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端午節日記模板集合6篇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將結束了,一定有不少感想,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日記了。可是怎樣寫日記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日記6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日記 篇1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很期待過端午節。誘人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長長的米粒煮得泛黃,里面包了豆沙或棗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四角倔強的翹著,可愛極了。包粽子的葉子上沾滿了水,也沁入一點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滿嘴便充滿了米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的餡兒。餡兒甜甜的,有了米,這種甜也不膩了;米中融入了棗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日記 篇2
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唱著歡快的童謠,當當當,鑼鼓響,我們全家總動員,今天下午比賽包粽子。
昨天我們就說好了今天下午要包粽子,等今天下午我們回到家時,奶奶早就泡好了糯米、花生、紅豆、熊貓豆、大棗,還準備好了粽子葉,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等著我們來一起包了。我洗干凈我的小手,搬了個小板凳,穩穩當當地坐在了盆邊。清了清嗓子,我大聲宣布:“第二屆家庭包粽子大賽正式開始!”包粽子我可不是第一次了,去年包粽子的事情,至今還歷歷在目,當時我可得了家庭包粽子大賽一等獎(雖然只包了兩個,因為質量高,以一頂百)。
“卷葉、裝米、封口、捆線”,我在心里暗暗念叨著,像模像樣地拿起一片粽子葉,隨手一卷,就往里裝米了。“咦!怎么下面漏了?”唉!原來粽葉沒卷好,成了開口笑了。唉!大意失荊州啊!遙想關公當年敗走麥城,該是多么地后悔啊!嘻嘻,笛子可是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暗暗得意一把)。
我把第一個失敗品重新開封,這次可不敢大意了,我認真地卷好葉子,裝上米糧,然后把剩余的粽子葉封住口,用線把這個粽子捆了個嚴嚴實實,生怕有一粒米溜出來!每一個步驟都做得準確無誤,就這樣,我的第一個完美粽子大功告成了!
奶奶和媽媽看我包得這么好,一人給我在腦門上蓋了一個大紅章,我不禁有些飄飄然了!接下來我就像上滿了發條的機器一樣,高速運轉起來,不一會兒,第五個粽子已經誕生了!媽媽和奶奶當然不肯落后,她們就像加滿了油的粽子機一樣,一個接一個生產著,看得我目瞪口呆。等我再去準備包第六個的時候,鍋里已經沒有多少米了。我大喊起來:“不許再包了,這些米都是我的!要是再包,我就把你們包的都給拆了!”奶奶和媽媽都哈哈大笑著走開了,留下我一點點撈著那些可憐的米,包了最后一個超級迷你型粽子。
今年的家庭包粽子大賽真是既激烈,又精彩,當然啦,冠軍還是我……
端午節日記 篇3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我們中國民間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相傳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楚國大夫、著名愛國詩人屈原。
我們老家過端午節的時候,家家都在門的兩旁掛上艾草和菖蒲,用來避邪,小孩子胸前還要掛上染紅的咸鴨蛋,戴上用彩色絲線縫制成各種形狀的香囊,以求吉祥。
過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國南方各地共有習俗,只不過粽子的做法,各地都不相同,有的地方用芭蕉葉包粽子,有的地方用荷葉包粽子,江浙這邊有些地方用蘆葦葉包粽子,而大多數地方都是用一種專門可以用來包粽子的竹葉,這種竹葉除用來包粽子,以前還用來做斗笠和漁舟上的雨篷。粽子的形狀也有差異,有些地方做成長方形,像個小枕頭,大多數地方都是做成四棱形。我太婆說過,做成四棱形是喻指古代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靈,護佑屈原大夫平安。包粽子除了用上等圓糯米,里面的餡也是不一樣的,有棗泥的、豆沙的、咸蛋黃的、肉餡的……我們家包粽子是用肉餡加花生米做的,十分好吃。
每逢端午節,家家還要把屋子打掃干凈,灑上雄黃水,防止毒蟲茲生。我聽爺爺說,過端午節還要喝雄黃酒。因為爺爺曾經看到過一條資料,說喝雄黃酒對人體有害,所以,我們家不再喝雄黃酒了。
過端午節那天,我國南方各地還要舉行賽龍舟活動。我們老家江西撫州的風俗是每年農歷五月初八,都要在撫河舉行一次臨近鄉村的龍舟大賽,冠、亞軍還要頒發獎狀和證書,同時還有一些物質獎勵呢。
賽龍舟可有意思了,每條船上除了20人左右的槳手和一個舵手外,我們老家龍舟的.船頭上還要放一面大鼓,船尾放一面大鑼,用鑼鼓指揮槳手們行動一致,鼓聲,鑼聲“嘭”落槳。因此,劃龍舟比賽時,河面上鑼鼓喧天,加上兩岸觀眾的吶喊聲,真可稱得上熱鬧非凡。我們xxx舟隊,還在國際比賽中得過冠軍呢!
20xx年x月x日
端午節日記 篇4
我的家在東北,家鄉的端午節沒有太多的花天酒地樣,像賽龍舟這樣的比賽我是沒有見過的,但一般的風俗還是有的,五月初一時,我們就會在手上與脖子上都系上五彩繩,我只知道五彩繩是由五種不同顏色的絲線在一起擰成的小繩,而不知道它們分別是什么顏色的,因為我只在小的時候系過五彩繩,現在已經不系了,在小的時候,我們還會戴香包,香包是用紅布包著香草做的一個小包包,上面通常用幾顆小珠裝飾著,用紅線連著掛在脖子上,香包香香的,使全身聞起來可香了,五彩繩和香包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飾品了,在五月初五時,也就是端午節那天早上,人們會去山上采一種叫艾蒿的野草,采來后會把它掛在門上或夾在耳朵上,可能是用來避邪驅蟲的,我最喜歡端午的咸雞蛋和粽子,現在的生活很好,鴨蛋雞蛋想什么時候吃都沒問題,但端午的雞蛋鴨蛋吃起來特別香。
現在,一要到端午節,大街小巷里也能看見賣香包的,他們手里拿著一個大棍子,上面掛滿了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香包,有心形的,還有娃娃形的,讓們看的眼花繚亂,在各個市場里都會賣粽子葉和粘米,有很多人會圍在那里搶購著,其實超市里有賣現成的粽子,一些人認為賣的粽子不如自己包的好,姥姥就自己包粽子,每次姥姥買回粘米,都會把它們泡上兩天,在泡之前不能撮,撮完的米就不好以前香了,米可以加點別的米,如:小黃米,還可以放上一顆棗,那樣的粽子吃起來會更好吃,粽子煮熟時會有一種香味兒,把葉子撥開,放點糖,咬上一口,又甜又酸又香又黏,好吃極了。
姥姥不光粽子做的好,雞蛋鴨蛋也腌的好,雖然姥姥的咸鴨蛋比不上高郵的咸鴨蛋,但姥姥腌的鴨蛋的蛋青嫩嫩的,蛋黃都冒油了呢!我最愛吃姥姥腌的鴨蛋,我每天早上,都會吃上一個呢!
每年端午節,姥姥都會教媽媽與舅舅們包粽子,腌雞蛋鴨蛋,可他們做的就是沒有姥姥做的好吃。姥姥常說:“現在的生活好了,每個節日的風俗都變了!”姥姥說的話雖然過于肯定,但有些風俗真的已經不講究了,不知道未來的端午節會是什么樣的,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更愛我的家鄉。
端午節日記 篇5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一家去外婆家吃粽子,外婆做的粽子可好吃了。
我吃好多,我一咬那個肉汁,可香了,我的舌頭好像麻木了,被那個香味迷住了,吃完了一個再一個,連這個不愛吃粽子的我,一下子好像開了胃,當我吃了第3個時,我的胃實在是裝不下了,可我的嘴巴還想吃好多好多的粽子。
我吃不下了,就看我弟弟那狼吞虎咽的樣子,可搞笑了,一手拿著一個粽子,另一只手也拿著一個粽子,一口咬著一個粽子,又咬著另一個粽子。太可愛了!
一個快樂的端午節過去了,我期待的另一個端午節的來到!
端午節日記 篇6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我國有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按照家鄉的習俗, 端午節我收到了媽媽送給我的節日禮物,媽媽送我了一個漂亮的香包戴上它可真香,媽媽說戴上它可以遠離害蟲 ,驅毒辟邪。我們也吃到了香甜的粽子,荔枝,哈密瓜,西瓜,香瓜各種水果,太過癮了。媽媽還帶我們到野外去玩耍,這個假期太開心了。
【端午節日記】相關文章:
端午節日記03-28
端午節的日記04-12
端午節日記精選11-07
端午節日的日記06-28
端午節的日記07-31
端午節的日記08-16
端午節的日記08-16
端午節的日記08-16
端午節端午節快樂日記01-20
今年的端午節日記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