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小學生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小學生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小學生讀后感1
當我津津有味的讀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時,我被這本書的作者深深的感動了。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美國20世紀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的散文代表作。“它具有豐盈的情感蘊含、深厚的思想底蘊和獨特的藝術魅力。”這是李學斌給海倫·凱勒這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評價。
可憐的小海倫在出身19個月后便失去了光明和聲音,從此,她的世界里只有黑暗與寂靜。海倫·凱勒是可憐的又是幸運的,她的一位老師改變了她的一生——安妮·沙莉文老師,是她使這個盲聾女孩學會了說話。
如果我們失明了才知道眼睛的寶貴,就該在未失明時好好利用它,如果年老了才懂得開始珍惜時間,就應該在年輕時珍惜它!
同學們,讓我們像盲人珍惜視力一樣來珍惜自己的性命吧!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小學生讀后感2
我今天讀了一本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我被海倫的`堅強、奮斗、樂觀與勇敢的精神所感動。
這本書里,海倫把自己以及親人、莎莉老師、朋友一切有關系的人,寫進了自己的一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里。她以一個獨特的生命以一種勇敢的方式震撼了全世界。她曾被選入《時代周刊》里的十大英雄偶象之一,被授予“總統自由獎章”。創立了慈善機構,寫了十四本,她又以勇敢的方式用八十七個春秋創造了一個奇跡——成為了第一位文學學士的聾盲人。
海倫在小時候,原來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可是在十八個月的時候發生了一場惡疾而導致雙眼失明、雙耳失聰。直到她長到七歲,她家來了莎莉老師。莎莉老師費盡心思的引導海倫認識大自然,讓她走出了黑暗和孤獨之中,感受語言的有趣,領識語言的神奇。在莎莉老師的一生幫助下考上了馳名中外的哈佛大學,憑這自己的毅力以優等的成績完成了四年的學習。
我愛海倫堅強、樂觀的精神。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小學生讀后感3
爸爸給我買了一本書,名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自從我讀了這本書以后,使我感觸頗深。
這是一個奇跡的誕生,它記述了一個聾啞女孩海倫·凱勒在無光無聲的世界里堅強學習創造了一個生命的奇跡。她雖然只有幾個月的光明,但她勇敢地與黑暗與死神拼死決斗,用純潔的愛擁抱自然,她的堅強,她永不放棄的精神魅力,深深地打動著全世界人的心。
雖然她的世界是灰暗的,但她的內心卻是光明的。她幻想著有三天的光明,想像正常人那樣,把絢爛多彩的世界看個夠,釋放她心中的熱情與激動。
她的行為與思想,使她成為偉大的子女。她成功的超越了自己,成功的挑戰了生命的極限,她證實了自己!
也許是她的行為,深深的打動了慈愛上帝,上帝給這可愛的女孩打開了一扇通向光明的窗戶,讓她超越世人,創造她自己的奇跡。
這個處在黑暗,行在光明的孩子——海倫·凱勒,她的毅力永遠住在世人的心中!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小學生讀后感】相關文章:
假如給我光明讀后感03-23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精選06-08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12-17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2-22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讀后感05-21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讀后感02-06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讀后感12-28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12-29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7-27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給我的啟迪作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