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古詩作文合集5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泛指中國古代詩歌。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經典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詩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古詩作文 篇1
故事是中華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它擁有著優美的 、讀起來朗朗上口的語句。在我們這個詩的國度,幾千年來,詩歌一直是文學歷史的主流。
我非常喜歡蘇軾的《飲湖上初晴雨》:“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首詩描寫了陽光燦爛的西湖水光瀲滟,細雨蒙蒙時西湖山色朦朧,任何時候西湖都一樣地美麗,就好像古代美女西施一樣,無論濃妝艷妝還是淡描娥眉,總是風姿卓越,令人傾倒。
我還喜歡一首描寫西湖夏天的詩,這首詩是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印日荷花別樣紅。”這詩描寫出了盛夏西湖之美,它的意思是,到底是六月的西湖,景色與別的季節就是不一樣,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荷葉,襯托出朵朵紅色的荷花,極其壯觀絢爛。詩中的“碧”和“紅”突出了荷花荷葉給人感受到荷花奔放的生命力。
讓我再來談談令一首我也非常喜歡的古詩,那就是林升的《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詩的前兩句寫當時虛假的繁榮太平景象,在這種歌舞升來的氣氛下,哪里還有一國難當頭的影子,和抗擊復國的斗志!后兩句寫,暖洋洋的春風把達官顯貴吹得如醉如癡,他們簡直把杭州比作汴州了。這首詩構思巧妙,語句樸素而意味深長。我喜歡這首詩是因為這首詩在辛辣的諷刺中包含著極大的憤怒和無窮的隱憂。
我覺得我們應該發揚傳統文化,傳承民族精神。做一名優秀的文化傳播者。我從前三首詩中仿佛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古詩作文 篇2
“誰言寸草心,難得三春暉?”我漫不經心地哼著《游子吟》這首小曲,來到了學校。
一上課,老師便問同學們:“你們了解自己的父母嗎?”“了解!”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那好,現在就請大家完成一份親情測試卷。把自己對父母的了解如實填寫。”老師交代了一番,便離開了教室。
教室里僅僅安靜了兩秒鐘,就炸開了鍋。顯然,大家對父母缺少了解,底氣不足啊!雖然我絞盡腦汁,但也只填出了一半。我無奈地想:唉,沒填完,這可怎么辦?都怪我平時對他們關心太少了!
回到家,我將這份卷子的另一面交給媽媽填寫。只見她大筆一揮,洋洋灑灑地寫了一大串,而且一字不改。其中有一句話令我深感慚愧:“長在蜜罐里的他好像沒有正兒八經地做過令我感動的事。”我猛地一驚,發覺自已為父母做得太少,太少,而父母為我做的,則太多,太多。流汗時,父母為我鋪上紗布;下雨時,父母為我撐來雨傘;生病時,父母為我倒來溫水??可我卻一味地享受,從不付出。想到這兒,我真是又羞愧又后悔。
下午,老師問大家:“同學們,通過這次活動你們有什么感受?”教室里一片沉默,我突然覺得這是一片多么可貴的沉默。在這片沉默中,我讀懂了大家共同的心聲——羞愧與感恩。
突然,廣播中又傳出了《游子吟》,聽著聽著,我覺得它變得更加悅耳了。是啊!“寸草心”難報“三春暉”!讓我們珍惜父母之愛,報答父母之愛。
古詩作文 篇3
自從我來到了紅楓小學,就和古詩文結下了不解之緣。
每天早上我來到學校,都會聽到廣播里在念古詩。有的同學聽的津津有味,有的同學邊聽邊讀,可認真啦!你可別小看了這個古詩,它可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歡樂。
俗話說得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事實上的確如此,現在每天都反反復復的讀幾首詩,時間一長意思也懂了。你瞧,現在廣播里正在放這首古詩:《春風》白居易。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薺花榆莢深村里,亦道春風為我來。這是一首多么膾炙人口的詩呀!這首詩的大意是這樣的:詩題是春風,吟的也是春風,但托意深刻含蓄。春風最先吹開了皇家花園中的梅花,接著陸續吹開了櫻花、杏花、桃花、梨花。最后,荒僻鄉村里的薺花、榆莢也開花了,薺花、榆莢興奮的說,這春風是為我們開花而來的。這首詩表面上吟春天,春風又隱喻皇恩,實際是抨擊朝廷不平等的等級制度。我最喜歡的'一首詩就是王駕寫的《雨情》于謙初見花間蕊,雨后全無葉底花,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這首詩描繪了雨后春景,頗具幽默意味。
古詩文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精華,千百年間萬古傳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為祖國文化的命脈。現在我們每天都會讀古詩,每天都會沉浸在古詩文的海洋里,使我們在古詩文的海洋里盡情的遨游。所以我要說:“古詩伴我行,快樂在詩中。”
古詩作文 篇4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尤其是那些優秀古詩詞更是被后人所傳頌。我最喜歡蘇軾的《水調歌頭》與毛主席的《沁園春·雪》。
《水調歌頭》中有一句千古名言:高處不勝寒。越是高的地方,就越冷。這并非是單純意義上地冷,而是指縱然是高高在上的神仙,也會感到孤獨,又怎能比得上做一個平凡人呢?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這句與上一句遙相呼應:起舞翩翩欣賞著月下清影,去月宮得瓊樓玉宇怎能比得上在人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作者本不應該怨恨月亮,但若不月圓,家人便無法團聚,但這種事自古便難以改變。這句與第一句首尾呼應,正對應了蘇軾開頭所寫“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月亮什么時候才會園啊!我端著酒杯詢問蒼天。作者很想盡快月圓,但他卻無能為力。“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所以蘇軾只能哀嘆,期盼遠在千里之外的親人平安健康,一起享受著美好的月光了。
這首詞意境、文筆俱佳,說明了蘇軾思念親人地迫切心情。
古詩作文 篇5
周六下午,我在絞盡腦汁地背誦古詩《早發白帝城》《望天門山》。
唉!我前面背得倒還行,當我背到后面《望天門山》的“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的時候,我呀,總會把這一句與《早發白帝城》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給混淆了。這使我萬分苦惱。
咦,有啦!一個念頭在我的腦子里一閃而過:老方法,死記硬背。可是當我想這樣背時,我又想到另外一個辦法:做小抄。對于這個技巧我可是無比在行,每一次的語文聽寫,我總把寫不好的詞語抄在手上。問題由此而來——用哪一個辦法好?選擇前一個辦法我總覺得太麻煩,可是選擇后一個辦法卻使我不太心安,媽媽那句話一直在我的耳旁徘徊:“做人要誠實,千萬不要活在謊言的面具下!你一定要記住這句話,這會讓你受益匪淺的。”
我埋怨古代詩人,沒事不去打手機、打電腦、看電視,寫啥詩,遭殃的不還是后代?我埋怨老師吃飽了撐著沒事干,非要布置這么不好背的古詩干啥?我一邊抱怨,一邊仰頭望著對面的屋檐。那兒有兩只麻雀,一點也不通人情,嘰嘰喳喳地在嘲笑我。我哪里受得了,勃然大怒,對那兩只笨鳥怒吼:“滾!”它們嚇得急拍著翅膀飛走了。
——到底咋背呀?
這時候,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個下午語文老師教我們背古詩詞《清平樂·村居》的場景:老師先在黑板上畫一座古人住的小房子,在小房子的前面畫一條小溪,溪東畫塊田,再畫兩個老翁,二兒子編雞籠,小兒子剝蓮子……
我突然靈機一動,想了一個辦法——先畫一幅詩意圖,再借助圖畫來背。
……
“太好了!太好了!我終于會背了,天無絕我之路。”我面對著門口,瘋了似的大聲叫喊。
兩只麻雀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它們分明是在祝賀我呀!
【【必備】古詩作文合集5篇】相關文章:
【必備】古詩的作文合集六篇04-10
【必備】古詩作文合集6篇03-23
【必備】改寫古詩作文九篇01-30
【必備】古詩伴我成長作文4篇04-26
【必備】古詩伴我成長作文四篇03-31
【必備】古詩的作文600字四篇04-27
【必備】古詩的作文600字4篇04-21
【必備】古詩的作文400字4篇04-21
【必備】古詩的作文400字四篇04-20
【必備】古詩作文600字3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