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風俗習慣作文合集五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風俗習慣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風俗習慣作文 篇1
今年春節在廣州過,廣州的習俗我喜歡,如果大家去了那,相信你們也喜歡!過年嘛,就得走親訪友,到處給紅包呀,拜年呀,說吉利話呀。
廣州的拜年習俗可真特別,隨便到誰家都給紅包。這不,今天去一個姑姑家,我都還沒認識,一進門她就塞給了我一個紅包,我想不要,但小姨說這是他們這里的風俗,讓我收了。回到家我打開紅包一看,呀!里面只有5元錢。我還以為會有幾百元呢,看著這5元錢,我哭笑不得啊!第二天是大年三十,出門拜年當然是免不了的,到了一位伯伯家,伯伯熱情地招待我們,還拿出許多好吃的要我們吃這吃那的,我們和那位伯伯交談了很久,互相都談得熱火朝天的,直到快中午時我們才起身要走。伯伯把我們送到門口,他從口袋里掏出幾個紅包塞到我們每個人的手中。我們本想不要,但又想起這是他們這的風俗,必須要收的,便“毫不客氣”地拿在了手中。在回家的路上,我好奇地打開了紅包,一看,這回給了10元錢,仔細一瞧,這個大紅包里還有一個“小紅包”呢,打開一看,這“小紅包”里只有1元錢。哎!又是空歡喜一場呀!不過也沒關系,紅包里有錢總比沒錢好吧!我想,到一個地方,那個地方就會有自己的民族風俗,那就只能入鄉隨俗了。
這天晚上,我爸媽、舅舅和舅媽、小姨和姨爹給我們小孩子發紅包了,我的表弟和表妹都高興得不得了,而我卻無動于衷,因為我想肯定又是發“小紅包”我才不稀罕呢!小姨給了我一個紅包,我說了聲“謝謝”便面無表情地收下了。睡覺前我打開了小姨給我的那個紅包——里面有200元錢。后來我問了小姨才得知廣州給紅包有個說法叫“利是”紅包里錢的多少是有含義的。聽小姨這么一說我才恍然大悟,可是這廣州的習俗也真奇怪,給個紅包居然也有那么多的說法啊!
廣州不但紅包給得“怪”就連這里的東西也很便宜,這可不,昨天去逛廣州的超市,我看見一件紅色的外套,聽售貨員說這件外套還是外貿貨呢,價錢也挺實惠的,只要50元,我看這么便宜,又是外貿貨,便當機立斷買了下來。后來,爸爸又看中了一條冬草絨的褲子,也很實惠,爸爸也毫不猶豫地買了下來,他還說:“好久都沒有穿過冬草絨的褲子了,現在穿穿,還挺舒服的呢!”廣州這里不僅衣褲便宜,就連一些小吃也挺實惠的。不過這里的鞭炮可不實惠,這過年的必備品不實惠還真是一個令人傷腦筋的事呢!這里的小沖天炮在長沙買,只要20元就可以買到漂亮的了,可廣州這邊一般的小沖天炮都要90元呢!更別說大沖天炮了,那價錢就令人琢磨不透了!聽這里賣花炮的老板說,這些花炮都是從瀏陽運輸過來的(因為瀏陽盛產煙花炮),加上運輸費及一些費用,這些花炮出個對于我們算很貴的價已經夠便宜了。“你們本地難道不生產花炮嗎?”爸爸問道。老爸問出了我正想問的話。老板無奈地說:“自從有一次生產花炮時出了一次大事故,炸死了好多人,因此廣東省禁止生產花炮。”后來我一想也是,安全第一。我覺得這些賣花炮的人不但沒賺錢,倒還貼了錢。因為從瀏陽進花炮過來,一路上花的費用遠遠超過了他們賣花炮掙的錢呢,他們生意要是不好,豈不是還虧可嗎!
在羅定市里,到處都可以看見成群的摩托車和自行車,小車都只有兩三輛,姨夫說,羅定人民其實很窮苦,像買得起汽車的人都是一些非常有錢的人呢!
在羅定市內轉了一圈,我發現羅定人民并不是很富裕,我想,他們要是能夠合理地利用商品價錢的話,這個城市一定會富裕起來的。因為羅定人民是那么的大方、熱情、可愛呀!
風俗習慣作文 篇2
我記憶中最快樂的事莫過于過春節了。按照四川的風俗習慣,過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初就開始準備了。臘月里人們要掛長長的香腸,鮮鮮的臘肉,真誘人呀!
除夕夜的前幾天,我們都要和爸爸媽媽去超市購物,那超市里別提有多熱鬧啦!年貨等商品看得人眼花繚亂,到處張燈結彩,一派節日的喜慶氣息。我們要買新衣服,買各種食品,還有年畫,對聯和鞭炮。
快到除夕,家家趕做年菜,吃起那香噴噴的年菜,我們就喝飲料,長輩們喝酒,長輩們還要說:“祝你們天天向上……”我們還要給長輩敬酒!除夕晚上還要看春節聯歡會,節目太好看了!到了十二點我們就要放五顏六色的煙花,你能看見五彩繽紛的煙花在夜空閃耀,你能聽見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在預示著新年的來到!
大年初一我們要穿漂漂亮亮的新衣服,到長輩家去拜年。我們的長輩會給我們發壓歲錢。大年十五是春節的高潮,我們也叫元宵節,那天有會舞獅子、鬧元宵、看花燈,真是熱鬧非凡!盼呀盼,在每年的盼望中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快樂的春節,我也漸漸長大了。
風俗習慣作文 篇3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是呀,如果將我們的大中華比作一個大花壇,那么每個民族就是為個大花壇中綻放異彩的.一朵朵鮮花;如果再把中華悠久的傳統文化比成一塊夜幕,那么每個民族的風俗就是這塊夜幕上的一閃一閃的小星星……今天,我就來為大家介紹少數民族的風俗特點,它就是——藏族。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和帳房。碉房多為石木結構,外形端莊穩固,風格古樸粗獷;外墻向上收縮,依山而建著,內坡仍為垂直。碉房一般分兩層,以柱計算房間數。底層為牧畜圈和貯藏室,層高較低;二層為居住層,大間作堂屋、臥室、廚房、小間為儲藏室或樓梯間。若有第三層,則多作經堂和曬臺之用。碉房具有堅實穩固、結構嚴密、樓角整齊的特點,既利于防風避寒,又便于御敵防盜。
帳房與碉房迥然不同,它是牧區藏民為適應逐水草而居的流動性生活方式而采用的一種特殊性建筑形式。普通的帳房一般較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長方形,用木棍支撐高約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氈毯,中留一寬15厘米左右、長1。5米的縫隙,作通風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繩牽引,固定在地上;帳房內部周圍用草泥塊、土坯或卵石壘成高約50厘米的矮墻,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糞(作燃料用),帳房內陳設簡單,正中稍外設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鋪以羊皮,供坐臥休憩之用。帳房具有結構簡單、支架容易、拆裝靈活、易于搬遷等特點。
藏族是一個愛美也善于表現美的民族,因而對于居所的裝飾也十分講究,常見的有在室內墻壁上方繪以吉祥圖案,客廳的內壁則畫藍、綠、紅三條色帶,以寓意藍天、土地和大海。日喀則的民居在門上或繪制日月祥云圖,或懸掛風馬旗,而昌都芒康的民居則竭力渲染外墻和門窗,富于彩繪裝飾,氣勢不凡。
藏族的服裝主要是傳統藏服,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婦女冬穿長袖長袍,夏著無袖長袍,內穿各種顏色與花紋的襯衣,腰前系一塊彩色花紋的圍裙。藏族同胞特別喜愛“哈達”,把它看作是最珍貴的禮物。“哈達”是雪白的織品,一般寬約二、三十厘米、長約一至兩米,用紗或絲綢織成,每有喜慶之事,或遠客來臨,或拜會尊長、或遠行送別,都要獻哈達以示敬意。
瞧,藏族人的習俗特色你們都了解了嗎?不過,光了解藏族的風俗還不行,“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們還要去了解其它民族,其它地方的風俗習慣,快快行動起來吧,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拓寬視野,中華這個大家庭,有五十六個孩子,這些孩子需要我們一個個地去了解、去認識他們!
風俗習慣作文 篇4
今天,我們來說說過年的習俗。
過年的習俗有很多,最常見的有貼春聯、看春晚、走親戚和吃年夜飯。過年貼春聯是人們希望下一年能有好運氣,所以在門上貼上兩句吉祥的話。看春晚是人們為了迎接新年而準備的喜慶節目,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全家人可以圍坐在一起,一邊看春晚,一邊吃著豐盛的年夜飯。走親戚是晚輩向長輩問好,表達祝愿的一種方式。吃年夜飯是因為一年到頭了,讓每一家人都團圓在一起,和和美美地吃一頓飯。過年的習俗是每年必須做的事,因為做這些事的目的是讓過年有了熱鬧的氣氛,有了年味。
不論過年的習俗要做什么,歸根到底就一句話,那就是讓人們更快樂、讓家人團圓、讓社會更美好!
風俗習慣作文 篇5
有誰不愛自己的家鄉呢?有誰不說自己的家鄉美呢?要問我的家鄉在哪里,當然是美麗的寶清,它是一個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的地方,是全中國的優質大糧倉,它在過春節的時候很熱鬧,有許多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我愛寶清春節的熱鬧,如果你不信的話,那你就往下看。
除夕真熱鬧,家家做年菜,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穿上新衣服,門外貼好紅紅的對聯,屋里貼好各色的年畫,哪一家都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覺。
在家宴上,寶清的特產菜肴必不可少的就是殺豬菜,首先,將腌制好的酸菜清洗干凈,切成絲,盡量切得越細越好,細得像頭發絲一樣,口感非常好!接著,再往鍋中加入適量的水;這時再拿出大塊的五花肉洗干凈,切成片放進鍋中一塊兒燉上,等肉和酸菜燉好之后再放入血腸,這樣的殺豬菜就做好了,每當我們看到這道菜肴,就覺得有過年的味道。
過春節時還得有一個代表作,那就是鐵鍋燉魚。把捕撈上來的魚切成大塊兒,起鍋燒油,放進鍋里,鍋旁貼上玉米餅子,鐵鍋燉魚就做好了,特別美味,做好之后盛在盤子上放到桌子的中間,寓意就是年年有余。
白天的時候,我們可以到外面觀看大秧歌,還有滑雪,打冰嘎,放爬犁,許多好玩的東西。我們寶清過春節實在是太有意思了。
晚上,家家戶戶打開電視,準備看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等到12點鐘的時候,家里的老人,小孩兒都準備好吃年夜飯,桌子上的菜肴非常豐富,關鍵是必須得吃餃子,放鞭炮,放煙花,整個天空放射出五彩繽紛的顏色,美極了!
總之,我們寶清的春節就是這樣過的,歡迎你們來到我們美麗的寶清過春節吧!
【精選風俗習慣作文合集五篇】相關文章:
【精選】風俗習慣作文合集8篇01-23
【精選】風俗習慣作文合集6篇11-01
【精選】風俗習慣作文合集7篇10-04
精選風俗習慣作文合集9篇02-16
精選風俗習慣作文合集六篇02-10
【精選】風俗習慣作文合集十篇01-14
【精選】風俗習慣作文合集七篇10-14
精選風俗習慣作文合集8篇09-23
風俗習慣作文合集9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