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風味小吃作文集錦十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風味小吃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風味小吃作文 篇1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你看:北京的烤鴨,西安的羊肉泡饃,內蒙古的小肥羊,云南的過橋米線,山西的刀削面……從宴會上的正餐大菜,到街頭村邊的風味小吃,可以說舉不勝舉。而我們廣東這邊的風味小吃要數蘿卜糕了。
蘿卜糕不僅味兒好,看相也好。晶瑩剔透的蘿卜糕里還有一些像寶石一樣的小蝦米鑲嵌在上面,褐紅的臘肉、綠色的生蔥、黑色的芝麻,多種色彩散落其間,真是令人垂涎三尺!
蘿卜糕的做法很簡單,把白蘿卜削皮,洗凈切絲。臘肉、臘腸切成小粒,蝦米置冷水中略浸片刻,生蔥去頭洗凈,切成細粒。炒鍋上火燒熱,不要放油,下芝麻稍炒取出。將鍋洗凈,放清水,投入蘿卜絲,用旺火熱15分鐘,然后把蘿卜絲連水倒入糯米漿內拌勻,放入蝦米、胡椒粉、精鹽攪和,再加豬油繼續拌勻。取一個盤子,抹油,倒入蘿卜粉料,上籠蒸至成熟,取出,撒上生蔥、芝麻、臘肉、臘腸粒,最后注入豬油少許,一盤色香味俱全的蘿卜糕就做成了。
吃蘿卜糕的時候,根本就不用嚼,入口即化,臘肉!臘腸粒!蝦米的味道隨即而來,讓你吃了第一塊,還想吃第二塊。這時,再蘸一些辣椒醬就更香了。
我愛家鄉的風味小吃——蘿卜糕。
風味小吃作文 篇2
如果你問我最愛吃什么特色小吃,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說:“枕頭糕!”。枕頭糕是我們瑞安特有的小吃,也是瑞安的金字招牌之一。
大概在我八歲時,我第一次吃到枕頭糕,它的形狀非常像一個枕頭,這就是它得名的原因吧。
我今天又嘴饞了,在店里等待著美食。
做枕頭糕的老板,他臉上總是堆滿笑容,制作的同時,還會經常抬頭和客人們交談幾句。只見他熟練地拿起一個面團壓扁成長方形,加入花菜、豆腐等佐料,再次用面團包好一點,不露餡,然后用手捏成枕頭狀,撒上各種調料。這時,他往鍋里倒好油,打開火,把做好的十幾個枕頭寶寶一起放到油鍋里。頓時,小泡泡們活蹦亂跳,枕頭寶寶們一點一點把自己涂成金黃色。大約過了五六分鐘,枕頭糕出鍋了,冒著熱氣。小泡泡們也跟著出了鍋,粘在枕頭糕上,發出“刺啦刺啦”的聲音。
我趕緊拿了一個滾燙滾燙的枕頭糕,金黃的糯米脆皮上有幾個透明的小泡泡,聞一聞,一股枕頭糕獨有的香氣撲鼻而來。我忍不住咬了一口,淡淡的糯米香在口中融化,花菜、豆腐等配料混合的香氣遍布整個味蕾,我瞬間感到十分滿足。我慢慢品嘗,糯米粘在嘴里,花菜脆脆的,醬汁一點點溢出來,淡淡的咸,微微的辣,吃完一個,我頓時感覺活力滿滿!
我狼吞虎咽地吃著美食,總是連贊嘆的話都沒空從嘴里鉆出,不一會兒,一大塊枕頭糕就吃完了。我又連買了兩個,一邊走回家,一邊吃著,嘴邊油油的,心里樂開了花。
枕頭糕真是太好吃了,我愛家鄉的美食,更愛我的家鄉——瑞安!
風味小吃作文 篇3
游南京,大名鼎鼎的夫子廟不得不去;游夫子廟,秦淮特色的風味小吃不得不嘗!“五一”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逛夫子廟,嘗風味小吃。
為什么說是嘗風味小吃呢?因為我們點的小吃套餐,有好多品種:酥燒餅、麻油干絲、豆腐腦、赤豆元宵、糖芋苗、如意回鹵干等等,這些小吃盛在小小的白瓷碗里,一道又一道地送上來,看得人眼花繚亂,我“大開吃戒”,也只能每樣嘗一點,一下子就飽了。我好羨慕媽媽啊!因為她小時候住在南京,有這么多小吃,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過媽媽說小時候外婆家很艱苦,也沒有那么多錢去吃小吃。我連忙把自己碗里的小吃放到媽媽碗里,讓她多吃點。
這么多小吃,我最喜歡吃的是小籠包。紹興也有小籠包,可和南京的小籠包一比就比下去了,南京的小籠包個大、皮薄 、湯鮮,味道好得不得了。媽媽教我把小籠包放在湯勺里,輕輕咬開一個口子,然后吸里面的湯汁,這可得小心,因為小籠包里的湯又多又燙,吃得太急,會把嘴燙去,得把湯吸干,然后倒上醋,再慢慢品嘗餡的味道。
小籠包實在太好吃了,在我的強烈要求下,在南京的幾天里,我每天的早飯就是小籠包。現在我寫作文時,想到小籠包的好味道,還在流口水呢!
風味小吃作文 篇4
說起風味小吃,我第一時間想起的還是家鄉天門的鍋盔。
無論你是在冷清寥落的小巷里,還是在熱鬧非凡的大街上,你總能看到幾家賣鍋盔的小店。鍋盔物美價廉,大一點的也只要兩元左右,這種價位對很多吃遍天下大魚大肉的人來說,這種廉價品,味道肯定不會好。你若這樣想,那你就錯了。鍋盔很有嚼勁,第一口咬下去吃的全是酥酥的芝麻,第二口咬下去是很有勁的老面,第三口咬下去便是香溢四方的肉醬。你若親自來吃上一口,定會感嘆:“此味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嘗。”
天門最有名的鍋盔店要數僑鄉客運站旁邊的“公安鍋盔”了。
他們的制作方法是傳統與現代科技的結合:人工和面,機器烘烤。他們從不偷工減料,這樣做的鍋盔才是最好吃的,他們的鍋盔讓外面的人感受到天門美食文化的魅力。因為那里緊鄰客運站,許多來旅游的人都會首先經過這里。
相傳,鍋盔是一位將軍和他的手下發明出來的。這位將軍在打仗時,手頭只有面粉了,于是該將軍突發奇想,讓將士們和面,放在頭盔上用火烤。將軍一吃,覺得很好吃,鍋盔便流傳下來了。
鍋盔的吃法很簡單,可以直接吃,也可以蕉醬,卷菜吃,還可以切成塊,放入火鍋中吃。因為鍋盔的保質期很長,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天也能放上十幾天。外地來買鍋盔的人不用擔心買太多吃不完而壞掉。
鍋盔已成為我們天門的一大品牌。吃鍋盔,更是一種流行文化。我愛家鄉,更愛家鄉的鍋盔。
風味小吃作文 篇5
無論腳步走多遠,在人的腦海中,只有故鄉的味道熟悉而頑固,它就像一個味覺定位系統,一頭鎖定了千里之外的異地,另一頭則永遠牽絆著,記憶深處的故鄉。
我的家鄉盛產小麥,面食豐富便成為我們家鄉最獨特的風景。刀削面,掛面,拉面……每一種都美味無窮。
家鄉的風味小吃有許多也離不開面,其中,褲帶面就是其中的一種。聽它名字,你也會基本了解它的特點吧。
褲帶面有如一條褲帶,一根面條寬度可達二三寸,長度則在一米上下,厚度厚時與硬幣差不多,薄時卻如同蟬翼。其制作過程也很簡單,先把面和水和在一起,反復搓揉,其中加些鹽,保持筋道。再用搟面杖把面搟薄,用刀切成條,用手分別拉住兩端,用適當的力向外拉扯,最后煮進鍋里,待煮熟后撈出。
褲帶面的特色還有它的蘸計。蘸汁的口味有許多,一般有肉沫汁,酸湯汁,麻辣汁等,每一種都有其獨特的風味,可以滿足各種人的需求。
吃褲帶面,更有一種不成文的傳統。一般吃東西靜止發出聲音,但是吃褲帶面時,人們總喜歡發出“呲溜”的聲音,這樣也許感覺會更香,更美味。
小時候,在我的家鄉常常會看到“褲帶面”的招牌,父母總是牽著我的手,一起跨入門檻。尤其是寒冷的冬天,到店里異常溫暖。人們說說笑笑,吃著面條,不時喝一口湯,發出欣慰的感嘆。老板娘在那里一邊工作,一邊看著我們,她臉上的笑容像花一樣,美麗動人。
如今長大了,當我偶然和父親回到家鄉時,街上依舊熱鬧。賣糖葫蘆的老爺爺,嘻笑打鬧的小孩子,一切的'一切,都和我記憶中的樣子重疊著,可是那些“褲帶面”的招牌,不知什么時候換了樣,店里依舊有許多人,可也不再是當初的味道了。
不管是否情愿,生活總在催促我們邁步向前。我們整裝、啟程、跋涉、落腳,停在哪里,哪里就會燃起灶火,讓記憶深處的味道跟著我們一起升騰!
風味小吃作文 篇6
我只吃過一次肉骨頭粥。
那是江南冬日的一個星期日的早晨,一向節儉的舅母突然提出帶我去吃肉骨頭粥。我受寵若驚,一路屁顛屁顛地緊跟在她身后,生怕她又突然改變主意。
沿著青石板路,穿過熙熙攘攘的菜市,拐進一條小巷。遠遠看見一個小鋪子飄出陣陣白霧,還聽到鐵勺敲鍋沿的聲音。舅母領著我走進這間鋪子,鋪子里已經座無虛席。大家都在唏哩嘩啦地喝這叫肉骨頭粥的東西,好象這東西真的很好吃。
老板娘把我們領進里間的灶旁,滿臉歉意地說:“就在這里吃吧。”老板娘是一個40來歲的女人,頭發齊耳,一絲不茍地用黑色的發卡別在耳后。我生怕舅母臨陣脫逃,趕緊自做主張說:“可以可以。”結果招來舅母兩個白眼。“好吧,來一碗肉骨頭粥。”老板娘一手抄起大鐵勺,一手揭開大鍋蓋,頓時一股熱浪席卷著肉粥的香味撲鼻而來。她用大鐵勺在鍋里攪了攪,盛了一大碗粥遞給我。這碗粥是灰白色的,米已經煮得不見原形,粥面上還點綴著幾小塊肉骨頭。我小心翼翼地嘗了嘗,嗯,香香糯糯,黏黏呼呼。真的不需要“吃”,只要喝就行了。我就這樣站在大灶旁,端著大碗,呼啦呼啦地喝著有生以來第一次肉骨頭粥。最后還像小狗一樣把那幾塊肉骨頭啃得干干凈凈。那碗粥花了舅母5分錢。
后來,舅母告訴我,煮肉骨頭很麻煩。先要把肉骨頭(連著些肉的骨頭)煮上幾小時,然后再把新米淘好放進去,再煮。不能煮焦,關鍵是要掌握火候,細火慢熬才行。最后放上鹽和味精。所以,一般家庭是不做肉骨頭粥的,費時費力還不經喝。她還警告我,街上的肉骨頭粥不能多吃,因為有的老板為省錢把客人吃過的骨頭,又重新放進鍋里煮。也不知她說的是真是假。反正從那以后,我再也沒有吃過肉骨頭粥,不是因為害怕不衛生,而是口袋里的錢還不夠分配的呢。
不過,我還是經常到那家肉骨頭粥鋪去,主要是想看看她們怎么處理吃完的骨頭的。可老板娘好象明白我的意圖,總是笑瞇瞇的招呼我:“小姑娘,來吃一碗啊。”然后,我撒腿就逃。
風味小吃作文 篇7
一來到故鄉,首先去得就是小吃街了。我走著走著,就聞到了食品的香味。
先來給你介紹介紹故鄉的小吃街。故鄉的小吃街是分三部分,一、特色小吃。二、外地小吃。三、雜食類小吃。這三部小吃的生意可不一般啊!我吃得最多地都是特色小吃的一部分,這個小吃街總共有60多種小吃,特色小吃有23種小吃;外地小吃有13小吃;雜食類小吃有24種小吃。這個小吃街是出名的。有一些人都是從別的地方來這里吃這里的小吃,所以都被人們叫做“小吃的天堂”。故鄉的小吃街有5年了,吸引里許多外來的人。每一個人聞到這些美味小吃的味道,就紛紛走到小吃街里。
到了小吃街,看見有許多人都是來品嘗這里的小吃的風味。比如有鐵板魷魚、雞柳、魚丸(不是和一般地魚丸一樣!)、牛肉丸、炸年糕炸火腿等(這些名字聽起來很普通,吃起來卻非常不錯哦!)我們先來到的是雜食類的小吃,一看,有許多人排隊,我們先準備吃鐵板魷魚,這一些魷魚可不是一般的,都是精挑細選地選出來的上等魷魚,我們坐在位子上等了一會兒。
鐵板魷魚來了!我就不顧什么,就飛快地吃起來,我吃得好象一只被餓幾天的獵豹似的,非常快得吃著自己的食物,是因為很久沒有吃這些小吃。鐵板魷魚里面有著許多的材料,在做鐵板魷魚的時候,會經常放5種材料,使你會越吃越想吃。去看看牛肉丸吧!做牛肉丸的阿姨,每一天都很忙,她做的牛肉丸和別的不一樣,別的牛肉丸是圓溜溜的,但她做出來地確實扁扁地,長長地。先來品嘗一下吧!我等了許久,終于拿到了我想吃的牛肉丸,喝一喝湯,有胡椒粉、榨菜、蘿卜、辣椒蔥,隨便你放,一喝湯就可以把你深深地吸引住,在吃吃牛肉丸,好嫩的牛肉!一咬,就想吃下一個丸子。我吃著吃著,一直說一個字:爽!這個味道是非常好,光看外表,就知道里面的內在,一咬,會讓你回味著美好滋味的味道。
這就是我們故鄉的小吃街,里面有著許多小吃,就吃一個,就會讓你陶醉!
風味小吃作文 篇8
我的家鄉是安陽。位于河南省北端,地處晉冀魯豫四省交匯處,是豫北重要的中心城市。
安陽是一座歷史文化悠久的名城,中國七大古都之一,是甲骨文的故鄉又是《周易》的發源地。安陽的歷史是一部微縮的中華人民的發展史。安陽有著悠久絢麗的歷史文化。因此當地有許多的特色小吃。較具名氣的有——血糕、皮渣和粉漿飯。我最喜歡粉漿飯了。關于粉漿飯還有一段這樣的傳說:很久以前的一年,古都安陽大旱,百姓無水可吃。當時,城西門口有家粉房,因店后有口小井,粉房店才得以營業。附近百姓渴得難耐,就把粉房生產倒掉的廢料——粉漿提回家解渴。由于粉漿味酸,難以下咽,有聰明的安陽人便在粉漿中放入小米、食鹽、野菜等物熬成飯,用來充饑解渴,味竟奇佳,街坊四鄰競相仿效。旱年過后,人們喝粉漿飯以成習慣,又經過歷年不斷改進,終于形成了安陽獨具特色的風味名吃——粉漿飯。
看,這就是我最喜歡的粉漿飯,我的家鄉安陽不但歷史悠久,而且文化燦爛。閑暇時你可以在路上走一走,看一看,嘗一嘗安陽的美味小吃。
風味小吃作文 篇9
我家鄉的風味小吃很爽,如糖糕、燒餅、豆腐丸各種燒烤等等,但我最喜歡的是要數炸火腿腸了。
在大街小巷不時傳來一陣陣誘人的叫賣聲:“快來買了,各種燒烤,又香又便宜!”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上街,我又央求媽媽要吃炸火腿腸。只見攤主把一條火腿腸去“皮”,利索地劃了幾下,再放到油鍋里炸。
這時,就能聽到一陣陣“吱吱”的響聲。大約炸了兩分鐘左右,一條火腿腸便熟了,攤主利落地把它放在盤子上,用刷子沾上一點配料,刷到火腿上面,于是一串香噴噴的火腿腸便可以吃了。
我拿著火腿腸放在嘴邊輕輕地咬了一口,“哇,真好吃!”我情不自禁地叫道,狼吞虎咽地吃著火腿腸,好像山珍海味也比不上似的。
不知不覺地,一串火腿腸便下肚了。這時,我才覺得嘴巴好辣,辣得我“呼哧,呼哧”地喘著粗氣,旁邊的媽媽笑嘻嘻地點了點我的鼻子說:“你這只小饞貓。”我向媽媽扮了個鬼臉,說:“都怪我們家鄉的風味小吃太誘人了!”
風味小吃作文 篇10
“天下美食多,油潑面好吃!”這句話是油潑面館的招牌話,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油潑面很勁道,粗粗的,有嚼勁,油而不膩。總而言之,我愛吃油潑面.
昨天,媽媽又帶我去“陜西風味小吃”吃油潑面了,我們要了一大碗素面。過了一會兒,油潑面上來了,映入我們的眼簾的是翠路的韭菜和青菜組成的一層。下面的是油津津的面條,雪白的面條被油染得金黃,讓人頓生食欲!邊緣是油膩膩的湯。撲鼻而來的是一股無法形容的香味!我先喝了一口湯,油而不膩,香味十足。我撥開菜,吃了一根粗粗的面條,咸咸的、香香的、很長又不會斷,很有嚼頭!這是我有生以來吃過的最好吃的面條了!我大吃起來,一大碗一會兒就見底了。直到我喝完最后一滴湯才肯走,那香味,一直香到心里去!
怎么樣,相信你已經流口水了,趕快去吃吧!
【風味小吃作文】相關文章:
風味小吃的作文02-21
風味小吃作文05-23
風味小吃作文12-31
河南的風味小吃作文11-18
寫風味小吃作文04-23
風味小吃的初中作文04-24
故鄉的風味小吃作文10-17
溫嶺風味小吃的作文08-07
風味小吃優秀作文02-23
風味小吃初中作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