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暮雪》原文及賞析
江天暮雪
朝代:元代
作者:陳孚
長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
雁影不復見,千崖暮如曉。
漁翁寒欲歸,不記巴陵道。
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譯文
風吹蕩汀洲白茫茫一片,遠遠望去像天空席卷著如玉雕的浪花。
天空中再不見大雁的身影,傍晚時分的千山如破曉時寧靜。
漁翁已感受到寒意準備歸家去,卻發現已不記得來時路。
灑脫的躺在船上,放任船只自在漂流,被厚厚云層籠罩的江面上只隱隱看見一艘小小的漁船。
注釋
白浩浩:形容一望無際的白色。
巴陵:現湖南岳陽。
賞析
本詩的前半四句,傳神地繪出了一幅瀟湘江上的雪景圖!坝窕ā被昧赫衙魈<黃鐘十一明啟>“玉雪開六出之花”意,形容絕妙,“卷”字見出了雪花紛紛揚揚的飛舞之態。“長空”切“天”,“汀洲”切“江”;“卷玉花”是細部的、動態的觀照,“白浩浩”是總體的、靜景的印象:語簡而意象豐富!把阌啊本浔砻饕褜寐《腵時令,又隱用雁度瀟湘的本地風光來暗示“江天”所屬的地域。最妙的是第四句,它不僅補明了題面中的“暮”字,而且寫出了暮雪雪景所特有的那種朦朦朧朧、半幽半明的色調與風韻。后半部分,詩人在畫面中安排一名生活在巴陵地區的漁翁,這名漁翁已登返棹,“寒欲歸”三字,隱透出“暮雪”的影響。“不記巴陵道”既含有大雪彌漫迷蔽江路的意味,又見出漁翁對“江天暮雪”處境的順適!按粤鳌钡慕Y果,是在視野中留下了一抹漸行漸杳的痕影;這一余韻裊裊的結尾,增添了畫面的動感與縱深感,傳現出“江天暮雪”全景清逸超妙的風韻。全詩首尾映照,動靜相間,意境高曠。詩中的漁翁因天"寒"已登返小船,卻因為大雪彌漫遮住江路,忘記了回返的道路。這位漁翁索性坐睡舟中,任憑小舟隨江流漂蕩。
由此可以看出漁翁對"江天暮雪"處境的順適之情。
【《江天暮雪》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江天暮雪原文及賞析12-23
春暮西園原文及賞析11-19
《幽居冬暮》原文及賞析10-15
雪竇游志原文及賞析11-11
滿江紅·暮雨初收原文及賞析11-11
《望江南·江上雪》原文及賞析10-16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宋 柳永)全文注釋翻譯及原著賞析10-16
春日山中對雪有作原文及賞析11-19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原文及賞析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