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端午節教案3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教案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學習課文第3—6自然段內容。
2、理解課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體會屈原為了楚國的安危,為了百姓的疾苦,寧愿犧牲自己的偉大精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用自己的話說說端午節的由來。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課文,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
2、用自己的話說說端午節的由來。
教學準備:課件、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ǔ鍪菊n件)
教師:你們知道,這些圖片畫的是什么嗎?這些圖片與我國什么傳統節日有關系? 根椐學生回答板書:30 端午節的由來
二、檢查復習。
完成導學案的“課前熱身”習題。
1. 看拼音寫詞語。
qū yuán ài dài chuán sòng wū xiàn zòng zi wú zhōng shēng yǒu
( ) ( ) ( ) ( ) ( ) ( )
2. 多音字組詞。
Sháng( )
盛 強àng( )
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出示自學提示
1
2、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3、自主探究,完成導學案。
一、學習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
1、根椐課文內容填空。
(1)農歷( )月( )日是端午節,端午節的習俗有( )、
。 )、( )、( )等。
2、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的愛國詩人( ),端午節已有( )年的歷史。
二、學習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 ○
。ㄒ唬⿲W習第三自然段。從書上找到有關句子,然后填到橫線上。
1、屈原是一個怎樣的人?
答:
2、屈原為什么受到朝廷中有些權貴的誣陷和楚王的疏遠?(在文中畫出相應的句子)
3、權貴們是如何對待屈原的?(在文中畫出相應的句子)
4、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什么叫“想方設法”、“無中生有”
想方設法: 。
無中生有: - 。
6、欣賞屈原的愛國詩歌。(見課件)
。ǘ⿲W習第四自然段
1、 這樣一位憂國憂民的大詩人為什么要跳江?
答: 。
2、 出示文中插圖,問:屈原在江邊佇立,萬分悲憤,他的心中在想什么呢?
3、 你從屈原身上學到了什么?
答:
三、學習第三部分。( 第5--6自然段) ○
1、屈原投江后,當時的百姓是怎么做的?后來,人們又是怎么做的'?
2、比較句子,說說哪一組寫得好。
2
楚國的百姓知道后,放聲大哭,他們涌到屈原投江的地方想去救他。
楚國的百姓知道后,放聲大哭,他們像潮水一樣涌到屈原投江的地方,想去救他。
那怎么辦呢?大家想出了一個辦法。
那怎么辦呢?大家想啊,想啊,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 。
3、小組討論、交流,訂正答案。
四、教師檢查小組完成情況,小組展示討論結果。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五、復述課文:請用自己的話說說端午節的由來。
1、看板書,在學習小組內復述。
2、指名復述。
六、拓展延伸:你知道我國還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七、總結提升,朗讀課文。
1、學完這課以后,你有什么收獲?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名子孫,你懂得了什么?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八、課后檢測。(完成導學案當堂訓練題目)
端午節教案 篇2
執教者:
班級:
時間:
課 時:
教學重難點:
1、了解端午節的風俗習慣,并培養學生對傳統節日的熱愛之情。
2、以鴨蛋為造型對象進行裝飾表現的技巧。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以及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2、利用鴨蛋為表現對象,學習在鴨蛋上作畫的技巧。
課前準備:
1、學生:收集關于端午節的傳說與習俗的資料、準備繪畫工具,雞蛋。
2、教師:準備相關信息資源。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學具準備情況,穩定學生情緒導入。
二、 導入:
師:同學們,再過不久,端午節就要到了。你家以前是怎么過端午節的?能給大家說說嗎?
生答:(吃粽子,在門口掛艾草,吃鴨蛋等等)我們、我們的父母、爺爺奶奶都在每年的這一天慶祝傳統節日。
三、交流資料,認識端午:
1、介紹端午節
播放FLASH《端午節的由來》
師:端午節是我國最古老的傳統節日,距今已經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要以各種活動來慶祝節日,誰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
生答師補充
師:端午節正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楚國被秦國打敗后,屈原悲憤投江了,這天正是五月初五,愛他的人們怕魚蝦吃掉他的尸體,就包了很多粽子投到江里去喂飽魚蝦,直到今天我們還在以吃粽子的方式來懷戀他呢!
2、 端午節的風俗:
師問:據你所知,中國民間還有哪些端午風俗?
生答: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吃咸蛋。 ①誰來說說劃龍舟習俗的由來?
欣賞各種龍舟比賽的圖片,介紹龍舟比賽活動總結民族精神(課件欣賞)
師:原來人們劃上龍舟是為了去打撈屈原的尸體,漸漸地就變成了現在端午節上的民間活動啦,看龍舟就是把船做成了巨龍的模樣……它也體現了咱們民族的精神就是團結協作、奮勇拼搏!正是因為我們有這種優秀的民族精神,看還把老外也吸引來啦!
、诮榻B粽子的來歷和種類?(課件欣賞)
師:古時候,粽子叫角黍,它的原料主要包括尖角和黍料,味道比較單一,現在的粽子種類可豐富拉,有棗泥、豆沙、咸肉……味道有甜有咸可好吃啦!老師的粽子還沒煮好,讓我們先來一飽眼福吧!
、坌蕾p香包圖片,介紹掛香包習俗
師:香包的外觀都很小巧別致,一般還要配上五彩絲線,掛在身上非常漂亮!香包里裝著藥材,據說可以去疫祈福,所以大人們都會在端午節這天為孩子們系上一個漂亮的香包!贈送香包,借節日表達祝福。
、軖彀蒿嬓埸S(課件欣賞掛艾草飲雄黃)
師:端午節正好是在天氣變暖的五月,很多害蟲病菌都跑出來了,所以人們會采取很多預防措施。什么措施呢?
生答師補充
師:比如人們會在房上掛艾草或菖蒲,據說這些藥草能驅逐蚊蟲,預防病菌。聽說雄黃有去百毒的功效,所以人們會在節日這天喝些雄黃酒或把雄黃涂抹在額頭或肚子上以消毒驅邪。
、莓嫴实
1、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江蘇地區過端午節的習俗――掛彩蛋
師:咱們江蘇一帶也有很多端午節的風俗呢,咱們江蘇地區到端午節還要以掛彩蛋的形式來慶祝節日呢!
2、 出示鴨蛋資料,引出彩蛋
師:不要小看我們的鴨蛋,它們不僅僅是端午節的傳統食品,還能變成好看的裝飾品呢。ㄐ蕾p一組彩蛋裝飾)今天我們也來畫一個彩蛋來慶祝端午節吧。
3、欣賞彩蛋的圖片
師:我們先來想想可以在鴨蛋上畫哪些東西,老師已經總結了幾塊,可以是點線面的裝飾,可以是小動物,可以是水果自然,也可以是植物等等, (1)畫出重要的點
。2)添加細節線條
。3)涂上漂亮顏色
4、讓學生思考自己想畫的內容并互相討論(四人一組設計鴨蛋外衣)
四、學生畫彩蛋,(播放有節日氣息的背景音樂)師巡回輔導并提示在鴨蛋上作
畫的注意事項:
。1) 將鴨蛋固定在透明膠帶的圈內以便操作。
。2) 涂過顏色的地方要小心避讓,否則容易將顏色蹭掉。
五.展示評價
1、欣賞學生的作品,老師做簡單評述
2、傳授學生一些簡單包裝的方法,使彩蛋更具生活情趣
六.藝術彩蛋欣賞
1、介紹中國彩蛋制作作品。(課件欣賞)
2、西方復活節彩蛋的介紹
師:除了我們有彩蛋藝術,西方也有一個和彩蛋有關的節日,就是復活節,這個是為了慶;秸Q生的節日,(課件欣賞)
?拓展總結
1、講述一則韓國將粽子作為自己本國的傳統文化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遺產保護的消息。
師: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大家對自己的傳統文化都是非常重視的,老師不禁想起一則消息,就是20xx年韓國將粽子作為自己本國的傳統文化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遺產保護,大家說我們能不能答應他們?當然不能,因為粽子也好端午節也好,它們都是我國的傳統文化,怎么能被其他國家給搶走呢,老師相信他們的申請是不會成功的!
端午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 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初步的興趣,對屈原產生祟敬之情。
活動準備:
1、 請家長為孩子講述端午節的有關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并收集有關的圖片、資料。
2、 粽子一串,香袋若干,長命縷若干。
3、 《小朋友的書》每人一本。
4、 有條件的幼兒園可準備有關端午節慶祝活動的錄像。
活動過程:
1、 交流經驗。
提問:端午節是哪一天?這一天要吃什么?戴什么?進行哪些活動?借助圖片和實物,在寬松的氣氛中,師幼一起交流所獲得的關于端午節風俗的經驗,教師作適當補充。
2、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提問:你們知道端正午節為什么會有這些風俗嗎?
如果有幼兒知道,請該幼兒來講述。
3、 講述屈原的故事。
教師借助《小朋友的書》給幼兒講述屈原的故事和吃粽子、賽龍舟的由來,激發幼兒對屈原的崇敬心情。
4、 講述其他風俗的由來。
5、 觀看有關端午節慶;顒拥匿浵,了解節日的民間慶;顒印
6、 品嘗粽子。
幼兒邊品嘗粽子,邊觀察粽子的外形、用料、包裹方法等。
【有關端午節教案3篇】相關文章:
【精選】端午節教案三篇03-19
端午節的來歷中班教案03-15
有關端午節祝福圖片06-11
有關端午節的隨筆02-22
有關春分的教案03-08
有關端午節的勵志詩句02-19
有關家鄉端午節的作文01-11
有關端午節日記4篇03-19
有關端午節的高中隨筆01-14
有關于春分的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