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訴衷情·眉意原文及賞析
《訴衷情·眉意》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詞作。此詞抒寫一個女子的離愁別恨,通過描寫女子的生活片斷,即在冬日的清晨起床梳妝時的生活情景,展現了她痛苦與苦悶的內心世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訴衷情·眉意原文及賞析,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原文:
清晨簾幕卷輕霜。呵手試梅妝。都緣自有離恨,故畫作遠山長。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傷。擬歌先斂,欲笑還顰,最斷人腸。
注釋:
輕霜:氣候只微寒
試梅妝:謂試著描畫梅花妝。
遠山:形容把眉毛畫得又細又長,有如水墨珈的遠山形狀。比喻離恨的深長。
流芳:流逝的年華。
翻譯:
清晨起來,將簾幕卷起,看見滿地清霜。天氣太多,你用熱氣呵著纖手,試著描畫梅花妝。都因離別的幽恨,所以你故意把雙眉畫成山的式樣,淺淡而又細長。思念往事,痛惜流逝的年華,更是令人感傷。想要唱歌卻先收起微笑,想要微笑卻又愁上眉頭,這真是最令人斷腸的事情。
賞析:
這首詞抒寫女子的離愁別恨。詞以形傳神,從人物的外貌轉而深入其內心世界,通過描寫一位歌女的生活片斷,即在冬日的清晨起床梳妝時的生活情景,展現了歌女們痛苦與苦悶的內心世界。上片即行點題。首二句以素描手法勾勒出一幅圖畫:主人公于冬日凌晨臨鏡梳妝,精心地在額上涂出梅狀五色花朵。“簾幕卷”,暗示她已起床;輕霜,氣候只微寒;因微寒而呵手,可想見她的嬌怯;梅妝,是一種美妝,始于南朝宋壽陽公主;試梅妝,謂試著描畫梅花妝。后二句寫她本有離愁別恨,所以把眉畫得像遠山一樣修長。古人有以山水喻別離的習慣,眉黛之長,象征水闊山長。用遠山比美人之眉,由來已久。以上,讀者從歌女一番對鏡梳妝、顧影自憐的`舉動中,尤其是從她描眉作“遠山長”當中,可以窺見她內心的凄苦和對愛情的渴望。下片極其成功進行了心理刻畫,描寫了歌女內心的凄苦和悲涼。首三句寫她追憶往事,哀嘆芳年易逝,內心傷感不已。此三句,寥寥數語便道出了女主人公對于自身命運不能自主而只得讓美好年華虛度在陪人歡笑上的痛楚。結尾三句,以女主人公“擬歌先斂”、強顏歡笑、寸腸欲斷的情態,活靈活現地刻畫出歌女無法獲得幸福生活而為生計被迫賣唱的痛苦心情。“擬歌先斂,欲笑還顰”八個字,透露了這位靠色藝謀生的歌女不得不強顏歡笑的苦悶。自己卷起帶霜的門簾,然后呵手試妝,可見其孤獨困苦。是對賣笑生活的總結,也是對從良后的現實的概括。末句“最斷人腸”隱含著作者的同情,語簡意深,十分傳神。此詞寫人眉目傳神,入木三分,將歌妓的怨嗟和悲苦刻畫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足見詞人生活體驗和藝術功力之深。
創作背景
歐陽修在政治生活中,剛勁正直,見義勇為,他的詩文和部分“雅詞”表現出其性格中的這個側面。而他的日常私生活,尤其是年輕時的生活,則頗風流放任。因而也寫了一些帶“世俗之氣”的艷詞。這首《訴衷情》就是其中之一。一般認為,這首詞是寫一個歌女的生活。其創作時間未詳。
名家點評
清代金圣嘆:即有很,亦何與畫眉事?以畫眉作使性事,真是兒女性格也。(《金圣嘆全集》卷六)
清代陳廷焯:縱畫長眉,能解離恨否?筆妙,能于無理中傳出癡女子心腸。(《詞則·閑情集》卷一)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天圣八年(1030年)進士。累擢知制誥、翰林學士,歷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宋神宗朝,遷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謚文忠。政治上曾支持過范仲淹等的革新主張,文學上主張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并積極培養后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余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并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有《歐陽文忠集》。
【訴衷情·眉意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訴衷情·眉意》原文及賞析01-05
《訴衷情·眉意》古詩原文及賞析03-29
《訴衷情·眉意》原文及翻譯賞析03-11
訴衷情·眉意原文翻譯及賞析08-17
訴衷情·眉意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8-16
《訴衷情·眉意》翻譯賞析02-03
訴衷情原文及賞析06-22
訴衷情原文賞析03-12
《訴衷情·寒食》原文賞析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