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念奴嬌(冷清清地)原文及賞析
在我們的學習時代,大家都經常接觸到文言文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語言,而不是日常語言寫的文章。那么問題來了,你還記得曾經背過的文言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念奴嬌(冷清清地)原文及賞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念奴嬌(冷清清地)
作者:顧貞觀
朝代:清朝
【念奴嬌】
冷清清地,便逢歡、也則不情不緒。況是宵長孤枕側,挨得幾分秋雨。蘭炷微沉,桃笙半疊,送盡爐煙縷。香濃醉薄,此愁何減羈旅。
不過絮斷柔腸,亂蛩枉卻,費許多言語。二十五聲清漏永,盡彀滴殘雙箸。翠濕云鬟,涼侵玉腕,那復催砧杵。由他夢醒,別來和夢難據。
[1]也則:猶也是。 [2]蘭炷:香之別稱。 [3]桃笙,用桃枝竹所編的席。《文選·左思〈吳都賦〉》:「桃笙象簟。」劉逵注:「桃笙,桃枝簟也,吳人謂簟為笙。」清·唐孫華《下日雜詩》:「竹榻當窗置,桃笙就地鋪。」半疊,指折起了一半。 [4]絮斷柔腸:謂蛩聲不斷,令人柔腸寸斷。 [5]亂蛩(qiogn2):謂蟋蟀亂鳴。卻,副詞,含再、還等意。 [6]言語:喻指蛩的叫聲。 [7]二十五聲:即指二十五弦。《淮南子·泰族訓》:「琴不鳴,而二十五弦各以其聲應。」又,《漢書·郊祀志上》:「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清漏:謂清晰的漏聲。 [8]盡彀:猶盡其全部,引伸為不停、不止。雙箸:箸,筷子。雙箸,喻指兩行清淚。此二句意謂長夜漏聲如同二十五弦作響,不停的滴嗒聲令人傷神,淚流不止。 [9]翠濕云鬟:謂如云之美發被浸濕了。翠云鬟,指女子之美發。 [10]砧杵:搗衣石與棒槌。此處指搗衣。南朝·宋·鮑令暉《題書后寄行人》:「砧杵夜不發,高門晝常關。」 [11]難據:謂不可憑據。
賞析:
起句“冷清清地”已統涉了全篇,即表達了羈旅中的相思客愁,令詩人感到孤獨凄清,無聊無緒。但其表達上卻用了從對面寫起的手法,即全從想象中的閨里人寫去。上片寫她長夜無眠,秋雨淅漓,香沉笙疊,微醉香濃等細微情節,用這些景物去描摹烘托。下片再從閨里人的感受去寫,仍是想象中的情景,想象她在長夜中無眠無緒,聽著亂蛩哀鳴,清漏聲聲,清寂無聊之極,而砧杵聲又催人更加難堪,連夢也作不成了。詞之悱側纏綿,幽怨低婉,真是寫盡了愁人長夜的哀傷痛楚,幾令讀者也要柔腸寸斷了。
鑒賞
這首《念奴嬌》由清代詞人顧貞觀所作,情感深沉,描繪了主人公在孤獨夜晚中的愁緒與無奈。
開篇“冷清清地”,營造出一種凄清的氛圍,緊接著“便逢歡、也則不情不緒”,即使偶遇歡愉,也難以真正感到快樂,情緒低落。接著描述夜晚之長,孤枕難眠,秋雨綿綿,更添愁緒。“蘭炷微沉,桃笙半疊,送盡爐煙縷”幾句,通過細節描寫,展現了主人公在寂靜夜晚的孤獨與寂寞。
“香濃醉薄,此愁何減羈旅”兩句,將愁緒與旅途的艱辛相聯系,進一步深化了主題。接下來,“不過絮斷柔腸,亂蛩枉卻,費許多言語”表達了主人公內心的紛亂與掙扎,似乎在與自己對話,試圖理清思緒。
“二十五聲清漏永,盡夠滴殘雙箸”運用了時間的流逝來襯托愁緒的深重,滴答的漏聲仿佛在訴說著無盡的哀愁。接著,“翠濕云鬟,涼侵玉腕,那復催砧杵”幾句,通過外在環境的描繪,進一步渲染了主人公內心的凄涼與無助。
最后,“由他夢醒,別來和夢難據”表達了對未來的迷茫與不確定,夢醒后,現實的殘酷與夢想的破碎,讓主人公感到無力與絕望。
整首詞以細膩的情感描繪和豐富的意象運用,展現了主人公在孤獨夜晚中的深刻愁緒與對生活的無奈感,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念奴嬌冷清清地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念奴嬌·昆侖原文及賞析09-25
念奴嬌過洞庭原文及賞析01-23
《念奴嬌·赤壁懷古》原文及賞析05-28
《念奴嬌 赤壁懷古》原文及翻譯賞析03-02
念奴嬌赤壁懷古原文翻譯及賞析12-19
念奴嬌·赤壁懷古原文、翻譯及賞析01-20
念奴嬌赤壁懷古原文翻譯及賞析(推薦)01-22
念奴嬌·斷虹霽雨原文及賞析11-20
念奴嬌·西湖和人韻原文及賞析09-30
念奴嬌赤壁懷古原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