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須學的東西作文
讀民國史,常常不由自主地為一些大文人、大學人的超常能耐擊節(jié)叫好。
哲學家熊十力,少年時即表現(xiàn)出驚人的悟性。他很早失去父母,迫于生計,只好放下書包,給人家放牛貼補家用。熊十力放牛要路過一個經館,每次路過,他都會駐足聽一會兒課。教經館的何炳黎先生是個舉人,學問淵博。有一次,何先生在課堂上提了一個問題,連問5個學生,居然沒人答上來。在窗外聽課的熊十力再也忍不住了,輕啟嘴唇就說出了答案,讓何老師驚嘆不已。后來,何老師成人之美,動員熊十力的兄長送弟弟上學,并答應分文不取。熊十力也因此走上了學問之路。
國學大師劉師培的記性好得令人覺得神奇。一次,詩人程善之從上海買回一張新出版的蒙古地圖,回到揚州府中學后,他邀請劉師培、方地山二人共同觀賞,到了中午時分,傭人喊他們去吃飯,程善之先去了,等了一陣,劉師培才來,而方地山又是最后一個到場的。席間,方地山講到默記蒙古地名的事情。程善之覺得奇怪,自己買的蒙古地圖上有千來個地名,而且許多名字怪怪的,并不符合中文取名的習慣,僅僅兩個鐘點,怎么可能記下來?見程善之不信,劉師培取出一塊黑板,拿著粉筆憑自己的記憶繪圖。完成后與原圖對比,只有一處錯誤。
不管我們是否承認,世間有些東西很難學到的,比如快捷的領悟力,比如過目不忘的記性,比如對色彩的高度敏感。對這些東西最好有些平常心,不要強求,更不要因此灰心喪氣。
生活中更多的是可以學的東西。勤奮就可以學。同樣記一個事物,你默念5遍就能背誦如流,我的智商比不上你,我背50次、100次一定能記住。一樣閱讀一本書,你翻一遍就可以復述大要,我做不到,但我讀兩三遍,也可解決問題。所謂“天才出于勤奮”,并不是說勤奮真的可以替代天才,而是說勤奮一定能夠使你比過去的自己走得更遠。
世間很多事做一次兩次不難,難的是做5年、10年、一輩子。就說寫作吧。你在單位聽同事說了一件有趣的事,你去旅游看到一些新鮮的.景致,你在青春之年碰上了一個令你怦然心動的人,想用電腦敲出內心的感覺,其實也就是兩三個小時的事。真正不容易做到的是,無論酷暑嚴寒,不管白天黑夜,主動走近文字,使寫作成為你的終身伴侶。一輩子選擇寫作,意味著你可能失去許多喝咖啡、打高爾夫球、與朋友聊天的時間,意味著你會被內心的某個習慣綁架,意味著你可能失去升官發(fā)財的機會。這就需要有堅持心,需要有抗拒誘惑的能力。這些東西都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培養(yǎng)。所有需要后天培養(yǎng)的東西都是可學的。
創(chuàng)造意識也可以學。世間有兩種人,一種迷信“祖宗之法”,總覺得前人說的、權威講的就是對的,如果覺得不對,是我們的理解不到位;一種并不忽視前人、權威的經驗、知識,卻更看重個體的創(chuàng)造,更在乎自己生命的花朵能否在叢花中獨展異彩。歷史上的杰出人物,幾乎都以自己的方式創(chuàng)造過與別人不一樣的東西。司馬遷是中國第一個寫紀傳體通史的歷史學家,其名字因而能夠穿越漫長的歲月而為今人所知;李時珍吸收歷代本草著作的精華,糾正前人錯誤,補充其缺失,并將自己很多重要發(fā)現(xiàn)與突破寫進了醫(yī)書中。他的192萬字的《本草綱目》是到16世紀為止中國最系統(tǒng)、最完整、最科學的一部醫(yī)藥學著作,他才成了公認的中國第一流的大醫(yī)、醫(yī)圣。沒有足夠的創(chuàng)造意識,司馬遷與李時珍也會像歷史上眾多人物一樣湮沒在時間之河里。
生命是有限的,能夠用來做事的時間非常短暫,不學不能學的東西,可以避開許多無畏的挫折;愿意學能學的東西,則可以使我們變得更加美好與挺拔。因勢而動,永遠是一種最高的人生智慧。
【你必須學的東西作文】相關文章:
經濟學考研必須掌握的問題12-15
考研調劑你必須清楚的哪些事項08-18
你必須知道的兒童攝影對焦技巧07-25
職場跳槽前你必須做哪些事09-18
你必須掌握的經典攝影技巧真色友必看06-25
關于考研調劑你必須知道的那些事05-17
你必須知道的雅思聽力原則有哪些12-23
初入職場你必須知道的角落禮儀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