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夢中作原文及賞析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古詩吧,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那么你有真正了解過古詩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夢中作原文及賞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夢中作
[宋代]歐陽修
夜涼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種花。
棋罷不知人換世,酒闌無奈客思家。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夜涼如水,月籠千山,凄清的笛聲飄散到遠方;路上一片昏暗,千百種花兒散落滿地,把人的視線都給弄迷煳了。
下了一局棋,竟發現世上已經換了人間,也不知過去多少年了;借酒澆愁酒已盡,更無法排遣濃濃的思鄉情。
注釋
千山:極言山多。唐柳宗元《江雪》詩:“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棋罷”句:暗用王質的故事。南朝梁任昉在《述異記》中說:晉時王質入山采樵,見二童子對弈,就置斧旁觀。童子給王質一個像棗核似的東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覺得饑餓。等一盤棋結束,童子催他回去,王質一看,自己的斧柄也已經朽爛。回家后,親故都已去世,早已換了人間。
酒闌:謂酒筵將盡。
賞析:
此詩寫夢,夢境恍惚朦朧,撲朔迷離,充滿神秘感,主題不易捉摸,詩人在這里表達的是一種曲折而復雜的情懷,似是暗寓詩人既想超凡出世又十分留戀人間的思想矛盾。全詩一句一截,各自獨立,描繪了秋夜、春宵、棋罷、酒闌四個不同的意境,如同四幅單軸畫,但又是渾然天成;同時對仗工巧,前后兩聯字字相對,天衣無縫。
首句寫靜夜景色。從“涼”“月”等字中可知時間大約是在秋天。一輪明月把遠近山頭照得如同白晝,作者在夜涼如水、萬籟俱寂中吹笛,周圍的環境顯得格外恬靜。“千山月”三字,已經空闊,給人一種玲瓏剔透之感。
次句刻畫的卻是另一種境界。“路暗”,說明時間也是在夜晚,下面又說“百種花”,則此時的節令換成了百花爭妍的春天。這里又是路暗,又是花繁,把春夜的景色寫得如此撲朔迷離,正合夢中作詩的情景。此二句意境朦朧,語言雋永,對下二句起了烘托作用。
第三句借一個傳說故事喻世事變遷。梁代任昉在《述異記》中說:晉時王質入山采樵,見二童子對弈,就置斧旁觀。童子給王質一個像棗核似的東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覺得饑餓。等一盤棋結束,童子催他回去,王質一看,自己的斧柄也已經朽爛。回家后,親故都已去世,早已換了人間。這句反映了作者超脫人世之想。
末句寫酒興意闌,思家之念油然而生,表明詩人雖想超脫,畢竟不能忘情于人世,與蘇軾《水調歌頭》所說的“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意境相似。
四句詩雖是寫四個不同的意境,但合起來又是一個和諧的統一體,暗寓詩人既想超脫時空而又留戀人間的矛盾思想。
“詩言志”,全詩至結尾,寓意就逐漸明朗了。詩人的抑郁恍惚,與他當時政治上的不得志有關。作此詩時歐陽修還在潁州,尚未被朝廷重用。所以這四句是在抒發心中的感慨,它的妙處是沒有把這種感慨直接說出。這種意在言外的手法,要仔細體察才能明其究竟。
此詩的另一個特點是,對仗工巧,天衣無縫,前后兩聯字字相對。這是受了杜甫《絕句》詩的影響。
《沁園春》原文賞析
【作品介紹】
《沁園春·丁巳重陽前三日》這首詞作于康熙十六年(1677)九月,是以記夢的形式所寫的悼亡之作,歷來為人稱賞。其徘側纏綿、聲聲血淚,全可與蘇軾的《江城子》記夢詞相媲美。
【原文】
沁園春·丁巳重陽前三日
丁巳重陽前三日①,夢亡婦淡妝素服,執手哽咽,語多不復能記。但臨別有云:“銜恨愿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婦素未工詩,不知何以得此也,覺后感賦。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記繡榻閑時,并吹紅雨②;雕闌曲處,同倚斜陽。夢好難留,詩殘莫續,贏得更深哭一場。遺容在,只靈飆③一轉,未許端詳。重尋碧落茫茫④。料短發、朝來定有霜。便人間天上,塵緣未斷,春花秋葉,觸緒還傷。欲結綢繆⑤,翻驚搖落,減盡荀衣昨日香⑧。真無奈,倩聲聲檐雨⑦,譜出回腸。
【注釋】
①丁巳重陽前三日:指康熙十六年(1677}農歷九月初六日,即重陽節前三日。此時亡妻已病逝三個多月。
②并吹紅雨:唐虞世南《奉和詠風應魏王教》云:“動枝生亂影,吹花送遠香。”宋楊萬里《九月四日生辰》有“重九吹花節,千齡夢日時”之句,故本謂風吹花動,而后演變為重陽節之意。胡翼龍《滿庭芳》:“吹花題葉事,如夢里,記得依然。”是說重陽佳節曾有游賞吟詠之事。納蘭此句是說曾與愛妻共度過美好時光,有所賞心樂事。又,李賀《將進酒》有“桃花亂落如紅雨”之句,故紅雨指桃花,謂落花時節曾與愛妻共度。
③靈飆:靈風。這里指夢中愛妻飄乎之身影。
④重尋句:語出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此謂夢醒之后,愛妻之音容俱逝,天地茫茫,無處可尋,不勝凄愴。
⑤綢繆:指夫妻之恩愛。
⑥減盡句:《太平御覽》卷七○三引晉習鑿齒《襄陽記》云:“劉季和曰:‘荀令君(荀彧)至人家,坐處三日香。’"后以“荀衣”“荀香”“荀令衣香”等,或喻人之風流倜儻,或喻惆悵之情,或喻花卉異香。此處是作者自喻,說自己往日的風流神采早已消損殆盡了。宋劉克莊《風入松?福清道中作》:“改盡潘郎鬢發,消殘荀令衣香。”
⑦鄰笛:晉向秀《思舊賦·序》:“余與穩康、呂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羈之才,然嵇志遠而疏,呂心曠而放。其后各以事見法。……余適將西邁,經其舊廬。于時日薄虞淵,寒冰凄然。鄰人有吹笛者,發聲寥亮。追思囊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嘆,故作賦云。”后多以此典表示笛聲凄婉,或表示懷舊傷逝、心緒惆悵等。如袁去華《蘭陵王次周美成韻》:“正難續幽夢,厭聞鄰笛。”這里是說一聲聲幽怨哀感、回腸蕩氣的笛聲,更使人悵惘難耐。
【白話譯文】
夜已闌,月滿西樓,深院鎖著寂寞的梧桐,秋蟲低吟一曲惆悵。你凝視搖紅的燭影,不覺睡去,白日所思夜入夢來:“丁巳重陽三日,夢亡婦淡妝素服,執手哽咽……臨別有云:‘銜恨愿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思念在夢中哽咽著,片片碎了,飛落似春盡溪畔散落的桃花,而愛卻如大漠孤墳上的青草,至死都堅持著蔥蘢之色!你嘆,“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你憶,“銹榻閑時,并吹紅雨;雕欄曲處,同倚斜陽”。你悲,“夢好難留,詩殘莫續,贏得更深哭一場”。風輕云淡,月華如水,今夕何夕?縱有紅巾翠袖,誰又能拭你腮邊之。
夢醒了,伊人軟語仿佛仍在耳邊徘徊,伊人淚眼仿佛仍在眼前婆娑,然而伊人何在?詞人竟沉溺于夢境不能自拔,披衣而起,在茫茫“碧落”中“尋尋覓覓”。又有誰能見證這一夜的輾轉,一夜的奔波,一夜的背情呢?或許只有早落在頭發上的秋霜吧。真是秋霜?還是“朝如青絲暮成雪”(李白《將進酒》)?誰知道呢。“便人間天上,塵緣未斷”,“死者長已矣”(杜甫《石壕吏》),又怎么能再續前緣?只有未亡人的回憶、愁緒還在不斷的滋長吧!看著曾經一起流連過的“春花秋葉”,又一次勾起了莫名的傷感。怎么能夠承受如此痛苦的煎熬?還是把你忘卻吧!抹去了你留在我生活中的印痕。然而鄰院幽幽的笛聲,又一次把你帶回我的身旁。“真無奈”!
【賞析】
詞的上片以低婉的嘆息起筆,既是嘆息亡妻早逝命薄,也是哀嘆自己的薄命。接下去寫往日的夫妻恩愛情景,反襯出今日永別的苦情,夢醒后的凄清難禁。結穴處再點夢中“只靈飆一轉”,為之無限的悵惘,無窮的恨憾。下片進一步刻畫苦苦追尋亡妻的蹤影和追尋而不可得的沉痛心情。這里用料想之情景表達了對亡妻的愛憐和深深的懷念。結處又以幻境譜敘衷腸。全篇屈曲跌宕,一波三折,低回深婉,哀怨動人。
【夢中作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好事近·夢中作原文及賞析07-01
好事近·夢中作原文賞析06-21
好事近 夢中作原文及賞析09-03
《好事近 夢中作》原文及翻譯賞析03-23
夢中作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8-16
好事近·夢中作_秦觀的詞原文賞析及翻譯08-14
《好事近·夢中作》的賞析07-05
夢中作夜涼吹笛千山月古詩原文及賞析04-04
好事近夢中作原詞及賞析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