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小吃600字作文
我家鄉的風味小吃有很多,如盒子糕、鍋邊糊、豆腐丸、臭豆腐……但我最喜歡的要數臭豆腐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鄉的小吃600字作文,說說你的家鄉有什么好吃的吧。
家鄉的小吃600字作文1
我的家鄉,街上到處可以看見小吃店:有的門前掛著燈籠,有的擺放著招牌,還有的干脆一個人站門前,招客的。這樣的家鄉,怎能不讓人垂涎欲滴?是的,家鄉就在那里,三明永安。
等到早晨起來,活動一下筋骨,下樓就去吃小吃做早餐吧。清晨的永安,到處都彌漫著炊煙,那是一大早做小吃的大爺們。走進一家粿條店,要了一碗拌粿條和兩塊酥油餅。不久,菜上了。老大爺幫我在白色的粿條上倒好"秘制"的醬油,便躬著背走開了。我拿起筷子,夾上一根粿條,它在筷子中間滑來滑去,乳白色的表面透著亮。我把它放進嘴里,一股子冰涼的味道化在口中。先是咸咸的,又變得有一絲甜味,醞釀在嘴巴里。我把它咽下去,霎那間,感覺整個胸口都是冰冰涼的,好爽!
中午到了。此時的永安,空氣中散發著一股香味:有點像麥子,也有點像其她東西——總之,把你的食欲吊了起來。我走進另一家小門面,招呼了一碗扁食。一碗熱氣騰騰的扁食就上來了。扁食有點像混沌,不過比混沌更小,餡更足。這是一碗雞湯扁食,所以先別急,先品嘗一口雞湯。雞汁在嘴巴里回蕩,好燙。我舀起一塊扁食,送進嘴里。咬一下,藏在皮里的汁兒溢了出來,香濃的味道立刻彌漫在整個口腔里。
在永安的夜宵是很出名的,因為八九點鐘的時候,你走在大街上,遠遠地就會聞到一股牛肉湯的味道。我尋著味道走進這家牛肉湯店,老板給我搬了張凳子坐在外面,我在里面望了望,看到里頭有口大鍋,老板從那里吆喝著盛了碗肉湯,端到桌子上。我往湯里加了些醋和蔥,端起碗晃了幾下,開始品嘗。我先吮了口湯汁,混著蔥的清香、醋的酸香,牛肉醇厚的味道進了嘴。這味道一下把我俘虜。暖和的肉湯從喉嚨滑到心里,嘴里又留有余味無窮。我夾起一塊嫩嫩的,泛著油光的牛肉咀嚼起來,隨著每一次牙齒的開合,就有一股肉香溢出,使我大呼過癮。在永安的日子總是那么令人留戀,可惜的是,出了永安等小城市所獨有的"小"小吃街,在其她繁華些的城市,已很難找到類似于"彭城一碗湯,不叫神醫開藥方"的影子了。隨午后慵懶的陽光,捧一本不老的金庸武俠,愜意地喝上一碗牛肉湯,這曾是我父親最享受的事情。如果把時間再推后三十年,小吃,會不會消失,誰知呢?
家鄉的小吃600字作文2
在我的家鄉椒江有許多令人垂涎三尺的特色小吃。有香噴噴的蛋餅,香香脆脆的泡蝦,又又辣又鮮的姜湯面,還有那令人暖到心里的姜汁調蛋……家鄉的小吃數也數不盡,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青團。
青團是一種三月清明時的特產。它的外形有的像大大的餃子,有的像圓圓的球。正宗的青團可講究了,碧綠的粉團外包著一種帶著鋸齒的樹葉,葉子通常有三片。撕開葉子,清晰的葉脈印在綠粉團上,葉子留下的清香味卻彌漫在青團里。青團那惹人喜愛的顏色來自哪里呢?哈!原來青團除了米粉外,還夾著一種叫“青”的野草。這種草開著黃色的球狀小花,葉瓣下會有一層白白的茸毛。我們上次去找春天的時候,媽媽和阿姨就在田野里發現了一大片的“青”呢!但是在青團的粉團上,你是看不到這種草的,因為它已經經過了煮爛,搗碎,最后揉和在米粉里了,留下來的,只有那碧綠的顏色和那無比清香的氣味。青團的味道有兩種,一種甜,一種咸。甜的里面有甜甜的豆沙泥和香香的桂花。咸的就更豐富了,它里面有脆脆的春筍,新鮮的肉丁,軟軟的豆腐丁和紅紅的蘿卜粒,咬一口香噴噴的油汁會直接打動你的味蕾。
要說青團最好吃的是哪家店呢?我外婆家。但是只供品嘗絕不外賣哦!每年的清明節,外婆就會花好幾天時間去準備這些食材。等到清明那一天,我們大家都去外婆家幫忙做青團。媽媽的一個常住江蘇的阿公也會在這一天趕回來做青團。
青團,這一年只吃一次的美味小吃,它那無比清香的美味留在我的唇齒間,也印在我深深的腦海里。
家鄉的小吃600字作文3
在海安眾多小吃中,我最喜歡那美味的雞蛋餅。正好前面有一個賣雞蛋餅的小攤,我趕緊跑上前去一飽口福。
那個賣雞蛋餅的是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她用木塞將平底鍋上的餅渣刮去,就開始做雞蛋餅。
老奶奶先用一個大勺子從旁邊的一個大桶里舀了一勺面漿,倒在平底鍋上右手握著一個酷似竹蜻蜓的木頭刮子,一下一下把面漿攤平。幾十秒后,面漿搖身一變,成了一張又薄又韌的圓形餅皮。接著,她從身邊一個袋子里拿出一個雞蛋,在平底鍋上敲了一下,“啪”地一聲,蛋殼裂開了,蛋黃和蛋清準確無誤地落在餅皮上。攤主又從攤頭的一個袋子里抓出一把蔥花,撒在蛋上,用木頭刮子把它們混在一起,均勻地刮到餅的各個角落。蛋和蔥花很快被烤熟了,貼在餅上,香味已飄進我的鼻子,勾著我的饞蟲。
然后,老奶奶用鐵鏟在餅的下面鏟了一下,使餅脫離平底鍋,用她長滿繭子的手熟練地把餅翻了個身。雞蛋烤出香味后,她一手拿一個裝有棕色豆醬的瓷杯,一手拿一個大刷子,蘸滿豆醬,均勻地抹在餅上,接著在上而灑上腌得金黃的蘿卜干的翠綠的香菜;最后,老奶奶拿出一根我最愛吃的火腿腸,剖開后放在餅上,淋上香噴噴的麻油,裹起來后,雞蛋餅就做好了。
做好的雞蛋餅顏色鮮艷,既有嫩黃的雞蛋、金黃的蘿卜干,又有粉紅的火腿腸、翠綠的香菜,令人就食欲大增,更何況它還發出誘人的香氣。我咬了一口,餅皮軟軟的,蘿卜干脆脆的,雞蛋、火腿腸香香的,豆醬咸咸的,吃得人直叫“好口福”。
雞蛋餅真是太好吃了!不寫了,趕緊去買一個來“殺殺”我的饞蟲。
家鄉的小吃600字作文4
“真好吃啊!”我一邊埋頭吃著“臭豆腐”,一邊連聲贊嘆道。
這不,今天從這家“臭豆腐”的攤前走過,聞著那熟悉的“臭味”,我又忍不住買了一盒,看著老板把八塊切得方方正正、白嫩嫩的豆腐放進熱油中,只見豆腐在油中翻滾著,跳躍著,瞬間,“滋滋啦啦”的聲音就像餐前音樂一樣地響起,三兩分鐘的時間,八塊金燦燦的豆腐就從鍋中蹦跳而出。老板將豆腐“攔腰截斷”,放入一個一次性的小碗中,然后掀開另一個擦得錚亮的不銹鋼的鐵桶,舀出一些淡咖啡色的濃濃的湯汁,這時我才明白,將炸好的豆腐剪開是為了更能入味啊!最后老板熟練地撒進去一些香菜、榨菜等佐料,那一碗美味的“臭豆腐”就完成了!那豆腐的白白嫩嫩、那香菜的青青翠翠、那湯汁的濃濃郁郁,嘴里的口水就像是泉眼一樣地涌進口腔,我閉上眼睛猛地吸了一口香味,毅然決然地克制著自己想把它們“就地正法”的念頭,就這樣我一邊聞著“臭味”,一邊壓著饞蟲,向家中走去。
回到家里,我聞著那“臭味”,拿起筷子,迫不及待地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豆腐已經被湯汁浸泡得香味十足,嫩得入口即化,咸咸的,香香的,還略微有一絲辣辣的味道,我一邊吃一邊贊嘆道:“媽呀!太好吃了!”
吃完“臭豆腐”,我還在一直回味著那香中有臭,臭中有香的味道!
“臭豆腐”真好吃,讓我一吃忘不了;“臭豆腐”真好吃,讓我吃了還想吃;“臭豆腐”真好吃,讓我不吃忍不住!“哼!”咱不算“千古流芳”,好歹也是個“遺臭萬年”吧!
家鄉的小吃600字作文5
古人云:“民以食為天。”廣東汕頭等地區的小吃極富盛名。我的家鄉在汕頭地區的風順,所以切身感受到汕頭小吃的美味和誘人。
汕頭小吃多為糕點類,同時也有油炸類和湯粉類。
在我小時候,每當全家團圓時,家中的成年人就圍在一張方桌上包菜粿。首先是由健壯的青年將面粉滲點水,發酵粉等,用手用力的揉來揉去。然后幾個人坐著包菜粿,她們用了一個跟雞蛋大小的石頭,又圓又滑的,捏一塊揉好的面,灑上點面粉,將它按在掌心中,然后將石頭放在上面滾來滾去,轉出一個像籃子似的形狀(如彎曲的餃子皮)。然后另一個手接過這面皮,用勺子在盆中舀些餡料放在面皮上,后兩手一捏,中間輕輕一拍,一個圓圓的菜粿就做好了,菜粿可炸可蒸,炸之焦香入味,蒸之清甜可口。
現在的`人大多愛吃油炸類和湯粉類。我最喜歡吃炸豆腐。炸豆腐有兩種,一種是用涼粉皮炸的,只不過切成豆腐狀罷了;二是用真豆腐炸的。涼粉皮炸的兩面呈銀白色,表面有些硬,中間依然是涼粉;而用真豆腐炸的,則表皮金黃誘人,里外都不太硬,易咬動。
吃這些豆腐都是有講究的,例如:吃豆腐時要蘸醬料。醬料以液體為主,一種是清熱下火的蒜頭醬,由蒜頭、醋、水做成;一種是清甜可口的辣椒醬,其實就是幾塊布丁大小的辣椒皮用鹽、糖混合而成。蘸了這兩口味醬料的炸豆腐特別美味,會讓人越吃越想吃。
還有一種普通而又好吃的粉粿,顏色有點深銀色且透明,很爽滑,有點地瓜的味道。它的湯底是豬骨熬成的,湯中還有炸的豬油皮和肉條、豬雜,混合在一起真是五花八門,但湯卻清香,沒有一點腥味兒。煲好后,在上面撒一些蔥花或香菜,粉粿就好了。
哈哈,口饞了吧!
好吃竟在不言中,自己去嘗嘗吧!
家鄉的小吃600字作文6
說到吃,哼!當然是我最拿手的了,我可是吃遍天下無敵手,瞧!我這身材就是吃出來的,你不信,那你就看好了,就拿我家鄉來說,她的小吃沒我不知道的哦!
嘻嘻!先說我從小最愛吃的叉叉果吧!別看它只有單調的白色。卻又著特殊的味道,賣叉叉果的阿姨總會用紅色的小碗幫我裝好叉叉果,另一個碗則是倒上調好的醬油,如果你喜歡吃辣可以加上蒜和辣椒。你可別小看這一小碗醬油,它可是叉叉果美味的關鍵,你不信就嘗嘗,雪白的叉叉果沾上醬油,叉叉果中透著甜卻又有著香油的味道,而叉叉果又不失它那甘甜清口的味道,如果你放上了蒜末和辣椒就會透著……對!就是辣,味道更佳。
下面,我要介紹美味的艾粿了!你吃過嗎?沒有?那就太可惜了,不過也沒關系,下面就聽我的介紹吧!艾粿外表是綠色的,這就是它與米粿的區別。那艾粿的那皮就使用艾艾草做的,看上去有一種大自然的感覺,令人饞延欲滴,而且它有三種口味,我最喜歡的是豆沙餡的。還有的就是:豆腐干,酸菜還有永安的特產筍干。不錯吧!吃起來可香了。還有最后一種就是放點辣椒吃起來可帶勁了,而且最重要的就是那綠綠的外表有著淡淡的艾艾草味兒,不錯吧!吃起來感覺倍兒棒,我是吃一個想一個。
最后一個特色小吃—米凍果。油鍋發出滋滋地響聲,一塊塊像果凍的米凍果放在上面慢慢的煎,沾點醬油,吃起來可棒了,那米凍果中有特殊的味道,香香的吃起來還很有彈性,簡直就是佳肴啊!白中帶黃的米凍果中有著像糯米一樣的味道,很好吃的,不信你嘗嘗。
呵呵!我這“食神”的稱號不是白給的哦!
家鄉的小吃600字作文7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杭州,那里的小吃和那里的山水一樣小巧而秀氣,含有著一份獨特的細膩與清淡。
也許是同姓的原因,在眾多杭州的小吃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吳山的酥油餅。
還記得兒時的我回杭州,奶奶奶媽的老屋緊臨吳山。每當陪著奶奶在小院里乘涼,總會聽到那帶著濃厚地方口音的吆喝;“酥油餅——又酥又脆的油餅——”接著,我就會嚷嚷著要吃酥油餅。奶奶慈祥地說:“乖娃兒,奶奶給你做,做出來的比賣的還香呢。”
記得當時奶奶擼起袖子,在白色的麻袋中舀出幾勺面粉,兌上水,便開始揉面。這其實是制作過程中最費力的一步。只見奶奶一手按照著大盆邊緣,一手用力的揉著,抬起、按下、再抬起、再按下……同一個簡單的動作,奶奶重復了不知多少次。即使是冬天,奶奶的鬢角也會緩緩地滾下汗珠。每當這時,我便拿著毛巾,踮著腳尖,輕輕地拭去雙白鬢角的汗滴。奶奶便扭過頭來,慈祥地說:“娃兒也是奶奶的好幫手喲!”我就是那個獲得贊許而歡躍的孩童,蹦著跳著,常常弄了自己一身的面粉……
隨著金色的餅在油鍋中泛著油泡,輕快的翻轉時,陣陣誘人的噴香鉆入鼻孔。奶奶把第一個餅遞給了我,我歡呼著,顧不上燙就咬了一口:脆而不碎,油而不膩,又香又甜,入口即化。那味道啊,激活了我口中所有的味蕾。我滿足地吃著,奶奶在油鍋前忙碌著還不忘扭頭大聲說:“小心點兒啊,別燙著!”
長大后,我吃過不同的酥油餅,但異地的再好吃,哪有家鄉的味道?餅只是薄薄的一張,但它滿載的,卻是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記憶。那好聽的兒化音總是親切輕軟;那秀麗的山水總是旖旎醉人;那可口的小吃總是香甜無比,縈繞在舌尖,久久不肯散去。
歲月的齒輪靜靜地轉動,帶走了時光,卻帶不走我對家鄉的那份深深的依戀,帶不走想起家鄉時,心中溢滿的美好與感動。
家鄉的小吃600字作文8
我的家鄉——揚州,不但歷史悠久,而且風景秀麗。揚州的小吃也是非常有名的,不僅揚州人喜愛,還吸引了無數來揚州觀光旅游的中外客人。
“吃在揚州”,這話一點不假,如若不信,那就請跟我去嘗嘗綠楊春快餐館的粉絲與黃橋燒餅吧!凡是吃過黃橋燒餅的人都知道,黃橋燒餅的最大特點就是脆、酥,那黃澄澄、香噴噴的燒餅一進嘴,芝麻屑直掉。黃橋燒餅酥得只要你用牙一碰,無需用勁,它就會散下來,乖乖地進入口中。黃橋燒餅最好的“搭檔”便是粉絲燴鹵干了。做粉絲燴鹵干,佐料一定要齊全,里面要有海帶、菠菜、雞血、榨菜等,還要再放進味精、鹽、白胡椒粉,這樣做出來的粉絲燴鹵干就更好吃。如果你一邊就著粉絲燴鹵干吃黃橋燒餅,一邊欣賞著美麗的街景,簡直就是一種享受。不過,吃時可別忘了帶手絹,粉絲燴鹵干保準辣得你滿頭大汗。
廣陵酒樓的小籠包子也美味無窮。小籠包子,小巧玲瓏,皮薄湯多,在外面還能看見包子中的湯在晃動。包子的吃法也很講究,先輕輕地夾一只放在盤子里,然后咬一個小口,接著順著小口慢慢吮吸包子里的湯汁,可別太急,不然可要燙著嘴呢!
說起揚州的小吃,那還有冶春的蒸餃、富春的包子、小覺林的麻團……還有一些小吃,如油端子、油散子、湯圓等等,說也說不完。
我愛家鄉的小吃。揚州小吃這朵奪目的小花將隨著揚州的發展而大放光彩。
家鄉的小吃600字作文9
我的家鄉在黃巖,這里每逢前前端午,家家戶戶都吃食餅筒。傳說百姓為了戚繼光獻上了家里最好的菜,菜種類很多,根本吃不完。為了公平,戚繼光把一塊皮上包了每一家的菜,然后卷起來吃,就成了現在的食餅筒。
食餅筒的皮是用面粉做的,很薄韌,餡兒每家都不會相同的,你喜歡什么食物,就放什么食物,但有一樣東西大家都共有的,這是米面,放米面是為了不讓其她東西把皮弄破,除了米面,可放蛋絲、土豆絲、肉絲、洋蔥絲、肉片、豆腐干、蝦……
食餅筒的做法很簡單:先把皮子鋪在桌子上,皮子的一側放上一層米面,米面上添加各種餡兒,但餡兒不能放太多,要不然就卷不起來了,最后鋪上一層米面,放餡兒時,注意不放有汁的蔬菜,這樣會弄破皮兒,餡兒就往外擠。放好餡兒,開始卷食餅筒了,卷食餅筒也有一定的技巧,拎起放餡兒一端的皮兒,輕輕擠壓一下餡兒,把餡兒全部緊緊地卷在皮中間,皮兒卷了一圈后,形成柱狀后,把其中一側的皮兒住里折(我們習慣是把右側的皮兒折趕來),這樣把餡兒封閉在皮里面,拿起時防止餡兒掉下。皮兒折往里折起后,我們繼續卷皮兒,把餡兒裹得的緊緊地,就形成了一個圓柱狀的東,這就是食餅筒
卷起食餅筒后,有人喜歡在食餅筒開口一端澆上小勺子肉汁,增加餡兒的美味和鮮嫩。
包好食餅筒,就該輪到吃了,輕咬一口,就能嚼到各種餡兒的香味,米面的芳香、蛋濃濃的香味、洋蔥的清香、豬肉肥而不膩的香……真可謂“百香齊全”啊!
家鄉的小吃600字作文10
義烏,一個美食天堂,來自四面八方的美食占據了義烏美食的半個江山,什么“KFC、必勝客、尊寶匹薩、成都鍋貼”想著想著就流下口水,但我卻對義烏小吃情有獨鐘。
義烏的小吃別具一格:東河肉餅薄如蟬翼,咬一口,恩!有嚼勁;佛堂千張面,凝滑如脂;上溪牛雜湯,營養豐富,鮮嫩爽口;義亭紅糖,又香又甜……這些風味獨特的小吃,吸引了來自五湖四海的食客。
夏天的一個晚上,我剪頭發剪好,來到“化公路”的一家佛堂千張面館,透過玻璃窗,只見一位穿著白色大褂、戴著高帽的廚師正在揉一塊面團。那位廚師把面團揉成了手臂粗的面柱子,奇跡發生了,那塊面團在廚師手里不停地抖動,變出了萬條“白絲帶”,再把“白絲帶”放入正在翻騰的水中。說時遲,那時快,還沒等我回過神來,一碗熱騰騰的面條就端上來了。“噓噓”吃一口,啊,真鮮,我狼吞虎咽地品嘗著。
秋天到了,義亭的紅糖節拉開了帷幕,我也前去觀看。來到車間,只見各位師傅站在大鍋前,一勺一勺地往后一個鍋倒,從第一個鍋到第九個鍋,再從第九個鍋到第一個鍋,就這樣做上十來遍,一大鍋糖漿做成了,如果要做糖麻花的話,就把麻花放進去,粘上糖漿即可,如果要做糖勾,就放進糖梗即可。看著這香甜的紅糖,真想舔一舔。
紅糖這么好吃,東河肉餅也不亞于紅糖。星期六,來到奶奶家,東河肉餅可是奶奶的拿手好戲,今天,我非學會不可。奶奶先拿一塊小面團,捏一捏,揉一揉,再做成窩窩頭的形狀,塞進肉末和香蔥,再做成一個面餅,拉呀拉,雖然薄,但沒有一點千瘡百孔。“啪”一聲,餅貼在鍋上,發出“嘶啦”一聲,香氣撲鼻而來,饞得我口水流下三千尺。
義烏的小吃真是鼎鼎有名,與眾不同,連外國人都稱贊:“Good good verygood!”
【家鄉的小吃600字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小吃作文02-01
家鄉小吃的作文06-11
家鄉美味小吃作文09-03
家鄉小吃初中作文06-16
家鄉小吃小學作文01-29
家鄉的小吃作文10-07
介紹家鄉小吃作文01-26
風味家鄉小吃作文02-17
【推薦】家鄉小吃作文04-11
家鄉小吃作文【熱門】04-11