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敬學與樂學作文三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敬學與樂學作文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敬學與樂學作文 篇1
學習,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學習分為許多種,為考試學,為生存學,被逼著學,自覺學,樂于學在這其中,我認為敬學是學習最堅實的基礎,樂學是學習的最高境界。
在解釋敬學與樂學之前,先要解釋清楚一個問題:為什么要學?
人類生于混沌,學習使人類擁有思想、智慧甚至于誕生與傳播文明。先哲們的光輝思想,通過后代的學習得以流傳;小孩子學習說話與走路,得以更完全地領略新奇的世界;學生發奮讀書,為有一個光明的未來;成人在社會中拼搏,學習為人處世之道,為能更妥善處理人際關系學習的意義,就是使人心通透,耳聰目明,只有這樣,人類才能開拓出更廣闊的世界,創造嶄新的未來。
如何學習呢?第一便是敬學。何為敬?朱子曾說:“主一無適便是敬。”對學生來說,便是心中只學習這一件事,再沒什么旁的,把全副身心和精力集中到學習上。如魯迅,常常翻譯書稿或修改文章到凌晨,忘記了睡覺;又如李賀,為寫出絕佳詩句冥思苦想,嘔心瀝血,這便是真真正正,不折不扣地做到了“敬學。”學生天職就是學習,不要被外物所惑,真正應做到“心無旁騖”四個字。
敬學不論成績。無論分數的高低,只要你能一心一意地對待學習,便做到了敬學。人的天賦是不同的,不必為名次唉聲嘆氣,認真學習,腳踏實地,天賦不夠,努力來湊。在你的能力范圍之內,做到最好,才不負這個“敬”字。
敬學不難做到,就一個字“忠”。忠于學習任何別的事都動搖不了你的心志。當你“百毒不侵”的時候,你就已然是一個敬學的人了。“囊螢映雪”的故事膾炙人口,心中只想著讀書,忘記了天寒地凍,忘記了衣衫襤褸,全然不顧其它事。忠于學習,便需發自內心地把學習看作生命般重要。忠是功,不忠便是過。只有敬學,才能為以后的學習提供基石。所以敬學,是學習最堅實的基礎。
第二是樂學。樂學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學習是枯燥的,乏味的,但你逃不掉,必須學。既然一定要接受這個現實,何不從中找點樂趣呢?何不讓自己快樂地學呢?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被稱為“習琴人的祖師爺”,他幼時練琴,一天練13個小時,長大后,依然十年如一日地苦練,對他來說,練琴已成了一種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樂趣,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孔子也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埋頭苦讀,卻認為這是種折磨,這樣學習下去,會對學習產生抗拒,最后適得其反,放棄學習。所以以學為樂,是非常重要的',是學習的最高境界。
學習的樂趣來自哪里呢?我認為有兩方面。一是充實的快樂。不上學的人,每日渾渾噩噩,精神空虛,這樣活著也是十分煎熬的。在學校,每天過得很忙碌,充實而快樂。二是競爭的快樂,競爭給人以動力,以干勁與同學駢進,因競勝而快樂。每件事都是有樂趣的,學習亦如此,發掘學習中的樂趣,以學為樂,才能達到學習的最高境界。
興亡誰人定,勝敗豈無憑?站頂端的人,大多不是因為天賦異稟,而是因為他們做到了“敬學”與“樂學”。
敬學與樂學作文 篇2
學習,我們天天要面對的一個詞語,一個我們想出無數個辦法要逃避,卻又無法逃避的事實。我堅信“敬學”與“樂學”是學習的不二法門。
“主無一適便是敬。”朱熹是這樣解釋的,用通俗的話來說全心全意地忠于一件事,這便是敬。為什么我們要敬學?因為學習是有益的,無論是從我們個人的角度還是從社會的角度來講。一個人的學習,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家人,為了社會,為了國家。當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充實自己,你是否有席卷全身的輕松?你是否感到前所未有的愉悅?當你用學到的知識幫助了別人,你是否又感到一種偉大的成就感?當你的學識造福了全人類,你是否有難以形容的感慨?是啊,學是可敬的,因為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我們走好這個過程,結局才會完美。
我們都抱怨過這樣的話:“啊,煩死了,又要考試了。”“天哪,今天作業好多啊。”殊不知,當我們帶著厭惡的的心態來面對這天天上演的事實,也不過是在折磨自己罷了。如果逃避不了,那就勇敢面對吧,換一種眼光對待它。因為,你看到的.不僅僅是“僧敲月下門”的詩句,而是古人千錘百煉的智慧;你寫下的不僅僅是1,2,3……,而是數與形的世界的真實體驗;你朗讀的不僅僅是“Hello”,而深入了另一種文化的精髓。學習是有樂趣的,只有你平靜下來,當然的面對它時,它那深藏不露的樂趣才會顯現出來,而因此你又會更喜歡它……如此循環,學習是多么快樂的一件事呀。而我們的雙眼,看穿了大自然的物態變化,看穿了分數單上的起起伏伏,又為什么看不穿這一點呢?
因此,我希望大家都能做到敬學和樂學。
敬學與樂學作文 篇3
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曾這樣說:“唐人樂學精深,尚有雅律遺法。”當今社會中的功利現象也讓我想起了錢鐘書說的一句話:一張文憑,仿佛有亞當、夏娃下身那片樹葉的功用,可以遮蓋包羞;小小一方紙能把一個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遮蓋起來。“因此,我們要快樂的為自己而學。
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的《自我與本我》中,提出了精神的三大部分——本我、自我與超我。本我是指一種基本欲望,他唯一的要求就是獲得快樂,避免痛苦。因此,我們要從最基本的獲得快樂開始,從而在快樂學習中找到真正的自我,再在這種有目的的學習中達到超我的境界,完成個人人格的完美提升。
宋濂在《送東陽馬生序》中就明確的表明了自己是為了追求精神上的享受而非物質。其中的”同舍生皆披錦繡,戴朱纓包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溫袍蔽衣處期間,略無羨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它既是對自己的一種尊重,亦是對知識的.一種尊重與向往。
忽然想起雜志上的一篇文章《人生一輩子就是幾張紙》,”出生一張紙,開始一輩子;畢業一張紙,奮斗一輩子;婚姻一張紙……榮譽一張紙……淡忘這些紙,明白一輩子!“知識不知是安身立命的謀生手段,也不是探究規律的職業行為,而是精神旅行的自由方式。只有從”學海無涯苦作舟“的焦慮,到”學海無涯樂做舟“的逍遙,人生才可通向桃花源地。中國夢想秀上,一位智障兒童有著讓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精湛技藝,卻在面對主持人的提問下,潸然淚下:”爸爸,對不起,我是一個智障兒童……“他心中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讓爸爸高興,讓她不再為自己這個智障兒童操勞,它實現了對自我身心的一種解放。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總之我們應該要樂學,敬學,這樣才會涵養個人魅力,超越自我。
【敬學與樂學作文】相關文章:
敬學與樂學作文11-18
敬學與樂學作文三篇02-10
精選敬學與樂學作文4篇03-28
敬學與樂學作文(3篇)12-31
敬學與樂學作文5篇01-03
敬學與樂學作文(精選15篇)09-26
敬學與樂學作文3篇11-18
敬學與樂學的初中作文(精選21篇)10-19
敬學樂學作文(通用28篇)09-28
實用的敬學與樂學作文4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