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效課堂的101個細節讀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效課堂的101個細節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一名老師,教書育人是我們的職責所在。課堂是有生命的,我們要想辦法把自己的課堂變得充滿活力,讓幼兒能夠在輕松愉悅、寬松主動的氛圍中參與活動得到發展,近期,我閱讀了《高效課堂的101個細節》一書,雖然是一本中小學教師必讀書目,但書中的很多觀點對我啟發很大,讓我明白,日常工作中的很多我們忽視的小問題,其實有可能會毀掉我們整節活動。
“老師既要有淵博的知識,又要有’陽光’的外表。”這樣既能夠體現一個老師的親和力,又能讓學生“沐浴陽光”,開開心心的學會知識,增長見識,培養習慣。要使活動達到高效,教師必須注重活動開展過程中的每個細節,處處為幼兒的全面發展著想,每個細節問題的思考,都要考慮到是不是對孩子可持續發展有效。如何讓每一位幼兒輕松愉悅的開展活動,在活動中體會到參與快樂。
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不同,經歷不同,最后成就了每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作為一名老師,我們應該學會尊重差異、接受差異、學著理解差異。有的孩子也許比較愛哭,有的孩子喜歡動,有的孩子喜歡說謊,有的孩子喜歡罵人,這些好的或者是不好的東西,不是孩子愿意有的,我們所謂的好壞,在他們眼里也許什么都不是。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接受差異,而且學著幫助孩子改變習慣,養成良好的習慣。
幼兒園的孩子年齡一般在3—6歲,年齡小,認知發展水平有限。我們在選擇活動內容時,要考慮孩子的年齡階段特點,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有趣的導入,精彩的基本環節,適中的結束延伸環節。活動內容應該接近幼兒的生活,建立在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上,讓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動手操作等活動,初步的感知五大領域的各個方面,培養幼兒的興趣。
教師確定教學目標時,應注意因材施教。要根據學生的已有水平,并在此基礎上選擇有關的教學內容和確定教學目標,因為教學目標太高,教學內容難度大,幼兒聽不懂、啃不動,多次努力,幾經挫折,還是沒有收獲,幼兒就會喪失信心,情緒就會下降,從而產生厭學、怕學情緒。反之,如果設置的目標太低,學習內容很淺顯,學生輕易就能完成學習任務,也會產生不良情緒,因此教師在設立教學目標時要適中,要讓幼兒“跳一跳”才能獲得知識,達到目標,使其產生成功后的喜悅感,形成活躍的積極的課堂心理氣氛。
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通過這些細節,努力為孩子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營造開放、寬松的教學環境,增強活動的趣味性,對提高幼兒參與課堂語言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活動的有效性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株株可愛的向日葵,讓我們做保護這些向日葵的使者,共同呵護他們快樂健康成長吧!
【高效課堂的101個細節讀后感】相關文章:
構建高效課堂總結11-09
高效課堂教學總結01-06
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總結02-24
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總結05-25
小學高效課堂教學總結02-28
優化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課堂總結07-25
平移和旋轉高效課堂教學設計11-10
高效課堂教學設計培訓心得(通用21篇)07-21
平移和旋轉高效課堂教學設計(精選5篇)11-11
語文教研組高效課堂教學總結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