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烏塔讀后感作文5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烏塔讀后感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烏塔讀后感作文 篇1
《烏塔》是汪曉潔寫的一篇文章,作者在羅馬旅館遇到一個德國14歲,上初中的小女孩—烏塔,該文主要講述了她獨自游歐洲的故事。這一點讓作者佩服,讀完文章讓我敬佩的是:烏塔的獨立生活能力,自主意識強,生活中獨立,思想上獨立,辦事周密有計劃……
現在中國的小孩卻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所有家人都是百般呵護,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任何事情都是父母包辦,讓我們養成了壞的思想—依賴別人。就舉例說說我的一個好朋友吧!我有一次去她家里玩,她一會喊媽媽削鉛筆、一會喊媽媽灌墨水、一會喊爸爸幫忙收書包……什么事情都依賴家長,由此讓我想到了“花盆里長不出蒼松,鳥籠里飛不出雄鷹。”
讀了《烏塔》我感受到了,我們要首先做到思想上不依賴別人,再行動起來,只要堅持不懈就可以達到目標——生活中的獨立。以后我可以幫爸爸媽媽經常洗碗、洗衣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出門旅游前可以幫爸爸媽媽設計路線、安排日程和查詢相關旅游城市的資料。我們要改掉依賴別人的壞思想,要像烏塔一樣做個思想上、生活中都獨立的人。
烏塔讀后感作文 篇2
今天,我學了一篇文章,題目是《烏塔》。文章主要寫14歲的德國少女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表現了烏塔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還有對生活的熱愛。
使我不明白的是:同是父母,他們的表現為何截然相反呢……一連串的問題使我迷惑不解!經過認真閱讀,細心揣摩與體會,我終于解開了謎團:中國父母把孩子當成了曠世奇寶,像掌上明珠一般,一見不著孩子就心急如焚。中國有一句老話:捧在手里怕丟了,含在嘴里又怕化了,就特指家長對子女們的態度;而外國父母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和獨立意識,所以孩子們才有這么強的獨立生活能力。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在家里,我不知不覺地當了上“小公主”,洗碗、洗衣服、疊被子,一切事都由父母包了下來。就連我參加活動,家長也是一百個不放心,一千個不同意。我都已經10歲了,你們還要包到什么時候呢?現在我干起家務真是笨手笨腳的,甚至火柴也不會劃。有一次,我到李月家里去玩,一進門,就看見還有許多同學也在那兒,我們一起痛痛快快地玩了好久。最后,她留我們在她家吃中飯,我高高興興地答應了。吃著吃著,門鈴響了,李月開門一看,居然是外婆!她笑著對我說:“怎么,還在這兒吃飯呀!飯菜香不香呀?”我真是十分尷尬,人家還以為我到哪兒也離不開家長呢。望著同學們個個抿著嘴的笑臉,我羞死了,真恨不得找個縫隙鉆進去。
家長們為什么這么不放心我們?咱們還是先從自身找找原因吧!那天,我和同學一起去看望黃飛翔,誰知還沒到黃飛翔的家就遇到了三個壞人,同學們嚇得驚慌失措,逃的逃、叫的叫、哭的哭,像一群無頭蒼蠅一般,最后,誰也沒去成。通過這件事,更體現出我們的有勇無謀。與課文中那位膽大心細、有主見而不盲從的少女烏塔真是相差甚遠。
讀了這篇文章,我也應該學習烏塔的獨立精神,要像烏塔一樣膽大,細心,這里并不是說要我們也一人游歷歐洲,而是要在學習與生話方面克服依賴思想,提高獨立意識、生活經驗和自立精神,不要讓我們成為溫室里的花草,經不起風吹雨打,更不要讓我們成為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
家長們,請你們放開鳥籠,讓您的兒女們也像海燕一樣迎著風浪展翅飛!
烏塔讀后感作文 篇3
上周,我學了《烏塔》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個十四歲小姑娘烏塔獨旅歐洲。學完課文,我想:現在的家長多數認為,讓孩子多看新聞、報紙,多看書,就能讓我們增長見識。可在電視、書本上看到的名勝古跡,遠比不上看到真正的盡興。若孩子對家長說想獨旅什么地方,父母的第一反應就是搖頭、擺手,還要加上一句:“獨什么旅呀?把你的書讀讀好,將來就能出國留學了!”如果家長真的愛孩子,就該鍛煉他們,教他們如何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如何自救等等,再讓他們出去見識大千世界。孩子好比小鳥,到時候自然要飛向深遠的天空。烏塔說過:“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從電視上經常看見意大利,但只有親自來到這里,它的美麗才深深感動了我。”是呀,當孩子從電視里看見鳥巢、水立方,不會屑一顧地說:“不就是一個游泳館嗎?不就是一個鐵殼子刷上了銀漆嗎?”但如果當他們來到了真的鳥巢面前,還會說這種話嗎?
最后,我希望越來越多的孩子能和烏塔一樣,去親眼見識美麗的世界,感受成長的礪煉。
烏塔讀后感作文 篇4
烏塔這篇課文使我有了深刻的感觸:這是一位14歲小姑娘獨自去歐洲,令我感到佩服。
其中一處讓我感到印象很深刻,也讓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她說,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的時請求幫助,再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她還說,自己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從這里能看出烏塔是個生存能力強,有責任感、做事有條理、有計劃的孩子。
這使我想起了我們中國的孩子比外國的孩子柔弱,在家里是個十足的“小皇帝”、“小公主”。遇到一點挫折,就打電話給父母,向她們傾訴自己的痛苦,讓父母幫我們解決。而父母在家里很著急,連忙跟班主任說女兒、兒子在學校里怎么被欺負。寄宿生雖然在學校里兩個星期的時候,才可以回一次家,爸爸媽媽就把好吃的飯菜放在微波爐里蒸,只要我們喊一聲我肚子餓了,他們就迅速把飯菜端上桌來,供我們享用。吃完飯后,把碗筷往桌上一扔,就跑的無影無蹤了。返校時,孩子咕咚咕咚跑到車上,以下的事就不管了。父母則在后面幫我們整理東西,回到學校,什么東西丟了馬上打電話埋怨他們:怎么把我的東西忘拿了。他們馬趕過來給我們拿東西,又趕回去了。這就說明了中國的孩子被父母嬌生慣養的例子。
而國外的孩子摔倒了,父母看見了,不去扶他們,是想讓他們從哪摔倒就從哪站起來。外國的.孩子上學去,就到銀行付貸款,到了有能力賺錢,再一一還清。他們從不亂花父母一分錢,因為他們知道這是父母辛辛苦苦賺來的錢。
爸爸媽媽,你們放心我吧!我們不要在你們的逆愛中成長。
烏塔讀后感作文 篇5
讀過《烏塔》這篇課文,我感到很驚訝!一個十四歲的小女孩,竟然獨自一人游遍整個歐洲。而且,烏塔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了這次旅行,閱讀了許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為了掙到旅費,每個周末到餐館或者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
烏塔和我基本是同齡人,和烏塔相比,我做的實在是太少太少了......可以說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切的一切都要靠父母,自理的能力很差。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或者難題,不知道自己獨立解決難題或者自己動腦筋思考,只會問爸爸媽媽,或者依靠他們給我解決問題,更別說自己打工掙錢了。即便是出去旅游,也是跟著爸媽,吃住由爸媽安排,全由他們照顧。平時就更不用說了,衣服都是媽媽洗的,飯也是媽媽做的,我能做的真的很少很少。
我覺得,我們應該多吃點苦,才能磨練我們的意志和毅力。昨天,爸爸還告訴我說:如果你遇到什么困惑解決不了的話,你就去爬爬大山,去問問大山,去問問大自然,它會告訴你答案。雖然我不太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但是我明白,我們要想得到,就必須付出,必須努力,必須能吃苦。
烏塔,你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一定要克服依賴的思想,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的精神!
【【精選】烏塔讀后感作文5篇】相關文章:
《烏塔》英語讀后感(精選11篇)05-14
烏塔經典名著讀后感02-10
《烏塔》讀書筆記(13篇)03-03
《烏塔》讀書筆記13篇03-03
《道士塔》讀后感03-22
金字塔原理讀后感(15篇)02-17
烏丟丟的奇遇讀后感(15篇)02-19
烏丟丟的奇遇讀后感(匯編15篇)02-19
修建烏庫公路05-19
塔機轉讓合同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