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觀后感15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感動中國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感動中國觀后感1
感動是什么?感動是一份對人的溫暖;感動是什么?感動是一份對人的熱心;感動到底是什么?歸根到底就是一種熱心幫助的精神。
今天,學校給我們觀看了《感動中國》我感慨萬千。因為他們都是一些老人、拾荒者、退伍老兵、村書記(癌癥晚期)、農民、老師和醫生。
讓我最欽佩的是吳佩蘭奶奶。她已九十八歲高齡,卻還堅持站在自己的工作崗位成為老一族上班族的醫生。每天,她依然像現在的白領一樣,拎著公文包乘車去上班。在婦科診所,她總會認真地聆聽每一位病者的訴說,藥方從不過百。她最開心的事就是看見她聽診的病人康復了。我很想看看這位醫生慈祥的面孔,可一個不幸的消息傳入我的耳朵,吳奶奶于二月十日在睡夢中逝世。她前一天下班臨走時對她的學生說:“走吧,我累了,我們回家吧!”大家的眼眶頓時含了淚水,因為太感人了!
吳佩蘭奶奶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不僅感動中國,還感動了全世界!其實感動中國表面是做一件平凡的事情,可心中的信念卻一直到永遠,感動中國真讓我刻骨銘心啊!
感動中國觀后感2
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評選》,我印象最深的是甘洛縣烏史大橋鄉二坪村是涼山北部峽谷絕壁上的彝寨,海拔2800米,進出極為艱難,村民一年難得下絕壁一次。從漢族地區來的李桂林、陸建芬夫妻扎根這里18年,把知識的種子播種在彝寨。
18年如一日,李桂林、陸建芬夫婦教書育人,共培養了6屆共149名學生。陸建芬現在還是代課老師,1個月的工資才230元。夫婦倆第一次來到北京,連照相機也沒有。是他們,為偏遠山區的教育事業撐起了一片藍天。
評委給他們的頒獎詞是:在最崎嶇的山路上點燃知識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懸崖邊拉起孩子們求學的小手,19年的清貧、堅守和操勞,沉淀為精神的沃土,讓希望發芽。
多么可敬的教師呀,在最艱苦的環境中拼搏,為了能后代學到知識,他們付出了一切,卻無怨無悔,這種精神深深打動并激勵著我,我也是一名教師,在較優越的環境中教書,還時而有些抱怨,叫苦喊累,真是慚愧,今后我要立足本崗,腳踏實地,做一名優秀的教師。
感動中國觀后感3
寫在前面: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阿來:鄉村教育是重要的,但常常被忽略;鄉村教師是偉大的,卻不應該被遺忘。
閻肅寫下這樣深情的評價:星星和月亮在一起,桂林和建芬在一起,太陽和溫暖在一起,桂林和建芬了不起!
今天我看了2008感動中國頒獎典禮,里面有張藝謀奧運團隊,唐山十三農民,武文斌,經大忠,李隆,金晶,吉吉,神奇航天員,李桂林,陸建芬,韓惠民。頒獎典禮中我最感動的是李桂林和陸建芬這兩位人物,因為二坪這個過去的"文盲村窮山村",現在成了"文化村"。
昔日的荒涼到今天的精神巨變,與這兩位老師付出的心血是分不開的。他們18年扎根這里為偏遠山區的教育事業撐起了一片藍天。他們的頒獎詞是在最崎嶇的山路上點燃知識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懸崖邊拉起孩子們求學的小手,19年的清貧、堅守和操勞,沉淀為精神的沃土,讓希望發芽。在實際生活中我要學習他們堅持不懈,樂于助人的兩大特點,我在平實生活中也要樂于助人。我看完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讓我很感動,特別是李桂林、陸建芬他們告訴我要堅持不懈,樂于助人。
感動中國觀后感4
陳俊貴在十幾歲的時候和班長陳為星一起去天山開路,那時候班長叫陳俊貴去看一下還有幾個饅頭,陳俊貴去看了一下說:&ldqu;班長還有20個饅頭,他們用這20個饅頭上了路。班長發現全部的路都被埋住了,只有電線桿沒有被埋住,他們就順著電線桿走,只剩下最后一個饅頭班長讓年紀最小的陳俊貴吃,陳俊貴含著眼淚吃了下去。
不一會,班長因為饑餓昏迷臨死前對陳俊貴說&ldqu;如果你能走出去就去看望我的媽 媽,陳俊貴答應了班長的請求。陳俊貴走出去一直打聽班長的老家,一年,兩年........十年,終于有一天打聽到了。
通過這件故事,我覺得做任何事情只要堅持不懈的努力都能成功,班長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讓我很感動,我們以后做事都要向班長和陳俊貴學習。
感動中國觀后感5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今天我觀看了《感動中國》這部電視,講的是一位浙江語文教師“陳斌強”他的母親患有嚴重老年癡呆癥,作為兒子的他,沒有因為這樣而嫌棄媽媽,為了更好地照顧媽媽,他五年如一日,“綁著媽媽”去上課,還給自己制定了詳細的作息時間表,給媽媽喂飯、帶她曬太陽,做到了照顧媽媽和工作兩不誤。他是一個平凡的人,可是他是我最敬佩的老師。
“百善孝為先”。看完了這個故事,我想到媽媽小時候每天送我上學,放學,在我最難過的時候安慰我,還做了家里所有的家務,她現在這么辛苦,我一定要好好孝敬她,“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孝順父母再早也不為早,再晚也不為晚,我要從現在開始做起,多為父母做點力所能及的事。不要讓他們每天那么忙碌,抽點時間休息,減少父母的負擔。
也許我們做不出感動中國的大事,但是我們可以幫助身邊同學和朋友。可以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在看到有困難的人時捐上自己的零花錢······
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讓我們做一個孝敬父母,有愛心的人吧!
感動中國觀后感6
今天,我們觀看感動中國,世上的殘疾人數不盡數。但是我以為殘疾不能持之以恒的活下去嗎?我今天看了感動中國的里的劉偉。
在一個城市里由于電線不好,剛剛還小的時候就失去了雙臂,幼小的心靈受到如此的打擊,會承受下去。不久,劉偉不為這事感到傷心,學會用腳來做事,足足可以代替雙臂。他想學會游泳,教練知道游泳要用四肢來平穩,學習游泳會有十分的壓力,經過劉偉的努力和不屈不饒,堅強不息的意志學會了游泳并取得金牌是多么的榮耀啊!有一次,學游泳時,發生意外情況,聽醫生說不能在劇烈活動,否則全身會流血,劉偉的心情就像失去翅膀的小鳥不能自由自在的飛翔。劉偉又愛上了鋼琴,于是他普了一支歌,他普的歌如同那般美景。經過他勇往直前的努力登上了感動中國。
在感動中國上劉偉彈的鋼琴沒有老師的輔導并彈出如此美妙的歌曲,就像黃鶯在歌唱。感動中國讓我明白生活就是幸福,人要堅持的活下去!
感動中國觀后感7
2月10日,中央電視臺播放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晚會,這不僅是一次愛的聚會,更是一次讓人們備受感動的盛宴。
雖然現場只有十位感動人物,但是足以給了我極大的震撼。黃旭華,是我國第一代核動力潛水艇創始人之一,有人這樣評價他:誓言無聲;劉盛蘭用撿垃圾賣出去的錢來給貧困的學生捐款,他這種崇仁厚德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胡培蘭,是一名醫生,98歲高齡了仍然堅持工作,她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是所有醫生學習的榜樣;像姚厚芝,知道死神即將降臨到自己身上時,她就用生命的最后一點時間為她的女兒和兒子用線繡了一幅清明上河圖,長22米。他用了3年半的時間才繡完了,她在講臺上說:“我要用最后一口氣來表示我愛我的孩子,這是一種多么深情的母愛呀!
感動,感動無處不在,假如你們班有人生病了,你去看望他并且給他輔導功課,他就會被你的行為所感動。
看過《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的朋友們,我相信你們的心靈一定用圣潔的泉水清洗了一遍,留下了感動和愛。
感動處處在人間,我們的生活也因感動而變得更加美好!
感動中國觀后感8
一天,我在網上看見感動中國人物的新聞,其中我覺得高淑珍這位人物的故事十分令人敬佩,當時我的心情很激動,我真想象不到當時的情景,是多么壯觀。
高淑珍14年間,她接收了近百名殘疾的孩子,卻從來未收過一分錢,慕名而來的孩子越來越多,但是每個人的精力有限,隨著時間的過去,人慢慢變老,體力也大大比不上以前,加上家里地方有限,還債務累累,但是“不”字始終說不出口,無論多艱難,她總是盡最大的努力,讓孩子生活過得好一些。
多么令人驚訝,很多人都會收養孩子,但是高淑珍不是幾個,而是近百名的殘疾兒童,這是一個多么驚人的數目,這些兒童不但不能幫忙,還要人照顧,看得出她很辛苦。在生活中,我收養過一只貓,它以前的主人覺得沒用,把它趕走,我見這只貓這么可憐,樣子又不丑,就把它帶回家,給它東西吃,給地方它住,只要它還活著一天,我都會繼續養它,絕對不會拋棄它。
高淑珍真是個樂于助人的人,跟她相比我真是遠遠也不夠,她不求回報。明知道是有病的小孩,明知道自己會很辛苦,明知道不會有錢,但她還是毫不猶豫的收養這些兒童,一個下來,開支一大筆。高淑珍的行動和精神值得我向她學習。
感動中國觀后感9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永恒。” --《啟功》
20xx年感動中國人物的頒獎典禮電視直播,央視一套播出的,我懷著感動看完了,曾經在看之前就告誡自己不能哭,不能哭,可是看著看著眼淚卻止不出的往下流。就是情不自禁。
最讓我感動的就是明知自己得了絕癥的媽媽,在得知病情之后,仍然放棄治療,刺繡出中國故宮的鎮館之寶《清明上河圖》!
用了正正三年五個月的時間!
這就是母愛,這就是愛的力量!忍著病痛,心中波濤洶涌,縫了1250000余針!這種愛,還用什么語言表達呢?
震撼!真的不知道這母愛力量究竟有多么偉大!不僅是人,還有其他動物,同樣,愛,需要我們尊重!
“我會用行動證明我對母親的愛!”這是那位母親的兒子的話。
這也是我們的心聲!
母愛無敵!
感動中國觀后感10
有一種感動,讓我們心潮澎湃;有一種感動,讓我們為之鼓舞喝彩,這種感動稱為——人間真情,再度觀看《感動中國》。使我再次真情感動,了解那些平凡世界的偉大人物。他們,是那春天和煦的陽光,折射出閃耀的七彩光芒,那樣的炙熱與耀眼。他們,向我們傳遞了一種無私奉獻,舍己為人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
浪的執著,礁的`頑強,民的本分,兵的責任。島在小也是國土,家未立也要國先安。三十二年駐守開山島。王繼才,王仕夫婦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缺衣少食,植物都難以存活的海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奉獻給了海防事業,現如今的海島已經樹木成林,鮮花盛開。
六年如一日的堅守在扶貧一線的基層干部,擔起鄉村未來的80后教授張玉滾,兩彈一星功勛程開甲,這些人物他們給我們留下的,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深思,去學習。
也許現在的我們無法去做一些感天動地的偉大事跡,但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你會發現你的身邊時時刻刻都存在著感人至深的事情。《感動中國》帶給我的是一種深深的敬仰,是一次精神上的沐浴,就像是一場一次年度充電,我的心靈在充實。這正是感動的一種力量。
感動中國觀后感11
我不知道該說什么,就在這一刻,我的目光先定格在那一方屏幕上.人性的光芒不斷刺痛我著我的眼,淚水恣慮成一片愛的藍海.喉間的酸處令我難受,但我愿意將這難受細細品嘗,因為我知道,我的喉間,正跌容著感動,之所以難受,是因為那小小的空間,容不下大愛。
我想呵住我周圍的喧嘩,但我終究默默無聲,_也許不想說話,也許說不出話,也許憤怒在感動之中任為烏有.我只想貪婪地讓綻放光華的人格魅力洗滌著我的靈魂,我只想貪婪地讓這皙皙生輝的感動充斥在我的心間,那一刻,我在現實與夢境中穿。
短短的兩個小時,我對愛情的理解越來越清晰,我給親情的定義越來越深刻,我對責任的認識越來越透徹,我給良知的詮釋越來越豐富。
那些無私的人們,詠唱著愛的簡言,讓感動開滿整個春天。
感動中國觀后感12
今天,我看了中央電視臺播出的《感動中國》。其中,令我最感動的是無臂鋼琴師——劉偉。
劉偉10歲時不小心觸及高壓線,雙臂被截肢了。他的童年從此就和正常人不一樣了,但讓媽媽欣慰的是,幼小的他克服了許多困難,用腳幾乎可以把手能做的事全部做下來。
19歲時,他通過刻苦地訓練,參加了國家殘疾人游泳隊,并取得了殘運會的冠軍。
可是,當劉偉準備在20xx年的殘奧會上拼搏冠軍時,不幸患上了過敏性紫癜,不能再做劇烈運動了。命運又一次重重地打擊了他。
劉偉并沒有灰心,沒有倒下!媽媽為他買了一架鋼琴。他每天認真地練習,克服了重重困難,付出了高于正常人幾倍的汗水,上天不負苦心人,他終于在維也納音樂會上創造了奇跡!
我看了這一切,心想:劉偉真堅強!我應該學習他堅強的品質。當命運一次又一次地打擊他,一次又一次地考驗他時,劉偉用他殘疾的身體創造了輝煌的成績。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也要做一個堅強的人,在困難面前不低頭、不屈服!
感動中國觀后感13
星期六早上,我和爸爸媽媽看《感動中國》,一個個事跡讓我熱淚盈眶,同時又是讓我受益匪淺的節目,其中讓我最感動的是陳斌強。
陳斌強,浙江磐安縣冷水鎮的一名語文教師,他9歲時父親因車禍去世,媽媽獨自扶養三個女兒,20xx年,母親得上了老年癡呆癥,生活無法自理。母親剛開始犯病時,神智并沒有那么糊涂,曾有人問她:“把你送到敬老院好嗎?”她說:“我要和兒子在一起。”當時陳斌強就流下了眼淚,他下定決心,要帶著母親去上班。他五年如一日,每天從家到學校要騎30公里的路,細心地照料母親,幫助母親梳頭,擦身子,穿衣服……陳斌強的頒獎詞是這樣的:小時候,這根布帶是母愛,媽媽用它背著你。長大了,這布帶是兒子的深情,你用它背著媽媽。有一天媽媽的記憶走遠了,但愛不會,它在兒女臂膀上一代代傳承。
通過觀看這個節目,我被陳老師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今后,我要做一個懂事的孩子,不惹父母生氣,做一個尊敬父母,孝順長輩的好孩子。
“百善孝為先”希望每個人都能學習陳老師的這種精神,從自我做起,從點滴的小事做起,關心家人,關愛社會,讓社會充滿愛的味道。
感動中國觀后感14
在這個社會上,總有一些令我們贊揚的人。每年的“感動中國頒獎晚會”為這些人提供了一個舞臺,讓更多人了解他們的事跡。在這個簡單,而又充滿意義的舞臺上,閃耀的不是明星,而是一個個平凡的普通人。他們單薄的力量,卻能迸發出如此令人敬佩的光芒,實在令人震驚。
在這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這位為了讓兒子接受正常教育,和他同桌6年的母親。“他的四周寂靜下來,你的心完全沉沒。除了母愛你一無所有,但也要橫下心和命運爭奪。十六年陪讀,你是他的同桌,你做他的耳朵,讓他聽見這世界的輕盈,也聽見無聲的愛。”這是她的頒獎詞。48歲的陶艷波,辭職陪著失去聽說能力的兒子一起上學,12年苦讀,兒子如愿考上了大學,她則被親切地稱為“同桌媽媽”。這是多深沉的母愛,才能有12年的陪伴苦讀。每天從早到晚,她幾乎都要陪伴在兒子楊乃彬身邊,和他一起學習,做他的老師、陪讀,十二年如一日。我被這位偉大的母親深深感動。
收看完這期節目后,內心隨之涌上的不僅僅是感動,還有無法言喻的人性的震撼。愿中國能有更多的平凡普通的好人好事,愿有更多的人能感動中國。
感動中國觀后感15
命運對劉偉是殘酷的:十歲時因一場事故而失去雙臂;當他學會游泳即將參加奧運會時卻得了紫癜……但他在殘酷的命運中卻創造了無數奇跡:他曾在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中奪得兩枚金牌;自學鋼琴一年后達到了用手彈鋼琴的專業7級水平;22歲破世界吉尼斯紀錄,成為世界上用腳打字最快的人;23歲他登上了維也納金色大廳的舞臺……是什么支撐著他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是堅定、不屈不撓的信念,是樂觀想象的精神,是他對生命的負責,對生活的希望。他讓我知道,首先要有堅定的信念,才能鼓舞我們勇往直前,同時我們要樂觀地面對眼前的一切,受到挫折時要像劉偉一樣,心中要對自己說:“多大點事啊!”。
人人都是天使,劉偉也是。他只不過折了翅膀。但折了翅的天使依然是天使,依然能在自己心中飛翔。而讓他起飛的那股力量,正是堅定的信念,樂觀的精神,人生的理想!
【感動中國觀后感15篇】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先進事跡觀后感09-05
感動中國格桑德吉觀后感01-20
觀看2021感動中國觀后感(通用19篇)01-14
感動中國先進事跡觀后感(5篇)09-07
感動中國先進事跡觀后感5篇09-06
感動中國劉秀祥先進事跡觀后感06-23
感動中國先進事跡觀后感8篇02-25
感動中國梁益建先進事跡觀后感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