會長的膘肥體壯。
如今,在很多的大都市臘八節的節日氛圍已隨著歲月變遷無奈的淡化,但它在我們的家鄉依舊是鮮活而深刻的,我也期望未來這些美好的傳統能夠被重拾,讓一代又一代的人能夠體會到我們民族節日的魅力。
家鄉的節作文 篇4
南宋詩人范成大又有一首詩:“古傳臘月二十三,灶君朝天欲言事。”這首詩是描述人們祭灶君的情形。而祭灶節正充滿了我的家鄉慈城的特色,下面就來看看我們慈城人是怎么過祭灶節的吧!
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是我們漢族傳統節日——祭灶節,民間也稱為“小年”。這天晚上家家戶戶都要舉行“祭灶神”的儀式。傳說,這一天是灶王爺上天匯報人間的情況。人們會在灶王爺的神像前陳設祭灶果,點上香燭,送灶王爺上天。在送灶王爺上天前,人們還會在灶王爺的嘴唇上抹一層從糖瓜上挖下來的糖,叮囑他“上天言好事,下界才能保平安。”之后,人們將灶王爺的神像火化,再換上新的;還有些地方是把灶王爺的神像換一面貼。無論怎么樣,大家都是希望灶王爺保佑我們來年有一個好年景。
也許,慈城人和別的地方過祭灶節有一些不同,但是慈城人和別的地方的人的初衷是一樣的,都是為了祈求灶王爺的保佑。
家鄉的節作文 篇5
過社節是古歷二月中的一天,和清明節相差十天左右。
過社節主要是煮社飯和吃社飯。“過社”的前幾天,老人、小孩就背上竹簍,牽著牛趕著豬,來到田野里,采一些“社飯”用的配料——蒿菜和野蔥。過社的那天,村子非常熱鬧,家家都把自家的客人請來,客人中有老人、有中年人、還有小孩,全寨鬧哄哄的,有的三三兩兩的在村前的公路上說笑,有的在嬉戲打鬧。主人們都在家里忙著煮社飯,這時候不管你走到哪家,都能聽到盆子的撞擊聲,洗米的沙沙聲,切肉的刀板聲,蒸飯的吐嘟聲。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美妙極了!飯蒸熟了,香氣都跑去串門了,全寨的飯香味就像摔跤運動員一樣抱在一起,不分勝負。到了開飯的時候,大家各進自家的.門,圍坐在一起吃著香噴噴的社飯。聽奶奶說,“社飯”的主要配料蒿菜具有很好的藥用效果,能治療和預防很多疾病呢。
朋友們,你想嘗嘗我家鄉的社飯嗎?歡迎你來我的家鄉做客。
家鄉的節作文 篇6
今天是農歷臘月初八,古代稱“臘曰”,俗稱“臘八節”。
這天下午,我通過“送福進萬家”活動,領了幾份臘八粥,打算送給那些為我們默默工作的人們。
放學后,天空還飄著雪花,我和媽媽撐起傘,拿著香香甜甜的臘八粥,來到了學校的保安部。剛開始,門是關著的,我勇敢地上前敲門,可能聲音太小,加上里面有人談話,當我準備再次敲的時候,門開了,令我吃驚的是:開門的是我的班主任老師,她是來和保安叔叔交代一些事情的。我緊張了一會,然后張開嘴巴,對保安叔叔說:“您工作辛苦了,這碗臘八粥送給您!”當我雙手把臘八粥遞給他時,他連聲說:“謝謝!”一旁的老師說:“我們班的小朋友真懂事!”
聽著老師的話,我開心極了,因為我覺得自己送對了。保安叔叔每天24小時值班,負責校內和周邊安全防范工作,他們是學校財產和全校師生的第一道安全防線。正是他們的辛苦付出,才有我們安寧和諧的校園。
走在回家的路上,寒風撲面而來,但我的心里卻是暖暖的,因為臘八粥雖小,但里面有我們寒冬里及時送上的溫暖和甜美。
家鄉的節作文 篇7
重陽節那天,我和媽媽一起去城里玩。
我們來到汽車站等車,突然,遠遠的,我看見三個人:一個小女孩,大約只有幾歲,左邊是位高個子叔叔,手中拎著很多東西,右邊是位阿姨,也是大包小包的,他們漸漸走近,我定睛一看,呀!這不是前兩天剛從青島回來的鄰居阿明叔叔一家嗎?他們又要去哪兒呀!我不禁好奇起來問”他們聽到我的問話,回過頭友好的打招呼說:“我們也要乘車出去啊”媽媽也看見他們了,我知道大人間的“董事會”又要開始了。果然,在車上。他們開始不停的聊起話來,從他們的交談中我才知道重陽節要到了。我知道“重陽節”就是“敬老節”,所以叔叔他們想去外婆家,以解思念之苦,一表敬老之心,怪不得大包小包的呢-阿明叔叔提著很多補品,有“骨中金”,“椰島鹿龜酒”,聽媽媽說這些補品可是很貴的,他們肯定給老人,說明他們很孝順老人。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特別是“九九重陽節”,這是我們孝敬老人的節日,爸爸時常對我說:“爺爺、奶奶雖然平時應年老而喜歡嘮叨,但畢竟他們都很愛我,很關心我的,因此,我常常因自己不耐心,對他們“咆哮”而受爸爸訓。
當然,我也對他們說:“你們是老年人,是享福的時候了,注重好你們身體是我們任務……”我想著也是我的一片孝心吧。
家鄉的節作文 篇8
“悅興的櫻花節巴適得很”,走,到我的家鄉看櫻花去﹗
盼望已久的櫻花節終于開幕了,一大早,我和幾位同學相約前往櫻花基地,我們有說有笑,一邊走一邊欣賞路旁的風景。
春風似一位指揮家,絲絲縷縷的風兒像一根奇妙指揮棒,喚,拉開家長櫻花節華麗的幕布。醒沉睡一冬的大地;小雞似一位歌唱家,清脆婉轉的啼囀是一個個快樂的音符,高歌出支支春天的贊歌。青青的草兒,綠綠的葉兒,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撩起家鄉這位鄉野村姑羞澀的面紗
陽春三月,從洼地到小丘,從平地到山崗,哇,好熱鬧的櫻花盛會。一簇簇,一片片,一堆堆匯成了櫻花的海洋,像天邊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絢爛,像織不完的錦緞那么綿長。枝頭上,黃的,白的,紅的,粉紅的,朵朵櫻花爭奇斗艷,形態萬千,有的像搔首弄姿、風情萬種的摩登女廊,有的像欲語還羞、清純如水的鄰家小妹,有的像天真大方,乖巧可愛的粉嘟嘟嬰兒臉。無數的蜂蝶呼朋引伴,翩翩起舞,留戀花間,為春光增添了無限生趣。草叢中還散落著叫不出名兒的野花,映著嬌媚的陽光,像星星,像眼睛,眨呀眨的……
櫻花樹下,早已是人山人海,空地中間搭起了一個露天舞臺,唱歌、舞蹈、相聲、小品、戲劇……你方唱罷我登場,真是好戲連連,精彩紛呈。這不,年過關百的王爺爺則激情高歌罷“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生龍活虎的鄉村“小虎隊”就迫不及待地表演時尚街舞……這既傳統又時尚,既充滿鄉土氣息又洋溢城市味道的文化表演,形成了一道道獨一無二的風景,笑聲、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
鄉親們更是頭腦活絡,見縫插針,道路旁、大樹下、草叢邊,支起了各色各樣的小攤點,什么美食街呀、玩藝街、特產街、商業街,一應俱全,叫賣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熱鬧非凡,連紅薯、南瓜、蠶豆……這些平時不太上得臺面,土得掉渣的東西也被老爺爺老奶奶搬了出來,這簡直就是一個場面恢宏,風味獨特的“萬國博覽會”。峨眉豆腐腦、武漢鴨脖、湖南臭豆腐、新疆烤肉串、宜賓燃面、蔥爆魷魚……空氣中彌漫著食物的香味和醉人的花香,更是讓我們這些小孩子的饞蟲爬到喉嚨,口水都流了三尺,非要纏著爸媽,吃到嘴里才肯罷休,然后歡天喜地地在小路奔跑,在花叢中嬉戲,在草地是打滾兒,那歡樂的叫喊聲都快把樹上的櫻花震落下來了。
人們邊吃邊逛,享受著美食,欣賞著美景,不論是賞花的,閑玩的,還是做生意的,忙事的,人人臉上寫滿了笑容,寫滿了幸福,寫滿了希望……
啊,家鄉的櫻花節,你承載著家鄉人民的勤勞,承載著家鄉人民的智慧,承載著家鄉人民的夢想,我愿你更加走向輝煌,走向燦爛。
【家鄉的節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的節作文07-12
家鄉的冬至節作文09-30
家鄉的葡萄節作文12-18
家鄉的重陽節作文06-30
家鄉的什么節優秀作文02-03
家鄉的元宵節的作文08-11
家鄉的火把節作文05-08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04-15
家鄉的端午節的作文03-11
家鄉的節作文4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