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病軍人原文及賞析
原文:
行多有病住無糧,萬里還鄉未到鄉。
蓬鬢哀吟長城下,不堪秋氣入金瘡。
注釋:
①蓬鬢:散亂的頭發。鬢:頭發。
②長城:秦始皇修筑的古代軍事工程,用來防止匈奴入侵,后來歷朝多次翻修。
③金瘡:中醫指刀箭等金屬器械造成的傷口。
翻譯:
軍人在行軍的途中,經常患病,住宿下來又沒有糧吃,只得忍饑挨餓。在這萬里歸鄉途中,奔波不息,至今還沒有回到自己的家鄉。在這生病之際,頭發蓬亂,宿在古城哀吟,身上的'創傷被被寒風一吹,如刀割一般,實在令人難以忍受。
賞析:
此詩寫一個傷病退伍在還鄉途中的軍人,從詩題看可能是以作者目睹的生活事件為依據。詩人用集中描畫、加倍渲染的手法,著重塑造人物的形象。
詩中的傷兵退伍后,詩人很快發覺等待著傷病悲慘的命運。“行多”,已不免疲乏;加之“有病”,對趕路的人就越發難堪了。病不能行,便引出“住”意。然而住又談何容易,離軍即斷了給養,長途跋涉中,干糧已盡。“無糧”的境況下多耽一天多受一天罪。第一句只短短七字,寫出“病軍人”的三重不堪,將其行住兩難、進退無路的凄慘處境和盤托出,這就是“加倍”手法的妙用。第二句承上句“行”字,進一步寫人物處境。分為兩層。“萬里還鄉”是“病軍人”的目的和希望。盡管家鄉也不會有好運等著他,但狐死首丘,葉落歸根,對于“病軍人”不過是得愿死于鄉里而已。雖然“行多”,但家鄉遠隔萬里,未行之途必更多。就連死于鄉里那種可憐的愿望怕也難以實現呢。這就使“未到鄉”三字充滿難言的悲憤、哀怨,令讀者為之酸鼻。這里,“萬里還鄉”是不幸之幸,對于詩情是一縱;然而“未到鄉”,又是“喜”盡悲來,對于詩情是一擒。由于這種擒縱之致,使詩句讀來一唱三嘆,低回不盡。
【逢病軍人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梟逢鳩 / 梟將東徙原文及賞析11-24
寓意 / 無題·油壁香車不再逢原文及賞析10-17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原文及賞析10-16
點絳唇·途中逢管倅原文及賞析10-16
柳梢青·病酒心情原文及賞析10-15
病起荊江亭即事 原文及賞析10-18
病梅館記原文賞析11-19
佳人原文及賞析08-22
陰雨原文及賞析10-15
《東坡》原文及賞析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