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數的意義》教案3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分數的意義》教案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1
分數的意義
1、進一步認識分數,發展數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進一步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3、理解有關單位“1”的數學內涵,進而揭示分數的意義,認識分數單位伯含義。 認識分數的意義,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觀察分析,比較法,小組交流學習法
主題圖的放大圖,學生自備20根小棒
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
(1)展示主題圖
(2)讓學生說出從圖中獲取的主要信息
(3)揭示課題
二、師生共同探究新知
(一)再創情境,探案例1
1、中秋期間,我們的傳統習俗是合家分享一塊大月餅,喻示合家和美,團圓之意。小華一家也不例外。(示圖)
他告訴我們什么?我分得這個月餅的1/4
誰能告訴大家,這里的1/4是把()看作一個整體呢??
2、小紅家買的是盒裝月餅,每盒8個,她說:我分得這盒月餅的1/4。誰知道小紅所說的1/4是把什么看作一個整體呢?
分析一下他倆得到的月餅,你們發現了什么現象?有什么問題嗎? 小組交流,再全班反饋
(二):教學單位“1”、分數意義和分數單位
1、關于單位“1”
學生小組交流“議一議”
師讓學生小組“議一議”的3個情境,全班反饋(師對應板書)
歸納:一個物體或是由許多物體組成一個整體,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 觀察板書內容,體會這里單位1的量,及其所表示量的'對應的分數的實際意義。(可以同桌交流)
2、關于分數的意義
理解了什么是單位1的量,我們進一步認識分數的意義
學生活動:(小組合作)拿出一些小棒,把它看作單位1
使它能平均分成5份,6份??
情況反饋
歸納分數的意義: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先說,再對照書上的概念進行鞏固。同時板書:分數
說一說,議一議,上面分數的實際意義
課堂活動:說一說生活中的分數;畫一畫(書上的第2題)
3、關于分數單位的認識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的數,又叫做這個分數的單位。 讓學和舉例說一說:
再議一議:分數單位與分數什么有關系?(分母)
三、全課總結
1、反思與質疑
本課我們研究了哪些方面的新內容,說說自己的理解。再針對主題圖的情境試述其中各分數的實際意義。
2、還有什么疑惑的,或者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師生共同梳理
單位“1”——分數——分數單位
四、布置作業
課本第25~26頁1、2、3題
分數
單位“1”:??
分數的意義:??
分數單位:??
單位“1”——分數——分數單位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52頁例1及相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的含義,能結合單位“1”描述具體分數的意義。
2.學生經歷分數意義的概括過程,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能力。
3.學生在用分數描述和解釋生活現象的過程中,體會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合作交流的意識以及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理解單位“1”的含義,概括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情境,建立單位“1”概念
1.同學們,數學課當然離不開數,看這個數認識嗎?(幻燈片出示1)
2.這可是大名鼎鼎的1,它能表示生活中的許多事物。
3.瞧!一個蘋果,一張桌子,一個正方形,一把尺子…
4.你會用1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嗎?
5.學生一一列舉。
6.能說完嗎?是呀,說也說不完!的確1是萬能的,不過聽大家剛才說的,一個,一個,好像小朋友們也能說得出來,誰能說點高級點的1,像我們五年級的水平。
7.學生一一列舉,適時點評,他說得與剛才同學說得有什么不同?
8.是呀!剛才大家說的是一個物體或一個計量單位,他說得是由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1的內涵更加豐富了。
9.誰還能接著說,能說完嗎?同樣也說不完。
:同學們,看來自然數1不僅可以表示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表示由許多個物體組成的整體。其實這個1在我們數學上還有一個更加專業的名字:單位“1”。
設計意圖從學生最熟悉的自然數1入手,體會數字1在現實生活情境中的應用,通過用數字1描述生活中事物的活動,讓學生體會到數字1的應用范圍,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許多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從而揭示這其實就是數學中的單位“1”,每一種新事物、新名稱的學習我們都要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學生已有的數學經驗中自然地引出單位“1”,水到渠成。
二、借助數學活動,深刻理解單位1
1.大家來看,中秋佳節剛過,品嘗月餅沒?趙老師帶來了…,個月餅,既然1能表示許多的事物,那么這4個月餅能看成單位“1”嗎?
2.明明這是4個月餅,你怎么用1來表示呢?有什么辦法讓大家一眼看起來就是1.
3.如果我們把4個月餅看做單位“1”,以它為標準,那么…
………( )
………( )
……( )
……( )
:數學這門學科就是這樣,不僅要認真觀察,還要靈活思考,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4.剛才我們把4個月餅看做單位“1”,理解了4個月餅的,繼續看大屏幕,這些能看做單位“1”嗎?請你表示出這單位“1”的,請在活動單上分一分、涂一涂。
5.糾錯、展示學生作品
(1) (2)
(3) (4)
6.抽象本質。同學們,觀察大家表示出的,你有什么發現呢?
預設:
(1)只要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3份,就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2)與分的東西沒有關系,分的形狀也沒有關系!
7.看來表示單位“1”的,與什么有關?與什么無關呢?
8.同學們,這就是分數的意義本質所在,通過剛才一段時間的學習,誰來說說什么是分數呢?
揭示分數的意義: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9.既然與分的東西無關,那么我們可以把一條線段看做單位“1”嗎?你能在這個單位“1”里表示出嗎?
10.展示學生兩種想法
(1)當成線段(2)看成數軸
第二種進行:這位同學不僅找到了,關鍵是它沒有把單位“1”看成是一條普普通通的線段,而是把它想成了數學中的數軸,真了不起!
11. 在哪里呢?這里是多少?這里是?,怎么寫的是1,=1嗎?1如果看成數軸,你覺得1后面還有數嗎?2在哪里?3呢?1和2的中間呢?1和2的這里呢?
12. 里面有4個,也就是單位“1”里有4個,剛才的`單位1里有幾個呢?借助剛才的示意圖逐一進行驗證!
13.揭示分數單位:
:同學們,像這樣,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就叫做分數單位,所以就是這些分數的分數單位。
設計意圖 這一環節分兩步進行,分數的意義必須建立在學生深刻認識的基礎上,通過關注讓學生發現分數存在的規律現象,抽象出分數的基本特征,提取概念的本質屬性,讓學生試著說說什么樣的數叫做分數,是抽象基礎上的概括。在不斷認識中建立分數意義的模型,通過觀察驗證,發現只要平均分成4份,其分數單位就是,理清分數單位與平均分之間的關系,從而更好地理解分數單位。
三、深刻認識分數單位,完成鞏固練習
1. 的分數單位?的分數單位?的分數單位?
2.你們怎么回答的這么快?我還沒有說出分子呢?你們怎么就知道分數單位了?
3.:看來,我們學習數學,能出表面現象中發現問題的本質,就可能處出現事半功倍的效果。你們的思維真好!
4.來快速完成一組練習吧!看誰有對又快!
5.鞏固練習
用分數表示各圖中的涂色部分,并寫出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以及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設計意圖任何一節數學課,脫離不了基礎行的練習,練習是對已學知識的鞏固提升,通過一組題目的練習,增強學生對分數意義以及分數單位的理解,同時把單位“1”里面有幾個分數單位凸現出來,為隨后的帶分數學習做好鋪墊。
四、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1)黃山風景區面積約占黃山山脈的
(2)黃山年均雨日大約是全年的
怪不得!這大概就是紅樹鋪燕云、黃山云成海的奇觀緣由吧!
設計意圖從數學中回到現實生活中,學生從不同角度豐富對單位“1”的理解,有助于提升對分數意義的認識水平,促進認知結構的建立和完善。
五、反思
同學們,你們活躍的思維使得數學課堂熠熠生輝,相信大家,在每一節數學課中,無論從知識上、還是數學方法上,或是學習態度上都會有新的收獲與發現,那么,這節課呢?有沒有新的思考。
出示思考問題:
在剛才的學習過程中
1.哪個知識點的學習讓你記憶猶新?
2.你有沒有領悟到一些不錯的數學學習方法?
3.學習數學重要的一些品質有所體會嗎?
4.或許,你還有別的……
我相信,這些都來自于你們最真實的想法,無論學習還是生活,學會思考,終究成功!出示: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愛因斯坦
設計意圖如果在日常的教學中,能時常帶領孩子們從知識、思考方法、學習態度等方面進行有效的反思,這將是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益的,因此,不讓學生進行盲目的反思,而是根據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思考,這樣更有助學生對于學習過程進行深度思考。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分一分、畫一畫、寫一寫、折一折、涂一涂體驗中理解單位”1”,感受什么是分數,進而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主動參與、積極合作、充分體驗,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單位“1”和分數的意義的教學。
教學難點:突破一個整體的教學。
教學具:多媒體課件、紙片、一分米、方塊、小棒、小刀、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引入:
師:板書數字1。這是幾?表示什么?能具體說說可以表示1個什么嗎? 學生回答(1個蘋果、一張白紙、一根繩子、一個學校的全體學生??) 師:老師想問大家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1+1=?(點擊課件)可能等于1嗎?(點擊課件)
師:一噸煤+一噸煤=一堆煤 (點擊課件)
7個蘋果+8個蘋果=? (點擊課件)
師:這個簡單而又神奇的1有如此豐富的意義,老師可以給它加上引號,起名叫作單位“1”。
師:取出學具袋,倒出其中的學具,分一分、說一說,哪些能用單位“1”表示?
【設計意圖:開門見山教學單位“1”,突出“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單刀直入式的導入無疑是本課亮點之一,不僅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有效突破了教學難點,其分一分、說一說的教學設計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體驗,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二、課題揭示
師:板書“分”字,問這是什么字?
師:分過東西嗎?你是怎樣分的,能舉例說明嗎?
生:??
師:他這樣分叫做什么分?板書:平均分
師:以前學過的數學知識中,什么和平均分有關?
生:分數(板書)。
師:你對分數了解有多少?
生:??
師:這節課我們進一步學習分數。板書課題:分數的意義
讓讀課題后,問學生意義指什么?
分數起源于分,分數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點擊課件介紹分數的產生)
三、探索新知:
(一)回顧舊知:
師:用以前所學的分數的知識,分你手中的單位“1”,你能得到哪些分數?
學生操作,組內交流,各組推薦匯報。以1/4為例說明。
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傾聽別人的意見,對不準確的地方要加以修正,尤其要強調“平均分”,盡量做到不要重復別人的發言內容。
【設計意圖: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了學生,教師將幾種學具材料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操作用分數表示,既尊重了學生的已有知識儲備,又在不知不覺中為新知的構建架設橋梁。】
(二)、研究幾分之一
師:你們想研究別的分數嗎?教師出示1/○
師:這是分數嗎?你會讀嗎?它有什么特別之處?
師:請大家拿出12根小棒,分一分、說一說,看看可以有多少種不同
方法來表示1/○ ?
學生操作,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1/2 →6根、1/3 →4根、1/4 →3根、1/6 →2根、1/12 →1根。
師:你又發現了什么?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發現了這么多知識!
【設計意圖:富有挑戰性的問題猶如一枚枚石子投進蓄勢已久的湖里,激起了層層漣漪,讓學生在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活動的機會中自主探究、積極合作,足以讓學生獲得積極的、深層次的體驗。】
(三)、研究幾分之幾
1、教師出示○/○
師:猜猜看,老師想讓你干什么?
教師出示要求:
分一分(選擇合適的學具表示這個分數)
畫一畫(用簡單的圖形來表示這個分數)
折一折、涂一涂(選擇合適的學具,用折疊、涂色的方法表示這個分數) 說一說(組內互相說說這個分數)
學生動手操作、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2、各組推薦學生匯報??
【設計意圖:遵循小學生數學學習的心理規律,問題設計得精且極具開放性、挑戰性,以豐富的操作實踐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注重學生感性認識,學生真正在“做數學”。】
四:閱讀教材:
1、師:關于分數的知識,以前我們學習過一些,在課前我們也通過自學課本、查閱資料、請教別人,你現在知道多少分數的知識,能告訴老師嗎?
學生回答??
2、師:讓我們看看數學書上專家是怎樣說的?
學生看書、圈劃、摘讀,組內交流。
3、師:什么是分數單位?我們剛才研究了嗎?3/5 的分數單位是什么?有幾個? 7/12 、11/20 呢?
【設計意圖: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熏陶。在設計時,注意到學生自我獲取信息能力以及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讓學生課前自學課本、查閱資料、請教別人,了解分數的有關知識,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 綜合應用
1、完成課本第62頁做一做。
2、填一填:
(1)把一堆蘋果平均分成5份,一份是這堆蘋果的( )兩份是這堆蘋果的( )。
(2)這兩位同學是( )人數的幾分之幾?
3、糖塊游戲。
拿走9塊糖的1/3,拿走幾塊?為什么?再拿走剩下的1/3,拿走幾塊?為什么?再拿剩下糖的1/4,拿走幾塊?
4、寫分數游戲
師:下面請同學們練習寫分數,比一比誰寫得規范好看?任務是8個。 學生在寫分數的過程中教師突然叫停。
師:數一數,你寫了幾個分數?你能用剛學的分數說一句話,讓大家猜一猜你完成的情況嗎?
生:我寫了??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在應用中賦予數學活力與靈性,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數學學習活動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所謂“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六、全課小結:
師:對于分數的意義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提問。
學生質疑,學生解答,教師補充。
師:關于分數的知識你掌握的情況如何,你能用今天學習的分數的知識
說一說嗎?
生:??
本課設計特色:
1、淡化形式,注重實質
分數的意義對于小學生來講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本課設計淡化形式,注重實質,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解決問題為中心,以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性來體現教學的嚴謹性。整節課教師都沒有將“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做分數”這句嚴密、枯燥、抽象的話語塞給學生,但是整節課徹頭徹尾都緊扣“分數的意義”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苦心經營,匠心運作。
2、源于生活,回歸生活。
小學生學習的數學應是生活中的數學,是學生“自己的數學”,同時數學又必須回歸于生活,數學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賦予活力與靈性。本課設計注意到數學的教與學緊密聯系生活,幫助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意義,注重現實體驗,力避傳統的“書本中學數學”,體現生活中教學相長的互動關系,大膽改革教材的例題呈現方式,“跳出教材教數學”。
3、強調合作,知識增殖。
本課設計做到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多給學生思考和表現的機會,多些成功的體驗,突出每個個體的作用,使每一個學生不僅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形成人人教我,我教人人,讓學生在主動參與合作中完成任務,實現知識在交流中增殖,思維在交流中碰撞,情感在交流中融通。
4、注重體驗,培植興趣。
學生學習的不只是“文本課程”,而更是“體驗課程”,“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本課教學中的說一說、分一分、畫一畫、寫一寫、折一折、涂一涂為學生提供了高頻率、多維度、深層面的體驗,我們的學生在學習時感到了樂趣,體驗到了成就感,激勵他們進行更深入的學習與研究。
【《分數的意義》教案】相關文章:
分數的意義教案08-26
《分數的意義》教案06-20
分數的意義教案09-08
分數的意義的教案10-27
《分數的意義》教案10-13
分數的意義教案03-10
人教版分數的意義教案08-26
分數的意義優秀教案08-23
分數的意義教案范文08-26
分數的意義教案模板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