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头挺立呻吟高潮av全片,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性欧美极品v,A片高潮抽搐揉捏奶头视频

分數的意義教案

時間:2022-08-22 22:22:01 意義 我要投稿

分數的意義教案匯編六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分數的意義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分數的意義教案匯編六篇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體會百分數與分數與分數、比的聯系和區別,積累數學活動經驗,進一步發展數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更加準確把握用百分數表示數量的關系,進一步體會百分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什么叫百分數?

  2.說出下面百分數的.實際意義

  地球上陸地面積大約占29%,海洋面積大約占71%。

  完成書上練習十九第4題的填空。

  3.完成練習十九第5題:啟發學生利用比所表示的份數關系進行思考,溝通比與百分數之間的關系。

  4.完成練習十九第6題。

  (1)說一說題中5%和60%的具體意義。

  (2)獨立完成書中的填空。

  (3)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綜合練習

  1.完成練習十九第7題。

  (1)出示題目,說說題目中百分數的實際意義。題目中的百分數有什么特點?

  (2)討論:

  在這幾種食物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是哪一種?最低的呢?脂肪含量最高和最低的呢?

  100克黃豆中大約含蛋白質和脂肪各是多少克?其他食物呢?

  2.完成練習十九第8題。

  (1)出示示意圖,理解圖意。

  (2)討論:圖中的65%表示什么?還有多少沒有完成?如果把已經完成的和沒有完成的相加,結果是多少?

  3.完成練習十九第9題。

  (1)獨自看圖填空。

  (2)匯報交流,并使學生意識到:百分號前面的數可以小于或等于100,也可以大于100。

  4.討論練習十九第10題和11題。

  (1)第10題,先說出男生占40%是實際意義。

  (2)第12題,讓學生說一說什么情況下兩個學校的女生人數相同,什么情況下不同。

  三、全課。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的產生

  2引導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3通過分數的學習,培養學生觀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4通過分數的產生,使學生體會到分數就在我們身邊,運用分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分數意義的理解

  教學難點:對單位“1”的理解

  教具學具:水果圖片若干,實物(4個蘋果),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分數的產生)

  1.出示4個蘋果,問:如果把它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那么每人分得幾個?(2個)

  2.出示2個蘋果,問:如果把它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那么每人分得幾個?(1個)

  3.出示1個蘋果,問:如果把它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那么每人分得幾個?(半個或1/2個)

  這里的1/2是什么數?

  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人們在進行測量和計算的時候,往往不能得到整數的結果,常常就會用到分數。分數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那么,究竟什么叫做分數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題)

  二教學新課

  1引探分數的意義

  剛才老師把1個蘋果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人分得1/2個。(板書:貼蘋果圖片,平均分成兩份,表示這樣的一份1/2)

  現在老師要讓你們隨意說一個分數,并說說這個分數表示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板書:大餅3份1份/2份1/32/3

  剛才我們分的都是一個物體,現在老師這里有一條線段,如果我把它平均分成五份,那么其中的一份,表示幾分之幾?其中的4份呢?

  指名回答,板書:—————5份1份/4份1/54/5

  小結: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2份、3份、5份等等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都可以用分數表示。板書:若干份一份或者幾份

  2進一步認識分數的意義

  出示蘋果圖片(4個),把它看成一個整體,并演示把4個蘋果裝進一個袋子里,問:這表示什么?(一袋蘋果)是一個整體。我們可以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多少份,每份是幾個蘋果?1個蘋果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3個蘋果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

  把4個蘋果看作一個整體,還可以平均分成多少份?每份是幾個蘋果?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

  板書:4份1份/2份1/42/4

  2份1份1/2

  這里的2/4是幾個蘋果?1/2是幾個蘋果?

  2/4和1/2表示的蘋果個數相同,意義相同嗎?(不同)

  小結: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也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3歸納分數的意義

  (1)單位“1”

  看來我們不僅可以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拿來平均分,還可以把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拿來平均分,這樣的一份或幾份也可以用分數來表示。這里的'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或一個整體,我們可以把它取名叫做單位“1”板書:單位“1”

  誰能說說單位“1”的含義?

  (2)完整概念

  什么叫做分數?誰能用一句話表述出來?板書:叫做分數

  (3)練習

  教材76頁練習十三第3題

  4理解分數各部分意義、寫法

  剛才我們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1份是1/5,4份是4/5,那么3份是幾分之幾?板書:3/5

  說出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并說出各個名稱表示的含義

  板書:分數線分母分子

  寫分數應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用手指描描

  拿出筆來寫寫分數,任務是8個。學生在寫的過程中,老師突然叫停。問:你寫了幾個?能用一個分數表示你任務的完成情況嗎?請學生用分數來表示其任務的完成情況,其他人猜其寫了幾個。

  三鞏固練習

  1教材74頁練一練

  2教材76頁練習十三第一題

  3摘桃子游戲

  (1)把6個桃子看作一個整體,請一

  名學生隨意摘幾個桃子,其他人說摘了幾分之幾

  (2)師說一個分數,請學生上來摘

  四課堂小結

  1什么叫單位“1”?

  2分數的意義是什么?

  3分數個部分名稱是什么?

  五課堂作業

  教材76-77頁練習十三第四題

  教學反思:

  本課是在學生已有“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我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進行教學,其教學特點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力求數學問題生活化

  本節課,我所選的教學內容,盡量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教學,如學生喜歡的蘋果桃子等水果進行教學,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變傳統的“書本中學數學”為“生活中學數學”。

  2、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本節課,我對一些重點和難點的地方,盡量讓學生結合各種操作活動,講透和理解透,讓學生多說,老師只起引導作用。如在教學把幾個物體組成的整體看作單位“1”時,教師利用學生感興趣的4個蘋果,把它放在一個袋里,這里的“一袋蘋果”就可以看作“單位1”,這里就讓學生很好地突破了這一知識點。這里形象的引導操作使學生非常明了,所以一下子使學生舉了好多例子。

  3、學生的主體意識較強。在讓學生探究分數意義時,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興趣較濃,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如在摘桃子游戲中,一學生到前面摘桃子,其他學生能根據前一位學生摘的桃子個數很快說出表示哪個分數,且方法多樣。這里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參與意識與主體精神。又如在總結分數的意義時,教師沒有把書上完整的概念出示出來,而是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逐步歸納、修正、完善概念,也使學生真正理解了分數的意義。這里也較好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實踐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理解。

  (二)使學生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和含義,知道一個分數的單位。

  (三)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分數單位的意義。

  (二)單位“1”的理解。

  教學用具

  投影片,教學圖片。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口答下面各題:(2~4題用投影片)

  (1)把一塊月餅平均分給兩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得到這塊月餅的多少?

  (2)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陰影部分。

  (3)哪個分數表示圖中“( )”部分?

  2.教師:觀察上面(1)~(3)題的答案,都不是整數。人們在進行測量和計算的時候,往往得不到整數結果,這時就需要同一種新的數,即分數來表示。以前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今天繼續研究分數。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

  (1)依次出示教材84頁第一組圖中的三幅圖。

  ①把糕點圖貼在黑板上,用彩條把它平均分成兩份。

  教師:請觀察這幅圖,是什么意思?

  說一說把誰拿來分?怎樣分?分幾份?每份是多少?

  ②把正方形圖紙貼在黑板上。

  教師:請說一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

  (學生口答后補充板書)

  引導學生說出:把正方形紙平均分4份,空白部分占1份,陰影部

  ③貼出線段圖。

  教師:我們把上面各題中平均分的一塊糕點,一張正方形紙,一米長的.線段,都叫做單位“1”。

  (2)投影出圖。教師:有4個蘋果,把它平均分4份,圖上如何表示?(學生在投影圖上用虛線表示。)

  教師:①圖上表示把誰平均分?誰是單位“1”?②1個蘋果是這堆蘋果的多少?③3個蘋果是這堆蘋果的多少?(投影出題,學生討論。)

  (因為蘋果的總數是單位“1”,把它平均分4份,1個蘋果是1份,是

  投影出圖。

  教師:有6只熊貓玩具,要平均分,可以怎樣分?誰做單位“1”?每份是多少?幾份是多少?

  學生小組討論,然后匯報。教師根據學生口答,板書出:

  教師:從上面這兩個例子可以看出,單位“1”不僅可以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也可以是若干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如一堆蘋果,一批貨物,一個班的同學等等。總之,把誰平均分,誰就是單位“1”。

  教師:單位“1”與自然數1有沒有區別?

  學生討論后老師小結:自然數1是一個數,它只表示某一個具體事物,如一本書,一位同學,一支筆,一道數學題等,它是自然數的計數單位。而單位“1”不僅可以表示某一個具體的事物,還可以表示一堆,一群,一批等事物,它表示誰平均分的整體。

  (3)教師:請同學們看看板書的這些分數,誰能說一說究竟什么叫分數?

  學生討論概括后老師板書:(或貼小黑板條)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4)口答練習:(投影片)

  什么?各以什么為單位“1”?

  位“1”?

  2.認識分子,分母和分數單位。

  (1)請學生在板書的分數中任意選一個分數,指出它的分子、分母,并說明它們各表示什么?

  (2)教師板書分數,請學生說一說分子、分母,及各表示什么?學生口答后教師板書:

  教師:表示其中1份的數?

  小黑板條:分數單位。)

  練習:請說出下列分數的分數單位,并說出它含有幾個分數單位。

  (三)鞏固教案反饋

  1.課本86頁做一做1,2,請兩位同學填投影片,其余同學填在書上。集體訂正。

  2.課本86頁做一做(下)1,2,請兩位同學填投影片,其余同學填在書上。集體訂正。

  3.口答填空:(投影片)

  4.教師分別取出2根,4根,10根粉筆,請同學分別說出它們的

  教師匯總:單位“1”的數量不同,平均分成同樣多的份數后,其中每份數的多少就不相同。

  (四)課堂總結與課后

  1.,分數單位的意義。

  2.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

  3.作業:課本87頁練習十八,1,2,3,4,5。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對分數有了初步認識,會讀會寫簡單分數的基礎上進行的。分數意義的學習,充分利用直觀圖形和學生的活動來突破“平均分”這個關鍵。第一組中三幅圖的設問,引導學生逐層深入地認識一個單位的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同時也為概括作了鋪墊。在認識多個物體組成的整體時,要求學生按自己的設想去分,這樣給學生留有更多的思維活動空間,便于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在學生已掌握了平均分誰,誰就是單位“1”的基礎上,安排學生討論單位“1”和自然數1的區別,這樣既加深了對單位“1”的認識,也為學生概括分數意義作鋪墊。學生準確地把握了后,認識分子,分母及分數單位,即水到渠成,練習中安排了較多形式的題目,進行鞏固和加深。

  新課內容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學習。分為四層:認識單位“1”是一個事物、一個計量單位的分數;認識單位“ 1”是一個整體的分數;概括分數意義;鞏固概念。

  第二部分認識分子、分母和分數單位。分兩層。了解分子,分母的含義;認識分數的單位。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4

  課題一:(一)

  教學要求 ①使學生了解分數的產生,理解,認識分數的分母、分子,認識分數單位的特點,能正確讀、寫分數。②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③感受知識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的觀點。

  教學重點 理解。

  教學用具 教材第84~85頁有關的投影片、線段圖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提問:①把6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幾個?(3個)②把一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每人分得這個蘋果的 )。

  2.指定一名學生用1米長的直尺量一量黑板的長度是多少米。(比3米長,比4米短)。

  3.揭示課題

  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人們在測量和計算時,往往得不到整數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就產生了分數。究竟什么叫分數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

  二、探索研究

  1.學生回憶:我們已經學過,把一個物體或一個計算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例如:

  (1)出示月餅圖。提問學生:把一塊餅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幾分之幾?

  (2)出示正方形圖。提問:把這張正方形紙怎樣分?分成了幾份?1份是它的幾分之幾?這樣的3份呢?( 、 )

  (3)出示線段圖提問: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5份,這樣的1份是這條線段的幾分之幾?這樣的4份呢?

  如果把1分米的長度平均分成10份,這樣的1份是它的幾分之幾?7份呢? 表示什么?

  2、進一步認識單位1。

  以上都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看作一個整體,我們也可以把許多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如4個蘋果、一批玩具、一個班的學生等。例如:

  (1)出示課本第86頁的蘋果圖。提問:把4個蘋果平均分成4份,一個蘋果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

  (2)出示熊貓圖。提問:把6只熊貓玩具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3份,一份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 表示什么?

  (3)練習:說出下圖中涂色的部分各占整體的幾分之幾。

  ● ●

  ●○○○○○ ● ●

  ●○○○○○ ● ●

  ● ○

  ● ○

  ● ○

  3.揭示。

  (1)觀察以上教學過程 所形成的板書。

  一個物體

  計量單位 單位1

  一些物體

  告訴學生:像這樣表示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或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來表示,通常我們把它叫做單位1。(板書:單位1)

  (2)反饋。①在以上各圖中,分別是把什么看作單位1?② 、 、 各表示什么意義?③議一議:什么叫做分數?

  (3)概括并板書。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4.練習。練習十八第1、2、3題。

  5.教學分數各部分名稱、分數單位。分數的讀、寫法。

  (1)教師任意寫出幾個分數,讓學生說出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閱讀課本第85頁最后一段并思考:一個分數中的分母、分子各表示什么?

  (3)認識分數單位,初步了解分數單位的特點。

  練習:① 的分數單位是,它有個 。

  ② 的分數單位是,它有個 。

  ③個 是。

  ④ 是個 。

  (4)想一想:讀、寫分數的方法是怎樣的?

  讀作 ,表示 個 。

  讀作 ,表示有 個 。

  三、課堂實踐

  1. 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表示這樣的份的數。

  2. 讀作,分數單位是,再添上個這樣的單位是整數1。

  四、課堂小結

  1、什么叫做分數?如何理解單位1?

  2、什么是分數單位?分數單位有什么特點?

  五、課堂作業

  練習十八第5、6題。

  課題二:(二)

  教學要求 ①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及分數單位,并能正確地應用。學會用直線上的.點表示分數。能聯系,正確解答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②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③滲透數形結合思想。

  教學重點 理解。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

  1.用分數表示圖中陰影部分。

  ▲▲ ▲▲

  △△ ▲▲

  2.口答:什么是分數?如何理解單位1?

  3.填空。

  是個 。 的分數單位是

  7個 是。 的分數單位是

  二、揭示課題

  出示學習內容及學習目標。板書課題:。

  三、探索研究

  1.認識用直線上的點表示分數。

  分數也是一個數,也可以用直線(數軸)上的點來表示。

  (1)認識用直線上的點表示分數的方法。

  ①畫一條水平直線,在直線上畫出等長的距離表示0、1、2。

  ②根據分母來分線段,如果分母是4,就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如: 、 :

  0 1 2

  (2)提問:如果要在直線上表示 ,該怎樣畫?啟發點撥。

  ①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②應把0~1這一段平均分成幾份?如果分母是8呢?分母是10呢?

  ③ 應用直線上的哪一個點來表示?

  (3)如果要在這條直線上表示分母是10的分數,該怎么辦?

  這條直線上0~1之間的第七個點表示的分數是多少?

  2.練習。

  (1)教材第87頁下面做一做的第2題。

  (2)用直線上的點表示 、 、 、 。

  3.教學例1。

  (1)指名讀題,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2)出示討論題,同桌討論。

  ①這題中把什么看作單位1?

  ②1人占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

  ③5人占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

  (3)匯報討論結果,板書答語。

  (4)小結分析思路。口答這類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題目時,一般要根據先找單位1是幾,就是分母平均分成幾份,其中1份是分數單位,再看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幾。

  4、練習。教材第88頁的做一做。

  四、課堂實踐

  1.教材第87頁的做一做。

  2.用直線上的點表示 下面的分數: 、 、 、 、 。

  3.食堂有一批面粉,吃了45袋,還剩28袋,吃了的和剩下的各占這批面粉的幾分之幾?

  五、課堂小結

  1.用直線上的點表示分數的方法是怎樣的?

  2.口答: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依據是什么?解題時應該怎樣思考?

  六、課堂作業

  練習十八第4、7、8題。

  課題三: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教學要求 ①使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會用分數表示兩個數相除的商。②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③滲透辯證思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教學用具 投影片(教材第89頁的餅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填空。

  (1) 表示。

  (2) 的分數單位是,它有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2.計算。(1)58 (2)49

  二、揭示課題

  我們知道,在計算整數除法時經常遇到除不盡或得不到整數商,有了分數,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怎樣用分數表示除法的商,認識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板書課題)

  三、探索研究

  1.教學例2

  (1)讀題后,指導學生根據整數除法的意義列出算式。板書:

  13=

  (2)討論:1 除以3結果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3)教師畫出線段示意圖,幫助學生理解。

  1米

  ?

  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把1米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應是1米的 ,就是 米。

  (3)寫出答語。

  2.教學例3。

  (1)讀題后,引導學生列出算式:34。

  (2)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拿出三張同樣大小的圓形紙片,把它看作3塊餅,用剪刀把它們分成同樣大小的4份。

  (3)請幾名學生口述分法及每份分得的結果,教師總結幾種不同的分法。

  (4)歸納。從上面的操作可以知道,把3塊餅平均分成4份,無論怎樣分,每一份都是3塊餅的 ,即3個 塊,把3個 塊拼合起來就是1個餅的 ,即 塊。因此,

  34=(塊)。

  由此可見, 不僅可以理解為把1塊餅(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的數,也可以看作把3塊餅組成的整體(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一份的數。

  3、認識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1)引導學生觀察13=、34=這兩道算式,想一想:

  ①兩個自然數相除,在不能得到整數商的情況下,還可以用什么數表示?

  ②用分數表示商時,除式里的被除數、除數分別是分數里的什么?

  ③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是怎樣的?

  (2)教師總結,學生發言,歸納出以下三點:

  ①分數可以表示整數除法的商;

  ②在表示整數除法的商時,要用除數作分母、被除數作分子;

  ③除法里的被除數相當于分數里的分子,除數相當于分數里的分母。(強調相當于一詞)

  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形式:

  板書:被除數除數=

  (3)如果用a表示被除數,b表示除數,那么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可發怎樣表示?

  板書:ab=(b0)

  (4)想一想:這里的b能為0嗎?為什么?

  啟發學生說出在整數除法里,除數不能是零,在分數中分母也不能是零,所以這里b0。

  (5)再想一想:分數與除法有區別嗎?區別在哪里?

  著重強調:分數是一種數,但也可以看作兩個數相除。除法是一種運算。

  4、學生閱讀教材,質疑問難。

  四、課堂實踐

  教材第91頁中間的做一做。

  五、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回顧全課,說說學到了什么,自我總結,教師作補充。

  六、課堂作業 。練習十九第1~3題。

  課題四:分數與除法關系的應用

  教學要求 ①進一步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并能運用這一關系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②培養學生遷移類推能力。③知道事物間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觀點。

  教學重點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口答:30分米=米 180分=時

  練習后引導學生回顧把低級單位的名數改寫成高級單位名數的方法。

  2.說一說: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3.用分數表示下面各算式的商。

  (1)79(2)47(3)815(4)5噸8噸

  二、揭示課題

  這節課學習分數與除法關系的應用。(板書課題)

  三、探索研究

  1.出示例4。

  (1)出示例4并審題。

  (2)提問:根據把低級單位的名數改寫成高級單位名數的方法,這兩題該怎樣計算?當兩數相除得不到整數商時,商應該如何表示?

  讓全體學生嘗試練習。

  (3)集體訂正。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4)比較例4與復習題第1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重點說明當兩數相除得不到整數商時,其結果可以用分數表示。

  2.練習教材第91頁下面的做一做。

  3.教學例5 。

  (1)出示教材第92頁復習題,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集體訂正時啟發學生分析:這道題把誰與誰比,求雞的只數是鴨的幾倍,把什么看作標準,用什么方法計算?算式怎樣列?

  板書:3010=3

  答:雞的只數是鴨的3倍。

  (2)出示例5并讀題,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并組織學生討論解題方法。

  討論后師生共同評價,主要有兩種方法:

  ①從分數意義入手。求養鵝的只數是鴨的幾分之幾,也就是求7只是10只的幾分之幾。把10只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10份,每份1只,7只就是這個整體的 。

  ②從倍數關系入手。求養鵝的只數是鴨的幾分之幾,是以鴨的只數作標準,可以用除法計算,列式為:710=。

  (3)比較復習題與例5異同點。

  通過比較使學生看到: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和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都用除法計算,都拿作標準的數作除數,得出的商都表示兩個數的關系,都不能注單位名稱。所不同的是,前面的題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得到的商是大于1的數,后面的題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得到的商是小于1的數。

  4、練習。教材第92頁做一做第1、2題。

  四、課堂實踐

  1.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分數。

  8厘米=米 146千克=噸 23時=日

  41平方分米=平方米 67平方米=公頃 37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2.五(1)班有女生25人,比男生多4人。

  (1)男生占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

  (2)女生占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

  (3)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幾分之幾?

  五、課堂小結

  1、把低級單位名數改寫成高級單位名數當得不到整數商時,該如何表示?

  2、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應用題的解答方法是什么?

  六、課堂作業

  練習十九第4~7題。

  七、思考題。

  練習十九第8題及思考題。

  課題五:分數大小的比較

  教學要求 ①使學生掌握分母或分子相同的幾個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并能正確比較分數的大小。②應用觀察圖示邊比較邊歸納的方法,滲透化歸、分類等思想。③培養學生口述算理及歸納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

  教學用具 投影片(教材例6、例7直觀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教材第93頁復習題,請一名學生口答。

  2.看圖寫分數,并比較分數的大小。

  0 1

  二、揭示課題

  以前我們通過對圖形的觀察,初步學會了最簡單的兩個分數大小的比較,這節課就來進一步探究分數大小的比較方法。(板書課題)

  三、探索研究

  1.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

  (1)比較 和 的大小。

  出示例6左圖,引導學生觀察后提問: 和 相比,哪個分數大,哪個分數小?(板書: > )

  如果沒有直觀圖,該怎樣比較 與 的大小呢?

  因為 和 的分母是相同的,它們的分數單位都是 , 是2個 , 是1個 ,2個 比1個 多,所以 > 。

  (2)用類似的方法引導學生比較 和 的大小。

  (3)觀察例6這兩組分數,找出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分母相同的兩個分數,該怎樣比較它們的大小?(請一名學生口答)

  板書:分母相同的兩個分數,分子大的分數比較大。

  2.練習:教材第93頁做一做。

  3.同分子分數的大小比較。

  (1)比較 和 的大小。

  ①出示直觀圖,使學生從圖上看到: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所以 大于 。

  ② 和 的分子相同,表示所取的份數一樣多,它們的大小是由分數單位決定的。分母小的分數表示分的份數少,每一份就大,也就是分數單位大;分母大的分數表示分的份數多,每一份就小,也就是分數單位小。所以 大于 。

  (2)比較 和 的大小。

  用類似的方法進行比較并得出結論: < 。

  (3)想一想:上面每組中的兩個分數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分子相同的兩個分數怎樣比較大小?

  板書:分子相同的兩個分數,分母小的分數比較大。

  4、練習:教材第95頁的做一做。

  四、課堂小結

  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首先要看清是分母相同還是分子相同。如果分母相同,關鍵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數比較大;如果分子相同,關鍵看分母,分母小的分數比較大。

  五、課堂實踐

  1.練習二十第1題。

  2.練習二十第3題。

  六、課堂作業

  練習二十第2、4題。

  七、思考練習

  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

  < < < > >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借助學生的生活經驗,理解百分數的意義,知道百分數與分數之間的聯系與區別,會正確讀、寫百分數,會解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百分數。

  2、過程與方法:通過搜集學習材料并進行一系列的討論和研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高學生的收集信息、分析比較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應用數學的意識。

  4、知識要點:理解百分數的意義: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通常不寫成分數形式。

  教學重點:

  理解百分數的意義,熟練地讀、寫百分數。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百分數和分數的聯系與區別。

  學法指導:

  引探教學法教具

  學具課件:

  通案個案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導入新課。

  交流收集到的百分數。請同學們把收集到的百分數展示給大家。

  (1)羊毛衫羊毛的含量是90%。

  (2)上衣綸的含量是23%。

  (3)白酒中酒精的含量是52%。……

  大家收集到百分數真不少,看來百分數在生活中應用很廣泛,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百分數。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1、讓學生交流已經知道百分數的哪些知識。

  生:會讀百分數、會寫百分數……

  2、教師示范“%”和百分數的寫法。(寫百分號時,兩個圓圈要寫得小一些,以免和數字混淆)。

  3、讓學生寫出幾個喜歡的百分數,并讀出來。

  4、小組交流認識百分數的意義。

  (1)教師提問:什么叫百分數呢?生答。

  (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教師解釋:百分數是一種特殊的倍比關系,它的后項是一種固定的數100,所以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3)討論:百分數的分子可以是哪些數呢?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各組把討論的結果在全班交流,教師小結。

  5、討論百分數和分數的'聯系及區別:聯系是:都可以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即都可以表示兩個數的倍數關系。區別是:分數既可以表示兩個數的倍數關系,又可以表示一個數,表示數時可以帶單位名稱。而百分數只表示兩個數的倍數關系,它的后面不能寫單位名稱。

  6、練習:下面的這些分數哪個能寫成百分數。

  (1)六一班的同學中男同學的人數占48/100。

  (2)一個蘋果重27/100千克。

  (3)一堆煤重87/100噸,運走它的32/100

  三、鞏固應用熟練掌握

  (1)完成P78“做一做”(2)在規定時間內寫出10個滿意的百分數,結束后讓學生說出實際寫的個數是規定的百分之幾。

  四、課堂小結體驗收獲

  五、課堂檢測

  (一)必做題

  1、25%的計數單位是( ),它有( )個這樣的單位。

  2、分母是100的分數叫做百分數。( )

  3、一杯牛奶重25%千克。( )

  4、百分數的意義與分數的意義完全相同。( )

  (二)選做題

  選擇合適的百分數填空。 2% 15% 120% 100% 0、0001%

  1、今天上課,積極舉手的同學占全班人數的( )

  2、只要同學們認真學習,這個單元的及格率一定會達到( )

  3、大海撈針的可能性是( )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6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分數的意義(教材第45—46頁)

  教學目標:

  1、了解分數的產生,理解分數的意義。

  2、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的意義。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的意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正方形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提問:

  (1)把6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的幾個?(3個)

  (2)把1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的幾個?(每人分得這個蘋果的2/1)

  2、以2/1為例,說說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3、揭示課題: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在測量、分物或計算時,往往不能得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分數來表示。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分數的產生及意義”(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引導學生預習新知。讓學生自學教材第45—46頁的`相關內容,學完后完成“自主學習”相關習題,并記錄疑問。習題如下:

  (1)7/1、9/2、5/3各表示什么意思

  (2)填空

  ①小陳的媽媽買了5個蘋果,每個蘋果是蘋果總數的()

  ②小青的媽媽買了一盒餅干,里面有12塊,每塊是這盒餅干的()

  ③127的分數單位是(),它有()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2、自我檢測。組織學生互相檢查,并交流問題。

  3、引導學生尋疑質疑。教師巡視,參與學生討論,并適當進行點撥,收集學生比較集中的問題,然后解答。

  三、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結果。

  1、教師出示知識點對應的練習,強調獨立完成。習題如下:

  (1)填空。

  ①把15個草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這些草莓的(),其中3份是這些草莓的()。

  ②72里面有()個71、154里面有()個151。

  (2)小佳計劃7天看完《米老鼠學數學》這本書,平均每天要看全書的幾分之幾?5天能看全書的幾分之幾?

  2、組內交流自己的結論。

  3、教師抽查2—3個小組發言并評價。

  4、教師歸納總結: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分的數叫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數叫分數單位。

  四、課堂基礎過關訓練。

  獨立完成教材第47頁練習十一的第3、4、5、6、7題。集體訂正。

  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分數的產生及意義

  一個物體

  一個計量單位

  一個整體→單位“1”

  一些物體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分的數叫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數叫分數單位。

【分數的意義教案】相關文章:

分數的意義教案03-10

《分數的意義》教案10-13

分數的意義教案09-08

分數的意義的教案10-27

分數的意義教案08-26

《分數的意義》教案06-20

《分數的意義》教案范文04-27

分數的意義教案模板10-13

熱門分數的意義教案10-18

《分數的意義》教案模板05-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周县| 阳信县| 普安县| 仁布县| 莲花县| 乌审旗| 普定县| 扎赉特旗| 吉首市| 务川| 凯里市| 囊谦县| 汪清县| 钟山县| 柯坪县| 天长市| 桂阳县| 马龙县| 高阳县| 福州市| 吉首市| 广昌县| 资溪县| 临桂县| 德保县| 横峰县| 南昌县| 天长市| 苏尼特右旗| 安丘市| 集安市| 岱山县| 柘荣县| 朝阳市| 土默特右旗| 新宾| 叶城县| 定安县| 信丰县| 迁西县| 香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