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走進童年作文合集9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走進童年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走進童年作文 篇1
每個人的童年都是豐富多彩的,爸爸的童年也一樣,不過他的童年和我的可完全不一樣,他童年的快樂是需要自己的勞動與付出才能得到的。
我常聽爸爸說:“在我們那個年代物資匱乏,二八大杠自行車在我們那個年代都是很稀有的東西,只有條件好的人家,才買得起自行車,更別說給一個孩子買兒童自行車了。”
可是爸爸小時候就很想騎自行車,他經常纏著爺爺給他買,由于家里孩子們多,生活困難,能吃飽就不錯了,更沒有多余的錢去買自行車。因為當時一輛最便宜的自行車就要普通人一年不吃不喝的工資才買得起。無奈之下,爸爸只好去找別人借自行車學騎。
爸爸嘴巴磨破了,好話說盡了,才從別人家借到了一輛二八大杠自行車。爸爸得到自行車以后喜出望外,但是爸爸當時只有八九歲,這輛車對他來說太大了,爸爸只能歪著身子,跨在三腳架中間騎,這樣腳只能轉半圈。
那個年代,沒有哪個爸爸有時間,耐心地教孩子騎自行車,爸爸只能自己學,一開始他經常摔跤,剛騎兩步就摔,腳被鐵絲勾破了,血肉模糊,手掌心被擦破了皮,但爸爸絲毫不放棄,扶起車子繼續騎,到后面越摔越狠,但他一點兒也沒想放棄。
我越聽越慚愧,再想一想,我學騎自行車,爸爸媽媽給我買的是合身的兒童自行車,而且他倆當“左右護法”,從沒讓我摔到。
爸爸說他摔倒了,又爬起來,爬起來了又摔下去,簡直是有點絕望了。
我無法想象到底是一股什么力量,讓爸爸如此堅持,后來我才知道,原來是渴望成功的力量。
因為爸爸知道他只有一天的時間能學,一旦他學不會,可能以后就已經沒辦法學了,于是他想一定要成功,這樣一種力量,讓爸爸無論摔倒多少次都不放棄,最終他成功了,在渴望成功的力量下,爸爸居然只用一天就學會了騎自行車。
雖然那個年代物資匱乏,但是爸爸用自己的汗水換取了童年的快樂,爸爸那堅持不懈的精神是我學習的榜樣。
走進童年作文 篇2
童年是美好的,每個人的童年也是難忘的,今天我當了一回小記者,采訪了一下媽媽,我很好奇她的童年和我們的童年有什么區別。
媽媽講了她童年的一些趣事,讓我很敬佩。
媽媽說她上小學二年級還是三年級的時候,都是他們村一個大哥哥領著大家去好遠的學校上學的。大哥哥每天凌晨四點鐘就起來,圍著村子把其他孩子都叫起來,然后一起去上學。每家每戶的孩子都穿好衣服背上書包以后就差不多五點多鐘了。大家在一個村口約好的地點集合,由大哥哥領頭帶著他們一起去上學。
由于每天上學起得很早,那時天還沒亮。上學的路上可謂是伸手不見五指,農村的泥巴路坑坑洼洼又不好走。為了能看見走路,于是大哥哥教他們每人做了一盞煤油燈提著去上學。一路上歡歌笑語,非常開心,時不時還在討論誰的燈做得好!
我問媽媽,你們那時候上學為什么要起那么早,而且為什么不用手電筒呢?
媽媽說:“我們那時候哪有現在這么幸福呀!那時候什么東西都是很稀缺的,沒有幾個人家有手電筒的!大家起那么早呢,一是為了大家在一起去學校好玩兒,早點兒去,大家可以一起玩跳房子、踢健子、跳繩等游戲,每天也就早起那點時間一起開心一下,下午放學回家要做作業,要幫家里做很多家務活。二是每天還有早讀,特別怕遲到。遲到要挨罰的,老師罰站在門外,整天不讓進教室上課呢!”
媽媽又告訴我,當時物資非常匱乏,即使要自制手工煤油燈需要的材料也是很難找齊的。最讓媽媽感到幸福的是:當時我的外公是在黃石上班,很多原材料都是由外公從黃石市內帶回家給媽媽,媽媽再分給同村的伙伴們。其它的伙伴也力所能及地提供一些需要的材料。就這樣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終于人手有了一只煤油燈,提著去走上學的夜路!
我很好奇地問媽媽,煤油燈怎么做的呢?那一定很好玩吧?
媽媽說:“是的呀,做煤油燈的過程現在記得不是很清楚了,但記得煤油燈要用棉紗做燈芯,用鐵絲加玻璃瓶編一個燈具,最后還要有煤油作燃料……差不多這樣就能完成了吧!”
我聽完好羨慕媽媽,她們當時那么小,但是動手能力卻如此強,而且生活上又這么獨立!
再看看我們,雖然生活在這個幸福美好的時代,但是獨立生活能力差太遠了,所以我應該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和學習的機會,好好努力,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走進童年作文 篇3
隨著年齡的增長,童年也漸漸的離我遠去了。但童年的經歷,卻像一幅永不磨滅的畫卷,深深地嵌在我的腦海之中。
我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
記得我很小的時候,被還在上班的媽媽放在奶奶家。一天,我忽然覺得很沒意思,就去看電視。可電視不好看,我又去畫畫。刻畫了一陣,也沒意思,我只好扔下筆躺在床上想心事。正當我無聊的躺在床上時,一個惡作劇從我的腦海產生了。哥哥剛剛還在做作業,這會兒去上廁所了。我就躡手躡腳地抓起哥哥的作業本藏在一個隱蔽的地方。然后,我又拿出一本小本子,撕了一張紙下來,并裁成一張張小紙,在上面畫了一堆亂七八糟的小東西(其實畫的是衣柜、冰箱之類的家居用品),把他們貼在墻上。我大概畫了三十來張吧,我要讓哥哥更具畫上的圖片當作線索來找!干完這些,我若無其事地又躺在床上。(^▽^)呵呵,哥哥一定找不出的,哈哈哈!!!!!不一會兒,哥哥回來了。他驚詫地發現他的本子不翼而飛了,桌子上,墻上,櫥柜上貼滿了奇奇怪怪的小紙條。“要根據之上的話去找本子的!”當我說明規則是,哥哥顯得很是無奈。我那時還沒上學畫畫也不是特別好,而且花了很多重復的東西。比如:桌子→爺爺的衣櫥→電腦主機→窗簾→又到了桌子!!找了十多分鐘哥哥都沒有找到。最后還是被我從奶奶放衣服的盆子里拿了出來。現在一想起哥哥當時那著急的樣子,我就想笑!
等我再大一點時,就上小學了。二年級的時候,一個雙休日,我和小我一歲的妹妹來到外埔哦的院子里玩“抓鬼”游戲。我們趁著外公午睡的時候,化了妝(其實就是自我打扮了一下),用一個皮球當“鬼”,把它扔到院子里,讓它自己“藏”起來,然后在去找它。先找到并送回外婆家家門的就算贏,下一局玩什么就由這個人說了算。游戲剛一開始,我就被我的“長圍巾裙子”絆了一跤,途中我又給絆了一跤(-^-可憐啊)!但還好我比妹妹快到院子里。我東找西找,左找右找,終于在妹妹進院子的一剎那找到了。我偷偷的抱著“鬼”走向院子大門時,不爭氣的“長圍巾裙子”又絆了我一跤,把“鬼”拋到了妹妹懷里。妹妹抱著“鬼”就跑了。這一局當然她贏了。唉,不僅沒搶到“鬼”,還白摔了三跤,5555~這游戲再也不玩了(T-T)!!!!!
在二年級下半個學期期末時,我還和妹妹玩過“枕頭大戰”游戲。把枕頭打來打去,打掉了不少東西,布老虎,洋娃娃掉了一地,把外公的報紙也打得四散風飛,結果白白被外婆罵了一頓。
童年真是多姿多彩、無憂無慮呀!我好懷念童年那美好的時光啊!!!
走進童年作文 篇4
小時候的媽媽,沒有買過一個玩具。
有一次,媽媽看到一個小朋友有個布娃娃,那個布娃娃特別可愛,大大的眼睛,白白的皮膚,粉色的裙子。接下來的好多天,媽媽說她做夢都會夢到這個布娃娃。
但自己沒有布娃娃,媽媽想了半天,便自己動手做了一個布娃娃。
媽媽從外婆的縫衣筐里找來針線和各種布片,自己縫了個小小的`布娃娃。畫上眼睛鼻子嘴巴,塞上找來的棉花,還給布娃娃縫了好幾件衣服,各種各樣的公主裙,可以替換。
后來,鄰居妹妹也跟著媽媽學做布娃娃,兩個人一起做了好幾個布娃娃,還做了小寶寶,兩個人每天給布娃娃編故事,進行表演,玩得特別開心。
聽到媽媽以前都沒買過玩具,而我自己擁有好多好多的玩具,我感覺現在的我真的好幸福。
媽媽的童年,雖然貧窮,但不缺開心。我真想有個時間機器,能穿越回到媽媽的時代,親眼看看媽媽的童年。
走進童年作文 篇5
媽媽說她小時候最喜歡去做飯。那時候外公外婆忙著下地干活,還要去村里的磚瓦廠做苦力,經常來不及做飯,媽媽要餓著肚子等外公外婆回家。
后來餓得受不了,她就去學著做飯了。
那時候的灶臺都是用柴燒的,做一頓飯,要灶臺上下忙好久,還特別容易把飯燒糊。媽媽個子矮,夠不著灶臺,腳下還要墊個小凳子。夏天的時候,坐在火灶邊,身上會全是汗。有時候柴火臟臟的,經常整個人身上都會帶著灰,估計比灰姑娘要臟很多倍。
我奇怪了,這么臟的活,媽媽為什么喜歡做呢?
媽媽說:小時候家里窮,沒啥好吃的。外公外婆忙完回來,煮點米飯,有時候只能就著吃點咸菜混飽肚子。媽媽學著做飯后,經常到地里找吃的。最容易做的就是把蔬菜放開水里燙熟,然后撈出來,涼了擠干水份,切好后加點鹽和油拌拌就可以吃了。那時,家里最好吃的就是雞蛋了,但雞蛋一般要攢著賣給來村里收雞蛋的小販,然后可以去村頭的小店里買鹽、醬油、本子、筆之類的,所以經常舍不得吃。后來媽媽在外公外婆的建議下,把饅頭干泡上水,擠碎后,打入一個雞蛋,再如同蒸雞蛋羹一樣放在鍋里蒸,出鍋后撒上點蔥花,那滿滿一碗雞蛋羹,是媽媽童年記憶里最美的味道。那時候,外公外婆每次干完活回家,都會夸媽媽能干,讓他們有現成的飯吃,無論做得多難吃,哪怕飯燒糊了,菜燒得咸得難以入口,外公外婆都說做得特別好,讓媽媽特別開心,越做越有勁兒。
聽了媽媽的回憶,我也有些饞了,不知道那個雞蛋羹是不是比蛋塔還美味。我問了問媽媽,媽媽反問我:你覺得呢?我想,那個不知道蛋塔是什么味道的童年的媽媽,隨便把我現在的零食給媽媽吃一點,媽媽都會驚為美味吧?想想我自己現在還不太會做飯,感覺好些羞愧,媽媽那么小就能自力更生了,我也要向媽媽學習。
走進童年作文 篇6
每個人小時候,都會有一些忘不掉的回憶。今天,我決定走進爸爸的童年,采訪一下爸爸,了解他小時候的童年是什么樣子的。
爸爸說,他小時候走的是泥濘的小路,路上有很多小坑,凹凸不平的,很不好走。學校的操場也比這好不了多少,一到中午吃飯的時候,大家都聚集到操場上,飯雖然都是淺淺的一碗,但碗底經常還會有很多沙子,吃的菜都是從家里帶來的咸菜,就算偶爾學校喝湯,湯上也總是會有一層又一層的蒼蠅在上面飛舞,可他們還是爭先搶后地去盛。
爸爸小時候從來就沒有什么正經玩具,過年時爺爺只給爸爸他們幾毛錢,去買幾個氣球來玩。我問爸爸,“你們小時候就只有這個條件嗎?”爸爸說:“唉,哪有你們現在的孩子那么好?小時候有這些已經很不錯了。”是啊,比起現在這些奢侈的生活,我們完全體會不到爸爸他們小時候的困難。
我又問爸爸,你們小時候最愛玩的是什么呢?爸爸想了想說:“有一次,你奶奶給我們捉了幾只老鼠,我和你的大爸爸和小爸爸圍著一個小池塘,一人拿著一根兩米長的竿子,把老鼠扔到池塘中間,等老鼠游到了岸邊,就用竿子把他給打下去,看著老鼠在那池塘中間掙扎著,我的心里不知道有多高興,直到那老鼠被淹死,被累死了,我們才肯罷休。”我驚訝地問爸爸:“你們不害怕老鼠嗎?”爸爸說:“怕啥,我們那時候還烤青蛙吃呢!”我吃驚地叫起來“啊?”爸爸嘿嘿笑了,“我小時候哪知道青蛙是保護動物,能填飽肚子就可以了。”
“哦,我明白了,你們小時候總是吃不飽啊!”我這才知道了,爸爸小時候的生活到底有多么難。
我又問爸爸:“那你們小時候都玩什么游戲呀?”爸爸說:“那就多了,比如打玻璃珠,斗雞,打板子呀!我有一次,和你大爸爸來過一次‘斗雞’,他憑著高大的身板向我撞了過來我差一點沒站住,往后跳了兩下,站住了腳,那時我就想:他身板那么大,可不能跟他來硬拼的!我得智取!我正想著,你大爸爸又向我撲來,我猛地往旁邊一躲,他就撲倒在地上了。”說完,臉上都有了細微皺紋的爸爸,不禁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我也笑了。
爸爸的童年雖然沒有我們現在這樣物質生活豐富,但是正是因為它,爸爸才成長成了現在的樣子,那些歲月在爸爸的心中永遠是多姿多彩,美好如初的。
走進童年作文 篇7
爸爸這一代人的童年和我的童年有著天壤之別。雖沒有我們現在這么豐富多彩,但他的童年也別有一番滋味。
爸爸跟我說起了他童年記憶最深的事情。爸爸上四年級時因為貪玩一次語文考試只考了七十幾分。這是他第一次考這么差,十分擔心回家被爺爺打。爸爸思前想后,想到了改成績。他私下趁同學不注意,拿起紅筆模仿老師的筆記偷偷地把七十幾分改成了九十幾分了。他覺得自己弄得特別逼真,沒人會發現就高高興興地回了家。當爺爺問成績時,他當作什么都沒發生,高興地報出了自己的成績。
爺爺聽了高興壞了,忙叫他把試卷拿給他看。結果爺爺接過試卷一看,立馬把臉拉了下來,厲聲問道:“你把成績改了?”“沒……沒有啊。”爸爸吞吞吐吐地回答。“還沒有,你自己看,這一個數字怎么有兩個深淺不同的紅色?”爸爸一看露餡了了,只好乖乖承認了。爺爺為此狠狠地責罵了他,還懲罰了他。爸爸說自此他再也不撒謊騙家長了,也認真努力學習了。
沒想到爸爸小時候也很愛養小動物。我想我愛養小動物的這一特點肯定遺傳了他。爸爸最愛養小白兔。那兩只兔子小小的,毛茸茸的,他十分疼愛它們。一日三餐時都要先喂喂自己的兔子。有一次他喂小兔東西的時候,突然想到小白兔不喝水會不會死,于是給它們添了一些水在旁邊。誰知沒幾天兔子拉肚子死了。爸爸可傷心了。后來他才明白兔子不需要喝太多水,它喝多了就會死掉。
童年多么美好的一個詞啊!不同的時代給人們的童年賦予了不同的色彩。我想這抹色彩在人們的心中永遠揮之不去。
走進童年作文 篇8
聽爸爸說,他小時候家境貧寒,于是他就自己釣魚打打“牙祭”,改善改善伙食。
那時候釣魚可不像現在這么講究,釣魚的工具得自己做。幾分錢,買一個魚鉤,用尼龍線綁住。然后在線上串起5、6段粗鵝毛桿兒,用來在水中查看魚鉤的動靜,最后找一根細長細長的竹竿,把線系在竹竿頂頭,釣魚工具便大功告成了。
魚食兒在哪兒呢?有時候去曬谷場上的草垛邊上,挖幾條蚯蚓,有時候是用香油、棉絮和起來的一個小面團兒,又或者是前一天的剩飯米飯粒兒。帶上小網兜兒,就可以釣魚去啦。
爸爸告訴我,釣魚的地點很有講究。同樣是一條河,得選一個魚喜歡生活的地方。一般說,在地勢平緩的河邊就可以。如果有一棵樹就更好了,樹上結了果子會掉進河里,魚兒便會經常“光顧”這里吃果子,這樣的地方容易釣到魚。樹下的水中,如果還有一些水草就更好了。魚兒會紛紛趕來棲身,確實,又陰涼,又可以吃果子,又可以藏身,水又不急,對魚兒來講就是最理想的“家園”呢?爸爸最喜歡在這樣的地方釣魚。
魚兒在水中,也不會大量聚集,它們經常三五成群的到處游蕩。想要把魚兒“邀請”過來,得用“美食”誘惑他們。通常,把米糠捏成團扔進河里,不一會兒米糠就會在水中隨著水流散開,這仿佛在告訴魚兒們:“快過來、快過來,這里好吃的多呢!”一會兒功夫,魚兒們便蜂擁而至,圍著水中的米糠大快朵頤。這時,爸爸把釣鉤穿上蚯蚓,悄悄沉入水中,靜靜的等待魚兒上鉤……
突然,鵝毛猛地下沉,又迅速上浮。魚咬鉤了!爸爸一把提起竹竿。嘿,一條活蹦活跳的大扁魚。有時候也可能是銀光閃爍的鯽魚,有時候或許是笨笨的“虎頭呆子”、力氣巨大脾氣暴躁的“水老虎”……爸爸說,運氣好,有時候一上午能釣個一兩斤;運氣不好的時候呢,就需要靜下心來,耐心等待,一上午七八兩也是常事。雖然自己釣上來的魚很小,但是爸爸也會覺得很開心、很滿足。確實,老家門口那條清澈的小河,從來沒有讓他失望——回到家,他就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頓奶奶做的雜魚鍋貼兒呢。
很多年過去了,雖然爸爸現在早已離開了老家,但他有時候還會和我提起家鄉那條小河、那清澈的河水和那些肥美的魚兒……釣魚,不僅僅是為了改善伙食,也是他童年的一大樂事。
走進童年作文 篇9
對于爸爸的童年,我算得上一無所知,可想而不可及,想知而不可明。終于有一天,我了解一下爸爸的童年。
那是假期的一天,我正在被作業的壓力壓迫著,正在掩面嘆息,本打算睡個午覺的,可爸爸進來說:兒子,走,咱人父子倆去玩去!
去哪玩呀?我覺得十分累,并不想去哪玩,無聊地說,又有什么好玩的呢?
走吧,看你這幾天也挺累的,讓你放松放松。
我尋思著也不是不行,反正睡不著,就去玩一玩吧!
到了外面,爸爸拿來了幾個小木樁,我十分好奇,向前看了看。只見爸爸把小木樁削成了兩個錐組成的東西,我問了一句:這是什么呀!
陀螺。爸爸聽了,緩了會兒,答道。
這玩意兒好玩嗎?
好玩,對于我小時候來說是這樣的,你認為呢?
呃,應該可以吧!"
過了會兒,陀螺做好了,我還挺好奇這該咋玩。爸爸說這是他童年最時髦的玩具,要給我做示范,只見他把陀螺用鞭子拴住,然后一甩,只見陀螺開始轉動,再不斷鞭打,陀螺越轉越快
爸爸讓我試了試,我一開始毛手毛腳的,后來手感好了些,最后,我完完全全掌握了它的手法。于是,快樂的我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盡然開始了花式鞭打,我手上的鞭子如同去毒蛇一般來去自如,后來,我還玩了許多玩具,比如竹節人呀,竹節槍呀,彈珠之類的,反正很快樂就對了。
自從那天后,我的壓力從100降到了1,甚至是0,作業越寫越快,不久便完成了任務。
于是,我刷新了對父親童年的認知。我認為,父親的童年一定很愉快,也一定很充實。
【關于走進童年作文合集9篇】相關文章:
關于走進童年作文合集8篇03-31
關于走進童年作文合集5篇03-18
關于走進童年作文合集五篇03-13
【推薦】走進童年作文合集8篇04-02
【精品】走進童年作文合集5篇04-02
精選走進童年作文合集6篇04-01
【精華】走進童年作文合集六篇03-27
【精華】走進童年作文合集5篇03-23
有關走進童年作文合集六篇03-22
【精華】走進童年作文合集7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