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古巷的作文3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描寫古巷的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描寫古巷的作文1
古巷深深,小徑通幽;流水嘩嘩,小橋人家;石板青青,古韻紹興。今天我們一起去走了古老的巷子。
踏著青石板路向前走,一股古老的氣息撲面而來:兩旁小小的,樸實的房屋并排著,中間只留下一條狹狹的,只容納三個人可過的“羊腸小道”。那些房屋像一個個“老者”,見證著小巷歲月的磨礪,那飽經風霜的滄桑歲月。古巷更像一位隱居山林的“老人”,久久不肯露面,對我來說,陌生,這條巷子,我從未走過。
往里走,不一會兒,就走出了巷子,來到了熱鬧非凡的,滿是小店商鋪的倉橋直街。嘩嘩流淌的河水聲,古老的石板橋,不由讓我憶起了以前學過的課文“小橋流水人家”“搭石”。再往前,古老的巷子和現代化裝飾的商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像古老舊紹興的模樣,身處小巷中,現在的倉橋直街早已蓋過了充滿紹興濃郁氣息的老房子,那些古色古香的韻味,取而代之的是耳目一新的面貌,煥然一新的人和物。
走出小巷,黃黃的石板路在我的腦中揮之不去,那已經有幾十年的`,充滿痕跡的老房子,還令我牽掛。
一塊塊石板,襯出了獨有特點的紹興;一座座老房子,映出了紹興特有的古韻;一座座小橋,現出了我的紹興情,我的家鄉心……
描寫古巷的作文2
“好耶!”美文創意的第六教室爆發出既響亮又興奮的聲音,今天我們要去紹興古巷觀賞一圈風景,感受下文化古城的氣息。
五月的天有些悶熱,使人的心情也異常糟糕,我們卻仿佛念忘了這一切似的,興致勃勃地排成兩隊跟在孫老師身后,屁顛屁顛地跟著孫老師,對她惟命是從。
那是一條安靜的小巷,地面上的磚塊明顯有點兒松動,訴說著古巷悠久的歷史文化,家家的大門有些地方的油漆都脫落了下來,似乎在證實古巷的悠久歷史文化,家家戶戶前還有道門檻,門前掛著紹興特有的書法藝術作品,使人仿佛置身在那個一顆糖一角錢的、那個有著黑白電視機的時代,小巷很窄,一輛電瓶車和一個不胖不瘦的人停在一起,也覺得很擠,窗戶是那種木頭邊框的,都是平房,幾個老人坐在屋里嘮嘮,把門打開著,也不擔心別人說自己是一個話嘮。
大道上,雖說修了柏油路,卻還是抵擋不住古巷給人那和既親切又愜意的感覺,石橋邊有潺潺的河流,河水是綠的,河邊的小樹也是綠的,綠樹倒影在綠水里,根本分不清哪些是樹,哪些,是水?河水仿佛沒有盡頭,綠樹的數量仿佛也不計其數,后邊的越來越茂盛甚至擋住了居住在樹邊的房子與人,還有水的盡頭,給人以一種人間仙境的感覺,這幅畫面可謂是“小橋流水人家”了。
古巷的旁邊異常寂靜,事實上卻開著好幾家店,有賣臭豆腐的,賣熱狗的,有賣口哨和扯白糖的,彌漫著臭豆腐的“香”味兒。
古巷深深,不是沒有盡頭,而是古巷里的悠久歷史文化已深深地停駐在這條小巷里。
描寫古巷的作文3
我今天去了倉橋直街古巷。
走進古巷,粉墻綠瓦,古色古香。走在腳下的石板路,由一塊塊灰里透綠的石板鋪成的。雖然不整齊,但是看起來讓人覺得很舒服。
古巷兩邊都住著人家,墻上的“皺紋”足以表示歷史的滄桑,紹興的魅力。有些人家門前掛著一兩個鳥籠。鳥籠里的鳥,看見我們,高興地叫了幾聲。
走到古巷的盡頭。我隱隱約約地聽到溪水流動的聲音,走上前一看,果然有一條清澈的河水流動在一座八字橋下。河水里能清楚地看到小魚在歡快地游來游去。
走上八字橋,跨過一級級臺階。看著河水,一望無盡。如果你運氣好的花,還可以看到小蝌蚪呢!
走過橋,又是一條小巷子。街上人來人往,磨肩接踵。雖然我們在這里呆了不到一個小時,但是作為“半個”紹興人。這是一次凈化心靈的旅行。
巷子旁,一些手工藝人賣弄自己的“藝術”。有手工山楂糖,臭豆腐……讓人流口水的紹興特色小吃。
這個巷子,就像被人施了魔法一樣。有讓人舒服的石板路;讓人覺得美麗的藍天。清澈的河水,可愛的小魚,滄桑的房子繪成一道美麗的風景。
【描寫古巷的作文3篇】相關文章:
古巷優美散文12-23
佩戴古玉的禁忌講解06-19
戴望舒《雨巷》賞析12-14
雨巷教學設計11-03
走過青石巷的寫景美文07-29
戴望舒作品雨巷的賞析詳解01-27
千古的悲涼的經典散文11-16
巷趣抒情散文06-13
古從軍行詩詞11-05
古樟年華優美散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