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之道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大學之道原文及賞析
“大學之道”是儒學經典《大學》開篇第一句。《大學》原本是《禮記》中的一篇。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之道原文及賞析,希望大家喜歡。
大學之道
禮記〔兩漢〕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譯文
大學的宗旨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學習和應用于生活,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有所收獲。每一樣東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革除不好的思想;認識最真的本心。
通過伏滅革除內心不好的私欲、物欲,而彰顯明德,認識本心,表里如一。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輕重緩急,本末倒置卻想做好事情,這也同樣是不可 能的。
賞析
“大學之道”是儒學經典《大學》開篇第一句。
大學的宗旨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學習和應用于生活,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有所收獲。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革除不好的思想;認識最真的本心。
通過伏滅革除內心不好的私欲、物欲,而彰顯明德,認識本心,表里如一。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輕重緩急,本末倒置卻想做好事情,這也同樣是不可能的。
文言知識
一、古今異義
1、大學之道
古義:倫理、政治、哲學等“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學問
今義:實施高等教育的學校
二、詞類活用
1、在明明德(形作動,弘揚)
2、先齊其家(使動,使……整齊)
三、一詞多義
明:
(1)在明明德(動詞,彰明)
(2)在明明德(形容詞,美好的)
道:
(1)則近道矣(名詞,規律、道理)
(2)不足為外人道也(動詞,說)
(3)道芷陽間行(動詞,取道)
(4)會天大雨,道不通(名詞,道路)
修:
(1)先修其身(動詞,修養)
(2)修守戰之具(動詞,修理、整治)
(3)鄒忌修八尺有余(名詞,長,這里指身高)
四、狀語后置
1、在止于至善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大學之道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大學之道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8-15
《大學之道》文章賞析05-11
大學原文賞析06-18
自然之道課文賞析06-20
如夢令·一餉凝情無語_王之道的詞原文賞析08-27
吊屈原文原文及賞析09-05
佳人原文及賞析08-22
《月夜》原文及賞析11-09
出塞的原文及賞析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