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閨思原文及賞析
原文:
裊裊城邊柳,青青陌上桑。
提籠忘采葉,昨夜夢漁陽。
注釋:
[1]漁陽:秦漁陽縣在今天津薊縣,秦、漢、魏、晉、漁陽郡治此。隋末改無終縣為漁陽。隋玄州漁陽郡、唐薊州漁陽郡均治此。唐以后漁陽為薊州治所。明省入薊州。今為薊縣,F薊縣西北有一山,名曰漁山,縣城在山南,故名漁陽。
賞析:
“裊裊城邊柳,青青陌上!薄3沁、陌上、柳絲與桑林,已構成一幅春郊場景。“裊裊”寫出柳條依人的意態,“青青”是柔桑逗人的顏色,這兩個疊詞又渲染出融和駘蕩的無邊春意。這就使讀者如睹一幅村女采桑圖。于是,這兩句不僅是一般地寫景,還給女主人公的懷思提供了典型環境:城邊千萬絲楊柳,會勾起送人的往事;而青青的柔桑,會使人聯想到“晝夜常懷絲(思)”的春蠶,則思婦眼中之景無非難堪之離情了。
后二句在蠶事漸忙、眾女采桑的背景上現出女主人公的特寫形象:她倚樹凝思,一動不動,手里提著個空“籠”——這是一個極富暗示性的“道具”,“提籠忘采葉”,表露出她身在桑下而心不在焉。心兒何往?末句就此點出“漁陽”二字,意味深長!皾O陽”是唐時征戍之地,當是這位閨中少婦所懷之人所在的`地方。原來她是思念起從軍的丈夫,傷心怨望。詩寫到此已入正題,但它并未直說眼前少婦想夫之意,而是推到昨夜,說“昨夜夢漁陽”。寫來不僅更婉曲,且能見晝夜懷思、無時或已之意,比單寫眼前之思,情意更加深厚。
“提籠忘采葉”,這詩中精彩的一筆,許會使讀者覺得似曾相識。楊慎早有見得,道是:“從《卷耳》首章翻出。”《詩經。卷耳》是寫女子懷念征夫之詩,其首章云:“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置彼周行!毙笨谛】鸩浑y填滿,卷耳也不難得,老采不滿,是因心不在焉、老是“忘采葉”之故,其情景確與此詩有神似處。但就詩的整體說,彼此又很不同!毒矶方又蛯懥伺影兹兆鰤簦孟胝煞蛏仙、過岡、馬疲、人病及飲酒自寬種種情景,把懷思寫得非常具體。而此詩說到“夢漁陽”,似乎開了個頭,接下去該寫夢見什么,夢見怎樣,但作者就此帶住,不了了之。提籠少婦昨夜之夢境及她此刻的心情,一概留給讀者,讓其從人物的具體處境回味和推斷,語約而意遠。這就以最簡的辦法,獲得很大的效果。因此,《春閨思》不是《卷耳》的摹擬,它已從古詩人手心“翻出”了。
【春閨思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邊城思》原文及賞析11-24
《思佳客·閏中秋》原文及賞析11-24
涼思原文、賞析10-21
《青門引·春思》原文及賞析10-15
涼思原文,注釋,賞析10-15
佳人原文及賞析08-22
陰雨原文及賞析10-15
《東坡》原文及賞析10-15
《深院》原文及賞析10-15
《春宵》原文及賞析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